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913发布日期:2018-09-25 21:1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纱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和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黄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的纱线,具有光泽,吸湿性能好、散水快、热塑性好等众多良好的的特性。

但是,黄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的纱线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耐磨性、保暖性和弹性均不够理想,且不便于上色,用作衣物的面料很容易损坏,且质量较重,穿起来舒适感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少,便于染色,结合丙纶纤维、氨纶纤维、粘胶层和锦纶纤维的优良特性为一体,弥补了原有的缺陷,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的纱线的强耐磨性、耐腐蚀性、耐酸、耐碱、拉伸性和吸湿性,易洗快干,不易变形,同时增强了保暖性,做成的衣物质量轻、强度高,穿戴起来更加舒适,使用寿命较长,有利于推广使用,获取较好的市场收益,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包括基层和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位于基层外部且为固定连接,所述复合层包括黄麻纤维层、丙纶纤维层、涤纶纤维层、氨纶纤维层、粘胶层和锦纶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黄麻纤维层位于基层表面且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纤维层位于复合层最外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从内至外依次为黄麻纤维层、丙纶纤维层、涤纶纤维层、氨纶纤维层、粘胶层和锦纶纤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少,便于染色,结合丙纶纤维、氨纶纤维、粘胶层和锦纶纤维的优良特性为一体,弥补了原有的缺陷,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的纱线的强耐磨性、耐腐蚀性、耐酸、耐碱、拉伸性和吸湿性,易洗快干,不易变形,同时增强了保暖性,做成的衣物质量轻、强度高,穿戴起来更加舒适,使用寿命较长,有利于推广使用,获取较好的市场收益。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锦纶纤维层,锦纶纤维结实耐磨,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破坏,化学稳定性也很好,耐碱。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粘胶层,便于上色,根据市场需要,染织成不同的颜色,更加光鲜亮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氨纶纤维层,氨纶纤维为弹性纤维,弹性好,有较好的耐光、耐酸、耐碱和耐磨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丙纶纤维层,丙纶纤维是常见化学纤维中最轻的纤维。具有良好的芯吸能力,强度高,制成织物尺寸稳定,耐磨弹性也不错,化学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的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黄麻纤维层;3、丙纶纤维层;4、涤纶纤维层;5、氨纶纤维层;6、粘胶层;7、锦纶纤维层;8、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包括基层1和复合层8,所述复合层8位于基层1外部且为固定连接,所述复合层8包括黄麻纤维层2、丙纶纤维层3、涤纶纤维层4、氨纶纤维层5、粘胶层6和锦纶纤维层7。

其中,所述黄麻纤维层2位于基层1表面且为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锦纶纤维层7位于复合层8最外层。

其中,所述复合层8从内至外依次为黄麻纤维层2、丙纶纤维层3、涤纶纤维层4、氨纶纤维层5、粘胶层6和锦纶纤维层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强耐磨本色黄麻与涤纶混纺纱线,使用中,复合层8从内至外依次为黄麻纤维层2、丙纶纤维层3、涤纶纤维层4、氨纶纤维层5、粘胶层6和锦纶纤维层7,锦纶纤维层7,锦纶纤维结实耐磨,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破坏,化学稳定性也很好,耐碱;粘胶层6,便于上色,根据市场需要,染织成不同的颜色,更加光鲜亮丽;氨纶纤维层5,氨纶纤维为弹性纤维,弹性好,有较好的耐光、耐酸、耐碱和耐磨性;丙纶纤维层3,丙纶纤维是常见化学纤维中最轻的纤维,具有良好的芯吸能力,强度高,制成织物尺寸稳定,耐磨弹性也不错,化学稳定性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