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装置与所纺纱线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6932发布日期:2019-11-08 21:41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装置与所纺纱线与流程

本发明属环锭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装置与所纺纱线。



背景技术:

纱线长毛羽通常是纱线的有害疵点,为了消除纱线的毛羽,现在的实际生产上,基本上都是采用空气气流,在纤维束加捻前进行集聚,也有采用机械的手段,对纤维束进行集束,上述二类方法中,气流方法会产生较大的能耗,机械方法会产生摩损;纱线加捻技术中有一种假捻方法,这种方法也在环锭纺中得到应用,其利用假捻技术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施于超过正常纺纱数倍的捻度,使纺纱加捻三角变小,消除了弱捻,减少了纺纱断头,假捻技术在环锭纺中的应用,其目的用途是实现低捻度纺纱与柔性纺织品生产;加捻能集聚纤维须条,这很早以前就已被人们关注,专利de3724045提出一种利用喷射气流集聚纤维的纺纱方法,该方案在前罗拉前设置一对或二对握持罗拉,在前罗拉与握持罗拉之间设置假扭管,用喷嘴在假扭管中产生空气涡旋,使纤维束产生束缚获得集聚,该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复杂、同样需要压缩空气能耗、操控难度大;东华大学付江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一种在细纱机采用假捻器实现集聚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该技术方案是在牵伸机构皮圈钳口与前罗拉之间的牵伸区内增设一套假捻装置,对纤维须条进行预加捻,使纤维须条在被前罗拉输出前聚集,众所周知,在皮圈钳口与前罗拉之间增加假捻器,会大大增加皮圈钳口与前罗拉钳口的距离,且在牵伸区内同时牵伸、集聚纤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成纱条干的均匀性,至今,如何利用加捻的形式,使之能成为聚集纤维、消除毛羽、降低能耗、操作简便的技术手段,尚待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利用纤维的加捻,聚集纤维束,消除成纱毛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用于实现本发明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类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生产的纱线。

本发明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细纱机的一个锭位上,至少一根粗纱条喂入罗拉牵伸系统;

(2)所述的罗拉牵伸系统将粗纱条牵细成纤维须条输出;

(3)罗拉牵伸系统输出的纤维须条与假捻系统接触,假捻系统对纤维须条的摩擦使纤维须条产生回转,纤维须条的局部被加上假捻捻回、成纱线状;

(4)假捻系统与纤维须条接触处有一假捻点,过假捻点,假捻退捻后纤维须条进入引出罗拉钳口,因引出罗拉的牵引,纤维须条保持张紧与集束状态;

(5)从引出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在锭子、纱管、钢丝圈的转动下,加上真捻并卷绕在纱管上。

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从罗拉牵伸系统输出的纤维须条经假捻系统的加捻与退捻,使纤维须条的宽度收窄,产生集聚效果,纤维须条的假捻点至引出罗拉钳口之间的纤维须条是无捻的,无捻纤维须条段的长度小于纤维须条中主体纤维的长度,无捻纤维须条段中,必有部分纤维一端处于引出罗拉钳口,受引出罗拉钳口牵引,一端仍处于假捻状有捻段的纤维须条中,这部分纤维起到保持无捻段的纤维须条处于张紧状态,并连续地牵引着纤维须条进入引出罗拉钳口。

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在纺纱通道上,采用在宽度上、或者高度上空间有限制的纱道的导纱器对纤维须条边界游离纤维的发散进行限制,或利用纤维须条本身的加捻回转,使发散的毛羽纳入纤维须条主体,导纱器设置在假捻点的前侧、或者后侧、或者前后二侧纤维须条成纱经过的纺纱通道上,导纱器具有对纺纱通道空间的限制。

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假捻系统假捻点至罗拉牵伸系统之间的纤维须条是加上z捻、或者是加上s捻。

一种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装置包含有罗拉牵伸系统、假捻系统、引出罗拉对与加捻卷绕系统,所述的罗拉牵伸系统包含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所述的假捻系统包含有循环龙带,所述的引出罗拉对包含有下引出罗拉、上引出罗拉,所述的加捻卷绕系统包含有锭子、纱管、钢领圈、钢丝圈,假捻系统采用循环龙带摩擦转动纤维须条,纤维须条的假捻点处于罗拉牵伸系统的输出侧、引出罗拉的喂入侧。

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中,成纱通道上设有导纱器,导纱器设置在假捻点前后二侧纤维须条经过的的纺纱通道上,导纱器具有对纺纱通道空间的限制。

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中,引出罗拉钳口至假捻系统的假捻点间距小于所纺纤维须条中主体纤维长度,对于棉毛不同类纤维的长度,引出罗拉钳口至纤维须条的假捻点间距为10~50mm。

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中,假捻系统可控制纤维须条产生z向假捻、或者产生s向假捻,引出罗拉对的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前罗拉线速度。

采用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生产的纱线,纱线的捻系数处于200~400特克斯(tex)制范围、粗细处于6-120ne纱支范围,纱线的种类可以是平纱、或者竹节纱、或者长丝与短纤维复合纱。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

