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周边加热瓦楞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8968发布日期:2019-07-10 10:5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周边加热瓦楞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楞辊,特别是一种内周边加热瓦楞辊。



背景技术:

目前瓦楞纸板设备用的瓦楞辊的加热方式是:在辊体内部设置热缸,由于热缸内部空间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满饱和的高温蒸汽,并且,由于壁体较厚,蒸汽的热量要传递至辊体表面,也需要较长时间,增加热量的损耗。另外,由于辊体内上下温差大,以致辊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热量损耗、减少瓦楞辊变形、加热速度快的内周边加热瓦楞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周边加热瓦楞辊,包括瓦楞辊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瓦楞辊本体内设有多组蒸汽通道,各组蒸汽通道围绕瓦楞辊本体的中心环形均布、并靠近瓦楞辊本体的外壁面,各组蒸汽通道包括四条以上的管路,管路沿瓦楞辊本体轴线方向指向,各条管路依次串通;瓦楞辊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汽通道和回汽通道,各组蒸汽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汽通道和回汽通道连通。该结构中瓦楞辊使用时,蒸汽进入到进汽通道后分流到各组蒸汽通道内,而本结构通过将四条以上的管路以此串联,使得各组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在瓦楞辊本体上行走的路径如w形,以提高热利用率,以及适当减少蒸汽通道的组数,避免进入进汽通道的蒸汽因支流太多,而快速降低蒸汽压力,影响蒸汽的温度。虽然,如果支流太多的话可以提高输入的蒸汽压力,但是,如果蒸汽压力提高,相应零件的耐压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大增加其成本,也需要更高的工艺去克服这一问题,并且,危险性也是成倍增加,因此,此做法是难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瓦楞辊本体包括辊体、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所述辊体呈筒状,所述管路设置在辊体的壁体内、并贯穿壁体两端;所述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分别设置在辊体两端,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分别承接在辊体的端面上,第一轴头上和第二轴头上分别设有串通管路的第一串通槽和第二串通槽。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路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第一轴头上设有用于封闭管路的一端的第一塞头,第二轴头上设有用于封闭管路的另一端的第二塞头。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轴头上设有所述进汽通道和回汽通道,进汽通道和回汽通道通向第一轴头的外端面。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轴头设有中心孔,第一轴头的内端设有凹腔,中心孔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内侧形成所述进汽通道,中心管外壁与中心孔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回汽通道连通,中心管的内端伸入凹腔内;第一轴头的内端嵌入辊体端部内,凹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和中心管的内端共同将凹腔内部分隔为进汽腔和回汽腔,进汽腔侧壁设有分流管,回汽腔侧壁设有回汽管,分流管的一端与蒸汽通道的一端连通,分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汽腔与进汽通道连通,回汽管的一端与蒸汽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回汽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汽管与回汽通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腔通向第一轴头的内端面,第一轴头的内端面设有盖板,盖板与第一轴头的内端面焊接、并将凹腔封闭。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辊体的外周设有多条环形坑槽,环形坑槽沿辊体的轴线方向排布。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轴头中心设有透气通道,透气通道一端通向第二轴头的外端面,透气通道另一端与辊体的内腔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通道设有五至十组,所述各组蒸汽通道包括四条管路。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通道设有七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内周边加热瓦楞辊通过在瓦楞辊本体的壁部分布有蒸汽通道,由于蒸汽通道靠近瓦楞辊本体的外壁面,所以,加热速度快,减少热量损耗;

(2)此内周边加热瓦楞辊通过将四条以上的管路以此串联,使得各组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在瓦楞辊本体上行走的路径如w形,以提高热利用率,以及适当减少蒸汽通道的组数,避免进入进汽通道的蒸汽因支流太多,而快速降低蒸汽压力,影响蒸汽的温度;同时,可以采用压力更小的蒸汽输入蒸汽通道内,其成本更低;

