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脱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7669发布日期:2019-12-03 19:0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选脱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纸脱墨制浆生产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浮选脱墨机。



背景技术:

浮选是利用各种不同颗粒(或物质)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在这一方法中,憎水性颗粒或用表面活性剂而从亲水性变成憎水性的颗粒吸附在纸浆悬浮液中的气泡上,向上浮动从而与纸浆分离,这些颗粒包括油墨颗粒和一些胶黏物、粘结料、填料和涂布用的颜料。

目前在废纸脱墨制浆生产系统中普遍采用的maccell浮选槽采用的是立式全封闭结构,整机包含5级浮选单元,浆料以1%-2%的浓度泵进第一级的进浆口,在进入浮选槽之前通过溶气装置使空气与浆料充分的混合,油墨被气泡吸附上浮,聚集在一起从中心管排进泡沫槽,良浆从第一级的良浆出口被泵送到第二级浮选单元的进浆口,气泡顺着每层顶板斜面往槽体外围上升,通过底板的开口上升到上层与上层的泡沫汇合。以此顺序从上至下串联接管,进浆管是切线进入槽体。这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来诸多问题:

1、maccell浮选槽需要配备五台进浆泵,运行能耗大;

2、maccell浮选槽制作、安装工作量大,不便于安装和后期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浮选脱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选脱墨机,包括机体、底座,所述机体内部为主反应区,在机体顶部中央位置与主反应区连通安装有油墨收集区,在机体底部中央位置与主反应区连通安装有良浆收集区,所述良浆收集区左右两侧位于机体底部各安装有一组底座,在油墨收集区左右两侧位于主反应区左上端和右上端各安装有一级配浆管和二级配浆管,在一级配浆管顶部安装有位于主体外部的一级喷射发泡器,在二级配浆管顶部安装有位于主体外部的二级喷射发泡器,在一级配浆管下方位于主反应区左下角安装有扰流器,所述主反应区底部中央位置位于良浆收集区顶部安装有内循环出浆管,在内循环出浆管右侧位于主体外部安装有内循环泵,所述内循环泵侧面一端与主体内部连通,其顶部与二级喷射发泡器连通,所述良浆收集区底部安装有出浆管,所述出浆管顶部安装有液位控制器,所述出浆管与液位控制器相接处一侧设有出浆口。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喷射发泡器包括一级管体、一级浆液进口、一级进气口、一级汽水混合区和一级浆液出口,所述一级管体通过位于其底部的一级浆液出口与一级配浆管相接,所述一级浆液进口位于一级管体的顶部,所述一级进气口位于一级管体的一侧靠近其顶部位置,所述一级汽水混合区安装在一级管体的内部中央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喷射发泡器包括二级管体、二级浆液进口、二级进气口、二级汽水混合区和二级浆液出口,所述二级管体通过位于其底部的二级浆液出口与二级配浆管相接,所述二级浆液进口位于二级管体的顶部,所述二级进气口位于二级管体的二侧靠近其顶部位置,所述二级汽水混合区安装在二级管体的内部中央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扰流器由主轴和焊接在主轴外壁上的螺旋叶片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配浆管上安装有两组一级进浆口,所述二级配浆管上安装有两组二级进浆口。

