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64404发布日期:2020-03-24 21:2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面料织物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防线,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保护器官,他直接受到外界各类因素的刺激,容易成为有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通道,可以说皮肤是人体最薄弱、最敏感的环节。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类化合物使用逐年增多,臭氧层的含量严重减少,紫外线透过量与日俱增,这必将给皮肤造成更多不可逆的伤害。现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生活理念不断转变,对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关注。尤其在日照较为强烈的夏季,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遮阳帽等防晒措施保护皮肤,但是这些产品在紫外线防护能力、作用时间和保护面积等方面受到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覆盖面积大、防晒能力好的纺织品成为人们出行的最好防晒手段。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57650公开了一种锦纶6抗紫外线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钛等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母粒与锦纶6切片按比例混合后加入高速纺丝设备中进行熔融纺丝,得到具有抗紫外功能的锦纶纤维,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直接将二氧化钛等无机颗粒与锦纶切片熔融共混纺丝,二氧化硅颗粒分散于纤维的内部,导致纤维的拉伸强度下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385885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紫外功能的锦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先配置含有抗紫外功能的整理液,然后将锦纶织物浸入整理液中浸泡,得到具有抗紫外功能的锦纶织物,由于抗紫外线的功能成分靠物理作用力附着在锦纶织物表面,抗紫外线功能成分很容易从织物表面脱落,锦纶织物防紫外线功能持久性较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088134公开了一种耐紫外线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将纤维织物浸泡在整理液中得到织物表面附着有二氧化钛的纤维织物,但是存在的缺点是一方面二氧化钛附着在纤维织物表面容易发生脱落,二是由于二氧化钛的高光催化活性,加速纤维织物的老化降解。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锦纶纤维具有良好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和耐洗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锦纶6切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至切片含水率小于600ppm,得干燥的锦纶6切片;2)将干燥的锦纶6切片与硬脂酸钙纺丝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熔融纺丝机中,开启计量泵进行排料,待纺丝流体无气泡后安装纺丝组件进行纺丝,待丝束从纺丝组件中的喷丝板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然后室温下冷却成型;3)将步骤2)中冷却成型后的丝束进行上油,然后送入牵伸机中进行牵伸;4)将步骤3)中进行牵伸后的丝束送入分装式网络器后在卷绕头进行卷绕,即得。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硬质酸钙纺丝助剂添加量为锦纶6切片质量的0.5-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二氧化钛粉末在氮气中的浓度为500-600mg/l。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牵伸机的牵伸倍率为3.2-4.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分装式网络器的网络压力为1-1.5kgf/cm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二氧化钛粉末经过改性处理的步骤:将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马弗炉中煅烧,冷却后得到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将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加入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悬浮液,将硅酸钠水溶液和稀硫酸同时加入悬浮液中,然后进行陈化1-2h,过滤后进行洗涤、干燥得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将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1-3h,过滤后进行洗涤、干燥得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加入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得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将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加入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中,调节体系ph至8.5-9,水浴加热至70-80℃,搅拌反应1-3h,过滤后进行洗涤、干燥,即得。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的质量比为1:0.1-0.2。作为优选,所述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与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3-5。作为优选,所述硅烷偶联剂溶液的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加入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加酸调节ph至5.5-6,水浴加热至50-60℃,搅拌水解1-2h,即得。作为优选,所述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现有技术中将具有抗紫外功能的二氧化钛与纤维结合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将二氧化钛与原料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进行熔融纺丝,但是得到的纤维中二氧化钛分散在纤维的内部,造成纤维的拉伸强度下降;二是将纤维浸入含有二氧化钛的整理液中进行浸渍处理,使二氧化钛靠微弱的作用力附着在纤维的表面,二氧化钛容易从纤维表面脱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纤维虽然具有抗紫外功能,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本发明使用在锦纶纤维制备过程将锦纶6切片加入熔融纺丝机中,丝束从纺丝组件中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此时丝束从纺丝组件中喷出处于半熔融状态,二氧化钛粉末通过氮气的吹扫,粘附在熔融的丝束表面,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冷却固化,二氧化钛紧密粘附在丝束表面,得到的纤维中二氧化钛粉末牢固分散在纤维丝束的表面,既不会影响纤维的物理拉伸强度,二氧化钛粉末也不易从纤维表面脱落,从而使锦纶纤维具有持久的抗紫外性能。