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蓬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857发布日期:2018-10-19 21:41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牧民传统制作羊毛制品所使用的蓬松机械工具,尤其是一种可代替传统人工,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羊毛蓬松机。



背景技术:

牧民传统制作羊毛制品,在新疆地区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一般都需要将剪下的羊毛进行蓬松这一过程,羊毛经过蓬松之后,才进一步制作毛毡或其他工艺制品。比方说,用传统工艺的擀毡过程中,先用手将羊毛初步净化和弹松之后将其堆放在特制整张牛皮(叫吐拉克)上用红柳做的专门树干(叫沙巴乌)反复击打,将羊毛彻底弹松。在这种传统工艺的制作中,牧民会借助较原始的弹毛工具,使羊毛达到蓬松的目的,但是这种工具需要借助人力手工操作完成,工作效率较低,将羊毛彻底弹松一般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现在市场上急需要一种代替手工蓬松羊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机械化操作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可大大节省人工及时间成本,提高羊毛蓬松劳动效率、经济实用的羊毛蓬松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羊毛蓬松机,包括筒体,筒体内部设有转轴,以及设于转轴上的长钢丝片以及短钢片,筒体上部设有羊毛入口,下部设有漏毛口,漏毛口上设有隔栅,所述筒体外下方设有底箱,筒体内部通过漏毛口与下方的底箱相连通,底箱设有羊毛出口;所述筒体内部为蓬松空间,在筒体内壁设有凸起的抽打层,所述抽打层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上的长钢丝片结构为一根钢丝绳弯曲来回绕着穿过转轴上所设的穿孔固定而成,在所述转轴两侧的同一平面上,形成一片钢丝片。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的长钢丝片为一片,与短钢片垂直设置,短钢片为两片,位于转轴两侧同一平面,长钢丝片比短钢片宽,长钢丝片在旋转时可接触抽打层,短钢片较窄,旋转时不接触抽打层。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内壁所设的凸起的抽打层,设于筒体左右两侧内壁上,与筒体内壁之间平滑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将剪下的羊毛,从羊毛入口送入筒体内部的蓬松空间,当转轴转动时,其上的长钢丝片搅动羊毛旋转,长钢丝片遇到抽打层时,钢丝绳抽打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抽打层,所述抽打层的材料之所以是用弹性材料制成,是因为要和长钢线片配合抽打,让羊毛起到蓬松的作用,比如用弹性橡胶制成,或者其他现有技术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均可。长钢丝片连同羊毛一起带着抽打,起到了蓬松的作用,转轴不断转动,其上的长钢丝片带着羊毛旋转,也不断地抽打在抽打层上,羊毛会得到不断的抽打,很快地完成蓬松过程。短钢片为片状结构,不接触抽打层,跟随转轴不断转动,起到扇风的作用,蓬松后的羊毛从下方的漏毛口漏下,进入底箱,一些抽打过程中从羊毛中分离出的杂质会漏在底箱底部,漏下的完成蓬松的羊毛,可以从羊毛出口人工取出。

与现有技术中人工作业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代替了传统工艺中手工抽打羊毛,解决了羊毛蓬松工作效率低、消耗人工与时间的问题,实现机械化作业,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可大大节省人工及时间成本,是一种经济实用、提高蓬松羊毛劳动效率的羊毛蓬松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漏毛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长钢丝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短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筒体,2为长钢丝片,3为转轴,4为短钢片,5为蓬松空间,6为羊毛出口,7为漏毛口,8为底箱,9为抽打层,10为羊毛入口,11为隔栅,12为钢丝绳,13为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羊毛蓬松机,包括筒体1,筒体1内部设有转轴3,以及设于转轴3上的钢丝片,所述转轴上的钢丝片为两片,两片钢丝片的宽度不同,钢丝片分为长钢丝片2和短钢片4,筒体1上部设有羊毛入口10,下部设有漏毛口7,漏毛口7上设有隔栅11,隔栅11由间隔设置的钢筋构成,所述筒体1外下方设有底箱8,筒体1内部通过漏毛口7与下方的底箱8相连通,底箱8设有羊毛出口6;所述筒体1内部为蓬松空间5,在筒体1内壁设有凸起的抽打层9,所述抽打层9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转轴3上的长钢丝片2结构为一根钢丝绳12弯曲来回绕着穿过转轴3上所设的穿孔13固定而成,在所述转轴3两侧的同一平面上,形成一片钢丝片。所述转轴3上的长钢丝片2为一片,与短钢片4垂直设置,短钢片4为两片,位于转轴3两侧同一平面,长钢丝片2比短钢片4宽,长钢丝片2在旋转时可接触抽打层9,短钢片4较窄,旋转时不接触抽打层9。所述筒体1内壁所设的凸起的抽打层9,设于筒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与筒体1内壁之间平滑弧形过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