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2700发布日期:2019-08-07 00:53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



背景技术: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的重大贡献。渝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盛产造纸用竹,特别是在长溪河、乌江两岸长成连片竹海。早在唐宋时期,彭水人就学会了土法造纸,到清末民初,县内磨寨、庞溪、楼房、芦渡沟、竹板桥等地生产草纸已具规模,产品质量好,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大多消亡,只有竹板桥造纸不但顽强地生存下来,继承和发展蔡伦造纸术,而且还在不断有所创新发展。

竹板桥土纸是传统工艺草纸,其规格为22×44厘米,色泽金黄,厚簿均匀,绵实有韧性,汲水性能好,易燃烧。因其质量上乘,远销贵州、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历史上竹板桥土纸(草纸)曾是书写、制作祭祀用纸钱和妇女经期卫生纸的上好纸品,现在主要用于祭祀时制作纸钱,最近有广东厂商准备引进作为茶叶等食品的色装用纸。

竹板桥造纸工序十分复杂,有“七十二道脚手,除开吹那一口”的说法。竹板桥造纸工序主要有:取料、制料、制浆、成型、干燥、包装、保管。在制浆工序中,其依序包括:1、碾碎;2、踩料;3、搅浆;4、制备桦液。其中,碾碎的工作是将制造出来的熟料装入石碓中进行捣碎。

为了节约人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有些地方将熟料装入碾盘内,赶牛拖动石碾碾碎成网状纤维。但是,这种方式人需要人来驱赶牛,依旧会消耗不少的人力,并且工作效率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其具有碾碎效果较好、工作效率较高、能节省较多人力的优点。

一种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包括基座、捶打缸、电机、传动机构、捶打头、伸缩机构;所述捶打缸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在基座上,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捶打缸水平旋转;所述捶打头设置在捶打缸的正上方;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伸缩机构驱动捶打头竖直向下地移向捶打缸的内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通过捶打缸盛放熟料,并且采用伸缩机构驱动捶打头捶打熟料,有助于避免人工捶打熟料,有效地节省较多人力,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电机驱动捶打缸水平旋转,熟料一边捶打受力一边旋转受力,有助于提高熟料的碾碎效果,也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捶打缸的底部的中部设有转轴,所述捶打缸放置在基座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齿轮、从齿轮,所述主齿轮同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齿轮同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主齿轮与从齿轮相互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捶打缸放置在基座上,有效地减轻齿轮的负重,有助于减少齿轮的磨损,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齿轮传动,可有助于提高捶打缸旋转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捶打缸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平面球轴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助于减少捶打缸与基座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主齿轮、从齿轮均为斜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齿轮的啮合面由小到大再到小,啮合平稳,冲击小,噪音小,且具有大承载能力,有助于提高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齿轮的直径小于从齿轮的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降低电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主齿轮与从齿轮的直径比为1:4。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为直线气缸。

进一步地,还包括缸罩,所述缸罩盖设在捶打缸的顶面,所述缸罩上设有供捶打头伸入捶打缸内腔的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避免熟料飞出捶打缸。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的毛在捶打头的活动范围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毛刷将粘在捶打头外表面的熟料刮落下来,有助于提高碾碎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刮片、电磁铁;所述刮片通过弹簧固定在缸罩的底面,所述刮片相贴于捶打缸的内壁,所述刮片自上而下地向捶打缸内壁倾斜,所述刮片上设有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在磁铁的上方,所述电磁铁对磁铁的作用力与弹簧对缸罩的作用力相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以及弹簧的复位来实现刮片沿着捶打缸内壁上下移动,通过刮片将熟料推向捶打头的捶打位置,有助于提高碾碎效果以及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基座;11、底座;12、支座;13、上支撑座;14、下支撑座;20、捶打缸;21、转轴;30、缸罩;31、毛刷;32、刮片;33、弹簧;34、磁铁;35、电磁铁;36、安装座;40、捶打头;50、伸缩机构;60、传动机构;61、主齿轮;62、从齿轮;70、电机;80、平面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参见图1,包括基座10、捶打缸20、缸罩30、捶打头40、伸缩机构50、传动机构60、电机70。其中,捶打缸20转动设置在基座10上;缸罩30盖设在捶打缸20的顶面,其盖封住捶打缸20的顶面,缸罩30上设有开口;伸缩机构50设置在基座10上,伸缩机构50驱动捶打头40竖直向下地移动,捶打头40通过缸罩30上的开口移动至捶打缸20的内腔;电机70安装在基座10上,电机70通过传动机构60驱动捶打缸20水平旋转。