本发明制备的锦纶纤维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二氧化钛紫外线屏蔽剂同时具有较强的光催化作用,在阳光的长期照射下二氧化钛加速锦纶纤维的老化降解,导致纤维的强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本发明为解决此问题对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处理,硅酸钠水解生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沉积在二氧化钛粉末颗粒表面,得到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复合颗粒,二氧化钛表面的二氧化硅包覆层将二氧化钛与纤维之间隔离,阻止高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与纤维接触,从而避免二氧化钛对纤维的光催化作用造成纤维的老化降解。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复合颗粒在实际制备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钛表面都存在羟基,受到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力,纳米二氧化硅大量沉积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造成二氧化硅包覆层厚度过厚,而过厚的二氧化硅包覆层造成内部的二氧化钛对紫外线的反射作用减弱,造成纤维织物的抗紫外功能下降,本发明为提高纤维织物的抗紫外功能对二氧化钛作出两方面的改性处理,一是通过对二氧化钛粉末先进行预处理,在二氧化钛表面通过高温烧结的方法粘附一层聚四氟乙烯薄层,然后再在粉末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聚四氟乙烯薄层将二氧化钛表面的羟基遮盖,从而避免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表面负载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作用力,沉积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硅包覆层的厚度,提高二氧化钛对紫外线反射能力;二是对二氧化硅层进行烷基化处理后,通过硅烷偶联剂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接枝到二氧化硅包覆层的表面,使表面负载苯环和氨基,而苯环和氨基对紫外线具有能够吸收消耗高能量的紫外线。本发明提高锦纶纤维抗紫外的作用原理为紫外线先经过4-氨基-羟基苯甲酸上基团的吸收作用降低紫外线的强度,然后经过二氧化钛对紫外线的反射作用将紫外线反射到外界,从而大大减少紫外线穿过纤维织物的透过率,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在二氧化钛改性处理过程中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用量对二氧化钛的抗紫外性能影响较大,当聚四氟乙烯粉末用量过多时,聚四氟乙烯粉末熔融后大量包覆在二氧化钛粉末表面,影响二氧化钛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当聚四氟乙烯粉末用量过少会造成聚四氟乙烯不能再二氧化钛表面形成包覆薄层。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的质量比只有控制在本发明所选择的范围内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织物upf值与洗涤次数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具体实施例中使用的锦纶6切片为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生产,型号hy2500i,密度1.133g/cm3,溶体流动速率7.88g/10min。聚四氟乙烯粉末为杭州博隆氟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纳米聚四氟乙烯微粉。二氧化钛为廊坊乐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型号锐钛型钛白粉cha-120,筛余物(45μm筛孔)≤0.05%(m/m),水分散性≥80%。实施例1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锦纶6切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至切片含水率小于600ppm,得干燥的锦纶6切片;2)将干燥的锦纶6切片与硬脂酸钙纺丝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硬质酸钙纺丝助剂添加量为锦纶6切片质量的1%,开启计量泵进行排料,待纺丝流体无气泡后安装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纺丝温度控制在230℃,待丝束从纺丝组件中的喷丝板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二氧化钛粉末在氮气中的浓度为550mg/l,然后室温下冷却成型;3)将步骤2)中冷却成型后的丝束进行上油,然后送入牵伸机中进行牵伸,牵伸机的牵伸倍率为3.2;4)将步骤3)中进行牵伸后的丝束送入分装式网络器后在卷绕头进行卷绕,分装式网络器的网络压力为1.4kgf/cm2,即得。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经过改性处理的步骤:将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按质量比1:0.1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马弗炉中在330℃下煅烧30min,冷却后得到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将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按照质量体积比1g/80ml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悬浮液,将质量浓度为1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按体积比1:0.2同时加入悬浮液中,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与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3,然后进行陈化1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50℃下干燥1h得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加酸调节ph至5.8,水浴加热至60℃,搅拌水解1h,得硅烷偶联剂溶液,将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按质量体积比1g/60ml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2h,过滤后使用去离子水洗涤,50℃干燥30min得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得质量浓度为4%的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将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加入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中,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与4-氨基-羟基苯甲酸的质量比为1:4,调节体系ph至9,水浴加热至70℃,搅拌反应2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60℃下干燥2h,即得。