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4561发布日期:2019-03-22 23:24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压痕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品压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压痕机。



背景技术:

压痕机是一种将印品或纸张、纸板压出预定痕迹形状的机器,其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装饰和塑料等行业。

压痕机一般包括机架、上压辊、下压辊以及驱动上压辊和下压辊在机架上转动的驱动装置,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形成了压痕间隙,压痕间隙过小容易导致导致待压痕产品过度挤压而产品损坏破裂,或者压痕间隙过大导致压痕深度不足,产品不符合要求。现有的压痕间隙是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某些改进型的压痕机的压痕间隙的间距调节也比较麻烦,需要拆卸螺丝,影响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压痕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压痕间隙调节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压痕机,包括机架、转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上压辊、转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下压辊、驱动所述上压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所述下压辊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之间形成供待压痕纸张通过的压痕间隙,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压痕间隙大小的调节机构;

所述上压辊包括上压辊本体以及穿过所述上压辊本体的第一转轴,所述下压辊包括下压辊本体以及穿过所述上压辊本体的第二转轴,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穿过的第一转孔,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两个长条形的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内活动设置有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外周的轴承,所述第二转孔内还有弹性承压件,所述弹性承压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转孔的底部相连,其顶部抵靠在所述轴承的轴承外圈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滚动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滚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相连,所述滚动组件与所述下压辊的表面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下压辊的表面滚动接触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以所述支撑杆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下压辊的表面滚动接触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所述第三滚轮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滚轮位于所述下压辊的正下方。

本发明专利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压痕机在使用时,在需要给比较厚的塑料、纸板等产品压痕时,开启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杆不断向上运动,压痕间隙逐渐减小,直至压痕间隙缩短到预期长度为止,调节起来比较方便,无需停机拆卸螺丝,保证了生产效率不受影响。而下压辊在压痕时,其不断转动,而滚轮组件也相应转动,不会影响到下压辊的压痕工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压痕间隙调节起来比较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左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右视图。

图中:1—机架,2—上压辊,3—下压辊,4—调节机构,5—连杆,11—第二转孔,12—轴承,13—弹性承压件,21—上压辊本体,22—第一转轴,31—下压辊本体,32—第二转轴,41—支撑杆,42—滚动组件,43—第三驱动装置,421—第一滚轮,422—第二滚轮,423—第三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压痕机,包括机架1、转动设于机架1上的上压辊2、转动设于机架1上的下压辊3、驱动上压辊2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驱动下压辊3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上压辊2与下压辊3之间形成供待压痕纸张通过的压痕间隙,机架1上设有用于调节压痕间隙大小的调节机构4。在待压痕纸张厚度较大时,通过调节机构4的调节,增大压痕间隙以使得压痕后的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如图1和图3所示,上压辊2包括上压辊本体21以及穿过上压辊本体21的第一转轴22,下压辊3包括下压辊本体31以及穿过上压辊本体31的第二转轴32,机架1上开设有两个供第一转轴22的两端穿过的第一转孔(图中未示出),机架1上还设有两个长条形的第二转孔11,第二转孔11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第二转轴32可以在第二转孔11中上下移动,第二转孔11内活动设置有套设安装在第二转轴32外周的轴承12,第二转孔11内还有弹性承压件13,弹性承压件13的底部与第二转孔11的底部相连,其顶部抵靠在轴承12的轴承外圈上。在下压辊3转动时,轴承12的轴承内圈会随第二转轴32转动,而通过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滚珠的作用,轴承外圈不会随之转动,弹性承压件13用于承受部分下压辊3的压力。弹性承压件13有多种选择,本实施例中,弹性承压件13为具有高弹性系数的弹簧。

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杆41、滚动组件42以及驱动支撑杆41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43,滚动组件42安装在支撑杆41的上端,第三驱动装置43与支撑杆41的下端相连,滚动组件42与下压辊3的表面滚动接触。滚动组件42的作用在于,一是支撑下压辊3,二是与下压辊3表面形成滚动摩擦,在不影响下压辊3正常滚动的前提下,调节压痕间隙。

如图2所示,滚动组件42包括分别与下压辊3的表面滚动接触的第一滚轮421和第二滚轮422,第一滚轮421和第二滚轮422分别通过连杆5与支撑杆41相连,第一滚轮421和第二滚轮422设置在支撑杆41的两侧。第一滚轮421和第二滚轮422以支撑杆4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支撑杆41的两侧。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滚动组件42还包括与下压辊3的表面滚动接触的第三滚轮423,第三滚轮423位于第一滚轮421与第二滚轮422之间,第三滚轮423通过连杆5与支撑杆41相连。第三滚轮423位于下压辊3的正下方。第三滚轮423能够进一步减轻第一滚轮421和第二滚轮422受到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压痕机,它包括机架、转动设于机架上的上压辊、下压辊、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形成压痕间隙,机架上设有调节机构;上压辊包括上压辊本体以及第一转轴,下压辊包括下压辊本体以及第二转轴,机架上开设有两个供第一转轴的两端穿过的第一转孔,机架上还设有两个长条形的第二转孔,第二转孔内活动设置有套设安装在第二转轴外周的轴承,第二转孔内还有弹性承压件,弹性承压件的底部与第二转孔的底部相连,其顶部抵靠在轴承的轴承外圈上,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滚动组件以及第三驱动装置,滚动组件安装在支撑杆的上端,滚动组件与下压辊的表面滚动接触。本发明具有压痕间隙调节起来比较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瀚洋纸品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