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9840发布日期:2019-05-24 20:5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浆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浆箱。



背景技术:

流浆箱是现代纸机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和性能对纸页的形成和纸张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流浆箱通常只是自其内部设有匀浆辊来对纸浆进行分散,由于其结构较为单一,在对纸浆的匀浆过程中,存在匀浆效果差的缺陷,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匀度;并且,现有的流浆箱在匀浆过程中,其内部的纸浆经常出现絮聚的情况,导致出浆不畅,影响出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浆箱,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流浆箱,包括流浆箱本体以及设于流浆箱本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流浆箱本体内设有一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流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浆区包括相互连通且分别与进料口连通的第一流浆区和与出料口连通的第二流浆区,所述第一流浆区内设有匀浆组件,所述第二流浆区内设有与第一流浆区的连接处向出料口方向间隙设有匀浆辊以及扩散组件;所述匀浆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流浆区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和第一流浆区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匀浆杆、固定连接于各匀浆杆自由端的匀浆架以及转动连接于各匀浆架上的匀浆叶,所述匀浆叶包括与所述匀浆架转动连接的叶中部,所述叶中部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叶尾部,所述叶中部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叶尖部;所述扩散组件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于匀浆辊和出料口之间的扩散板,各扩散板均与第二流浆区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各扩散板的间隔中设有升降板,且位于间隔内的第二流浆区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升降槽,所述升降板与第二流浆区内壁接触面上设有多个活动于各升降槽内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升降槽的底部槽壁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各扩散板上均设有多个锥孔,且所述升降板上的锥孔与其上方扩散板上的锥孔错位设置,该升降板上的锥孔与其下方扩散板上的锥孔一一对应。