实施例2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锦纶6切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至切片含水率小于600ppm,得干燥的锦纶6切片;2)将干燥的锦纶6切片与硬脂酸钙纺丝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硬质酸钙纺丝助剂添加量为锦纶6切片质量的0.5%,开启计量泵进行排料,待纺丝流体无气泡后安装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纺丝温度控制在230℃,待丝束从纺丝组件中的喷丝板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二氧化钛粉末在氮气中的浓度为550mg/l,然后室温下冷却成型;3)将步骤2)中冷却成型后的丝束进行上油,然后送入牵伸机中进行牵伸,牵伸机的牵伸倍率为4.5;4)将步骤3)中进行牵伸后的丝束送入分装式网络器后在卷绕头进行卷绕,分装式网络器的网络压力为1.2kgf/cm2,即得。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经过改性处理的步骤:将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按质量比1:0.1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马弗炉中在330℃下煅烧30min,冷却后得到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将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按照质量体积比1g/80ml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悬浮液,将质量浓度为1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按体积比1:0.2同时加入悬浮液中,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与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5,然后进行陈化2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50℃下干燥1h得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加酸调节ph至5.6,水浴加热至50℃,搅拌水解2h,得硅烷偶联剂溶液,将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按质量体积比1g/60ml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2h,过滤后使用去离子水洗涤,50℃干燥30min得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得质量浓度为2%的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将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加入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中,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与4-氨基-羟基苯甲酸的质量比为1:4,调节体系ph至8.5,水浴加热至80℃,搅拌反应2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60℃下干燥2h,即得。实施例3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锦纶6切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至切片含水率小于600ppm,得干燥的锦纶6切片;2)将干燥的锦纶6切片与硬脂酸钙纺丝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硬质酸钙纺丝助剂添加量为锦纶6切片质量的0.8%,开启计量泵进行排料,待纺丝流体无气泡后安装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纺丝温度控制在230℃,待丝束从纺丝组件中的喷丝板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二氧化钛粉末在氮气中的浓度为600mg/l,然后室温下冷却成型;3)将步骤2)中冷却成型后的丝束进行上油,然后送入牵伸机中进行牵伸,牵伸机的牵伸倍率为4;4)将步骤3)中进行牵伸后的丝束送入分装式网络器后在卷绕头进行卷绕,分装式网络器的网络压力为1.5kgf/cm2,即得。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经过改性处理的步骤:将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按质量比1:0.2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马弗炉中在330℃下煅烧30min,冷却后得到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将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按照质量体积比1g/80ml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悬浮液,将质量浓度为1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按体积比1:0.2同时加入悬浮液中,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与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4,然后进行陈化1.5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50℃下干燥1h得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加酸调节ph至6,水浴加热至55℃,搅拌水解1.5h,得硅烷偶联剂溶液,将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按质量体积比1g/60ml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3h,过滤后使用去离子水洗涤,50℃干燥30min得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得质量浓度为5%的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将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加入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中,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与4-氨基-羟基苯甲酸的质量比为1:5,调节体系ph至8.8,水浴加热至75℃,搅拌反应3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60℃下干燥2h,即得。