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及水转印纸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7457发布日期:2019-12-11 00:01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及水转印纸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转印纸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及水转印纸。



背景技术:

水转印纸是一种以实现图文印刷转移为目的的产品,水转印纸以特种纸底纸为基材,特种纸是将不同的纤维利用抄纸机抄制成具有特殊机能的纸张。通过在纸张表面三次施胶加工,在特种纸底纸表面形成颜料涂层、隔膜胶层和溶解胶层,隔膜胶层和溶解胶层均为水溶性胶层,溶解胶层需要具备良好的滑动性。正面三次施胶后需要在底纸背面再经过一次施胶,达到纸张定型和稳定结构的目的。水转印纸使用时需要在表面使用印刷机印制各种精美图案或者贵重金属颜料为产品赋予较高的价值,称之为水转印花纸。印制完成的水转印花纸利用水压分离图案后使用水标式转移法将精美的图案完美转移到商品表面形成精美高档的外观效果,在这些商品中,印刷贵重金属颜料多,印刷次数多,印刷工艺复杂的产品其附加值也更高,复杂且频繁的印刷工作也要求水转印纸具有更高的表面强度。

现阶段,市场上流通的水转印纸同一张纸面上大多在印刷第四到第五遍颜料时开始出现纸张表面强度降低,在后续印刷时出现色块颜色深浅不一、纸张变软、易变形等问题,加大后续印刷作业的难度,少数品质较好的水转印纸可以支持印刷到第七、第八遍颜料之后开始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一些工艺要求需要印刷10至12遍颜料的高端产品始终未有能满足其印刷要求的水转印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及水转印纸,其旨在解决现有市场上流通的水转印纸同一张纸面上大多在印刷第四到第五遍颜料时开始出现纸张表面强度降低,在后续印刷时出现色块颜色深浅不一、纸张变软、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准备底涂涂料、表涂涂料和背涂涂料,其中,所述底涂涂料采用马铃薯淀粉和水混合制成,所述表涂涂料采用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制成;

底涂施胶,将所述底涂涂料涂布到水转印纸的颜料涂层表面,以在所述颜料涂层上形成底涂涂层;

表涂施胶,将所述表涂涂料涂布到所述底涂涂层的表面;

背涂施胶,将所述背涂涂料涂布到水转印底纸的背面,制得水转印纸。

进一步地,所述底涂涂料的恩氏粘度在80~90s之间;且/或,

所述底涂涂层的厚度为10μm±2μm;且/或,

所述底涂涂料采用涂布机通过三胶辊棒涂涂布法涂布于所述颜料涂层的表面上,其中,计量棒压力为0.1mpa,计量棒的转速为30m/min,涂布机的运行速度为200m/min。

进一步地,所述底涂涂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和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为10:(4~6)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得到马铃薯淀粉混合液;

对所述马铃薯淀粉混合液进行边加热边搅拌,以使得所述马铃薯淀粉混合液升温至第一预设加热温度时停止加热,制得所述底涂涂料,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加热温度在90℃~110℃之间。

进一步地,在将水和马铃薯淀粉混合制备所述底涂涂料的过程中,水和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为10:5的比例混合;且/或,

所述第一预设加热温度为103℃±3℃。

进一步地,所述表涂涂料的恩氏粘度在10~15s之间;且/或,

所述表涂涂层的厚度为4μm±2μm;且/或,

所述表涂涂料采用涂布机通过三胶辊棒涂涂布法涂布于所述底涂涂层的表面上,其中,计量棒压力为0.15mpa,计量棒的转速为80m/min,涂布机的运行速度为200m/min。

进一步地,所述表涂涂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2~4)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得到玉米淀粉混合液;

对所述玉米淀粉混合液进行边加热边搅拌,以使得所述玉米淀粉混合液升温至第二预设加热温度时停止加热,制得糊状涂料,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加热温度在80℃~100℃之间;

将所述糊状涂料冷却至第一预设冷却温度,得到所述表涂涂料,所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在30℃~50℃之间。

进一步地,在将水和玉米淀粉混合制备所述表涂涂料的过程中,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3的比例混合;且/或,