优选为:第一流浆区顶部的匀浆杆与第一流浆区底部的匀浆杆均错位设置。

优选为:所述升降板的顶部端面均向各锥孔边缘凹陷设置。

优选为:所述升降板下方扩散板上的锥孔孔径大于其上方扩散板的锥孔孔径。

优选为:所述叶尖部的边侧外壁均向内凹陷形成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浆可通过流浆箱本体上设置的进料口进入流浆箱本体内,并且通过第一流浆区内设置的匀浆组件进行初步匀浆,在进而第二流浆区内后首先通过匀浆辊的分散并且最后通过设于匀浆辊下方的扩散组件对纸浆进行最终的扩散,从而来提高纸浆的匀浆效果,使其达到生产所需要的之间匀度;更详细的说:在第一流浆区内,主要是通过固定连接于其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的匀浆杆、固定连接于匀浆杆上的匀浆架以及转动连接于匀浆架上的匀浆叶对纸浆进行匀浆,而匀浆叶主要通过叶中部以及与该叶中部两端固定连接的叶尾部和叶尖部对纸浆进行匀浆,即:当纸浆在第一流浆区内流动时,匀浆叶受到纸浆的撞击从而在匀浆架上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对纸浆进行捣匀,并还可提高纸浆的流动速率,从而提高匀浆的效果以及匀浆的效率,进而保证纸浆达到理想的匀浆效果;当纸浆流动至第二流浆区内时首先通过匀浆辊的分散使得纸浆落在扩散板上并且通过扩散板上的锥孔以及升降块上的锥孔流动至出料口完成匀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其一)、扩散板上的锥孔可进一步提高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并且在扩散板之间设有升降板的作用是:可防止纸浆在扩散板内絮聚,即:进一步保证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其主要是通过:升降块与升降槽之间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来实现升降反复摆动,不仅可防止纸浆絮聚,还可进一步对纸浆进行匀浆,进而提高匀浆效果;(其二)、将第一流浆区顶部的匀浆杆和第一流浆区底部的匀浆杆均错位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匀浆组件在第一流浆区内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即:通过提高匀浆组件与纸浆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其三)、升降板顶部端面均向各锥孔边缘凹陷设置的目的是:当升降板顶部的扩散板下料时,纸浆的重量使得压缩弹簧收缩,并且使得升降板与其顶部的扩散板分离,纸浆从而通过升降板顶部的锥孔下料,而该设置可提高下料的速率;(其四)、升降板下方扩散板上的锥孔孔径大于其上方扩散板的锥孔孔径,可进一步提高出浆效率;(其五)、将叶尖部的边侧外壁均向内凹陷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第一流浆区内纸浆的流动速率,从而防止纸浆在流浆箱内絮聚,从而提高出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匀浆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浆箱,包括流浆箱本体1以及设于流浆箱本体1上的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流浆箱本体1内设有一连通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的流浆区1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流浆区12包括相互连通且分别与进料口10连通的第一流浆区120和与出料口11连通的第二流浆区121,所述第一流浆区120内设有匀浆组件2,所述第二流浆区121内设有与第一流浆区120的连接处向出料口11方向间隙设有匀浆辊3以及扩散组件4;所述匀浆组件2包括分别与第一流浆区120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和第一流浆区120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匀浆杆20、固定连接于各匀浆杆20自由端的匀浆架21以及转动连接于各匀浆架21上的匀浆叶22,所述匀浆叶22包括与所述匀浆架21转动连接的叶中部220,所述叶中部220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叶尾部221,所述叶中部220远离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叶尖部222;所述扩散组件4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于匀浆辊3和出料口11之间的扩散板40,各扩散板40均与第二流浆区121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各扩散板40的间隔中设有升降板41,且位于间隔内的第二流浆区12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升降槽410,所述升降板41与第二流浆区121内壁接触面上设有多个活动于各升降槽410内的升降块411,所述升降411块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412与升降槽410的底部槽壁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升降板41上以及各扩散板40上均设有多个锥孔4a,且所述升降板41上的锥孔4a与其上方扩散板40上的锥孔4a错位设置,该升降板41上的锥孔4a与其下方扩散板40上的锥孔4a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流浆区120顶部的匀浆杆20与第一流浆区120底部的匀浆杆20均错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41的顶部端面均向各锥孔4a边缘凹陷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41下方扩散板40上的锥孔4a孔径大于其上方扩散板40的锥孔4a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叶尖部222的边侧外壁均向内凹陷形成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浆可通过流浆箱本体上设置的进料口进入流浆箱本体内,并且通过第一流浆区内设置的匀浆组件进行初步匀浆,在进而第二流浆区内后首先通过匀浆辊的分散并且最后通过设于匀浆辊下方的扩散组件对纸浆进行最终的扩散,从而来提高纸浆的匀浆效果,使其达到生产所需要的之间匀度;更详细的说:在第一流浆区内,主要是通过固定连接于其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的匀浆杆、固定连接于匀浆杆上的匀浆架以及转动连接于匀浆架上的匀浆叶对纸浆进行匀浆,而匀浆叶主要通过叶中部以及与该叶中部两端固定连接的叶尾部和叶尖部对纸浆进行匀浆,即:当纸浆在第一流浆区内流动时,匀浆叶受到纸浆的撞击从而在匀浆架上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对纸浆进行捣匀,并还可提高纸浆的流动速率,从而提高匀浆的效果以及匀浆的效率,进而保证纸浆达到理想的匀浆效果;当纸浆流动至第二流浆区内时首先通过匀浆辊的分散使得纸浆落在扩散板上并且通过扩散板上的锥孔以及升降块上的锥孔流动至出料口完成匀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其一)、扩散板上的锥孔可进一步提高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并且在扩散板之间设有升降板的作用是:可防止纸浆在扩散板内絮聚,即:进一步保证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其主要是通过:升降块与升降槽之间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来实现升降反复摆动,不仅可防止纸浆絮聚,还可进一步对纸浆进行匀浆,进而提高匀浆效果;(其二)、将第一流浆区顶部的匀浆杆和第一流浆区底部的匀浆杆均错位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匀浆组件在第一流浆区内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即:通过提高匀浆组件与纸浆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对纸浆的匀浆效果;(其三)、升降板顶部端面均向各锥孔边缘凹陷设置的目的是:当升降板顶部的扩散板下料时,纸浆的重量使得压缩弹簧收缩,并且使得升降板与其顶部的扩散板分离,纸浆从而通过升降板顶部的锥孔下料,而该设置可提高下料的速率;(其四)、升降板下方扩散板上的锥孔孔径大于其上方扩散板的锥孔孔径,可进一步提高出浆效率;(其五)、将叶尖部的边侧外壁均向内凹陷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第一流浆区内纸浆的流动速率,从而防止纸浆在流浆箱内絮聚,从而提高出浆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