参见图1,基座10包括底座11、支座12、上支撑座13、下支撑座14。底座11的顶面设有一个的安装孔。支座1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1的顶面上,支座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座11的顶面。上支撑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座12的侧面,上支撑座13的底面平行于底座11的顶面。下支撑座14设置在上支撑座13与底座11之间,下支撑座1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座12的侧面,下支撑座14的底面平行于底座11的底面。其中,下支撑座14的顶面设有一个的通孔,该通孔从下支撑座14的顶面垂直延伸至下支撑座14的底面,该通孔与安装孔同轴设置。

参见图1,捶打缸20放置在下支撑座14的顶面上。为了减少捶打缸20与下支撑座14之间的摩擦力,在捶打缸20与下支撑座14之间安装有平面球轴承80。具体地,捶打缸20为碗状,捶打缸20的底面的中部固定有转轴21,该转轴21与捶打缸20同轴设置,该转轴21依次穿过下支撑座14的通孔、支座12的安装孔以安装在基座10上。

参见图1,缸罩30为倒碗状,缸罩30可拆卸地安装在捶打缸20的顶面,在本实施例中,缸罩30与捶打缸20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缸罩30的中部设有供捶打头40伸入捶打缸20内腔的开口,在该开口处安装有毛刷31,毛刷31通过螺栓固定在缸罩30上,具体地,毛刷31的毛垂直于捶打头40的移动方向,且毛刷31的毛在捶打头40的活动范围内。在缸罩30的底面安装有刮片32,该刮片32通过弹簧33固定在缸罩30的底面,具体地,刮片32自上而下地向捶打缸20内壁倾斜,刮片32靠近捶打缸20内壁的侧面相贴于捶打缸20的内壁。另外,在刮片32的顶面固定有若干个磁铁34,在缸罩30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35,该电磁铁35设置在磁铁34的上方,电磁铁35对磁铁34的作用力与弹簧33对缸罩30的作用力相反。具体地,该电磁铁35通过一安装座36固定在上支撑座13的底部,该电磁铁35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36上,该安装座36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支撑座13的底部。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50为直线气缸,还可以为液压杆等。该直线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支撑座13的底面。其中,直线气缸的活塞杆与捶打缸20同轴设置,直线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捶打缸20的内底面。具体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捶打头40,直线气缸的活塞杆与捶打头40同轴设置。

参见图1,电机7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传动机构60包括主齿轮61、从齿轮62。其中,主齿轮61与电机70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且主齿轮61通过键固定安装在电机70的输出轴上;从齿轮62与转轴21同轴设置,且从齿轮62通过键固定安装在转轴21上;主齿轮61与从齿轮62相互啮合,且主齿轮61的直径小于从齿轮62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主齿轮61、从齿轮62均为斜齿轮,主齿轮61与从齿轮62的直径比为1:4。

工作过程:首先,将熟料装入捶打缸20内,并盖上缸盖;然后,启动电机70以及气缸,电机70通过传动机构60驱动捶打缸20水平旋转,气缸驱动捶打头40竖直上下移动以捶打熟料。同时,在气缸进出缸罩30的开口的过程中,毛刷31刮落粘在捶打头40上的熟料。并且,当捶打头40向上移动时,电磁铁3534通电,电磁铁35对磁铁34的排斥力大于弹簧33的作用力,电磁铁35驱动刮片32向下移动,刮片32将熟料推向捶打头40的捶打位置;当捶打头40向下移动时,电磁铁35断电,弹簧33驱动刮片32复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工造纸用的竹子捶打设备通过伸缩机构50驱动捶打头40捶打熟料,有助于避免人工捶打熟料,有效地节省较多人力。同时,通过电机70驱动捶打缸20水平旋转,使熟料一边捶打受力一边旋转受力,有助于提高熟料的碾碎效果。另外,通过刮片32将熟料推向捶打头40的捶打位置,有助于进一步地提高熟料的碾碎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