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7184发布日期:2020-05-08 18:5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复合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双组份复合纤维的典型的例子如由分子量有着悬殊差异的高分子量聚乳酸熔体与低分子量聚乳酸熔体纺制而成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对此可以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714391a介绍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工艺”。但是,上面提及的双组份复合纤维并非局限于所述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例如还可以是诸如由cn101109110a、cn101798714b以及cn104195673b提及的双组份复合纤维。

以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为例,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而得以保护环境、优异的抑菌护肤性而得以适宜制作贴身服饰等等,因而普遍受到人们之青睐。但是,由于聚乳酸熔体温区很窄,在纺丝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熔体降解,尤其是两种熔体如前述的高、低分子量的聚乳酸熔体,因彼此熔融温度偏差大,在由各自的纺丝箱体进入同一纺丝组件后,两种熔体接近的地方会出现两种熔体温度互相影响的情形,使纤维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因熔纺短纤使用的纺丝组件的过滤熔腔相对较大,前述两种熔体温度互相影响的问题更为突出。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4509515u推荐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的内过滤结构”,该专利虽然能达到其说明书第0005段记载的发明目的以及体现说明书第0010至0024段中提及的诸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分别经过上、下沙杯过滤的两种聚乳酸熔体在抵达喷丝板的进料槽后汇入同一毛细喷丝孔并由同一毛细喷丝孔喷出,因而两种不同的聚乳酸熔体的均一性即一致性程度是难以保障的,最终会对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的质量产生影响;其二,由于两种熔体均自高度方向的顶部的两个进料口即专利所称的聚乳酸a组份进料口以及聚乳酸b组份进料口分别引入上沙杯过滤沙以及下沙杯过滤沙过滤,因而要求纺丝箱体与两个进料口之间采用箱体熔体输送管道输送,不仅增大了纺丝箱体与纺丝组件的连接难度,而且增加了泄漏几率;其三,由于需要使用分别对两种熔种过滤的上沙杯以及下沙杯并且在上、下沙杯之间设置一具有连接管的进料分配板,因而结构相对复杂。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两种熔体在喷丝板上的喷丝口部位汇合并挤出膨化而得以始终保障两种熔体量的均一性并且确保双组份复合纤维的质量、有利于免用管道而实现与纺丝箱体的连接而得以显著降低熔体泄漏几率、有益于显著降低高度并且摒弃具有连接管的进料分配板而得以简化结构的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包括一筒体;一喷丝板,该喷丝板设在筒体的筒体腔的底部,在该喷丝板上开设有喷丝板毛细喷丝孔;一熔体分配板,该熔体分配板叠置在所述喷丝板的上方并且与喷丝板固定,在该熔体分配板上开设有熔体分配孔,该熔体分配孔与所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相通,并且在熔体分配板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和一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该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和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与所述熔体分配孔相通;一双腔过滤筒,该双腔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筒体腔的上部,并且该双腔过滤筒有彼此分隔的一左过滤腔和一右过滤腔,在左过滤腔内设置有一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而在右过滤腔内设置有一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与所述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相对应并且相通,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与所述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相对应并且相通;一筒体盖,该筒体盖在对应于所述双腔过滤筒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筒体的顶面固定;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包括围绕所述喷丝板的四周并且自喷丝板的外围向喷丝板的中心方向以形成同心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的状态间隔开设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其中,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与所述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并且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上的所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上的所述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在开设于喷丝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喷丝板喷丝口的位置汇合;所述的熔体分配孔包括对应于所述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的区域开设在熔体分配板上的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对应于所述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的区域开设在熔体分配板上的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围绕熔体分配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并且自熔体分配板的外围向中心方向以形成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环状分布圈以及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环状分布圈的状态开设的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和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的上部与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相通,下部与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该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与所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相对应并且相通,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的上部与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相通,下部与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该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与所述的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与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筒体盖上开设有一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和一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该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相通,而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的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位于筒体盖的右侧并且与外界相通,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相通,而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的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位于筒体盖的右侧并且同样与外界相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围绕筒体的四周并且朝向所述筒体腔的一侧构成有一喷丝板托台,在该喷丝板托台上设置有一喷丝板托台密封圈,在所述喷丝板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喷丝板腔,该喷丝板支承腔隔着喷丝板托台密封圈支承在喷丝板托台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喷丝板上并且位于喷丝板的中部区域自左向右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喷丝板螺钉孔,而在所述熔体分配板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并且在对应于喷丝板螺钉孔的位置开设有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孔,由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自喷丝板的下方向上穿过喷丝板螺钉孔并旋入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孔内将熔体分配板与喷丝板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各有三个;所述的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以及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各有三个。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筒体腔、喷丝板、熔体分配板以及双腔过滤筒的形状呈椭圆形。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过滤腔的左过滤腔腔壁的底部围绕左过滤腔腔壁的四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的方向构成有一左支撑板支承圈;所述的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包括左压盖、左上滤网、左过滤沙层、左下滤网和左支撑板,左支撑板支承在左支撑板支承圈上,在该左支撑板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自左支撑板朝向上的一侧贯通至朝向下的一侧的左支撑板导料孔,该左支撑板导料孔与所述的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相通,左下滤网铺置在左支撑板上,左过滤沙层铺置在左下滤网上,左上滤网设置在左过滤沙层上,左压盖盖置在左上滤网上,并且在该左压盖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贯穿左压盖的厚度方向的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开设在所述筒体盖上的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与该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相对应并且相通;在所述右过滤腔的右过滤腔腔壁的底部围绕右过滤腔腔壁的四周并且朝向右过滤腔的方向构成有一右支撑板支承圈;所述的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包括右压盖、右上滤网、右过滤沙层、右下滤网和右支撑板,右支撑板支承在右支撑板支承圈上,在该右支撑板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自右支撑板朝向上的一侧贯通至朝向下的一侧的右支撑板导料孔,该右支撑板导料孔与所述的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相通,右下滤网铺置在右支撑板上,右过滤沙层铺置在右下滤网上,右上滤网设置在右过滤沙层上,右压盖盖置在右上滤网上,并且在该右压盖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贯穿右压盖的厚度方向的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开设在所述筒体盖上的所述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与该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相对应并且相通。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压盖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左过滤腔的腔壁之间构成有一左压盖密封圈槽,在该左压盖密封圈槽内嵌置有一左压盖密封圈;在所述右压盖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右过滤腔的腔壁之间构成有一右压盖密封圈槽,在该右压盖密封圈槽内嵌置有一右压盖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盖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与所述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筒体盖左密封圈,而在筒体盖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与所述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筒体盖右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筒体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的位置嵌设有一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而在对应于所述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的位置嵌设有一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筒体螺栓孔,在所述筒体盖上并且在对应于筒体螺栓孔的位置配设有筒体盖固定螺栓,该筒体盖固定螺栓旋入筒体螺栓孔内。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将开设在喷丝板上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的结构体系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与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在开设于喷丝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喷丝板喷丝口的位置汇合,因而有助于两种熔体在喷丝板喷丝口挤出膨化,得以始终保障两种熔体量的均一性并且确保双组份纤维的质量;由于在筒体盖上分别开设了用于向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以及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分别引入第一组份熔体以及第二组份熔体的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并且由于将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构成于筒体盖的右侧面,因而可在免用管道的状态下方便地与纺丝箱体连接而得以显著降低熔体泄漏几率;由于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具有连接管的进料分配板,因而得以显著降低高度而方便检护并且得以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熔体分配板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与纺丝箱体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出现的“沙”一字也可以使用“砂”,因为这两个字在行业内是习惯使用并且早已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并不会产生误解的字。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一外部为矩形体形状的筒体1;示出了一喷丝板2,该喷丝板2设在筒体1的筒体腔11的底部,在该喷丝板2上开设有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示出了一熔体分配板3,该熔体分配板3叠置在前述喷丝板2的上方并且与喷丝板2固定,在该熔体分配板3上开设有熔体分配孔31,该熔体分配孔31与前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相通,并且在熔体分配板3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和一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该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和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与前述熔体分配孔31相通;示出了一双腔过滤筒4,该双腔过滤筒4设置在前述筒体腔11的上部,并且该双腔过滤筒4有彼此分隔的一左过滤腔41和一右过滤腔42,在左过滤腔41内设置有一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而在右过滤腔42内设置有一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与前述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相对应并且相通,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与前述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相对应并且相通;一筒体盖5,该筒体盖5在对应于前述双腔过滤筒4的上方的位置与前述筒体1的顶面固定。

