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001发布日期:2019-06-12 00:2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



背景技术:

棉纺锭子是纺纱机上主要的加捻卷绕部件之一,业内习惯以拥有的细纱锭子数量来衡量纺纱企业的设备规模和生产能力。目前我国纺纱速度普遍维持在16000r/min-20000r/min左右,棉纺锭子耗能约占细纱机总耗能的40%左右,虽然,国内已开发出以YD61、JW68、TXD51型为代表的新型平锭底锭胆结构锭子,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纺机高速化的要求,但在实际工况下高速运行仍然会出现高振动和高能耗问题,实际开车速度仍不能达到25kr/min。

因此国内外各大锭子制造企业已将开发高速、节能、低维护费用型锭子列为战略目标。并且锭子的使用寿命和加油清洗问题一直是限制纺织企业高效率纺纱的关键因素,全国有数以亿计的锭子运转,研发和采用既适用于新锭子的首次加油,也适用于细纱机上锭子的后续补油、清洗换油及维护保养,以保证加油量的准确性。避免使用加油量不准确或无缺油保护功能的加油设备,确保锭子的合理润滑,避免过度润滑及润滑不足,是纺织机械制造业、纺织企业的追求。

锭子轴承的正确润滑能够延长锭子的使用寿命及降低能耗。现有技术中加油枪需要把锭杆盘结合件拔出,然后加油枪枪口深入锭胆内部对锭子进行加油,加油枪及清洗枪的加油口设计在上轴承部位,清洗枪循环时,废油箱中的脏油同时在污染锭子内腔及上轴承,二次污染锭子内腔可能导致上轴承早期磨损。锭子中的脏油虽经清洗枪清洗,但无法保证废油箱中的废油清洁,同时由于锭子底部脏油油位与清洗枪回油口位置等高,故锭子底部的油也无法完全抽出,因此,残留在锭子底部中的脏油便加入了加油枪回路的循环,造成加油箱净油的污染。

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的清洗、加油的高速节能新型锭子系统是解决纺织企业高效率生产的关键。增大锭子内部储油量;减少锭子清洗、加油频率;方便快捷的清洗、加油锭子系统;超高速、低振动的节能锭子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锭脚底座、内锭脚管、密封圈、外锭脚管、内外锭脚管密封盖、支承块、通孔、外锭脚油阀、锭底油阀;

所述内锭脚管、外锭脚管、锭脚底座为三个独立体,三者共同构成了锭子锭脚,其中内锭脚管下端与外锭脚管紧密配合,两者之间充满阻尼油,由外锭脚油阀完成注油工作,并在两者上端由内外锭脚管密封盖密封;

所述内锭脚管内部有支承块,支承块上开有通孔,通过通孔连接支承块隔开的内锭脚管的上下两部分,确保润滑油的流通;

所述锭脚底座上端与外锭脚管由螺纹紧密连接,并由密封圈密封来自内锭脚管内部的润滑油,其余部分为间隙配合,锭脚底座为可拆洗装置,上端与外锭脚管螺纹连接;所述锭脚底座的底部开有中心孔,锭底油阀压配在中心孔中,锭底油阀是由弹簧、钢珠及密封圈组成。

更进一步,所述锭底油阀的上端面要高于中心孔的上端面,防止沉积的油污进入锭底油阀内孔。

更进一步,所述密封圈在锭脚底座和外锭脚管之间,阻挡来自内锭脚管内部的润滑油。

更进一步,所述支承块紧密配合在内锭脚管内部,上端为大圆弧面。

更进一步,所述阻尼油与内锭脚管内部的润滑油共同构成了新型锭子的双吸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分离式锭脚主要由内锭脚管、外锭脚管、锭脚底座三部分组成,内锭脚管和外锭脚管之间的阻尼油形成第二吸振系统,内锭脚管内部的润滑油形成第一吸振系统,锭脚底座为可拆洗装置,上端通过内螺纹与外锭脚管外壁相连,并由密封圈密封,第一吸振系统和第二吸振系统可以有效的吸收锭子在高速下由于动不平衡力带来的振动,提高纺纱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锭胆内部的由于锭杆高速旋转产生的噪声也可以有效的减弱,有减振降噪的作用。

2.内锭脚管内部通过支承块上的通孔将上下贯穿相连通,相比现有型号的锭子,新型锭子增加了支承块下部分的储油空间,增加了锭脚储油量,锭子的加油周期相应地也可延长一倍以上,能为纺织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经济回报。

