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的梳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678发布日期:2018-11-09 20:3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的梳棉机。



背景技术:

梳棉机中,锡林上的双齿针布与刺辊上的针布配合把刺辊上的纤维剥取转移至锡林上;锡林上的双齿针布和盖板针布配合对纤维进行分梳;锡林上的双齿针布与道夫上的针布配合对纤维进行分梳。

针布上的针面纤维层,分为自由纤维、内层纤维。自由纤维握持在针齿的顶部,能够参加分梳转移;内层纤维沉入针齿间隙不能参加分梳转移。

在梳棉机中,双齿型锡林针布具有如下性能:(1)齿密密度提高33%,使锡林与盖板针面间的浮游纤维减少,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分离度和伸直度,改善棉网清晰度,提高结、杂质去除效率,改善棉网清洁度;在锡林分梳纤维的过程中,矮齿不但具有一定的梳理作用,而且能充分托持住纤维留在针齿尖端,有效防止纤维下滑。(2)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条速度可以提高10-25%,从而提高产量。(3)平顶的齿尖可以使纤维大部分被握持在齿尖部位,有效防止了纤维的下滑,大平顶使针齿强度得到保证,大前角可以使纤维得到有效控制。(4)双齿可以使纤维得到双重托持,圆弧工作面能提高 “一次分梳”纤维的比例,提高锡林转移给道夫的纤维质量。(5)由于双齿针布托持作用的增强,可以使纤维接触另一针面(盖板、道夫)的长度增加、齿数增多,有利于纤维的分梳、交替和转移等作用,提高梳理和匀混的效果。

专利号201110165025.3发明专利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密梳棉金属针布,它包括由基部凸起的主梳齿,主梳齿迎对梳理方向的齿侧凸起形成齿高低于主梳齿的侧齿。本技术方案是在原梳齿的迎梳齿侧凸出设有侧齿,即形成一齿根双梳齿结构,在纤维梳理过程中,侧齿托持纤维,将纤维托拢于主梳齿的梳理层面区域,提高了梳齿的全面分梳作用,同时侧齿还协助主梳齿梳理纤维,金属针布齿密度提高了30%以上。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双齿针布对内层纤维的分梳作用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双齿针布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双齿针布碰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的梳棉机,包括锡林、刺辊、道夫、盖板、双齿针布、转动电机、支撑轴承、支撑杆、转动轴、鼓风机、机架;所述锡林为圆柱管,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锡林的轴线重合,位于所述锡林外侧的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锡林的一端口上,位于所述锡林外侧的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双齿针布固定在所述锡林的外侧面上,在所述双齿针布的相邻双齿之间的底部上开设第一通气槽,所述锡林外侧面上开设与所述第一通气槽对应相通的第二通气槽;所述鼓风机包括送风电机、送风管、第一送风嘴,所述送风电机位于所述锡林外侧,所述送风管由硬塑料制成,所述送风管经所述锡林的另一端口伸进所述锡林内腔中,位于所述锡林内腔中的所述第一送风嘴连通至所述送风管,所述第一送风嘴朝向所述锡林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分梳区域。

在所述的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的梳棉机中,所述转动轴过盈配合地套接在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上,所述转动电机、支撑轴承、送风电机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在所述的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的梳棉机中,所述锡林、支撑杆、转动轴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所述的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的梳棉机中,所述鼓风机还包括第二送风嘴,所述第二送风嘴位于所述锡林内腔中,所述第二送风嘴连通至所述送风管,所述第二送风嘴朝向所述锡林与所述道夫之间的分梳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梳棉机启动时,鼓风机经送风管、第一送风嘴、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向双齿针布送风,这样风把内层纤维朝针齿尖端送,使内层纤维也能在锡林与盖板之间进行分梳。本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锡林与盖板之间的纤维分梳质量。

