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0470发布日期:2020-10-09 22:29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磨片的制作方法

所提出的技术大致涉及用于木质纤维素材料精磨机的磨片。更具体地,其涉及在其磨片表面上的不同齿区中设置有精磨齿的磨片。

本文的实施方式还涉及包括具有设置在不同齿区中的精磨齿的磨片的精磨机转子或精磨机定子。所提出的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包括设置有磨片的精磨机转子或精磨机定子的精磨机,所述磨片具有设置在磨片表面上不同齿区中的精磨齿。



背景技术:

为了以机械方式由木质纤维素材料(例如,木材)生产浆或纤维,将木片进料至精磨机(refiner,盘磨机),该精磨机将所制备的例如经蒸制的木片精磨为纤维或浆。这听起来很简单,但要高效且连续地进行,将带来巨大挑战。为了使该方法尽可能高效,需要能够用稳定的盘间隙进行精磨,并且这反过来至少需要两件事:

i)进料效率,即,只需要少量限制即可获得纤维或浆进料,以及

ii)进料一致性,即,例如,需要获得一种仅显示小变化的材料进料。不幸的是,在尝试实现上述目标时,有些事情于此不利。

例如,来自早前处理阶段的材料特性存在变化,例如,由于木材是有机材料,因此其永远不会完全相同。例如,并非所有木片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烹煮。以一致的连续方式使木片进料至精磨机本身也是一个挑战。总是存在进料至精磨机或精磨区域的材料受到一些难以控制的扰动干扰的风险。木片精磨期间产生的蒸汽回流提供了该难以控制的扰动的特定示例。由于料片所带有的大部分水分将转化为蒸汽,会定期发生蒸汽回流,并且一些蒸汽将逆着材料流向后传播,并干扰和扰乱进入的材料/料片流。

因此,设计精磨机面对许多需要完成的挑战,以确保高效进料和例如木片的后续磨解。就进料效率而言,有利的是,使材料以尽可能小的限制或扰动进料至磨解区域或磨解区。木质纤维素材料的普通精磨机通常包括沿着彼此面对的浆进料轴线对准的转子单元和定子单元。在转子单元和定子单元之间的边界区域中进行材料磨解。在精磨机的使用期间,将材料(例如,浆)进料至设置在定子单元和转子单元之间并由其限制的区域中。面对定子单元的转子单元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设置在可旋转的轴上,该可旋转的轴可以借助电动机进行旋转。转子单元(下文中简称为转子)的目的是为了在定子单元的表面与转子的表面之间磨解浆。转子和/或定子通常在其表面上设有磨片。这些磨片的目的是改进对材料的磨解作用。磨片通常又具有附加结构,以进一步改进精磨作用。这些结构通常包括设置在转子和/或定子的表面上的精磨齿。精磨齿从转子盘/定子盘的表面突出并面向材料流。为了确保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区域中的高效材料流,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这些精磨齿:其尽可能少地干扰材料流,同时又能高效地磨解材料。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挑战。

所提出的技术旨在克服与用于例如木质纤维素材料精磨机的磨片设计有关的至少一些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片,其能够实现高效材料流动,同时允许高效磨解作用。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片,其允许精磨工艺期间产生的蒸汽向后流向材料进料流,并且减少对材料进料流的影响。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磨片的转子或转子盘。另一目的是提供包括该转子的精磨机。

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所提出的技术的实施方式得以满足。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木质纤维素材料精磨机的磨片,该磨片是包括中心区域的磨盘(refinerdisc)的一部分,其中,相对于从磨盘的中心区域向磨片的外周延伸的径向方向r,磨片包括:设置在不同径向位置处的数量为n(n≥2)的齿区,各齿区由相应组的精磨齿限定,这些精磨齿以特定角度分布并围绕中心区域,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的精磨齿按角度偏移,并且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的精磨齿以如下方式设置:属于一个齿区的具体精磨齿的正切方向向着属于相邻齿区的两个精磨齿之间中点方向,并且其中,相对于所述磨盘的中心,属于不同齿区的精磨齿的长度从属于最内部齿区的精磨齿的最大长度减小至属于与所述磨片的外周相邻的最外部齿区的精磨齿的最小长度。

