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麻剥皮结构及采用该红麻剥皮结构的红麻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7970发布日期:2019-02-19 18:2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麻剥皮结构及采用该红麻剥皮结构的红麻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麻剥皮结构及采用该红麻剥皮结构的红麻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红麻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但目前,红麻的收获以手工为主,生产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人们对机械化收获有着迫切需求。近年来,红麻除了用于传统的包装材料外,红麻纤维与其他材料合成,形成复合材料和合成纤维开始在汽车、家具、床上用品以及家庭装饰等领域使用。随着各种新用途的开辟,红麻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原料需求开始上升,但由于红麻收获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得红麻的收获剥制成为阻碍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为了解决红麻收剥加工难的问题,开展红麻剥制机械的研究,研制高效、安全、工作性能可靠的红麻剥皮机,为我国麻类作物收获提供技术装备支撑显得十分必要。

公开号为CN10686860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红麻黄麻剥皮机,包括机架总成,电动机、喂料斗、压辊组、链条、第一对剥皮滚筒、链轮、第二对剥皮滚筒、麻皮输出装置、行走轮,其中红麻黄麻经喂料斗喂入压辊组,每根麻杆被压辊辗碎,实现茎杆的皮、骨初步分离;初步分离后的红麻黄麻分别进入第一对剥皮滚筒和第二对剥皮滚筒进行揉搓,将黄、红麻茎杆皮、骨进行彻底分离,随着机械的继续运转,分离干净的鲜皮则由麻皮输出装置输出。其采用的是压辊组进行剥皮,茎杆在剥皮的过程中会被辊碎,不利于对茎杆的利用,工作效率低,而且得到的茎杆皮中含有数量较大的茎杆碎销,增加了后期除杂的工作难度。

再如公告号为CN20195252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黄麻或红麻剥皮机,包括夹持机构和剥皮机构及动力机,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一对前压辊和一对后压辊,前压辊由动力机带动,后压辊相对前压辊的位置能保证麻杆经过前压辊后进入后压辊;所述剥皮机构具有一对能相互作用的前滚筒和一对能相互作用的后滚筒,其同样采用的是通过将茎杆辊碎而实现茎杆和茎杆皮的分离,不利于对茎杆的利用,工作效率低,而且得到的茎杆皮中含有数量较大的茎杆碎销,增加了后期除杂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红麻剥皮装置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对茎杆的回收利用、茎杆皮内部茎杆碎销数量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麻剥皮结构,包括剥皮壳体、弧形剥皮刀组件和履带式输送链,所述剥皮壳体为水平设置且下侧开口的空心圆柱形,所述弧形剥皮刀组件和所述履带式输送链位于所述剥皮壳体内部左右两侧,所述弧形剥皮刀组件与所述履带式输送链中间轮廓形成一个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红麻茎杆位于所述剥皮空间内部。

采用弧形剥皮刀组和履带式输送链组成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履带式输送链在其中起带动红麻茎杆转动的作用,在红麻茎杆转动的过程中,弧形剥皮刀组件将红麻茎杆外表面的皮层剥下,并从剥皮壳体下侧开口落下,达到茎杆与茎杆皮剥离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弧形剥皮刀组件包括剥皮刀主体和剥皮刀座,所述剥皮刀座包括弧形刀座体、位于弧形刀座体下端的剥皮刀下安装板和位于弧形刀座体上部的剥皮刀上安装板,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和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一侧安装在所述弧形刀座体上,另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剥皮刀主体上。

弧形剥皮刀组件设计成剥皮刀主体和剥皮刀座两部分组成,使用者可根据红麻品种、茎杆粗细等导致的茎杆剥皮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剥皮刀主体,从而适应不同红麻茎杆的剥皮的需要。

进一步,所述弧形刀座体所在圆柱体轴线、所述剥皮刀主体所在圆柱体轴线与所述剥皮壳体轴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弧形刀座体背部圆周方向设有两条以上刀座滑槽,所述剥皮壳体内侧与所述弧形刀座体上刀座滑槽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与所述刀座滑槽配合并使所述弧形刀座体沿所述弧形刀座体所在圆柱体轴线方向旋转滑动的刀座滑块。设置刀座滑槽和刀座滑块,使得弧形刀座体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从而可调整弧形剥皮刀组件在红麻茎杆的不同位置,达到最佳的剥皮效果。