另外,鼓风机经送风管、第二送风嘴、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向双齿针布送风,这样风把内层纤维朝针齿尖端送,使内层纤维也能在锡林与道夫之间进行分梳。也就是说,本技术方案还可以提高锡林与道夫之间的纤维分梳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梳棉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梳棉机含双齿针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锡林与盖板之间分梳作用的示意图;

图4为锡林与道夫之间分梳作用的示意图;

图5为锡林与刺辊之间剥取作用的示意图;

图6为锡林、吸尘器、转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锡林;2、刺辊;3、道夫;4、盖板;5、双齿针布;6、第一通气槽;7、第二通气槽;8、送风电机;9、送风管;10、第一送风嘴;11、第二送风嘴;12、转动电机;13、支撑轴承;14、支撑杆;15、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含新型双齿针布5的梳棉机,包括锡林1、刺辊2、道夫3、盖板4、双齿针布5、转动电机12、支撑轴承13、支撑杆14、转动轴15、鼓风机、机架。

锡林1为圆柱管,转动轴15与锡林1的轴线重合,位于锡林1外侧的支撑杆14一端固定在转动轴15上,支撑杆14另一端固定在锡林1的一端口上,锡林1、支撑杆14、转动轴15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位于锡林1外侧的转动电机12驱动转动轴15转动。转动轴15过盈配合地套接在支撑轴承13的内圈上,转动电机12、支撑轴承13均固定在机架上,机架在附图中未标出。

双齿针布5固定在锡林1的外侧面上,在双齿针布5的相邻双齿之间的底部上开设第一通气槽6,锡林1外侧面上开设与第一通气槽6对应相通的第二通气槽7,这样风可经第二通气槽7、第一通气槽6吹向双齿针布5的相邻双齿之间。

鼓风机包括送风电机8、送风管9、第一送风嘴10,送风电机8位于锡林1外侧,送风电机8固定在机架上,送风管9由硬塑料制成,送风管9经锡林1的另一端口伸进锡林1内腔中,所谓锡林1的另一端口即为与所述支撑杆14在所述锡林1上固定的端口相对的端口。位于锡林1内腔中的第一送风嘴10连通至送风管9,第一送风嘴10朝向锡林1与盖板4之间的分梳区域,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通气槽7均可转动至位于第一送风嘴10的送风区域内。也就是第一送风嘴10不随锡林1转动而转动,第一送风嘴10始终朝向锡林1与盖板4之间的分梳区域,即把送风电机8产生的风经送风管9、第一送风嘴10、第二通气槽7、第一通气槽6吹向锡林1与盖板4之间的分梳区域。

鼓风机还包括第二送风嘴11,第二送风嘴11位于锡林1内腔中,第二送风嘴11连通至送风管9,第二送风嘴11朝向锡林1与道夫3之间的分梳区域,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通气槽7均可转动至位于第二送风嘴11的送风区域内。也就是第二送风嘴11不随锡林1转动而转动,第二送风嘴11始终朝向锡林1与道夫3之间的分梳区域,即把送风电机8产生的风经送风管9、第二送风嘴11、第二通气槽7、第一通气槽6吹向锡林1与道夫3之间的分梳区域。

本实施例中,锡林1与刺辊2之间的剥取区域不在第一送风嘴10、第二送风嘴11的送风区域内,否则,会减弱锡林1上的双齿针布5把刺辊2针布上的纤维剥取转移至锡林1上的剥取质量。进一步第一送风嘴10只对锡林1与盖板4之间的分梳区域送风而第二送风嘴11只对锡林1与道夫3之间的分梳区域送风,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风对自由纤维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送风电机8经送风管9、第一送风嘴10、第二送风嘴11向锡林1与盖板4之间、锡林1与道夫3之间的分梳区域送风力等级为1~2级的风,这样就可以只把内层纤维吹向针齿顶部进行分梳,而不会对自由纤维造成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自由纤维在针齿的顶部,而风是从针齿底部吹过来,经过内层纤维,风速已经很低可以忽略不计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