作为优选,所述油墨收集区内设有锥形泡沫收集区,在锥形泡沫收集区顶部外端连接有排墨管。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汽水混合区顶部与一级浆液进口内部和一级进气口内部形成一级水汽混合腔。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汽水混合区顶部与二级浆液进口内部和一级进气口内部形成二级水汽混合腔。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废渣管和废渣收集槽,所述废渣管与机体底部相接,所述废渣收集槽焊接在废渣管底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相较于maccell浮选槽,只需一台内循环泵便可完成浮选脱墨工作,能耗降低,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更为方便,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级喷射发泡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级喷射发泡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底座,21、废渣管,22、废渣收集槽,3、主反应区,4、油墨收集区,41、锥形泡沫收集区,42、排墨管,5、良浆收集区,6、一级配浆管,61、一级进浆口,7、二级配浆管,71、二级进浆口,8、一级喷射发泡器,81、一级管体,82、一级浆液进口,83、一级进气口,84、一级汽水混合区,85、一级浆液出口,86、一级水汽混合腔,9、二级喷射发泡器,91、二级管体,92、二级浆液进口,93、二级进气口,94、二级汽水混合区,95、二级浆液出口,96、二级水汽混合腔,10、扰流器,101、主轴,102、螺旋叶片,11、内循环出浆管,12、内循环泵,13、出浆管,14、液位控制器,15、出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选脱墨机,包括机体1、底座2,所述机体1内部为主反应区3,在机体1顶部中央位置与主反应区3连通安装有油墨收集区4,在机体1底部中央位置与主反应区3连通安装有良浆收集区5,所述良浆收集区5左右两侧位于机体1底部各安装有一组底座2,在油墨收集区4左右两侧位于主反应区3左上端和右上端各安装有一级配浆管6和二级配浆管7,在一级配浆管6顶部安装有位于主体1外部的一级喷射发泡器8,在二级配浆管7顶部安装有位于主体1外部的二级喷射发泡器9,在一级配浆管6下方位于主反应区3左下角安装有扰流器10,所述主反应区3底部中央位置位于良浆收集区5顶部安装有内循环出浆管11,在内循环出浆管11右侧位于主体1外部安装有内循环泵12,所述内循环泵12侧面一端与主体1内部连通,其顶部与二级喷射发泡器9连通,所述良浆收集区5底部安装有出浆管13,所述出浆管13顶部安装有液位控制器14,所述出浆管13与液位控制器14相接处一侧设有出浆口15。

所述一级喷射发泡器8包括一级管体81、一级浆液进口82、一级进气口83、一级汽水混合区84和一级浆液出口85,所述一级管体81通过位于其底部的一级浆液出口85与一级配浆管6相接,所述一级浆液进口82位于一级管体81的顶部,所述一级进气口83位于一级管体81的一侧靠近其顶部位置,所述一级汽水混合区84安装在一级管体81的内部中央位置。

所述二级喷射发泡器9包括二级管体91、二级浆液进口92、二级进气口93、二级汽水混合区94和二级浆液出口95,所述二级管体91通过位于其底部的二级浆液出口95与二级配浆管7相接,所述二级浆液进口92位于二级管体91的顶部,所述二级进气口93位于二级管体91的二侧靠近其顶部位置,所述二级汽水混合区94安装在二级管体91的内部中央位置。

所述扰流器10由主轴101和焊接在主轴101外壁上的螺旋叶片102组成。

所述一级配浆管6上安装有两组一级进浆口61,所述二级配浆管7上安装有两组二级进浆口71。

所述油墨收集区4内设有锥形泡沫收集区41,在锥形泡沫收集区41顶部外端连接有排墨管42。

所述一级汽水混合区84顶部与一级浆液进口82内部和一级进气口83内部形成一级水汽混合腔86。

所述二级汽水混合区94顶部与二级浆液进口92内部和一级进气口93内部形成二级水汽混合腔96。

所述底座2包括废渣管21和废渣收集槽22,所述废渣管21与机体1底部相接,所述废渣收集槽22焊接在废渣管21底部。

工作原理:带有一定流速的废纸浆沿一级浆液进口82首先进入一级喷射发泡器8的一级管体81中,同时经一级进气口83吸入大量空气,在一级汽水混合区84中,纸浆与空气混合并将空气切割成大量气泡,纸浆中的油墨、胶黏物等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与气泡结合在一起形成油墨--气泡复合体,通过一级浆液出口85进入主反应区3内的一级配浆管6,随即经一级进浆口61切线进入主反应区3,主反应区3内安装有扰流器10,浆液沿扰流器10上的螺旋叶片102旋转通过,气泡在主反应区3内不断移动从而与更多油墨结合形成油墨--气泡复合体,并上浮至设备顶部油墨收集区4,经过一级配浆管6处理的良浆沿主反应区3向下移动,随后进入内循环出浆管11,经内循环泵12依次进入二级喷射发泡器9、二级配浆管7、二级进浆口71,空气再次经二级进气口93进入二极管体91与纸浆混合,混有气泡的废纸浆进入主体1后再次与扰流器10接触,经过处理后的良浆自上而下进入设备底部的良浆收集区5随后经出浆管13、液位控制器14最终通过出浆口15排出设备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油墨--气泡复合体不断上升至设备顶部油墨收集区4。排墨管42位于油墨收集区4的顶端,富含油墨的泡沫在锥形泡沫收集区41压力作用下排出设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