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4243发布日期:2018-12-07 23:13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纺丝箱是加工制造合成纤维的主要设备之一,为保证合成纤维丝束的质量,该纺丝箱体内必须要保持恒定的高温,为防止其散热,在纺丝箱体外设有保温机构,一般传统的纺丝箱体保温结构是利用框架结构进行接触式保温,这样的保温结构,其保温效果不好,内部的复合结构采用岩棉纤维层,热量散失严重,且对人体有毒害,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包括箱体、保温框架和外罩壳,所述箱体设于所述保温框架内部,所述保温框架设于所述外罩壳内,保温框架与所述外罩壳之间设有填充保温材料层,所述箱体环设有温度转换循环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结构简单,可以阻断箱体表面的热隔断效应,减少箱体向外传递热量,减少纺丝箱体的热损失,起到对箱体的保温作用,降低企业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转换循环管道包括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连通至循环液储存池,所述温度转换循环管道呈“S”型分布于所述箱体表面。采用热交换,可以保持箱体稳定的恒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框架包括主体矩形框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设于所述主题矩形框架内四角处,并固接于所述箱体四角,所述支撑杆为空心管,支撑杆管壁上均布有孔洞。外罩壳与保温框架之间无直接接触的结构,用局部的支撑结构固定箱体和保温面板,并在与纺丝箱体的接触位置采取绝热材料,避免了热传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壳体、上盖、过滤网、分配板和喷丝板,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部,所述过滤网、分配板和喷丝板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过滤砂,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喷丝板之间设有分配板。使箱体表面平均温度由600℃降至50℃,减少热媒系统的热损耗,明显降低热媒系统的负荷和整体能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配板包括两组板块,两组所述板块以箱体的中轴线为基准轴对称设置,两组板块均与所述喷丝板连接。方便了喷丝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包括箱体1、保温框架2和外罩壳3,箱体1设于保温框架2内部,保温框架2设于外罩壳3内,保温框架2与外罩壳3之间设有填充保温材料层4,填充保温材料层4可以是石棉或聚氨酯泡沫,其中保温框架2与箱体1之间的空余空间也要放置填充保温材料层4,其采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框架2内部的聚氨酯泡沫的硬度要大于保温框架2外部的聚氨酯泡沫的硬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箱体1的保温效果更好,石棉的采用是避免箱体1起火,起到防火的作用。

箱体1环设有温度转换循环管道5,温度转换循环管道5包括一进口51和一出口52,进口51和出口52均连通至循环液储存池53,循环液储存池53内采用可以交换热量的液体,温度转换循环管道5呈“S”型分布于箱体1表面,采用热交换,可以保持箱体稳定的恒定,可以使箱体1表面平均温度由600℃降至50℃,减少热媒系统的热损耗,明显降低热媒系统的负荷和整体能耗。

保温框架2包括主体矩形框架21和支撑杆22,支撑杆22分别设于主题矩形框架21内四角处,其连接方式为焊接,支撑杆22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接于箱体1四角,支撑杆22为空心管,空心管设置可以起到散热作用,支撑杆22管壁上均布有孔洞,外罩壳3与保温框架2之间无直接接触的结构,用局部的支撑结构固定箱体和保温面板,并在与纺丝箱体1的接触位置采取绝热材料,避免了热传导。

如图2中所示,箱体1包括壳体11、上盖12、过滤网13、分配板14和喷丝板15,上盖12设于壳体11的上端部,过滤网13、分配板14和喷丝板15分别设于壳体11内部,过滤网13与上盖12之间设有过滤砂,过滤网13与喷丝板15之间设有分配板14,减少热媒系统的热损耗,明显降低热媒系统的负荷和整体能耗;分配板14包括两组板块141,两组板块141以箱体1的中轴线为基准轴对称设置,两组板块141均与喷丝板15连接,方便了喷丝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纺丝箱体保温结构,结构简单,可以阻断箱体表面的热隔断效应,减少箱体向外传递热量,减少纺丝箱体的热损失,起到对箱体的保温作用,降低企业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视为实用新型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