纱线的长毛羽不利于纱线的后道加工,本发明提出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装置,利用假捻手段对纤维须条的加捻与退捻,使纤维须条的纤维束产生聚集,相对于现有的利用气流或机械装置方法,可降低能耗,避免机件磨损,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装置循环龙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s向假捻捻度变化及纤维集聚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z假捻捻度变化及纤维集聚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导纱器通道形态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原理以图示形式说明,并以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装置装置的结构、功能,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方法,该方法的其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图1所示,是一种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的原理,一根粗纱y被环锭纺牵伸系统牵伸,从前罗拉钳口r1输出的纤维须条被假捻系统加上假捻捻回,假捻点j至前罗拉钳口的纤维须条有捻回,呈纱线状,纤维须条的宽度收窄并具备有较强的强力,其纺纱通道上可设置导纱器d1,导纱器d1的导纱通道对纤维须条有空间限制,可阻止纱线状纤维须条上存在的毛羽向外发散,可起到促使长毛羽缠绕在纤维须条上作用,通过假捻点j后,纤维须条上的假捻退去,纤维须条受到引出罗拉钳口r2的牵引,因为引出罗拉钳口r2距假捻点j的间距小于纤维须条中主体纤维的长度,退去捻度后无捻的纤维须条二端受引出罗拉钳口r2与有捻纤维须条的控制,无捻的纤维须条因牵引张力而保持狭窄的宽度,导纱器d2的通道空间又限制了纤维须条外缘的纤维发散,纤维须条在集束状态下,喂入与输出引出罗拉钳口d2。

图2所示,一种实现上述环锭纺假捻集聚的纺纱方法的装置,装置包含有罗拉牵伸系统1、假捻系统2、引出罗拉对3与加捻卷绕系统4,所述的罗拉牵伸系统1包括有前后间隔排列的前罗拉11、中罗拉12、后罗拉13,前罗拉11与中罗拉12之间牵伸区有环锭细纱机标配的皮圈引纱系统(图中未示),所述的假捻系统2包含有循环龙带21,所述的引出罗拉对3包含有下引出罗拉31、上引出罗拉32,所述的加捻卷绕系统4包含有锭子41、纱管42、钢领圈43、钢丝圈44,循环龙带21以摩擦的方式接触纤维须条,使纤维须条产生回转,纤维须条的假捻点j处于罗拉牵伸系统1的输出侧、引出罗拉对3的喂入侧;假捻系统带有导纱器d2(图4、图5所示),导纱器d2位于引出罗拉喂入侧,导纱器引导退捻后的纤维须条进入引出罗拉钳口r2、导纱器d2具有狭窄的通道,可抑制纤维须条边界纤维的发散;引出罗拉钳口r2至假捻系统的假捻点j的间距l设置小于纤维须条中纤维的主体长度,l为10~50mm,l取决于适纺纤维的主体长度。

纺纱时,粗纱y经罗拉牵伸系统1牵伸,从前罗拉钳口r1输出的纤维须条与假捻系统2中的循环龙带21表面接触,纤维须条在循环龙带21的摩擦作用下回转加捻,在假捻点j至前罗拉钳口r1之间的纤维须条因产生捻回而成纱线结构状,在假捻点j至引出罗拉钳口r2之间的纤维须条,由于引出罗拉钳口的夹持与纤维须条持续的从引出罗拉钳口输出,具有假捻的纤维须条通过假捻点j后,捻度退去成无捻状态,由于引出罗拉钳口r2距假捻点j的距离l小于纤维须条中主体纤维的长度,其引出罗拉的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前罗拉11线速度,纤维须条中部分纤维一端受引出罗拉钳口牵引,另一端仍被假捻状态的有捻纤维束控制,使得退捻后的纤维须条在引出罗拉钳口的牵引下,仍处于张紧状态,纤维须条紧贴循环龙带21,同时保持退捻后无捻的纤维须条宽度收窄,张紧状态下的纤维须条经导纱器d2的窄缝喂入引出罗拉钳口r2,导纱器d2的窄缝起着抑制纤维须条边界纤维的发散功能,集聚收窄后的纤维须条经引出罗拉对3输出后,再次被加捻卷绕系统4加上真捻并卷绕在纱管上。

图3所示,环锭纺假捻集聚纺纱装置中,假捻系统采用循环龙带摩擦加捻纤维须条的另一种方式。

图4、图5所示,假捻系统可控制纤维须条产生z向假捻、或者产生s向假捻。

图6所示,导纱器d2的窄缝也可设计成曲线状,曲线状的通道在起到控制纤维须条的宽度的同时,可使粗节更容易通过。

本环锭纺的假捻集聚纺纱方法适于生产的纱线,其捻系数处于200~400特克斯(tex)制范围、粗细处于6-120ne纱支范围,按牵伸工艺的不同设置,其所纺的纱线的种类可以是平纱、或者竹节纱、按喂入原料的变化可以是短纤维纱或者是长丝短纤维复合的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