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磨片,其中,磨盘是转子磨盘。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包括根据第二方面的包括转子磨盘的精磨机。

所提出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以及相应的转子盘(rotordisc,动盘)、定子盘(statordisc,定盘)和精磨机,其产生进入精磨机精磨区域内的高效材料流以及对木质纤维素材料(例如,木材)的高效精磨作用。

当阅读详细说明时,将会理解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可参考以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更好地理解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目的和优势,其中:

图1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磨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磨片的示意图,其中,磨片完全覆盖圆形磨盘,例如圆形转子盘。

图3a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具有三个齿区的磨片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磨片的示意图,其中,齿区包括四个齿区和基本笔直的精磨齿。

图3c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磨片的示意图,其中,磨片包括具有略弯曲精磨齿的四个齿区。

图4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磨片的示意图,所述设置在转子磨盘上,其中,磨盘的中心区域包括中心盘。

图5a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用于转子的磨片的示意图,其还显示了潜在的材料流和蒸汽流。

图5b是适用于与图5a转子盘协作的定子盘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所提出技术的转子盘-定子盘对侧面的横截面图,其中还显示了潜在的材料流和蒸汽流。

图7是显示转子和定子设置侧面的示意图,其中,可以使用所提出的技术。

图8是精磨机的示意图,其中,可以使用所提出的技术。

发明详述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类似或相应的元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所提出的技术,从可以使用所提出技术的传统精磨机的示例的简要概述开始可能是有用的。然后,分析与磨片相关的技术问题和挑战。

为了描述精磨机,参见图8,其以截面图示意性显示了示例性浆料精磨机。该装置容纳在壳体30中,该壳体30是指精磨机装置以及该装置所有部件的外壳,这对于理解本发明而言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未显示的部件的示例是用于驱动例如旋转轴的电动机,用于木质纤维素材料的进料机构等。在第二壳体31内,转子100*和定子20*沿着轴以线性方式对准。使转子附接至布置在轴承16上的旋转轴15。旋转轴15连接至未显示的使轴15旋转的电动机,从而使转子10旋转。面对转子100*的定子20*可以设置有位于中心的通孔32,该通孔32在用于木质纤维素材料的进料通道14和精磨区域19之间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子100可以设置有中心盘17,该中心盘17具有面对木质纤维素材料进入流的表面。中心盘17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将木质纤维素材料向外引导的结构。转子100*和/或定子20*(也分别称为转子盘(转子磨盘)和定子盘(定子磨盘))设有磨片,从而能够使浆转向并磨解浆。这些磨解磨片通常在表面上设置有突起,以增强浆的磨解作用。

在使用期间,木质纤维素材料(例如,木片,或经制备的木片,例如浆)通过进料机构(未显示)经由进料通道14进行进料。材料将通过定子20*中的孔32并进入区域19。区域19基本上由转子100*和定子20*之间的开放区域限定,并且在运行期间,该区域可以非常小。流入区域19的木质纤维素材料将入射在转子100*上的中心盘17上。中心盘17用于将木质纤维素材料引导向转子和/定子上的磨片。