所述第二预设加热温度为90℃±2℃;且/或,

所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为35±1℃。

进一步地,所述背涂涂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1~2)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得到玉米淀粉混合液;

对所述玉米淀粉混合液进行边加热边搅拌,以使得所述玉米淀粉混合液升温至第三预设加热温度时停止加热,制得糊状涂料,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加热温度在85℃~105℃之间;

将所述糊状涂料冷却至第二预设冷却温度,得到所述表涂涂料,所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在30℃~50℃之间。

进一步地,在将水和玉米淀粉混合制备所述背涂涂料的过程中,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1.5的比例混合;且/或,

所述第三预设加热温度为95℃±2℃;且/或,

所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为35±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转印纸,采用如上述所述的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制成。

相比原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玉米淀粉生成的表涂涂料冷却后具有优良的分子结构的紧密连接性,并在底涂涂层表面形成一层强韧的保护光膜,使水转印纸表面的强度大幅提升,以满足水转印产品下游客户高端产品复杂工序多次印刷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转印纸的制备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转印纸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三辊棒涂涂布法将底涂涂料涂布于水转印纸的颜料涂层上的示意图。

图中:10、底涂涂料;20、颜料涂层;30、底涂涂层;40、表涂涂层;50、水转印底纸;60、背涂涂层;70、料槽;80、上料辊;90、涂布胶辊;100、压辊;200、计量棒;300、水转印纸待加工品;400、水转印纸初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转印纸,水转印纸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该水转印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请参阅图1和图2,步骤s101、分别准备底涂涂料10、表涂涂料和背涂涂料,其中,摒弃旧有的玉米淀粉为主原料的底涂涂料10,底涂涂料10的主原料采用含水量更高、蛋白质含量低、颗粒较大、更易发生糊化反应的马铃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水混合制成底涂涂料10。

使用冷却后具有高凝胶体强度的玉米淀粉作为表涂涂料的主原料,表涂涂料采用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制成。

步骤s102、底涂施胶,将底涂涂料10涂布到水转印纸的颜料涂层20表面,以在颜料涂层20上形成底涂涂层30,底涂涂层30也称之为隔膜胶层,颜料涂层20下为水转印底纸50,水转印底纸50也称之为基材,精准量化控制水转印纸的底涂涂层30的厚度为10μm±2μm,定量≧10g/㎡,增加底涂涂层30厚度以及马铃薯糊化后分子结构的紧密连接性,以增强底涂涂层30的紧密度,这里的定量指的是每平方米底涂涂层30干燥状态下的重量。

步骤s103、表涂施胶,将表涂涂料涂布到底涂涂层30的表面,以在底涂涂层30上形成表涂涂层40,表涂涂层40也称之为溶解胶层,精准量化控制水转印纸的表涂涂层40的厚度为4μm±2μm,定量3g/㎡,利用玉米淀粉生成的表涂涂料冷却后优良的分子结构的紧密连接性在底涂涂层30表面形成一层强韧的保护光膜,通过底涂涂料10、表涂涂料的分子构成和施胶涂布定量相结合来增强水转印纸表面强度。

步骤s104、背涂施胶,将背涂涂料涂布到水转印底纸50的背面,以在水转印底纸50背面上形成背涂涂层60,从而制得水转印纸。

本实施例中底涂涂料10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和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为10:(4~6)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得到马铃薯淀粉混合液;对马铃薯淀粉混合液进行边加热边均匀搅拌,以使得马铃薯淀粉混合液稳定升温至第一预设加热温度时停止加热,制得底涂涂料10,此时底涂涂料10的恩氏粘度在80~90s之间,涂料胶水呈乳白色晶莹通透为佳。其中,第一预设加热温度在90℃~110℃之间,优选地,第一预设加热温度为103℃±3℃。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在将水和马铃薯淀粉混合制备底涂涂料10的过程中,精准量化控制水和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为10:5的比例混合。

本实施例中表涂涂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2~4)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得到玉米淀粉混合液;对玉米淀粉混合液进行边加热边搅拌,以使得玉米淀粉混合液升温至第二预设加热温度时停止加热,制得糊状涂料,其中,表涂涂料的恩氏粘度在10~15s之间,第二预设加热温度在80℃~100℃之间,优选地,第二预设加热温度为90℃±2℃。

