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7197发布日期:2020-05-08 18:5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身体的健康。为了适应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功能性纺织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作为服装面料更是如此,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面料吸湿排汗性较差,夏天穿着影响人体舒适度,而且容易导致皮肤病;在汗液没有及时排出的情况下又极易感染细菌,进而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相对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而言,人的皮肤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基。在一般情况下,人皮肤上一些常驻菌种起着保护皮肤免受致病菌危害的作用,但一旦微生物中的菌群失调,它们中的少量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粘膜对人体造成危害。服装面料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玷污很多汗液、皮脂及其它各种人体分泌物,同时也会被环境中的污染所玷污,在致病菌的繁殖和传递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媒介。所以,人们需要能抵抗细菌的服装面料来满足对健康的要求,可见,开发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是人们特别是爱好户外运动的人们的迫切需求。传统的运用于运动系列的针织面料大都采用普通的圆形截面涤纶低弹丝原料,采用原始的染色后整理工艺,水洗浮色较多和耐光照牢度差,经长期户外运动着装后颜色变得萎暗,手感发硬且吸湿导汗性能差,穿着闷热不透气,舒适性能极差。现有技术中的速干抗菌面料大都采用后整理的方式实现,这类面料耐洗性能差,性能稳定性不好。市面上也出现了结合各种助剂来实现功能的面料,但它们与面料基材的相容性不好,导致综合性能不佳。申请号为201410052915.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湿发热快干保湿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但该专利的面料组织结构相对复杂,分为外层、中层、里层三层,织物相对较厚,产品不符合人们对保暖面料轻、薄、暖的穿衣要求。申请号为201310614059.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吸湿排汗面料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0-4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0-90份、甲酚10-20份、聚乙烯树脂50-60份、磷酸酯20-25份、金银花10-15份、表面活性剂10-18份;制备方法是将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酚、聚乙烯树脂、磷酸酯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加入金银花和表面活性剂混匀,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该发明取得了优异的吸湿排汗功能,但不具有抗菌性能;且吸湿排汗功能是通过助剂实现,耐洗性能不足,功能效果有待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开发一种吸湿效果显著,透气性好,能速干,抗菌和耐水性佳,性能稳定性优异的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抗菌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该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吸湿效果显著,透气性好,能速干,抗菌和耐水性佳,性能稳定性优异;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对设备依赖性不高,制备效率和良品率高,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10-20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70-80份、超支化聚氨基酸3-5份、茶多酚1-2份、表面活性剂3-5份。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辛酸十六烷酯、棕榈酸异辛酯、硬脂酸十六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超支化聚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0910062702.1的中国发明专利实施例1。进一步的,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65-75℃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3-6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0-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共聚物。优选的,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2:1:1:0.5:(0.04-0.05):(15-20)。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40-60℃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优选的,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7-12)。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丙酮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再将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然后将编织完成的面料依次经过退浆、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压光后得到防辐射抗菌面料。优选的,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直径为0.01-0.15mm。优选的,所述防辐射抗菌面料的经线密度为70-90根/cm,纬线密度为50-80根/c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的防辐射抗菌面料,直接将各原料熔融共混,经过喷丝孔纺丝成型,得到纤维,再经过编织,后处理得到,无需再次对面料进行功能化后整理,过程更加简单、环保,能耗更低,成本更低,制备效率和良品率更高。(2)本发明的防辐射抗菌面料,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10-20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70-80份、超支化聚氨基酸3-5份、茶多酚1-2份、表面活性剂3-5份,各成分协同作用,能有效克服传统速干面料耐洗性能差,性能稳定性不好,抗菌性能和穿着舒适性不佳的缺陷,具有吸湿效果显著,透气性好,能速干,抗菌和耐水性佳,性能稳定性优异的优点。(3)本发明的防辐射抗菌面料,添加的(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在分子主链上引入呱啶、硫和锌结构,协同作用,能赋予面料优异的抗菌性;缩聚物实际上是甘露醇氮芥上的氯基与(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上的叔胺基发生离子化反应制成,因此,在缩聚物主链上含有较多的季铵盐结构,进一步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性。(4)本发明的防辐射抗菌面料,添加的(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超支化聚氨基酸上均含有较多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亲水性好,进而有效改善了面料表面润湿性,提高了其吸湿排汗能力;苯并咪唑和三嗪结构能赋予面料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5)本发明的防辐射抗菌面料,共聚物上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同时引入分子链,形成亲疏水相间的结构,能有效提高面料吸湿和快干性能;共聚物分子链上引入的环氧基团易于缩聚物上的氨基发生反应,使得最终形成的面料综合性能更佳;超支化氨基酸结构的引入,能起到润肤,改善穿着舒适性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超支化聚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0910062702.1的中国发明专利实施例1;其他原料均为商业购买。实施例1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10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70份、超支化聚氨基酸3份、茶多酚1份、辛酸十六烷酯3份。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二甲亚砜中,在氮气氛围,65℃下搅拌反应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共聚物;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丁腈、二甲亚砜的质量比为2:1:1:0.5:0.04:15。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在40℃下搅拌反应6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得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四氢呋喃的摩尔比为1:1:7。一种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再将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然后将编织完成的面料依次经过退浆、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压光后得到防辐射抗菌面料;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直径为0.01mm;所述防辐射抗菌面料的经线密度为70根/cm,纬线密度为50根/cm。