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稳定的超薄型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912发布日期:2018-09-25 21:1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稳定的超薄型喇叭。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喇叭已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中。

现有喇叭一般包括有盆架、弹波、音圈、鼓纸、磁性组件等,在盆架上设有端子板,端子板通过锦丝线连接音圈,当音频电流经锦丝线流经音圈时,音圈受磁性组件的磁场力作用产生相应的反复运动,从而带动弹波、音圈、鼓纸产生活塞式振动,进而推动周围的空气产生声音。

传统的喇叭,其弹波、音圈和鼓纸的粘接都是在一条直线上,这种结构稳定性差,可承受功率小,并且空间较大,不利于将产品的高度做得更薄。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喇叭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超薄型喇叭,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喇叭结构不稳定、厚度较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稳定的超薄型喇叭,包括有盆架、磁性组件、音圈、下纸盆、上纸盆以及外帽盖;

该盆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磁性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外露于盆架的底部;该音圈设置于容置空间内,音圈的一端伸入磁性组件内,音圈的另一端伸出磁性组件外;

该下纸盆套设于音圈外,下纸盆的外边缘具有一下折环,该下折环朝上并与容置空间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纸盆的内边缘具有一下胴体,该下胴体向下延伸,下胴体的下边缘抵于音圈的外周侧面上;

该上纸盆套设于音圈外并位于下纸盆的正上方,上纸盆的外边缘具有一上折环,该上折环位于下折环的上方,上折环朝下并与容置空间的内壁固定连接,上纸盆的内边缘具有一上胴体,该上胴体向上延伸,上胴体的上边缘抵于音圈的外周侧面上,上胴体的下边缘抵于下胴体的上边缘上,且上胴体、下胴体与音圈的外周侧面共同围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腔室;

该外帽盖设置于上纸盆上并覆盖住音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胴体的上边缘具有一支撑平台,该上胴体的下边缘抵于支撑平台上并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性组件包括有外盖、磁铁和华司,该磁铁和华司设置于外盖的凹腔中,华司叠设于磁铁上,音圈伸入凹腔中,且磁铁和华司位于音圈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音圈的上盖覆盖有一内帽盖,该内帽盖位于外帽盖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下纸盆和上纸盆,利用上纸盆的上胴体、下纸盆的下胴体与音圈的外周侧面共同围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腔室,使得产品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增强,结构强度增加,从而使承受功率明显加大,并且在空间利用上比传统喇叭结构更节约,更利于做到高度更薄,功率更大,谐振频率更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盆架 11、容置空间

20、磁性组件 21、外盖

22、磁铁 23、华司

201、凹腔 30、音圈

40、下纸盆 41、下折环

42、下胴体 421、支撑平台

50、上纸盆 51、上折环

52、上胴体 60、外帽盖

70、内帽盖 101、环形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盆架10、磁性组件20、音圈30、下纸盆40、上纸盆50以及外帽盖60。

该盆架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盆架10为一体式塑胶材质。

该磁性组件20设置于容置空间11内并外露于盆架10的底部;该音圈30设置于容置空间11内,音圈30的一端伸入磁性组件20内,音圈30的另一端伸出磁性组件20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性组件20包括有外盖21、磁铁22和华司23,该磁铁22和华司23设置于外盖21的凹腔201中,华司23叠设于磁铁22上,音圈30伸入凹腔201中,且磁铁22和华司23位于音圈30内,该外盖21为金属材质。

该下纸盆40套设于音圈30外,下纸盆40的外边缘具有一下折环41,该下折环41朝上并与容置空间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纸盆40的内边缘具有一下胴体42,该下胴体42向下延伸,下胴体42的下边缘抵于音圈30的外周侧面上。

该上纸盆50套设于音圈30外并位于下纸盆40的正上方,上纸盆50的外边缘具有一上折环51,该上折环51位于下折环41的上方,上折环51朝下并与容置空间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纸盆50的内边缘具有一上胴体52,该上胴体52向上延伸,上胴体52的上边缘抵于音圈30的外周侧面上,上胴体52的下边缘抵于下胴体42的上边缘上,且上胴体52、下胴体42与音圈30的外周侧面共同围构形成环形腔室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胴体42的上边缘具有一支撑平台421,该上胴体52的下边缘抵于支撑平台421上并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并且,所述环形腔室10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该外帽盖60设置于上纸盆50上并覆盖住音圈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30的上盖覆盖有一内帽盖70,该内帽盖70位于外帽盖60的正下方。

经过使用测试,本产品具有强度好、稳定性高、效率高、声音大、灵敏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设置下纸盆和上纸盆,利用上纸盆的上胴体、下纸盆的下胴体与音圈的外周侧面共同围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腔室,使得产品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增强,结构强度增加,从而使承受功率明显加大,并且在空间利用上比传统喇叭结构更节约,更利于做到高度更薄,功率更大,谐振频率更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