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4491发布日期:2019-05-15 22:3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品检机内部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对于小张印刷品还是大张印刷品,对其加工完成后的检测不少采用人工检测,十分费时费力,因此为解决该问题,不少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发明了能够自动品检的流水线,其采用检测相机对印刷品的上下面进行拍照检测,效果十分好。

专利CN201310439428.1描述了一种小张检品糊盒一体机,该装置采用负压装置,将单张印刷品吸附在上面,并对另一面通过检测相机进行监测,该装置十分巧妙,不需要翻转装置这种复杂的结构,但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小张印刷品为单张分开,其个体与相邻之间有一定间隔,导致气孔无法被小张印刷品完全覆盖,负压装置无法在一个密闭空间内作用,导致其需要持续不断地抽气,能耗非常大的同时,会搅乱作业环境的空气流动,对于印刷纸这种对于灰尘等十分敏感的工程来说,十分不利,因此需要额外对环境进行加工,保持其灰尘密度降到一定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节能、结构简单且无需对作业环境进行加工的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包括同向传输的送料皮带和出料皮带,所述送料皮带和出料皮带之间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压住单张纸料左边的上下面的压左皮带和用于压住单张纸料右边的上下面的压右皮带,所述压左皮带和压右皮带前后设置且均与出料皮带和送料皮带的传输方向同向,压左皮带和压右皮带的上下方均设置有检测相机。

优选的,所述压左皮带包括上下设置且同速传输的左上皮带和左下皮带,所述左上皮带和左下皮带均设置在送料皮带与出料皮带的中轴线左侧。

优选的,所述压右皮带包括上下设置且同速传输的右上皮带和右下皮带,所述右上皮带和右下皮带均设置在送料皮带与出料皮带的中轴线右侧。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将单张纸料的上下面进行滚压的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设置在送料皮带与检测装置之间,压辊组件还设置在压左皮带和压右皮带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中轴线与送料皮带与出料皮带的中轴线均为同一条直线,压辊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与左上皮带和左下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右上皮带和右下皮带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单张纸料通过送料皮带送到检测装置内,压左皮带压住单张纸料左侧的上下面并将单张纸料向前运输,检测相机完成对印刷面的扫描和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完成对印刷面的判断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由于单张纸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强度,其中部和右部并不会弯折,而是平行于其左侧一起向前运动,保证了检测相机能够检测单张纸料的中部和右部的上下面,当单张纸料来到压右皮带后,同理可检测单张纸料的中部和右部上下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通过采用皮带进行挤压和传输,而不采用其他如真空吸等装置,十分节能,且结构简单,不需要对环境进行额外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中标记:1-送料皮带;2-上压辊;3-左下皮带;4-左上皮带;5-压辊组件;6-右上皮带;7-右下皮带;8-出料皮带;11-检测相机;12-下压辊;14-压左皮带;15-压右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品检机的检测装置,包括同向传输的送料皮带1和出料皮带8,所述送料皮带1和出料皮带8之间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压住单张纸料左边的上下面的压左皮带14和用于压住单张纸料右边的上下面的压右皮带15,所述压左皮带14和压右皮带15前后设置且均与出料皮带8和送料皮带1的传输方向同向,压左皮带14和压右皮带15的上下方均设置有检测相机11。

在使用过程中,单张纸料通过送料皮带1送到检测装置内,压左皮带14压住单张纸料左侧的上下面并将单张纸料向前运输,检测相机11完成对印刷面的扫描和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完成对印刷面的判断是否合格。

由于单张纸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强度,其中部和右部并不会弯折,而是平行于其左侧一起向前运动,保证了检测相机11能够检测单张纸料的中部和右部的上下面,当单张纸料来到压右皮带15后,同理可检测单张纸料的中部和右部上下面。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压左还是压右,均检测中部是为了防止由于单张纸料进入检测装置时带有一定的倾角,导致检测相机11检测出来的图片产生错位,无法对得上。

该装置通过采用皮带进行挤压和传输,而不采用其他如真空吸等装置,十分节能,且结构简单,不需要对环境进行额外的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左皮带14包括上下设置且同速传输的左上皮带4和左下皮带3,所述左上皮带4和左下皮带3均设置在送料皮带1与出料皮带8的中轴线左侧。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左上皮带4和左下皮带3的挤压及同向同速传输,保证单张纸料能够保持向前而不会偏向。

同时对于有一定尺寸差距的单张纸料,如大单张纸料和小单张纸料,选择皮带进行压紧可以将该差距消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2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右皮带15包括上下设置且同速传输的右上皮带6和右下皮带7,所述右上皮带6和右下皮带7均设置在送料皮带1与出料皮带8的中轴线右侧。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左上皮带4和左下皮带3的挤压及同向同速传输,保证单张纸料能够保持向前而不会偏向。

同时对于有一定尺寸差距的单张纸料,如大单张纸料和小单张纸料,选择皮带进行压紧可以将该差距消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3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用于将单张纸料的上下面进行滚压的压辊组件5,所述压辊组件5设置在送料皮带1与检测装置之间,压辊组件5还设置在压左皮带14和压右皮带15之间。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压辊组件5保证单张纸料在进入检测装置前或进入压右皮带15前,都能够得到充分滚压,保证进入后其侧边也十分平整,不会带有一定斜角,防止反光或看不清等因素导致检测相机11无法识别。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4做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辊组件5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辊2和下压辊12,所述上压辊2和下压辊12的中轴线与送料皮带1与出料皮带8的中轴线均为同一条直线,上压辊2和下压辊12之间的距离与左上皮带4和左下皮带3之间的距离与右上皮带6和右下皮带7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在使用过程中,上压辊2和下压辊12之间的距离与左上皮带4和左下皮带3之间的距离与右上皮带6和右下皮带7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保证单张纸料的受滚压强度相同,防止时松时紧导致的纸面产生皱褶。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