作为本发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包括围绕前述喷丝板2的四周并且自喷丝板2的外围向喷丝板2的中心方向以形成同心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的状态间隔开设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其中,前述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与前述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并且两相邻的前述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上的前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上的前述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在开设于喷丝板2朝向下的一侧的喷丝板喷丝口213的位置汇合;前述的熔体分配孔31包括对应于前述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的区域开设在熔体分配板3上的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311、对应于前述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的区域开设在熔体分配板3上的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312,围绕熔体分配板3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并且自熔体分配板3的外围向中心方向以形成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环状分布圈以及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环状分布圈的状态开设的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和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311的上部与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相通,下部与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该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与前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相对应并且相通,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312的上部与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相通,下部与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该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与前述的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与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在前述筒体盖5上开设有一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和一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该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的左端与前述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相通,而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的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11位于筒体盖5的右侧并且与外界相通,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的左端与前述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相通,而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的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21位于筒体盖5的右侧并且同样与外界相通。

重点见图1和图2,在前述筒体1的底部围绕筒体1的四周并且朝向前述筒体腔11的一侧构成有一喷丝板托台12(也可称“喷丝板托脚”),在该喷丝板托台12上设置有一喷丝板托台密封圈121,在前述喷丝板2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喷丝板腔22,该喷丝板支承腔22隔着喷丝板托台密封圈121支承在喷丝板托台12上,也就是说,喷丝板支承腔22支承在喷丝板托台密封圈121上。