实施例4用于服装面料的防紫外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锦纶6切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至切片含水率小于600ppm,得干燥的锦纶6切片;2)将干燥的锦纶6切片与硬脂酸钙纺丝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硬质酸钙纺丝助剂添加量为锦纶6切片质量的0.8%,开启计量泵进行排料,待纺丝流体无气泡后安装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纺丝温度控制在230℃,待丝束从纺丝组件中的喷丝板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二氧化钛粉末在氮气中的浓度为500mg/l,然后室温下冷却成型;3)将步骤2)中冷却成型后的丝束进行上油,然后送入牵伸机中进行牵伸,牵伸机的牵伸倍率为4;4)将步骤3)中进行牵伸后的丝束送入分装式网络器后在卷绕头进行卷绕,分装式网络器的网络压力为1kgf/cm2,即得。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经过改性处理的步骤:将二氧化钛粉末与聚四氟乙烯粉末按质量比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马弗炉中在330℃下煅烧30min,冷却后得到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将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按照质量体积比1g/80ml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悬浮液,将质量浓度为1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按体积比1:0.2同时加入悬浮液中,预处理二氧化钛粉末与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4,然后进行陈化1.5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50℃下干燥1h得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加酸调节ph至5.5,水浴加热至55℃,搅拌水解1.5h,得硅烷偶联剂溶液,将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粉末按质量体积比1g/60ml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搅拌1h,过滤后使用去离子水洗涤,50℃干燥30min得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得质量浓度为0.5%的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将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加入4-氨基-羟基苯甲酸溶液中,硅烷改性二氧化钛粉末与4-氨基-羟基苯甲酸的质量比为1:3,调节体系ph至8.8,水浴加热至75℃,搅拌反应1h,过滤后经过去离子水洗涤,60℃下干燥2h,即得。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浸渍的方法将锦纶6纤维浸渍在浓度为1g/80ml的二氧化钛去离子水中浸泡5h,取出后烘干。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二氧化钛改性过程中去除使用过聚四氟乙烯对二氧化钛的预处理步骤。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在于没有使用4-氨基-羟基苯甲酸对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处理。一、织物抗紫外性能测试: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纤维经过纺纱织造成织物,根据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采用splatlastextiletestingsolutions防紫外线保护测试系统进行测试织物upf、uva、uvb的测定。把织物通过双光束的分光光度计,在uva与uvb两个波段区进行扫描,辐射的透过的信号被积分球内的传感器采集,由电脑计算得到uva与uvb紫外线透过率以及织物upf值。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2对比例3upf54.3254.1354.8653.6738.3542.17uva/%2.122.252.032.347.246.52uvb/%1.381.431.321.514.624.15由测试结果可以得到实施例相对于对比例2和对比例3具有更高的upf值和更低的uva与uvb紫外线透过率。证明实施例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实施例织物紫外线防护能力高于对比例2,这是因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二氧化钛表面通过高温烧结的方法粘附一层聚四氟乙烯薄层,然后再在粉末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聚四氟乙烯薄层将二氧化钛表面的羟基遮盖,从而避免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表面负载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作用力,沉积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硅包覆层的厚度,提高二氧化钛对紫外线反射能力。实施例织物紫外线防护能力高于对比例3,这是因为本发明通过硅烷偶联剂将4-氨基-羟基苯甲酸接枝到二氧化硅包覆层的表面,使表面负载苯环和氨基,而苯环和氨基对紫外线具有能够吸收消耗高能量的紫外线,从而大大减少紫外线穿过纤维织物的透过率。二、耐洗性能测试: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纤维经过纺纱织造成织物,采用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进行测试。将洗衣机转筒内注水至水位高度为10cm,试验开始时织物的洗涤以及冲洗的水温为20±5℃,待水温加热至40℃时保持水温在15min之内不发生变化,然后继续加热至40±3℃,将待洗的织物试样和陪洗物加入到洗衣机滚筒内,两者的总重量达到2±0.1kg,加入足量的无磷ece标准洗涤剂,继续进行洗涤15min,洗涤结束后对织物进行冲洗4次,每次3min,第4次冲洗结束后织物分别脱水5min,把织物试样平摊在烘箱的筛网上,抚平褶皱,设置烘箱温度为65±5℃进行烘干,按此试样流程,分别将待测织物洗涤1次、5次、10次、20次、30次,烘干后测定织物的upf值。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测试结果可以得到实施例1相对于对比1具有更高的upf值,证明实施例1具有更好的紫外线防护能力。待测织物经过1次、5次、10次、20次、30次洗涤后,实施例1织物中upf值呈缓慢下降且趋环趋势,而对比例1织物中upf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证明实施例1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具有稳定的紫外线防护能力。这是因为实施例1使用在锦纶纤维制备过程将锦纶6切片加入熔融纺丝机中,丝束从纺丝组件中喷出后在垂直于丝束的方向上喷射带有二氧化钛粉末的氮气,此时丝束从纺丝组件中喷出处于半熔融状态,二氧化钛粉末通过氮气的吹扫,粘附在熔融的丝束表面,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冷却固化,二氧化钛紧密粘附在丝束表面,得到的纤维中二氧化钛粉末牢固分散在纤维丝束的表面,二氧化钛粉末不易从纤维表面脱落,从而使锦纶纤维具有持久的抗紫外性能,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