3.锭脚底座底部开有中心孔,锭底油阀紧密配合在中心孔上,锭底油阀属于单独的配件,锭子本身只需要在外锭脚底部开孔即可,对锭子结构改动较小,开发成本低。

4.锭脚底座的可拆洗装置可以有效避免锭子加油枪对锭子的二次污染以及清洗不充分的问题,锭子在长时间运行后,产生的磨损污物,沉积在锭脚底座底部,锭脚底座可拆洗装置完成对锭子的清洗后,直接装配好,然后通过锭底油阀完成对锭子的定量加油,这样的锭子加油和清洗通过不同的工序完成,即确保锭子清洗的清洁度,又避免了加油的再污染。

5.锭底油阀的上端面比中心孔的上端面略高,防止污物沉积在锭底油阀孔中,避免了锭脚底座清理不充分以及加油的不清洁度。

6.支承块的顶端为大圆弧面,使锭胆结合件在高速下能够自调中心,增加运行稳定性,支承块上开有四个通孔连接内锭脚内部的上下两部分,确保润滑油的贯穿充满整个内锭脚内部,增加储油量,有效利用润滑油的吸收振动和噪音的作用。

7.径向轴承直径减小,相对应的锭杆直径减小,锭杆直径的减小带来的锭杆支承刚度不足由缩短中心距来调节,由于锭杆长度和直径的缩短,锭杆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减小,高速旋转时的阻力减小,有利于节能降耗。

8.阻尼油采用甲基硅油,甲基硅油的粘度对锭子共振区的振幅抑制作用明显,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锭子的高速运行下的振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的锭脚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的锭底油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的支承块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的支承块俯视图。

图1-图5中:

1-锭脚底座,2-内锭脚管,3-密封圈4-径向轴承,5-弹性卷簧,6-外锭脚管,7-内外顶脚管密封盖,8-纺锭轴承,9-锭盘,10-锭杆,11-纱管,12-铝套管,13-上轴承密封盖,14-锭钩,15-定位套,16-止推轴承,17-支承块,18-通孔,19-外锭脚管油阀,20-锭底油阀,21-轴承座,22-弹性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双吸振分离式锭脚高速节能锭子,包括包括锭脚底座1、内锭脚管2、密封圈3、外锭脚管6、内外锭脚管密封盖7、支承块17、通孔18、外锭脚油阀19、锭底油阀20。

所述内锭脚管2、外锭脚管6、锭脚底座1是三个分离的结构,三者共同构成了新型分离式锭子锭脚,其中内锭脚管2下端与外锭脚管6紧密配合,两者之间充满阻尼油,由外锭脚油阀19完成注油工作,并在两者上端由内外锭脚管密封盖7密封,所述锭脚底座1上端与外锭脚管2由螺纹紧密连接,并由密封圈3密封来自内锭脚管2内部的润滑油,其余部分为间隙配合,锭脚底座1为可拆洗装置,上端通过内螺纹与外锭脚管6外壁相连,并由密封圈3密封,内锭脚管2和外锭脚管6之间的阻尼油形成第二吸振系统,内锭脚管2内部的润滑油形成第一吸振系统,第一吸振系统和第二吸振系统可以有效的吸收锭子在高速下由于动不平衡力带来的振动,提高纺纱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轴承座21内部放置纺锭轴承8,上端由上轴承密封盖13密封,所述弹性管22内部下端装配有径向轴承4和止推轴承16,外部与弹性卷簧5和轴承座21紧密配合,弹性卷簧5和轴承座21中间由定位套15固定,所述支承块17与内锭脚管2内壁紧密配合,支承块17上开有通孔18,所述铝套管12下端与锭盘9压配,上端与纱管11配合,所述锭杆10上端压配于铝套管12内部,下端构成以纺锭轴承8、径向轴承4、止推轴承16三点支承的旋转体,由外部电机带动连接在锭盘13上的皮带而高速旋转,所述锭钩14安装在外锭脚管6上,钩住锭盘13,防止旋转体在高速旋转时上下窜动脱落。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内锭脚管2内部的下端有支承块17,支承块上开有通孔18,通过通孔18连接支承块17隔开的内锭脚管2的上下两部分,确保润滑油的流通,润滑油作为棉纺锭子的第一吸振系统,支承块17的顶端为大圆弧面,使锭子在高速下能够自调中心,增加运行稳定性,支承块17上开有四个通孔18连接内锭脚管2内部的上下两部分,确保润滑油的贯穿充满整个内锭脚管2内部,相比现有型号的锭子,新型锭子增加了支承块17下部分的储油空间,增加了锭脚储油量,锭子的加油周期相应地也可延长一倍以上,有效利用润滑油的吸收振动和噪音的作用,能为纺织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经济回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