进一步,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刀座体下端上,且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弧形刀座体下端切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弧形刀座体上部设有两条沿圆周方向上设置的条形通孔,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下段、安装板安装座和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板下段和所述安装板安装座的安装板连接卡块,所述安装板连接卡块通过所述条形通孔将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弧形刀座体上部,且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可沿所述条形通孔方向运动。

更换剥皮刀主体时,还可以控制剥皮刀主体的弧度,可根据剥皮刀主体的弧度,调整剥皮刀上安装板在弧形刀座体上部的具体位置,大大提高了剥皮结构对不同剥皮刀主体的适应性。

进一步,所述剥皮刀主体包括剥皮刀架、设置在所述剥皮刀架内侧的辅助剥皮刀和设置在所述剥皮刀架下端的主剥皮刀,所述剥皮刀架两端背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和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上,所述剥皮刀主体截面所在圆上经过所述主剥皮刀刀尖的半径与所述主剥皮刀上表面的夹角α为100~105°,优选为102°;所述剥皮刀主体截面所在圆上经过所述辅助剥皮刀刀尖的半径与所述辅助剥皮刀上表面的夹角β为120~135°,优选为130°,还可以根据辅助剥皮刀所处剥皮刀主体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的设计,如辅助剥皮刀从下到上夹角β逐渐降低,优选按130°、125°、120°三个递度变化。

剥皮刀主体上设计主剥皮刀和辅助剥皮刀,主剥皮刀设置在所述剥皮刀下端,将茎杆表面大部分的茎杆皮剥离茎杆并从剥皮壳体下侧开口处落下,而辅助剥皮刀则将主剥皮刀还未剥下的少量茎杆皮进一步从茎杆上剥下,达到二次剥皮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辅助剥皮刀刀尖与所述剥皮刀主体所在圆柱体内壁的最近距离为5~10mm,优选为8mm;所述主剥皮刀刀尖与所述剥皮刀主体所在圆柱体内壁的最近距离为8~15mm,优选为12mm。

进一步,所述履带式输送链包括闭合式输送履带和四个位于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内部的输送辊,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靠近所述剥皮刀主体一侧与所述剥皮刀主体形成一个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与红麻茎杆接触用于带动红麻茎杆运动且增大红麻茎杆与闭合式输送履带之间摩擦力的圆台状凸起,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内侧设有若干固定凸起,四个所述输送辊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所述固定凸起对应的固定凹槽。

进一步,所述履带式输送链与红麻茎杆接触面的弧度在150~210度,优先为 18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红麻剥皮装置,采用上述的红麻剥皮结构。

进一步,所述剥皮壳体底侧靠近所述履带式输送链一边设有用于防止剥离下来的茎杆皮缠绕在履带式输送链上的挡板。

进一步,所述剥皮装置还包括机架、送料装置、茎杆皮输送装置、茎杆皮存储桶和茎杆回收槽,所述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剥皮结构入口端,所述茎杆皮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剥皮结构下端出口处,所述茎杆回收槽设置在所述剥皮结构后方出口处,所述茎杆皮存储桶设置在所述茎杆皮输送装置出口处。

进一步,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槽、送料斜板、斜板控制装置和水平送料组件,所述送料斜板上端安装在所述送料槽出口位置处,所述送料斜板下端设有用于阻挡红麻茎杆的斜板挡块,所述剥皮结构设置在所述送料斜板一侧,所述水平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送料斜板另一侧,所述斜板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送料斜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斜板控制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送料槽从前到后依次包括主送料槽和辅助送料槽,所述主送料槽和所述辅助送料槽之间采用送料槽隔板隔开,所述送料槽隔板为倾斜状,其从主送料槽到辅助送料槽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所述主送料槽出口处设有用于将所述主送料槽中的红麻茎杆输送到辅助送料槽上的一排第一送料杆,所述第一送料杆为长度方向竖起向上,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活动端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辅助送料槽出口处设有用于将所述辅助送料槽中的红麻茎杆输送到送料斜板上的第二送料杆,所述第二送料杆为长度方向竖起向上,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活动端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送料斜板上表面均匀分布有使红麻茎杆缓慢下滑的条形凸起。

进一步,所述水平送料组件包括气缸安装座、第三气缸和茎杆推板、所述气缸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所述茎杆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活动端上,所述茎杆推板位于所述送料斜板上表面,在所述第三气缸的作用下,将位于送料斜板下端的红麻茎杆推到剥皮结构上,进行剥皮。

