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860发布日期:2020-05-22 21:4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纺织品的纱线原料包括棉麻纤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这些纤维的特性互不相同,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其适合接触皮肤但是保暖性能差,棉麻纤维和羊毛纤维保暖性极佳,但是抗褶皱性能差,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但是其保暖和吸水性能差。

目前单一的纤维已经不能满足服装面料要求的保暖、透气和抗褶皱的性能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混纺,在目前的混纺纱线中,棉麻纤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的结构和分布也会影响纱线的性能,如果比例和结构不适当也会致使这类纱线制成的面料易变形、弹性差,因此目前的混纺纱线存在下列问题:

1、目前的混纺纱线中各种基础纱线的配比使用不合理,导致其弹性、吸水和保暖性能差;

2、目前的混纺纱线中棉麻纤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的结构分布不合理,导致其弹性、吸水和保暖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种基础纱线的配比和结构不合理导致混合纱线弹性、吸水和保暖性能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绕组、棉麻纤维丝、羊毛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所述聚酯纤维绕组位于混纺纱线的轴心,所述聚酯纤维绕组的边侧贴合缠绕有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和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与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为交错设置,所述棉麻纤维丝与所述羊毛纤维丝结合处的外侧嵌合有六根所述竹炭纤维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酯纤维绕组包含第一聚酯纤维丝、第二聚酯纤维丝、第三聚酯纤维丝和第四聚酯纤维丝,所述第一聚酯纤维丝和所述第二聚酯纤维丝互相缠绕构成第一绕合线,所述第三聚酯纤维丝和所述第四聚酯纤维丝互相缠绕构成第二绕合线,所述第一绕合线和所述第二绕合线的缠距相同,所述第一绕合线和所述第二绕合线再次互相缠绕构成所述聚酯纤维绕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棉麻纤维丝、所述羊毛纤维丝和所述竹炭纤维丝以所述聚酯纤维绕组为轴心同方向缠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棉麻纤维丝与所述羊毛纤维丝的直径相等,所述聚酯纤维绕组的直径是所述棉麻纤维丝直径的一倍至两倍,所述棉麻纤维丝的直径是所述竹炭纤维丝直径的两倍至四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羊毛纤维丝和所述竹炭纤维丝的缠距为混纺纱线直径的两倍至三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混纺纱线,通过将棉麻纤维丝、羊毛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以聚酯纤维绕组为轴心缠绕,将棉麻纤维丝、羊毛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松紧适当的结合在聚酯纤维绕组边侧并结合为一体,这样构成的混纺纱线具备了聚酯纤维的柔韧性、棉麻纤维的保暖特性和竹炭纤维的透气杀菌性能;

2、该混纺纱线,通过第一聚酯纤维丝和第二聚酯纤维丝互相缠绕,将直径较细的纤维绕合成直径较粗的纤维,令聚酯纤维绕组天然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和摩擦性能,比单根的聚酯纤维丝抗拉性能更好,弯折性能更强,对棉麻纤维丝和羊毛纤维丝的结合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酯纤维绕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酯纤维绕组;2、棉麻纤维丝;3、羊毛纤维丝;4、竹炭纤维丝;1001、第一聚酯纤维丝;1002、第二聚酯纤维丝;1003、第三聚酯纤维丝;1004、第四聚酯纤维丝;101、第一绕合线;102、第二绕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绕组1、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聚酯纤维绕组1位于混纺纱线的轴心,聚酯纤维绕组1的边侧贴合缠绕有三根棉麻纤维丝2和三根羊毛纤维丝3,三根棉麻纤维丝2与三根羊毛纤维丝3为交错设置,棉麻纤维丝2与羊毛纤维丝3结合处的外侧嵌合有六根竹炭纤维丝4。

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绕组1的特性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因此以其为轴心能够令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韧性,棉麻纤维丝2和羊毛纤维丝3保暖性好,二者围绕在聚酯纤维绕组1的边侧,令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竹炭纤维丝4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因此嵌合在棉麻纤维丝2和羊毛纤维丝3之间,令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在贴合皮肤表面时吸收汗水、舒适感强。