在前述喷丝板2上并且位于喷丝板2的中部区域自左向右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喷丝板螺钉孔23,而在前述熔体分配板3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并且在对应于喷丝板螺钉孔23的位置开设有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孔35,由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351自喷丝板2的下方向上穿过喷丝板螺钉孔23并旋入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孔35内将熔体分配板3与喷丝板2固定。

由图1和图3所示,前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各有三个即各有三圈;前述的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以及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各有三个即各有三道。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筒体腔11、喷丝板2、熔体分配板3以及双腔过滤筒4的形状均呈椭圆形。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左过滤腔41的左过滤腔腔壁的底部围绕左过滤腔腔壁的四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41的方向构成有一左支撑板支承圈412;前述的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包括左压盖4111、左上滤网4112、左过滤沙层4113、左下滤网4114和左支撑板4115,左支撑板4115支承在左支撑板支承圈412上,在该左支撑板4115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自左支撑板4115朝向上的一侧贯通至朝向下的一侧的左支撑板导料孔41151,该左支撑板导料孔41151与前述的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相通,左下滤网4114铺置在左支撑板4115上,左过滤沙层4113铺置在左下滤网4114上,左上滤网4112设置在左过滤沙层4113上,左压盖4111盖置在左上滤网4112上,并且在该左压盖41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贯穿左压盖4111的厚度方向的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41111,开设在前述筒体盖5上的前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的左端与该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41111相对应并且相通.

在前述右过滤腔42的右过滤腔腔壁的底部围绕右过滤腔腔壁的四周并且朝向右过滤腔42的方向构成有一右支撑板支承圈413;前述的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包括右压盖4211、右上滤网4212、右过滤沙层4213、右下滤网4214和右支撑板4215,右支撑板4215支承在右支撑板支承圈413上,在该右支撑板4215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自右支撑板4215朝向上的一侧贯通至朝向下的一侧的右支撑板导料孔42151,该右支撑板导料孔42151与前述的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相通,右下滤网4214铺置在右支撑板4215上,右过滤沙层4213铺置在右下滤网4214上,右上滤网4212设置在右过滤沙层4213上,右压盖4211盖置在右上滤网4212上,并且在该右压盖42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贯穿右压盖4211的厚度方向的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42111,开设在前述筒体盖5上的前述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的左端与该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42111相对应并且相通。

请重点见图1并且结合图2,在前述左压盖411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前述左过滤腔41的腔壁之间构成有一左压盖密封圈槽41112,在该左压盖密封圈槽41112内嵌置有一左压盖密封圈41113;在前述右压盖421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前述右过滤腔42的腔壁之间构成有一右压盖密封圈槽42112,在该右压盖密封圈槽42112内嵌置有一右压盖密封圈42113。

在前述筒体盖5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的左端与前述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4111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筒体盖左密封圈53a,而在筒体盖5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的左端与前述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4211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筒体盖右密封圈53b。

优选地,在前述的筒体盖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11的位置嵌设有一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54a,而在对应于前述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21的位置嵌设有一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54b。

在前述筒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筒体螺栓孔13,在前述筒体盖5上并且在对应于筒体螺栓孔13的位置配设有筒体盖固定螺栓55,该筒体盖固定螺栓55旋入筒体螺栓孔13内,从而使筒体盖5在对应于双腔过滤筒4的上方的位置与筒体1固定。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至图3,在图4中示出了一纺丝箱体6和一筒体外箱7,纺丝箱体6位于本发明的筒体1的右侧,并且纺丝箱体6的箱体第一出料口ⅰ61以及箱体第二出料口(图中未示出)分别与前述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54a密封对接,而图4中未示出的纺丝箱体6的箱体第二出料口与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54b密封对接。本发明的筒体1连同双腔过滤筒4设置在筒体外箱7(即“保温箱”,以下同)的筒体外箱腔71内,并且由配设在筒体外箱7的左箱壁上的顶紧螺栓72顶紧。此外在筒体外箱腔71内并且在对应于筒体盖5的上方的位置由下向上依次设置保温层711和筒体外箱盖712。

由箱体第一出料口ⅰ61将第一组份熔体例如分子量高的聚乳酸熔体经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垫圈54a的中心孔以及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11引至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再依次经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左压盖第一组份熔体进料孔41111、左上滤网4112、左过滤沙层4113、左下过滤网4114和左支撑板导料孔41151进入前述的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与此同时,由箱体第二出料口将第二组份熔体例如分子量低的聚乳酸熔体经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密封圈54b的中心孔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21引至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再依次经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的左端、右压盖第二组份熔体进料孔42111、右上滤网4212、右过滤沙层4213、右下过滤网4214和右支撑板导料孔42151进入前述的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

前述的进入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内的第一组份熔体依次经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311和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进入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而前述的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内的第二组份熔体依次经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312和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进入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内的第一组份熔体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在喷丝板喷丝口213的部位汇合并喷出膨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