进一步,所述斜板控制装置包括滑轨、滑块主体和斜板连接块,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块主体安装在所述滑轨上与所述滑轨配合,且所述滑块主体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斜板连接块将所述送料斜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主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弧形剥皮刀组和履带式输送链组成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履带式输送链在其中起带动红麻茎杆转动的作用,在红麻茎杆转动的过程中,弧形剥皮刀组件将红麻茎杆外表面的皮层剥下,并从剥皮壳体下侧开口落下,达到茎杆与茎杆皮剥离的目的;

(2)弧形剥皮刀组件设计成剥皮刀主体和剥皮刀座两部分组成,使用者可根据红麻品种、茎杆粗细等导致的茎杆剥皮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剥皮刀主体,从而适应不同红麻茎杆的剥皮的需要;

(3)设置刀座滑槽和刀座滑块,使得弧形刀座体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从而可调整弧形剥皮刀组件在红麻茎杆的不同位置,达到最佳的剥皮效果;

(4)剥皮刀主体上设计主剥皮刀和辅助剥皮刀,主剥皮刀设置在所述剥皮刀下端,将茎杆表面大部分的茎杆皮剥离茎杆并从剥皮壳体下侧开口处落下,而辅助剥皮刀则将主剥皮刀还未剥下的少量茎杆皮进一步从茎杆上剥下,达到二次剥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红麻剥皮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红麻剥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弧形刀座体;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主剥皮刀主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剥皮刀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送料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红麻剥皮装置,包括红麻剥皮结构5,机架(图中未示出)、送料装置6、茎杆皮输送装置71、茎杆皮存储桶72和茎杆回收槽73,所述送料装置6设置在所述红麻剥皮结构5入口端,所述茎杆皮输送装置71设置在所述红麻剥皮结构5下端出口处,所述茎杆回收槽73设置在所述红麻剥皮结构5后方出口处,所述茎杆皮存储桶72设置在所述茎杆皮输送装置71出口处。

红麻剥皮结构5包括剥皮壳体1、弧形剥皮刀组件2和履带式输送链3,所述剥皮壳体1为水平设置且下侧开口的空心圆柱形,所述弧形剥皮刀组件2和所述履带式输送链3位于所述剥皮壳体1内部左右两侧,所述弧形剥皮刀组件2 与所述履带式输送链3中间轮廓形成一个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红麻茎杆4 位于所述剥皮空间内部。采用弧形剥皮刀组和履带式输送链组成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履带式输送链在其中起带动红麻茎杆转动的作用,在红麻茎杆转动的过程中,弧形剥皮刀组件将红麻茎杆外表面的皮层剥下,并从剥皮壳体下侧开口落下,达到茎杆与茎杆皮剥离的目的。

弧形剥皮刀组件2包括剥皮刀主体21和剥皮刀座22,所述剥皮刀座22包括弧形刀座体221、位于弧形刀座体221下端的剥皮刀下安装板222和位于弧形刀座体221上部的剥皮刀上安装板223,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222和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223一侧安装在所述弧形刀座体221上,另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剥皮刀主体21上。弧形剥皮刀组件设计成剥皮刀主体和剥皮刀座两部分组成,使用者可根据红麻品种、茎杆粗细等导致的茎杆剥皮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剥皮刀主体,从而适应不同红麻茎杆的剥皮的需要。

弧形刀座体221所在圆柱体轴线、所述剥皮刀主体21所在圆柱体轴线与所述剥皮壳体1轴线重合,弧形刀座体221背部圆周方向设有两条以上刀座滑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剥皮壳体1内侧与所述弧形刀座体221上刀座滑槽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与所述刀座滑槽配合并使所述弧形刀座体221沿所述弧形刀座体221 所在圆柱体轴线方向旋转滑动的刀座滑块224。设置刀座滑槽和刀座滑块,使得弧形刀座体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从而可调整弧形剥皮刀组件在红麻茎杆的不同位置,达到最佳的剥皮效果。

如图3所示,剥皮刀下安装板222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刀座体221下端上,且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222所在平面与所述弧形刀座体221下端切面垂直。弧形刀座体221上部设有两条沿圆周方向上设置的条形通孔225,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223包括安装板下段226、安装板安装座227和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板下段226 和所述安装板安装座227的安装板连接卡块228,所述安装板连接卡块228通过所述条形通孔225将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223安装在所述弧形刀座体221上部,且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223可沿所述条形通孔225方向运动。更换剥皮刀主体时,还可以控制剥皮刀主体的弧度,可根据剥皮刀主体的弧度,调整剥皮刀上安装板在弧形刀座体上部的具体位置,大大提高了剥皮结构对不同剥皮刀主体的适应性。

