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9172发布日期:2019-03-30 08:58阅读:1432来源:国知局
包覆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纱线加工,特别涉及包覆纱。



背景技术:

包覆纱生产工艺又称包缠纱,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纱线,它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其特点为条干均匀、膨松丰满、纱线光滑而毛羽少、强力高、断头少。

固纱又称缠绕纱,包覆在芯纱和饰纱外面,以固定花型,防止移位或变形。现有的包覆纱成品后由于固纱会发生收缩,导致饰纱排列紧密,包覆纱染色后发硬,织成布后布面效果和手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纱,其织成的布料蓬松。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覆纱,由饰纱和螺旋缠绕在饰纱外的涤纶固纱组成,所述涤纶固纱经过定形工艺处理,所述饰纱为空心带子纱,饰纱和涤纶固纱缠绕的同时进行假捻处理。

涤纶固纱经过定形工艺处理后其不易收缩,饰纱在涤纶固纱轴向上排列松紧度比较稳定,蓬松;同时由于饰纱为空心带子纱,其本身显得蓬松,如此包覆纱整体蓬松;另外本方案采用假捻工艺使得包覆纱整体具有弹性,通过对其原料的选择(涤纶固纱和饰纱)和工艺的结合使得该包覆纱织成布料时布料显得蓬松。

进一步的,所述饰纱的中空截面为正六边形。

正六边形稳定性好,如此饰纱不容易发生压缩塌陷,保持其蓬松性。

进一步的,空心带子纱为通过平针纬编的方式编织成的空心管状结构,空心管状结构每层由多个成圈组成。

空心带子纱每层具有多个成圈,其本身可看作是侧壁多孔的空心管状结构,如此进一步提升饰纱的蓬松度。

进一步的,空心带子纱通过热熔胶浸泡并干燥形成空心管状结构。

纱线摩擦容易产生静电,从而使得空心管状结构容易发生塌陷,热熔胶具有绝缘性,从而保持饰纱的蓬松度。

进一步的,热熔胶和饰纱的质量比为1:10。

热熔胶的太多导致饰纱的皮肤触感差,太少容易导致饰纱包覆率不足,综上控制质量比为上述比值。

进一步的,空心带子纱通过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机包括平台、位于平台上方的输送带、固定在输送带上的分隔片、固定在平台一侧且风向倾斜向上的风机、位于风机背离平台一侧的导向板,风机的风力辐射区域靠近输送带的边缘处设置一撞击柱。

输送带转动带动分隔片一起转动,对位于平台上的空心带子纱进行分隔并输送,空心带子纱被抛出平台并下落至风机风力辐射区边缘处时与撞击柱相撞分散,之后空心带子纱在风机作用下被做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当移动至风机辐射区域外时受重力影响,空心带子纱掉落至导向板上,从导向板滑出;空心带子纱在风机作用时其热熔胶冷却凝固,上述方式可对空心带子快速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底部固定一振动电机。

导向板的末端一般接装料箱,通过振动电机可以方便空心带子纱的下落。

进一步的,所述定形工艺为热蒸定形。

热蒸定形其工艺成熟,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空心带子纱由涤纶或腈纶或棉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改进包覆纱的处理工艺(热熔干燥与热定型)和改进其原料(选择横截面为六边形的中空饰纱,空心管状结构采用平针纬编的方式编织成),形成一种可以织成蓬松布料的包覆纱。

附图说明

图1是包覆纱未假捻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性管状结构的部分平面展开图;

图3是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涤纶固纱;1、饰纱;2、成圈;3、平台;4、输送带;5、分隔片;6、风机;7、导向板;8、撞击柱;9、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包覆纱,如图1,由涤纶固纱0和饰纱1组成,涤纶固纱0经过热定形工艺处理。饰纱1和涤纶固纱0缠绕的同时采用假捻工艺处理。

涤纶固纱0为300d,饰纱1为3.3n的空心带子纱,空心带子纱为通过平针纬编的方式编织成的空心管状结构,其原料为10s的涤纶或腈纶或棉,空心管状结构每层由六个成圈2组成(如图2)。空心带子纱通过热熔胶浸泡并干燥形成空心管状结构,其中热熔胶和饰纱1的质量比为1:10,热熔胶选用eva热熔胶。

空心带子纱通过干燥机进行干燥,如图3,干燥机包括平台3、位于平台3上方的输送带4、固定在输送带4上的分隔片5、固定在平台3一侧且风向倾斜向上的风机6、位于风机6背离平台3一侧的导向板7,风机6的风力辐射区域靠近输送带4的边缘处设置一撞击柱8,导向板7底部固定一振动电机9。

制作的时候:1)采用原料10s的涤纶并通过平针纬编的方式编织成的饰纱1;

2)饰纱1按照与eva热熔胶质量比为1:10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饰纱1通入干燥机进行干燥;

3)涤纶固纱0通过热定型工艺处理;

4)将2)中干燥后的饰纱1缠绕在经过3)处理后的涤纶固纱0上形成包覆纱;

5)对4)中的包覆纱进行假捻处理形成最终产品。

实施例2:一种包覆纱,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空心带子纱未经过热熔胶浸泡以及干燥机干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纺织原料领域,其解决纱线织成布料后发硬手感差的问题,具体方案:一种包覆纱,由饰纱和螺旋缠绕在饰纱外的涤纶固纱组成,所述涤纶固纱经过定形工艺处理,所述饰纱为空心带子纱,饰纱和涤纶固纱缠绕的同时进行假捻处理。涤纶固纱经过定形工艺处理后其不易收缩,饰纱在涤纶固纱轴向上排列松紧度比较稳定,蓬松;同时由于饰纱为空心带子纱,其本身显得均匀蓬松,如此包覆纱整体蓬松;另外本方案采用假捻工艺使得包覆纱整体具有弹性,通过对其原料的选择(涤纶固纱和饰纱)和工艺的结合使得该包覆纱织成布料时布料显得蓬松、平整。

技术研发人员:池哲明;郑建;王玉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力达现代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3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