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6942发布日期:2019-11-08 21:4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绒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弹性体与纱纤维在细纱机上做的包芯绒线,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弹性体退刀时,被动退绕,则外力强行拉出,要么采用主动退绕,速度是恒定退,牵伸轴出来的绒线,包芯时,弹性体的张力不同,导致弹性体不均匀,影响成品的质量;由于弹性体张力不均匀,绒线结构容易存在白芯现象。如公开号为10306098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棉纤维与大麻纤维混纺包芯绒线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由棉纤维和大麻纤维通过喷气涡流纺方式混纺成棉纤维与大麻纤维混纺包芯绒线,棉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0-50%,大麻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虽然该专利既具有抗菌防螨、耐高温和自然粗犷的特点,又能具有柔软舒适和吸湿排汗等特征,并将麻棉混纺纱作为纱芯纺成包芯纱,避免了麻纤维手感粗硬以及染色性不高的问题,但是纺成得包芯纱仍存在不均匀等质量问题,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包芯绒线成品质量好,分布均匀的麻纤维包芯绒线,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包括涤纶条,该涤纶条采用弹性涤纶条或者非弹性涤纶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麻纤维,所述涤纶条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涤纶条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作为优化,所述麻纤维的直径为0.2-0.5mm。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涤纶条采用腈纶制成。

作为优化,所述非弹性涤纶条采用化工长丝、棉纱或者毛纱制成。作为优化,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麻纤维与涤纶条混合,形成混合条;

2)再经恒温给湿,温度:20~24℃,时间:20~24小时;然后经粗纱机纺纱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储存,温度:20~26℃,时间:12~16小时;

3)再将上述经恒温储存的粗到合股车上四股并合加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储存,温度:20~24℃,时间:16~20小时;

4)经摇纱机摇纱。

作为优化,在混合后,恒温给湿前,先在针梳机上进行针梳,再在粗梳机上进行粗梳。

作为优化,在摇纱后再在染色机上染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且原料来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不需要增加新设备投资,工艺简单;制作的绒线轻盈柔软,鲜艳亮丽,坚固耐洗;穿着安全健康,保暖,舒适透气,更加贴身,档次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和至少一根麻纤维,该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相邻两麻纤维之间的间隙均匀;麻纤维的直径为0.2mm。

本实施例的弹性纱线体采用腈纶制成;非弹性纱线体采用化工长丝。

本实施例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过程如下: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麻纤维与涤纶条混合,形成混合条;

2)再经恒温给湿,温度:20℃,时间:20小时;然后经粗纱机纺纱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储存,温度:20℃,时间:12小时;

3)再将上述经恒温储存的粗到合股车上四股并合加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储存,温度:20℃,时间:16小时;

4)经摇纱机摇纱,得到麻纤维包芯纱线。

实施例2:

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和至少一根麻纤维,该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相邻两麻纤维之间的间隙均匀;麻纤维的直径为0.3mm。

本实施例的弹性纱线体采用腈纶制成;非弹性纱线体采用棉纱。

本实施例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过程如下: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麻纤维与涤纶条混合,形成混合条;

2)再经恒温给湿,温度:22℃,时间:22小时;然后经粗纱机纺纱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储存,温度:25℃,时间:13小时;

3)再将上述经恒温储存的粗到合股车上四股并合加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储存,温度:22℃,时间:18小时;

4)经摇纱机摇纱,得到麻纤维包芯纱线。

实施例3:

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和至少一根麻纤维,该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相邻两麻纤维之间的间隙均匀;麻纤维的直径为0.5mm。

本实施例的弹性纱线体采用腈纶制成;非弹性纱线体采用化工长丝、棉纱或者毛纱制成。

本实施例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过程如下: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麻纤维与涤纶条混合,形成混合条;

2)再经恒温给湿,温度:24℃,时间:24小时;然后经粗纱机纺纱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储存,温度:26℃,时间:16小时;

3)再将上述经恒温储存的粗到合股车上四股并合加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储存,温度:24℃,时间:20小时;

4)经摇纱机摇纱,得到麻纤维包芯纱线。

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且原料来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不需要增加新设备投资,工艺简单;制作的绒线轻盈柔软,鲜艳亮丽,坚固耐洗;穿着安全健康,保暖,舒适透气,更加贴身,档次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属于绒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麻纤维包芯绒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包括涤纶条,该涤纶条采用弹性涤纶条或者非弹性涤纶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麻纤维,所述涤纶条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涤纶条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该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且原料来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不需要增加新设备投资,工艺简单;制作的绒线轻盈柔软,鲜艳亮丽,坚固耐洗;穿着安全健康,保暖,舒适透气,更加贴身,档次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振纺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4
技术公布日:2019.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