剥皮刀主体21包括剥皮刀架211、设置在所述剥皮刀架211内侧的辅助剥皮刀212和设置在所述剥皮刀架211下端的主剥皮刀213,所述剥皮刀架211两端背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剥皮刀上安装板223和所述剥皮刀下安装板222上,参见图4和图5,所述剥皮刀主体21截面所在圆上经过所述主剥皮刀213刀尖的半径与所述主剥皮刀213上表面的夹角α为100~105°,优选为102°;所述剥皮刀主体21截面所在圆上经过所述辅助剥皮刀212刀尖的半径与所述辅助剥皮刀 212上表面的夹角β为120~135°,优选为130°,还可以根据辅助剥皮刀所处剥皮刀主体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的设计,如辅助剥皮刀从下到上夹角β逐渐降低,优选按130°、125°、120°三个递度变化。剥皮刀主体上设计主剥皮刀和辅助剥皮刀,主剥皮刀设置在所述剥皮刀下端,将茎杆表面大部分的茎杆皮剥离茎杆并从剥皮壳体下侧开口处落下,而辅助剥皮刀则将主剥皮刀还未剥下的少量茎杆皮进一步从茎杆上剥下,达到二次剥皮的目的。

辅助剥皮刀212刀尖与所述剥皮刀主体21所在圆柱体内壁的最近距离为 5~10mm,优选为8mm;所述主剥皮刀213刀尖与所述剥皮刀主体21所在圆柱体内壁的最近距离为8~15mm,优选为12mm。

参见图2,履带式输送链3包括闭合式输送履带31和四个位于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31内部的输送辊32,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31靠近所述剥皮刀主体21 一侧与所述剥皮刀主体21形成一个类似圆柱形的剥皮空间,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31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与红麻茎杆4接触用于带动红麻茎杆4运动且增大红麻茎杆4与闭合式输送履带31之间摩擦力的圆台状凸起33,所述闭合式输送履带31内侧设有若干固定凸起34,四个所述输送辊32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所述固定凸起对应的固定凹槽35。履带式输送链3与红麻茎杆4接触面的弧度在150~210度,优先为180度。

剥皮壳体1底侧靠近所述履带式输送链3一边设有用于防止剥离下来的茎杆皮缠绕在履带式输送链3上的挡板11。

参见图1和图6,送料装置6包括送料槽61、送料斜板62、斜板控制装置 63和水平送料组件64,所述送料斜板62上端安装在所述送料槽61出口位置处,所述送料斜板62下端设有用于阻挡红麻茎杆4的斜板挡块621,所述剥皮结构5 设置在所述送料斜板62一侧,所述水平送料组件64设置在所述送料斜板62另一侧,所述斜板控制装置63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送料斜板62固定安装在所述斜板控制装置63上。

送料槽61从前到后依次包括主送料槽611和辅助送料槽612,所述主送料槽611和所述辅助送料槽612之间采用送料槽隔板613隔开,所述送料槽隔板 613为倾斜状,其从主送料槽611到辅助送料槽612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所述主送料槽611出口处设有用于将所述主送料槽611中的红麻茎杆4输送到辅助送料槽612上的一排第一送料杆614,所述第一送料杆614为长度方向竖起向上,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活动(图中未示出)端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辅助送料槽612出口处设有用于将所述辅助送料槽612中的红麻茎杆4 输送到送料斜板62上的第二送料杆615,所述第二送料杆615为长度方向竖起向上,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图中未示出)活动端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送料斜板62上表面均匀分布有使红麻茎杆4缓慢下滑的条形凸起622。

水平送料组件64包括气缸安装座641、第三气缸642和茎杆推板643、所述气缸安装座64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642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641上,所述茎杆推板64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642活动端上,所述茎杆推板643位于所述送料斜板62上表面,在所述第三气缸的作用下,将位于送料斜板下端的红麻茎杆推到剥皮结构上,进行剥皮。

斜板控制装置63包括滑轨631、滑块主体632和斜板连接块633,所述滑轨631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块主体632安装在所述滑轨631上与所述滑轨631配合,且所述滑块主体632可沿所述滑轨632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斜板连接块633将所述送料斜板6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主体632上。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