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67166发布日期:2019-04-09 22:3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扇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扇子,其包括骨架和套在骨架上的复合扇纸。

复合扇纸,其一般由两层面料通过间隔分布的胶或者缝制线加工形成,相邻的两个胶条或者缝制线之间形成供骨架插入的插入空间。

在骨架插入至插入空间之前,需要先进行通面加工,即,人工手持一根通面插片预先插入至插入空间内,该操作主要是提高后续的骨架插入效率和提高生产合格率,以及扇子的品质。

这种方式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但是,这种方式其劳动强度非常高,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同时,产品通面的一致性差,导致扇子的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及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上且竖直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联动臂,在联动臂上设有与联动臂水平滑动连接的悬臂式通面杆,所述的悬臂式通面杆与能驱动悬臂式通面杆沿着悬臂式通面杆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在悬臂式通面杆的悬空端设有尖部,在机台上设有水平基板,水平基板和机台间隔设置且联动臂远离人体的一端伸入至水平基板和机台之间,悬臂式通面杆的悬空端延长至水平基板的上表面上方。

机械化的通面插入加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地发展趋势。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悬臂式通面杆安装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的滑动块上。

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其结构更为紧凑且运动更加平顺。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的导向杆两端设有橡胶缓冲套,滑动块在两个橡胶缓冲套之间滑动。

橡胶缓冲套其可以起到极限限位和撞击时的缓冲。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联动臂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主要作用在于检测滑动块是否有来回的移动,当检测到滑动块有来回移动时,此时的光电传感器则亮起红光。

光电传感器其为现有商购品。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上还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位于联动臂上表面一侧边上方,且防护板下侧边和联动臂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光电传感器为光电光电传感器,光电光电传感器的供电电源线从间隙中经过。

该结构其可以起到保护供电电源线的作用。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悬臂式通面杆远离尖部的一端穿设有两根螺栓,所述的螺栓与滑动块上螺孔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悬臂式通面杆与水平基板的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

避免了摩擦导致磨损。

本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扇纸固定在水平基板上表面;

s2、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处于原始位置,然后启动电机且电机输出轴顺时针旋转,电机带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和固定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上的联动臂在小于180°的角度内间歇运动,且当电机带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和固定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每转动一次时所述的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驱动悬臂式通面杆插入扇纸内;

s3、当完成通面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和连接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上的回复至原始位置,即,完成加工。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方法中,在水平基板上表面设有固定接收器,在联动臂远离人体的一端设有移动感应器,固定接收器和移动感应器用于检测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是否有回复至原始位置。

在水平基板上设有扇纸压紧机构,扇纸压紧机构包括水平基板,以及位于水平基板上方的扇形升降板,所述的扇形升降板与水平基板平行且扇形升降板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扇形升降板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内圆弧面二,在扇形升降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通面压紧条且通面压紧条靠近人体的一端端面与内圆弧面二齐平,相邻的两条通面压紧条之间形成扇形通面空间,在水平基板上设有扇纸基准板且扇纸基准板靠近人体的一侧具有内圆弧基准面,当扇形升降板向下下降带动通面压紧条将扇纸压紧在水平基板上表面时所述的扇形升降板位于内圆弧基准面内侧,所述的内圆弧基准面圆心和扇形升降板的外圆弧凸面圆心重合,所述的扇形升降板一端端面与扇纸基准板的一端端面齐平,所述的扇纸基准板与扇形升降板齐平的一端端面和水平基板靠近人体的一侧侧面齐平。

机械化的通面压紧加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地发展趋势。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水平基板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内圆弧面一,扇纸基准板与扇形升降板齐平的一端端面和水平基板设有内圆弧面一的一侧侧面齐平,内圆弧面一的圆心和内圆弧面二的圆心重合,所述的外圆弧凸面圆心和内圆弧面二的圆心重合。

该结构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加工质量,以及便于加工制造。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内圆弧面一半径小于内圆弧面二的半径。

该结构其可以便于加工制造,以及通面插杆的安装及其转动。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扇形升降板有两块,两块扇形升降板拼接形成上述的扇形升降板,每块扇形升降板分别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且两个升降驱动装置同时工作。

当然,扇形升降板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扇形升降板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水平基板上的支架,在支架上连接有双活塞杆气缸,双活塞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每块扇形升降板的上表面中部。

双活塞杆气缸其可以提高扇形升降板升降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支架包括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上连接有竖直立板,在竖直立板的上端设有悬臂板,所述的双活塞杆气缸固定在悬臂板的悬空端。

安装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水平基板上。

竖直立板和安装底板之间焊接连接。

悬臂板通过螺钉与竖直立板连接。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通面压紧条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扇纸基准板的厚度。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通面压紧条远离人体的一端端面与外圆弧凸面齐平。

该结构其可以避免相互干涉导致的损坏现象。

在上述的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中,所述的扇形升降板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水平基板上表面。

复合扇纸的压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定位,将待通面的扇纸放置在水平基板上,扇纸的一侧边对准扇纸基准板的一端端面且扇纸基准板的一端端面与扇形升降板一端端面齐平,此时扇纸的外边缘与内圆弧基准面接触;

b、压紧,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扇形升降板向下下降从而压迫在扇纸上表面,即,完成压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及其方法的优点在于:

1、机械化的通面插入加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2、机械化的通面压紧加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地发展趋势。

3、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水平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扇形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扇形升降板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升降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扇纸基准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扇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通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通面机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悬臂式通面杆转动且伸出时的状态图。

