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接触地使纤维幅材转向和干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1413发布日期:2019-12-20 20:4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接触地使纤维幅材转向和干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接触地使纤维幅材转向和干燥的装置,其具有:壳体,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壳体被引导,并且其外表面形成用于使纤维幅材转向的转向元件;以及作用于纤维幅材一侧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de3942029b4已知一种类属的装置。在这类装置中,有必要在该装置之前,部分情况下也在该装置之后,分别安装有附加的干燥装置,以实现对纤维幅材的充分干燥,因为这是在下一步骤中所进行的覆层能够获得良好品质的前提。这些附加的干燥装置在采购成本和能源成本方面会导致相当大的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纤维幅材转向和干燥的装置,该装置以简单的方式保证了对纤维幅材的可靠干燥。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被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包围并且外表面还形成用于使纤维幅材转向的转向元件的壳体划分成至少两个腔室,使得能够在两个腔室中设定不同的温度。根据本实用新型,这将通过使这两个腔室具有用于干燥介质的独立入口而被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腔室(也就是首先作用于纤维幅材的干燥介质所在的腔室或者说纤维幅材首先被引导经过的腔室)中实现至少200℃的温度,将使干燥能力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从而可以取消额外的干燥装置。由此,不仅能够使得纤维幅材在覆层装置与启动干燥之间的停留时间更短,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构建非常简单并且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别优选的扩展方案,可以使第一腔室中主导的温度高于第二腔室中主导的温度,该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之后作用于纤维幅材。由此实现了对纤维幅材的阶梯式干燥,这大大提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效率。

关于纤维幅材的良好干燥效果,已经证实特别有利的是:使第一腔室中主导的温度为200℃至500℃,优选为250℃至350℃,并使第二腔室中主导的温度为100℃至350℃,优选为100℃至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可以将第一腔室中的用于干燥介质的出口与第二腔室中的用于干燥介质的入口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显著的节能,因为从第一腔室导出的干燥介质的热能还可以用于对纤维幅材的后续干燥过程。

这种连接可以被非常简单、可靠地实现为:第一腔室中的用于干燥介质的出口借助于连接管道与第二腔室中的用于干燥介质的入口连接。

此外,为了确保干燥介质实现所期望的流动,还可以在连接管道中设置排气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高温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即,使干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燃气燃烧器和/或至少一个电加热元件和/或至少一个蒸汽加热元件。

在此可以设定: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每一个均配属有独立的燃气燃烧器和/或独立的电加热元件。这使得能够在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非常精确地设定所期望的温度。

此外,为了降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成本,可以为所述两个腔室配属公共的燃气燃烧器和/或公共的电加热元件。

当干燥介质是气体、特别是空气时,关于纤维幅材的干燥能够实现非常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无接触地使纤维幅材转向和干燥的装置,包括:壳体,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壳体被引导,并且该壳体的外表面形成用于使纤维幅材转向的转向元件;和作用于纤维幅材一侧的干燥装置,其中,壳体具有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该至少两个腔室分别具有用于干燥介质的独立的入口,并且至少在首先作用于纤维幅材的第一腔室中主导有至少200℃的温度。

优选地,第一腔室中主导的温度高于第二腔室中主导的温度,该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之后作用于纤维幅材。

优选地,第一腔室中主导的温度为200℃至500℃、优选为250℃至350℃,第二腔室中主导的温度为100℃至350℃、优选为100℃至200℃。

优选地,用于来自第一腔室的干燥介质的出口与用于进入第二腔室中的干燥介质的入口相连接。

优选地,用于来自第一腔室的干燥介质的出口借助于连接管道与用于进入第二腔室中的干燥介质的入口相连接。

优选地,在连接管道中布置排气风机。

优选地,干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燃气燃烧器和/或至少一个电加热元件和/或至少一个蒸汽加热元件。

优选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每一个均配属有独立的燃气燃烧器和/或独立的电加热元件。

优选地,至少两个腔室配属有共用的燃气燃烧器和/或共用的电加热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原理性的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示出了用于使纤维幅材w、特别是纸幅材或纸板幅材转向和干燥的装置1的各种实施方式。纤维幅材w穿过装置1的运行方向在图1至图5中分别通过纤维幅材w端部上的箭头来简示。

装置1具有壳体2,纤维幅材w被引导为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壳体。壳体2的外表面因此形成用于使纤维幅材w转向的转向元件3。在当前情况下,“转向”是指纤维幅材w从垂直向上的方向到垂直向下方向的方向变换。显然,转向元件3也可以被构造为,其造成纤维幅材w的另外的方向改变,例如,造成不同于180°的角度的方向改变。此外,装置1还具有干燥装置4,该干燥装置作用在纤维幅材w的围绕壳体2运行的部分上,并由此实现对纤维幅材w的单侧干燥。干燥装置4具有空气供给装置4a,该空气供给装置将干燥介质、优选为被加热的空气供应到壳体2的内部。然后,被供应到壳体2内部的空气通过位于壳体2的表面或者弯曲壁中的、未示出的开口朝纤维幅材w的方向向外排出。由此,纤维幅材w在一围绕壳体2的气垫上运动,并通过该气垫被无接触地转向和干燥。