将糊状涂料冷却至第一预设冷却温度,得到表涂涂料,第一预设冷却温度在30℃~50℃之间,优选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为35±1℃,具体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为35℃,当冷却至35℃时测试粘度要达到12.50s,涂料胶水呈淡青色透明清澈为佳。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在将水和玉米淀粉混合制备表涂涂料的过程中,精准量化控制水转印纸中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3的比例混合。

背涂涂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1~2)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得到玉米淀粉混合液;对玉米淀粉混合液进行边加热边搅拌,以使得玉米淀粉混合液升温至第三预设加热温度时停止加热,制得糊状涂料,其中,第三预设加热温度在85℃~105℃之间,优选地,第三预设加热温度为95℃±2℃;将糊状涂料冷却至第二预设冷却温度,得到表涂涂料,第二预设冷却温度在30℃~50℃之间,优选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为35±1℃,具体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为35℃。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在将水和玉米淀粉混合制备背涂涂料的过程中,水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为10:1.5的比例混合。

请进一步参阅图3,本发明采用涂布机通过三胶辊棒涂涂布法将底涂涂料10均匀涂布于颜料涂层20的表面上,三辊棒涂涂布法的原理为:将底涂涂料10放置于料槽70内,在料槽70的上方依次设置上料辊80、涂布胶辊90和压辊100,上料辊80的底部伸于料槽70内,其中压辊100和上料辊80分别转动安装于涂布胶辊90上下两端位置并都与涂布胶辊90相抵接,水转印纸待加工品300(包括水转印底纸50与颜料涂层20)从压辊100和涂布胶辊90之间穿过并从压辊100向上绕,计量棒200抵靠于涂布胶辊90侧边,计量棒200利用精准的定量控制将多余的底涂涂料10刮掉,上料辊80的底部伸入于底涂涂料10内以便于在旋转时将底涂涂料10带入涂布胶辊90上,最终形成水转印纸初级品400(包括水转印底纸50、颜料涂层20和底涂涂层30)。其中,计量棒200压力为0.1mpa,计量棒200的转速为30m/min,涂布机的运行速度为200m/min。

烘箱整体长12m,烘箱温度设定150℃,施于颜料涂层20表面的底涂涂料10烘干为合格,烘干后的水转印纸经过ndc定量厚度检测仪检测涂层厚度达到10μm,定量≧10g/㎡为合格。因马铃薯淀粉在温度高时强度更高,故底涂涂料10要求需要做一定的保温措施。

同理,将表涂涂料加入料槽内,本发明中采用涂布机通过三胶辊棒涂涂布法可将表涂涂料均匀涂布于底涂涂层30的表面上,其中,计量棒压力为0.15mpa,计量棒的转速为80m/min,涂布机的运行速度为200m/min,烘箱整体长度12m,烘箱温度设定100℃,施于底涂涂层30表面的表涂涂料烘干为合格,烘干后的水转印纸经过ndc定量厚度检测仪检测厚度达到4μm,定量达到3g/㎡为合格。

正常背涂施胶,将背涂涂料加入料槽内,利用三辊棒涂涂布法将背涂涂料均匀施于水转印底纸50背面以便制得水转印纸最终产品,计量棒压力设定1kg,计量棒转速200m/min,整机运行速度200m/min,烘箱长度12m,烘箱温度设定110℃,施于水转印纸背面的背涂涂料烘干为合格;经过上述工序,得到表面强度高的水转印纸。

使用此新开发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水转印纸,底涂涂层30厚度的增加以及马铃薯糊化后本身分子结构的紧密连接性让底涂涂层30的紧密度显著增强,之后利用玉米淀粉表涂涂料优良的分子结构的紧密连接性在底涂涂层30表面形成一层强韧的保护光膜,进一步增强了水转印纸的表面强度,最终生成的水转印纸在下游客户处上机印刷测试印刷12遍颜料后,水转印纸依然能保持较稳定的产品形状,无变形、起泡、纸张变软等异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