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8194发布日期:2019-10-15 21:1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流纺排杂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气流纺落纱机的前部吸纱管内经过堆积有纱线,现有技术中的排杂装置通常是通过单一的风机通过较长的管道来吸附纱线,由于气流纺车身长度较长,这种排杂效果不够理想,且对整机负压波动性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气流纺的车头和车尾的排杂装置,所述的排杂装置包括排杂管、收集器和排杂风机,排杂管的吸风口正对气流纺的纱线线头排出口,排杂管的尾部连接至所述的收集器,所述的收集器与所述的排杂风机连接提供负压吸力。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每个所述的排杂装置上设置有多根直径不一的排杂管,排杂管正对每一所述的气流纺纺纱器的纱线线头产生处,所有排杂管的尾部通过变径管连接,变径管与所述的收集器连接。

所有所述的排杂装置上的所述的排杂风机通过同一变频器控制。

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气流纺的车头和车尾分别设置排杂装置,靠近车头处的纺纱器排杂口与车头的排杂装置对应,靠近车尾处的纺纱器排杂口与车尾的排杂装置对应,从而解决了气流纺车身较长而导致管道负压压力较小且风道较长的缺陷,从而提高气流纺的排杂效率。2、本发明的排杂装置风道较短,负压损失较小,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气流纺的车头和车尾的排杂装置,排杂装置包括排杂管1、收集器2和排杂风机3,排杂管的吸风口正对气流纺的纱线线头排出口,排杂管的尾部连接至收集器,所述的收集器与所述的排杂风机连接提供负压吸力。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排杂装置上设置有多根直径不一的排杂管,排杂管正对每一所述的气流纺纺纱器的纱线线头产生处,所有排杂管的尾部通过变径管4连接,变径管与所述的收集器连接。

优选地,所有所述的排杂装置上的所述的排杂风机通过同一变频器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气流纺车头车尾双排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气流纺的车头和车尾的排杂装置,所述的排杂装置包括排杂管、收集器和排杂风机,排杂管的吸风口正对气流纺的纱线线头排出口,排杂管的尾部连接至所述的收集器,收集器与所述的排杂风机连接提供负压吸力。本发明通过在气流纺的车头和车尾分别设置排杂装置,靠近车头处的纺纱器排杂口与车头的排杂装置对应,靠近车尾处的纺纱器排杂口与车尾的排杂装置对应,从而解决了气流纺车身较长而导致管道负压压力较小且风道较长的缺陷,从而提高气流纺的排杂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秦立志;许亮;蒋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