壳体2具有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5和6,它们与空气供给装置4a连接,从而使得空气或一般性的干燥介质能够被导入壳体2的对应腔室中,并在必要时从该腔室中导出。在这里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中,壳体2刚好具有两个腔室5和6,但原则上可以使用更多数量的腔室。据此,在下文中将纤维幅材w首先被引导经过的腔室称为第一腔室5,并将纤维幅材w在第一腔室5之后被引导经过的腔室称为第二腔室6。亦即,从第一腔室5流出的干燥介质是在从第二腔室6流出的干燥介质之前接触到纤维幅材w。

两个腔室5和6各自具有独立的入口用于干燥装置4所使用的、未示出的干燥介质,例如空气。在此,第一腔室5的入口用附图标记7表示,第二腔室6的入口用附图标记8表示。

在此,在第一腔室5中主导有至少200℃的温度。特别优选的,第一腔室5中的温度高于第二腔室6中的温度。已经证实对于纤维幅材w的有效干燥特别有利的是:在第一腔室5中存在200℃至500℃、优选250℃至350℃的温度,并且在第二腔室6中存在100℃至350℃、优选100℃至200℃的温度。可以看出:两个腔室5和6中的两个温度范围是部分重合的。但是,上述陈述适用于如下的温度范围:据此,第一腔室5中主导的温度优选地高于第二腔室6中主导的温度。

根据图1至图5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干燥装置4、特别是空气供给装置4a的设计。下面将对干燥装置4或空气供给装置4a的不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全部的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4或空气供给装置4a可以包括燃气燃烧器9和/或未示出的电加热元件。因此,针对燃气燃烧器9的所有描述也包括电加热元件的使用。

在装置1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腔室5和6各自配属有独立的燃气燃烧器9。在此,干燥装置4或空气供给装置4a原则上对于两个腔室5和6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同的。燃气燃烧器9通过通向入口7或8的管道10将干燥介质引入对应的腔室5或6中。每一个燃气燃烧器9均连接有燃气供给管道11、燃烧空气鼓风机12以及循环空气鼓风机13。

在通过预热器或热交换器14供应燃烧空气鼓风机12期间,循环空气鼓风机13通过出口15从对应的腔室5或6中抽出空气,以将其供应给燃气燃烧器9并相应地加热,然后再导入到该对应的腔室5或6中。分别有一燃烧空气管道16和供气管道17通向热交换器14。此外,在热交换器14上还联接有排气风机18和消音器19。

也就是说,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腔室5和6被彼此完全独立地加热,其中,燃气燃烧器9分别被供应新鲜空气和从对应的腔室5或6中取出的空气。

在装置1的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同样设置有两个燃气燃烧器9,它们通过对应的管道10连接腔室5或6的入口7或8。亦即,对于每个腔室5或6分别配置一独立的燃气燃烧器9。这两个腔室5、6还配置有通向燃气燃烧器9的燃气供给管道11、燃烧空气鼓风机12和循环空气鼓风机13。但是,与图1所示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用于来自第一腔室5的干燥介质的出口15是借助于连接管道20与用于进入第二腔室6中的干燥介质的入口8相连接。为此,设置有布置在连接管道20中的附加的排气风机21,该排气风机将空气从第一腔室5中抽出,并通过燃气燃烧器9、管道10和入口8导入到第二腔室6中。由此可以重复使用来自第一腔室5的排出空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节约能源并且关于纤维幅材w的干燥没有预期的缺点,因为第二腔室6中的温度确实低于第一腔室5中的温度。

正如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那样,热交换器14配置有联接到该热交换器上的排气风机18和沿空气流动方向紧随其后的消音器19。但是与图1所示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该热交换器14供应两个腔室5和6,即,仅提供有一个热交换器14。

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仅为第一腔室5配置燃气燃烧器9,而第二腔室6仅由来自第一腔室5的排出空气提供干燥介质。因此,热交换器14可以简单地实现,并且除了第二燃气燃烧器9之外还取消了燃烧空气鼓风机12。类似于图2所示的,也配置有排气风机21,该排气风机设置在将两个腔室5和6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管道20中,该排气风机将干燥介质从第一腔室5抽出,并通过也设置于此的循环空气鼓风机13并通过入口8供应到第二腔室6。

装置1的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非常类似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即,在此也是仅设置一燃气燃烧器9,即用于第一腔室5的燃气燃烧器。亦即,第二腔室6也是仅由来自第一腔室5的排出空气提供干燥介质。与图3所示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类似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一部分干燥介质或者说空气是通过热交换器14供应给第二腔室6。因此,热交换器14原理上等同于根据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但是与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不是在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完全不存在的燃烧空气鼓风机12,而是循环空气鼓风机13与热交换器14相连接。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仅针对第一腔室5设置燃气燃烧器9,也就是说,第二腔室6在这里也是仅由来自第一腔室5的排出空气提供干燥介质。此外,在这里还借助于排气风机21通过出口15从第一腔室5中取出干燥介质并通过入口8供应给第二腔室6。但是,在此没有设置如图1-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那样的干燥介质从第二腔室6到第二腔室6的回馈,也就是说,从第二腔室6的出口15直接导向热交换器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