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连续蒸煮器及其中吊篮的安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9815发布日期:2019-05-24 20:5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立式连续蒸煮器及其中吊篮的安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煮器的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连续蒸煮器主要由罐体、吊篮以及绞龙组成,其中绞龙设在吊篮内、吊篮固定连接在罐体内,绞龙的顶端与罐体顶部的封头固定相连、且绞龙的外壁和吊篮之间留有间隙,为保证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提高产能,其在加工完毕后,需确保绞龙与吊篮保持高度的同轴心,这样,给立式连续蒸煮器的制造生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使得立式连续蒸煮器的加工周期极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易于制造、加工,制造完毕后可确保绞龙和吊篮保持高度同轴心的立式连续蒸煮器及其吊篮安装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罐体、吊篮和绞龙,所述吊篮通过若干沿径向设置的筋板固定连接在罐体之内,所述筋板的一侧与吊篮的外壁固定相连、且另一侧与罐体的内壁相焊接;

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封头,所述绞龙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封头、且吊篮空套在绞龙之外;

所述封头的顶口处固定连接有与罐体同轴心的上定位环,所述绞龙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绞龙同轴心的法兰环,所述法兰环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定位环上。

所述吊篮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心的下定位环,所述上定位环的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一环形沉槽;

所述安装工装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顶板、连接筒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上设有直径与环形沉槽的内径相等的上环形凸台,所述顶板的边缘处与上定位环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底板与顶板平行、且同轴心,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有直径与下定位环的内径相等的下环形凸台,所述底板的边缘处与下定位环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吊篮的外壁的顶部以及上定位环的外壁的顶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基座、螺母和定位螺栓,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在吊篮或上定位环的外壁上、且基座中开设有沿吊篮或上定位环径向设置的径向通孔,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基座的一侧、且与径向通孔相适配,所述定位螺栓依次穿设所述径向通孔和螺母、且与螺母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借助安装工装完成筋板与罐体内壁的焊接后,即可确保吊篮与罐体同轴心,且绞龙和罐体同轴心,因此,即可确保绞龙和吊篮在出厂时保持高度的同轴心,具有结构稳定、同轴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中安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案中安装工装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是罐体,2是吊篮,20是下定位环,3是绞龙,30是法兰环,4是筋板,5是封头,50是上定位环;

61是顶板,610是上环形凸台,62是连接筒,63是底板,630是下环形凸台;

71是基座,72是螺母,73是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罐体1、吊篮2和绞龙3,所述吊篮2通过若干沿径向设置的筋板4固定连接在罐体1之内,所述筋板4的一侧与吊篮2的外壁固定相连、且另一侧与罐体1的内壁相焊接;从而在借助下述的安装工装完成筋板与罐体内壁的焊接后,即可确保吊篮与罐体同轴心;

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封头5,所述绞龙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封头5、且吊篮2空套在绞龙3之外;

所述封头5的顶口处固定连接有与罐体1同轴心的上定位环50,所述绞龙3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绞龙3同轴心的法兰环30,所述法兰环30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定位环50上(从而确保绞龙和罐体在出厂时保持高度的同轴心)。这样,由于加工完毕后,吊篮与罐体同轴心、且绞龙和罐体同轴心,因此,即可确保绞龙和吊篮在出厂时保持高度的同轴心,具有结构稳定、同轴度高的优点。

所述吊篮2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心的下定位环20,所述上定位环50的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一环形沉槽;

所述安装工装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顶板61、连接筒62和底板63,所述顶板61的底面上设有直径与环形沉槽的内径相等的上环形凸台610,所述顶板61的边缘处与上定位环50可拆卸的相连接(可在顶板的边缘处开设通孔一,在上定位环的边缘处开设与通孔一同轴心的螺纹孔一,并在通孔一中穿入与螺纹孔一适配的螺栓一,从而利用螺栓一实现顶板与上定位环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63与顶板61平行、且同轴心,所述底板63的底面上设有直径与下定位环20的内径相等的下环形凸台630,所述底板63的边缘处与下定位环20可拆卸的相连接(可在底板的边缘处开设通孔二,在下定位环的边缘处开设与通孔二同轴心的螺纹孔二,并在通孔二中穿入与螺纹孔二适配的螺栓二,从而利用螺栓二实现底板与下定位环的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可先将下环形凸台卡入下定位环中,并完成底板和下定位环的可拆卸连接,此时,顶板、底板、下定位环、吊篮四者将保持高度的同轴心;此后,可先将安装工装和吊篮一同放入罐体中,再将上环形凸台卡入上定位环中的环形沉槽中,并完成顶板和上定位环的可拆卸连接,此时,即可使得顶板和上定位环同轴心,从而使得吊篮和罐体同轴心;最后,操作人员可自罐体底部进入罐体中,并在完成筋板与罐体内壁的焊接后,拆出安装工装即可。使用起来极为方便,通过上环形凸台以及下环形凸台的设置可进行简单、高效且精准的对位,并可在筋板与罐体内壁的焊接后,确保吊篮与罐体同轴心。

此外,人们在实际应用时发现,由于安装工装、吊篮的体积较大、质量较大,因此,通常采用行车在将安装工装吊住的情况下,由人工完成下环形凸台卡入下定位环中、以及上环形凸台卡入环形沉槽的工作;然而,行车的位移精度并不高,因此,给下环形凸台、上环形凸台各自“卡入”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还带来了较高的安全风险。对此,本案还做出了以下改进:

所述吊篮2的外壁的顶部以及上定位环50的外壁的顶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基座71、螺母72和定位螺栓73,所述基座71固定连接在吊篮2或上定位环50的外壁上、且基座71中开设有沿吊篮2或上定位环50径向设置的径向通孔,所述螺母72固定连接在基座71的一侧、且与径向通孔相适配,所述定位螺栓73依次穿设所述径向通孔和螺母72、且与螺母72螺纹连接。这样,以“下环形凸台卡入下定位环”为例,操作人员可吊起安装工装,并将其搁置在下定位环上,此时,若下环形凸台未完全对准并进入下定位环之内,则操作人员可先减小对安装工装的起吊力,再朝向吊篮中心旋动定位螺栓,通过多个定位螺栓的协同动作,最终将使得下环形凸台完全对准下定位环的内壁,最后,完全放开对安装工装的起吊力,即可使得安装工装在自重的影响下(实际使用时也可施加少量的外力)完全进入下定位环之内,从而简单、高效的完成了“下环形凸台卡入下定位环”的工作。从整体上具有操作方便、无安全隐患、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