具体的,聚酯纤维绕组1包含第一聚酯纤维丝1001、第二聚酯纤维丝1002、第三聚酯纤维丝1003和第四聚酯纤维丝1004,第一聚酯纤维丝1001和第二聚酯纤维丝1002互相缠绕构成第一绕合线101,第三聚酯纤维丝1003和第四聚酯纤维丝1004互相缠绕构成第二绕合线102,第一绕合线101和第二绕合线102的缠距相同,第一绕合线101和第二绕合线102再次互相缠绕构成聚酯纤维绕组1。

本实施例中,在直径相同的状态下,单一的聚酯纤维丝柔韧性差,因此需要用多股细的丝线绕合在一起构成粗的绕组,令聚酯纤维丝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拉特性,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聚酯纤维丝1001和第二聚酯纤维丝1002互相缠绕构成第一绕合线101,将直径较细的纤维绕合成直径较粗的纤维,经过绕合构成的第一绕合线101和第二绕合线102其本身就能够互相缠绕结合在一起,从而令聚酯纤维绕组1天然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和摩擦性能,即,在横截面相等的状态下,四根聚酯纤维丝缠绕成的聚酯纤维绕组1比单根的聚酯纤维丝抗拉性能更好,弯折性能更强,此外对棉麻纤维丝2和羊毛纤维丝3的结合强度更高。

具体的,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以聚酯纤维绕组1为轴心同方向缠绕。

本实施例中,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能够以聚酯纤维绕组1为轴心正方向缠绕,也能够以聚酯纤维绕组1为轴心反方向缠绕,从而将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松紧适当的结合在聚酯纤维绕组1边侧,缠绕之后,聚酯纤维绕组1、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就能够很好的结合为一体,构成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

具体的,棉麻纤维丝2与羊毛纤维丝3的直径相等,聚酯纤维绕组1的直径是棉麻纤维丝2直径的一倍至两倍,棉麻纤维丝2的直径是竹炭纤维丝4直径的两倍至四倍。

本实施例中,如果聚酯纤维绕组1的直径和棉麻纤维丝2的直径比例过大,则会造成缠绕不紧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棉麻纤维丝2与羊毛纤维丝3的直径相等,聚酯纤维绕组1的直径设定为棉麻纤维丝2直径的一倍至两倍,令三者能够很好的缠绕起来,如果竹炭纤维丝4的直径太大则会覆盖住棉麻纤维丝2和羊毛纤维丝3,减少二者的保暖性,如果竹炭纤维丝4的直径太小则不能起到吸湿透气的功能,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棉麻纤维丝2的直径设定为竹炭纤维丝4直径的两倍至四倍,令竹炭纤维丝4既能吸水透气,又不会影响棉麻纤维丝2与羊毛纤维丝3保温。

具体的,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的缠距为混纺纱线直径的两倍至三倍。

本实施例中,缠距和混纺纱线的比例太大,则导致混纺纱线松散,缠距和混纺纱线的比例太小,则混纺纱线太紧密,透水、透气性能变差,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将缠距和混纺纱线直径的比例设置为两倍至三倍之间,则能够兼具弹性和透气、透水性。

本实施例中以聚酯纤维绕组1、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聚酯纤维绕组1的特性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因此以其为轴心能够令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韧性,棉麻纤维丝2和羊毛纤维丝3保暖性好,二者围绕在聚酯纤维绕组1的边侧,令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竹炭纤维丝4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因此嵌合在棉麻纤维丝2和羊毛纤维丝3之间,令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在贴合皮肤表面时吸收汗水、舒适感强,具体生产时,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能够以聚酯纤维绕组1为轴心正方向缠绕,也能够以聚酯纤维绕组1为轴心反方向缠绕,从而将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松紧适当的松紧度结合在聚酯纤维绕组1边侧,缠绕之后,聚酯纤维绕组1、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就能够很好的结合为一体,构成本实用新型混纺纱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