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4471发布日期:2020-08-21 16:1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



背景技术:

目前纸张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盘磨进行加工,采用盘磨对植物纤维进行研磨,减少纸浆中的大植物纤维,但是目前的盘磨使用过程中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盘磨的研磨效果不理想,纸浆中的植物纤维依旧较粗,导致纸张不细腻,针对目前的盘磨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盘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具有提升盘磨研磨效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包括外壳体与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表面通过固定插销套接有动磨盘,所述动磨盘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打磨凸条,所述外壳体设在动磨盘的外侧,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开设有退位槽,所述退位槽的侧面固定有上磨盘与下磨盘,所述上磨盘的底面一体成型有研磨棱条,所述上磨盘的侧表面开设有物料投放孔,所述下磨盘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辅助研磨条,所述辅助研磨条的内侧位于下磨盘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为空心的圆柱体构件,所述退位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退位槽对称设在外壳体内壁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磨盘的上端外缘处一体成型有第一延伸环,所述下磨盘的底端外缘处一体成型有第二延伸环,所述第一延伸环与第二延伸环的侧表面均贯穿设有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研磨棱条与打磨凸条相接触,所述研磨棱条与打磨凸条安装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磨盘的底端为圆台结构,所述下磨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动磨盘底端相嵌合的凹面槽,所述动磨盘与下磨盘侧表面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研磨条的外侧位于下磨盘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导向槽由内向外呈喇叭状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使用过程中转轴带动动磨盘转动,通过打磨凸条与研磨棱条的配合对物料进行第一次加工,通过导向槽的导流使得物料到达动磨盘与下磨盘之间,通过打磨凸条与辅助研磨条的配合对物料进行二次加工,两次加工有效的提升的设备的研磨精度,使得纸浆中的植物纤维更为细碎,提升纸张的细腻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磨盘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动磨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磨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动磨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11、退位槽;2、转轴;3、上磨盘;31、第一延伸环;32、物料投放孔;33、研磨棱条;4、动磨盘;41、打磨凸条;5、下磨盘;51、第二延伸环;52、导向槽;53、辅助研磨条;54、排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用联轴双盘磨,包括外壳体1与转轴2,转轴2的外侧表面通过固定插销套接有动磨盘4,动磨盘4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打磨凸条41,外壳体1设在动磨盘4的外侧,外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退位槽11,退位槽11的侧面固定有上磨盘3与下磨盘5,上磨盘3的底面一体成型有研磨棱条33,上磨盘3的侧表面开设有物料投放孔32,物料投放孔32设有六个,便于均匀的在上磨盘3与下磨盘5之间添加物料,提升设备研磨速率,下磨盘5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辅助研磨条53,辅助研磨条53的内侧位于下磨盘5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液槽54,本实施方案中,排液槽54的底端贯穿下磨盘5的底面,用于排出二次研磨之后的液体。

具体的,外壳体1为空心的圆柱体构件,退位槽11设有两个,两个退位槽11对称设在外壳体1内壁两端,本实施例中退位槽11使得上磨盘3与下磨盘5紧贴在外壳体1的内壁保持固定。

具体的,上磨盘3的上端外缘处一体成型有第一延伸环31,下磨盘5的底端外缘处一体成型有第二延伸环51,第一延伸环31与第二延伸环51的侧表面均贯穿设有螺栓,本实施例中螺栓用于保持第一延伸环31、第二延伸环51的稳定,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安装上磨盘3与下磨盘5。

具体的,研磨棱条33与打磨凸条41相接触,研磨棱条33与打磨凸条41安装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相反方向的棱条在动磨盘4动作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植物纤维进行切断研磨,提升研磨效果。

具体的,动磨盘4的底端为圆台结构,下磨盘5的上表面开设有动磨盘4底端相嵌合的凹面槽,动磨盘4与下磨盘5侧表面相接触,本实施例中动磨盘4底端的圆台结构使得下磨盘5的上表面保持一定的下沉式结构,更便于物料流淌到下磨盘5的上表面。

具体的,辅助研磨条53的外侧位于下磨盘5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导向槽52,导向槽52的外壁与外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导向槽52由内向外呈喇叭状延伸,本实施例中导向槽52的喇叭状结构用于对一次研磨后的物料进行导向,便于物料流淌到动磨盘4与下磨盘5接触的区域,便于动磨盘4与下磨盘5对物料进行二次研磨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中该盘磨使用过程中转轴2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输出轴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转动过程中带动动磨盘4转动,物料到达外壳体1的内部,通过物料投放孔32到达上磨盘3的底面,动磨盘4转动过程中打磨凸条41与研磨棱条33相互摩擦,对物料进行研磨,研磨之后的物料通过上磨盘3、动磨盘4的缝隙从外部排出,坠落到导向槽52处,导向槽52对物料进行导向使得物料到达动磨盘4与下磨盘5之间,打磨凸条41与辅助研磨条53相配合,对物料进行二次研磨,研磨之后的物料通过排液槽54排出,该设备有效的提升了对物料的研磨效果,提升产品质量;该设备中的上磨盘3与下磨盘5通过第一延伸环31、第二延伸环51与外壳体1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与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