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890发布日期:2018-12-14 22: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细纱机牵伸传动系统中,一般由齿轮的相互啮合、齿数比差异来完成。在机械传动轮系中,齿轮越多,造成齿轮损伤的机率就越大,系统机构复杂,而且改品种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

现有技术中,数控细纱机上还没有有效的电子牵伸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伺服电机闭环控制,需要在电机上或者电机附近安装传感器,进行速度和位置的数据采集,电机的转速受到传感器采集的速度和位置的控制,结构复杂,成纱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简化结构,无需速度和位置传感器即可保证各罗拉电机转速稳定,提高成纱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触摸屏、主工控机或PLC和多合一变频器,其中触摸屏的第一信号端连接主工控机或PLC的第一信号端,主工控机或PLC的第二信号端通过无线或CAN总线连接多合一变频器的第一信号端,多合一变频器包括多合一变频主板和驱动模块,多合一变频主板的信号端通过光纤连接驱动模块的信号端。

优选的,所述的触摸屏的第二信号端连接副PLC的第一信号端,副PLC的第二信号端通过通过无线或CAN总线连接主工控机或PLC的第三信号端,副PLC的第三信号端连接落纱伺服驱动器的信号端,落纱伺服驱动器包括落纱伺服驱动主板和落纱伺服驱动模块,落纱伺服驱动主板的信号端通过光纤连接落纱伺服驱动模块的信号端,落纱伺服驱动主板与多合一变频主板之间电源连接,多合一变频器控制数控细纱机车尾,落纱伺服驱动器控制数控细纱机车头。

优选的,所述的多合一变频器为共直流母线。

优选的,所述的多合一变频器为四合一变频器,多合一变频主板为四合一变频主板,四合一变频主板信号端通过光纤分别连接4个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端,4个驱动模块的第二信号端分别连接主轴电机、前罗拉电机、中罗拉电机和后罗拉电机的信号端。

优选的,所述的主轴电机为18KW~45KW,前罗拉电机为3KW,中罗拉电机为1.8KW或1.5KW*2,后罗拉电机为1.8KW或1.5KW*2。

优选的,所述的主轴电机为20KW~30KW。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有效,应用交流变频技术和伺服技术,通过PLC控制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多合一变频器带永磁同步电机,保持转速稳定,变频器同步加减速一致,无需速度和位置传感器即可保证各罗拉电机转速稳定,采用断电共母线,保证各变频器之间的频率差固定,提高了成纱质量,实现了细纱设备的升级换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触摸屏、21是主工控机或PLC、22是副PLC、3是无线或CAN总线、4是多合一变频器、41是多合一变频主板、42是驱动模块、5是光纤、6是落纱伺服驱动器、61是落纱伺服驱动主板、62是落纱伺服驱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数控细纱机电子牵伸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触摸屏1、主工控机或PLC21和多合一变频器4,其中触摸屏1的第一信号端连接主工控机或PLC21的第一信号端,主工控机或PLC21的第二信号端通过无线或CAN总线3连接多合一变频器4的第一信号端,多合一变频器4包括多合一变频主板41和驱动模块42,多合一变频主板41的信号端通过光纤5连接驱动模块42的信号端。

也可配置两个PLC,所述的触摸屏1的第二信号端连接副PLC22的第一信号端,副PLC22的第二信号端通过通过无线或CAN总线3连接主工控机或PLC21的第三信号端,副PLC22的第三信号端连接落纱伺服驱动器6的信号端,落纱伺服驱动器6包括落纱伺服驱动主板61和落纱伺服驱动模块62,落纱伺服驱动主板61的信号端通过光纤5连接落纱伺服驱动模块62的信号端,落纱伺服驱动主板61与多合一变频主板41之间电源连接,多合一变频器4控制数控细纱机车尾,落纱伺服驱动器6控制数控细纱机车头。

所述的多合一变频器4为共直流母线。

实施例

所述的多合一变频器4为四合一变频器,多合一变频主板41为四合一变频主板,四合一变频主板信号端通过光纤5分别连接4个驱动模块42的第一信号端,4个驱动模块42的第二信号端分别连接主轴电机、前罗拉电机、中罗拉电机和后罗拉电机的信号端。

所述的主轴电机为18KW~45KW,前罗拉电机为3KW,中罗拉电机为1.8KW或1.5KW*2,后罗拉电机为1.8KW或1.5KW*2。

所述的主轴电机优选为20KW~30KW。

触摸屏为TG765-MT,主工控机或PLC为DZCX-30T-E,副PLC为XD3-60T-E。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