(3)此内周边加热瓦楞辊的辊体壁体均匀分布管路,形成镂空结构,与实心结构相比,其刚度更高(此现象如同轮毂一样,轮毂也是采用镂空结构,而不采用实心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每组蒸汽通道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内周边加热瓦楞辊,包括瓦楞辊本体,所述瓦楞辊本体内设有多组蒸汽通道,各组蒸汽通道围绕瓦楞辊本体的中心环形均布、并靠近瓦楞辊本体的外壁面,各组蒸汽通道包括四条管路12,管路12沿瓦楞辊本体轴线方向指向,各条管路12依次串通;瓦楞辊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汽通道21和回汽通道22,各组蒸汽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汽通道21和回汽通道22连通。

所述瓦楞辊本体包括辊体1、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6;所述辊体1呈筒状,所述管路12设置在辊体1的壁体内、并贯穿壁体两端;所述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6分别设置在辊体1两端,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6分别承接在辊体1的端面上,第一轴头2上和第二轴头6上分别设有串通管路12的第一串通槽27和第二串通槽62。

所述管路12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6,第一轴头2上设有用于封闭管路12的一端的第一塞头3,第二轴头6上设有用于封闭管路12的另一端的第二塞头7。

所述第一轴头2上设有所述进汽通道21和回汽通道22,进汽通道21和回汽通道22通向第一轴头2的外端面。

所述第一轴头2设有中心孔,第一轴头2的内端设有凹腔,中心孔内设有中心管4,中心管4内侧形成所述进汽通道21,中心管4外壁与中心孔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回汽通道22连通,中心管4的内端伸入凹腔内;第一轴头2的内端嵌入辊体1端部内,凹腔内设有隔板8,隔板8和中心管4的内端共同将凹腔内部分隔为进汽腔23和回汽腔24,进汽腔23侧壁设有分流管26,回汽腔24侧壁设有回汽管25,分流管26的一端与蒸汽通道的一端连通,分流管26的另一端通过进汽腔23与进汽通道21连通,回汽管25的一端与蒸汽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回汽管25的另一端通过回汽管25与回汽通道22连通。

所述凹腔通向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设有盖板5,盖板5与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焊接、并将凹腔封闭。

所述辊体1的外周设有多条环形坑槽11,环形坑槽11沿辊体1的轴线方向排布。

所述第二轴头6中心设有透气通道61(j),透气通道61一端通向第二轴头6的外端面,透气通道61另一端与辊体1的内腔连通。

所述蒸汽通道设有七组,即有28条管路12(见图3至图5所示,28条管路12依次包括a1-a28),进汽通道21的截面面积大于全部分流管26截面面积的总和。

其工作原理是:蒸汽通道设有七组,分别是:管路a1-a4构成第一组蒸汽通道,管路a5-a8构成第二组蒸汽通道,管路a9-a12构成第三组蒸汽通道,管路a13-a16构成第四组蒸汽通道,管路a17-a20构成第五组蒸汽通道,管路a21-a24构成第六组蒸汽通道,管路a25-a28构成第七组蒸汽通道;以第一组蒸汽通道的流向为例,外部高温蒸汽沿f箭头依次经进汽通道21、进汽腔23、分流管26进入到管路a1一端中,然后,蒸汽流动至管路a1另一端,再沿g箭头经一条第二串通槽62进入到管路a2一端中(靠近第二轴头6的一端),蒸汽沿管路a2内部流动至管路a2另一端(靠近第一轴头2的一端),再沿h箭头经一条第一串通槽27进入到管路a3一端中(靠近第一轴头2的一端),蒸汽沿管路a3内部流动至管路a3另一端(靠近第二轴头6的一端),蒸汽再沿g箭头经另一条第二串通槽62进入到管路a4一端中(靠近第二轴头6的一端),蒸汽沿管路a4内部流动至管路a4另一端(靠近第一轴头2的一端),最后,沿h箭头方向依次经回汽管25、回汽腔24、回汽通道22排出。上述蒸汽流动的路径可参见图7所示,并且,从图7中虚线可以看出,蒸汽流动的路径类似w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