实施例2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12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73份、超支化聚氨基酸3.5份、茶多酚1.2份、棕榈酸异辛酯3.5份。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庚腈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氦气氛围,67℃下搅拌反应4.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4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2℃下干燥至恒重,得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共聚物;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庚腈、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2:1:1:0.5:0.042:17。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在45℃下搅拌反应6.5小时,后旋蒸除去二氯甲烷,得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二氯甲烷的摩尔比为1:1:8。一种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再将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然后将编织完成的面料依次经过退浆、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压光后得到防辐射抗菌面料;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直径为0.012mm;所述防辐射抗菌面料的经线密度为75根/cm,纬线密度为60根/cm。实施例3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15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75份、超支化聚氨基酸4份、茶多酚1.5份、硬脂酸十六烷4份。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氖气氛围,70℃下搅拌反应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共聚物;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丁腈、n,n-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2:1:1:0.5:0.045:18。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加入到丙酮中,在50℃下搅拌反应7小时,后旋蒸除去丙酮,得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丙酮的摩尔比为1:1:10。一种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再将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然后将编织完成的面料依次经过退浆、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压光后得到防辐射抗菌面料;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直径为0.03mm;所述防辐射抗菌面料的经线密度为80根/cm,纬线密度为65根/cm。实施例4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18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78份、超支化聚氨基酸4.8份、茶多酚1.8份、表面活性剂4.8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辛酸十六烷酯、棕榈酸异辛酯、硬脂酸十六烷按质量比1:2:3混合而成。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氩气氛围,73℃下搅拌反应5.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6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8℃下干燥至恒重,得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共聚物;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2:1:1:0.5:0.048:19;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1:4:3:1混合而成。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在58℃下搅拌反应7.8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得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四氢呋喃的摩尔比为1:1:11。一种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再将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然后将编织完成的面料依次经过退浆、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压光后得到防辐射抗菌面料;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直径为0.014mm;所述防辐射抗菌面料的经线密度为88根/cm,纬线密度为75根/cm。实施例5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20份、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80份、超支化聚氨基酸5份、茶多酚2份、辛酸十六烷酯5份。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氮气氛围,75℃下搅拌反应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6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共聚物;所述2-乙烯基-1h-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烯丙基-四-o-乙酰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偶氮二异丁腈、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2:1:1:0.5:0.05:20。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在58℃下搅拌反应7.8小时,后旋蒸除去二氯甲烷,得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所述(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二氯甲烷的摩尔比为1:1:11。一种所述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匀,加热成熔融状态,再将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形成纤维,将纤维编织成面料,然后将编织完成的面料依次经过退浆、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压光后得到防辐射抗菌面料;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直径为0.15mm;所述防辐射抗菌面料的经线密度为90根/cm,纬线密度为80根/cm。对比例1本例提供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对比例2本例提供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超支化聚氨基酸。对比例3本例提供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茶多酚和辛酸十六烷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的有益技术效果,将以上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所述的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测试方法如下:(1)吸湿性、放湿性:采用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标准进行测试,测试环境相对湿度为50%。(2)抗菌率:采用gb/t20944.3-2008进行测试,测试菌种为大肠杆菌。(3)水洗抗菌率:按照gb/t8629-2001的方法水洗20次后,再采用gb/t20944.3-2008进行测试,测试菌种为大肠杆菌。表1项目吸湿率放湿率抗菌率水洗20次后抗菌率单位%mm/s%%实施例1131799.298.8实施例2141799.398.9实施例3141899.599.3实施例4151899.799.5实施例5161999.999.8对比例1101394.892.3对比例2121499.098.5对比例3121698.397.3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吸湿率13%-15%,放湿率17%-19%,大肠杆菌抗菌率99.2%-99.9%,水洗20次后抗菌率98.8%-99.8%;而对比例中的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吸湿率10%-12%,放湿率13%-16%,大肠杆菌抗菌率94.8%-98.3%,水洗20次后抗菌率92.3%-98.5%。可见,(t-4)-双(1-呱啶二硫代羧酸-s,s')-锌/甘露醇氮芥缩聚物、超支化聚氨基酸、茶多酚和辛酸十六烷酯对改善上述性能均有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优异的性能是上述各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