图中,水平基板1、内圆弧面一11、扇形升降板2、内圆弧面二21、通面压紧条22、外圆弧凸面23、升降驱动装置3、支架31、安装底板311、竖直立板312、悬臂板313、双活塞杆气缸32、扇纸基准板4、内圆弧基准面41、扇纸a、机台5、电机6、联动臂61、光电传感器62、悬臂式通面杆7、尖部71、螺栓72、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滑动块81、导向杆82、橡胶缓冲套83、防护板8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8-10所示,

本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台5上的电机6,本实施例的电机6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电机6的输出轴朝上且竖直设置,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联动臂61,在联动臂61上设有与联动臂61水平滑动连接的悬臂式通面杆7,所述的悬臂式通面杆7与能驱动悬臂式通面杆7沿着悬臂式通面杆7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为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悬臂式通面杆7安装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的滑动块81上。

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的导向杆82两端设有橡胶缓冲套83,滑动块81在两个橡胶缓冲套83之间滑动。

所述的联动臂61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光电传感器62。

所述的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上还连接有防护板84,防护板84位于联动臂61上表面一侧边上方,且防护板84下侧边和联动臂61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光电传感器62为光电光电传感器,光电光电传感器的供电电源线从间隙中经过。

在悬臂式通面杆7的悬空端设有尖部71,尖部71便于插入扇纸的两层之间。

在机台5上设有水平基板1,水平基板1和机台5间隔设置且联动臂61远离人体的一端伸入至水平基板1和机台5之间,悬臂式通面杆7的悬空端延长至水平基板1的上表面上方。

悬臂式通面杆7与水平基板1的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

在悬臂式通面杆7远离尖部71的一端穿设有两根螺栓72,所述的螺栓72与滑动块81上螺孔螺纹连接。

本复合扇纸的旋转式通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扇纸a固定在水平基板1上表面;

s2、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处于原始位置,然后启动电机6且电机输出轴顺时针旋转,电机6带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和固定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上的联动臂61在小于180°的角度内间歇运动,且当电机6带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和固定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每转动一次时所述的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驱动悬臂式通面杆7插入扇纸a内;

s3、当完成通面后,所述的电机6输出轴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和连接在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上的回复至原始位置,即,完成加工。

在水平基板1上表面设有固定接收器12,在联动臂61远离人体的一端设有移动感应器611,固定接收器和移动感应器用于检测磁性耦合式无杆气缸8是否有回复至原始位置。

固定接收器12和移动感应器611即为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组件,为商购品。

当移动感应器611和固定接收器12对位成功后,即可以发出有复位信号。

如图1所示,

在水平基板1上设有扇纸压紧机构。

该压紧机构包括水平基板1,以及位于水平基板1上方的扇形升降板2,水平基板1固定在机台上。

水平基板1其由金属板材制成。

扇形升降板2由塑料或者金属板材制成。

扇形升降板2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水平基板1上表面。

扇形升降板2与水平基板1平行且扇形升降板2与升降驱动装置3连接,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扇形升降板2有两块,两块扇形升降板2拼接形成上述的扇形升降板2,每块扇形升降板2分别与升降驱动装置3连接且两个升降驱动装置3同时工作。

两块扇形升降板2处于一个水平平面内。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在水平基板1上的支架31,在支架31上连接有双活塞杆气缸32,双活塞杆气缸32的活塞杆连接在每块扇形升降板2的上表面中部。

所述的支架31包括安装底板311,在安装底板上连接有竖直立板312,在竖直立板312的上端设有悬臂板313,所述的双活塞杆气缸32固定在悬臂板313的悬空端。

如图1-4和图6-7所示,

在扇形升降板2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内圆弧面二21,在扇形升降板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通面压紧条22且通面压紧条22靠近人体的一端端面与内圆弧面二21齐平,通面压紧条22远离人体的一端端面与外圆弧凸面23齐平。相邻的两条通面压紧条22之间形成扇形通面空间,在水平基板1上设有扇纸基准板4且扇纸基准板4靠近人体的一侧具有内圆弧基准面41,当扇形升降板2向下下降带动通面压紧条22将扇纸压紧在水平基板1上表面时所述的扇形升降板2位于内圆弧基准面41内侧,所述的内圆弧基准面41圆心和扇形升降板2的外圆弧凸面23圆心重合,所述的扇形升降板2一端端面与扇纸基准板4的一端端面齐平,所述的扇纸基准板4与扇形升降板2齐平的一端端面和水平基板1靠近人体的一侧侧面齐平。

在水平基板1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内圆弧面一11,扇纸基准板4与扇形升降板2齐平的一端端面和水平基板1设有内圆弧面一11的一侧侧面齐平,内圆弧面一11的圆心和内圆弧面二21的圆心重合,所述的外圆弧凸面23圆心和内圆弧面二21的圆心重合。

优化方案,所述的内圆弧面一11半径小于内圆弧面二21的半径。

优化方案,所述的通面压紧条22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扇纸基准板4的厚度。

复合扇纸的压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定位,将待通面的扇纸a放置在水平基板1上,扇纸a的一侧边对准扇纸基准板4的一端端面且扇纸基准板4的一端端面与扇形升降板2一端端面齐平,此时扇纸a的外边缘与内圆弧基准面41接触;

b、压紧,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扇形升降板2向下下降从而压迫在扇纸a上表面,即,完成压紧。

悬臂式通面杆7插入相邻两条通面压紧条22的对中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