为了提供可以使用所提出的技术的转子-定子装置的更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图7。图7显示了容纳在例如上述精磨机的壳体31中的转子-定子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显示了设置成围绕旋转轴旋转的转子100*。在面对定子20*的表面上,转子100*设置有磨盘100。在面对转子100*的表面上,定子20*设置有磨盘20。在精磨机的某些版本中,磨盘100、20可以称为磨片支架,因为磨盘100、20的目的之一是承载磨片。在该转子-定子装置中,转子100*和定子20*的磨盘设置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磨片:称为进料磨片的第一类型的磨片10、10*,称为精磨区磨片的第二类型的磨片34、34*。在某些磨解机版本中,例如在大型磨解机中,有时将这些磨片分别称为中心磨片或c磨片10、10*和外围磨片或p磨片34、34*。在下文中,这些磨片将称为c磨片和p磨片,但是应当注意,其实际上是指进料磨片和精磨区磨片。第一类型的磨片10、10*具有双重目的;其应该提供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高效磨解,而且也应该使材料高效地流向p磨片34、34*。在设置于转子和定子上的p磨片之间的区域中,发生主精磨作用。这些p磨片之间的盘间隙一般小于c磨片之间的盘间隙,以增强精磨作用。p磨片之间的常规盘间隙为约0.5mm。而且如图7所示,用于木质纤维素材料的入口32经受精磨。入口32设置在定子20*的中心区域中。与入口32相对,设置在磨盘(refiningdisc)100的转子侧上的中心区域是中心盘17。上面参考图8描述的中心盘17的目的是将从入口32落入的材料分配向磨盘100的外部磨片。也即是说,中心盘17用于将材料分配至设置在磨盘上的c磨片和随后的p磨片。所提出的技术涉及c磨片类型的磨片,即,该磨片类型用于确保高效精磨作用并使材料高效转向p磨片类型的磨片34。

已经描述了精磨机的潜在工作模式,应清楚,对磨片的要求很高,并且常常是矛盾的。设置在磨片上的精磨齿旨在为进入的材料提供高效磨解作用,目的是表明应赋予其突出结构,即,其应从磨片的表面突出。然而,材料的高效均匀磨解或精磨还要求使进入的材料均匀地分布在精磨区域中。然而,磨片上精磨齿的常规构造可产生改变材料浓度的区域。因此,应以如下方式将精磨齿设置在磨片上:使木质纤维素材料的进入流均匀分布,并且可以以受控方式转向外部精磨区域,例如,转向p磨片类型的磨片。精磨齿的双重用途使磨片的设计非常棘手。对材料流有不利地影响的另一额外且实质性的问题是在材料精磨期间产生的水蒸气导致的冲击。由于待精磨的材料自然包含水,因此,在所装入的转子和定子装置中的巨大压力将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还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精磨机期间,在p型磨片附近存在一个压力峰值,该压力峰值阻碍了水蒸气的移动,并且大量所产生的水蒸汽将因此向后移动向装置的中心,即,移动向材料入口32。蒸汽的这种向后定向移动将与进入的材料流相互作用,并使更难获得均匀的材料流,而且没有实质性材料汇集。

所提出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磨片,其设计已显示出提供了令人满意的精磨作用,同时确保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高效受控流动。所提出的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机构,其将减少向后行进的(back-travelling)蒸气对材料流的负面影响。其至少部分由于精磨齿的特定构造而实现,所述精磨齿将使主材料流出现在磨盘一侧,例如,出现在转子-定子装置的转子侧上,而另一磨盘侧(例如,定子侧)可能被向后行进的水蒸气占据。这将减少进入的木片和向后行进的水蒸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获得这些积极作用,所提出的技术提供了用于木质纤维素材料的精磨机1的磨片10。磨片10是包括中心区域11的磨盘100的一部分,其中,相对于从磨盘100的中心区域11向磨片10的外周延伸的径向方向r,各磨片10包括:设置在不同径向位置处的数量为n(n≥2)的齿区zi(i=1,2,…n),各齿区zi由相应组的精磨齿zirbi(i=1,2,…m)限定,这些精磨齿按角度分布并围绕位于中心的通孔11,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zi,zi+1的精磨齿zirbi按角度偏移。

换言之,提供了磨片10,其与磨盘100集成、或适用于附着至磨盘100。磨片具有包括多个精磨齿zirbi的表面,该精磨齿zirbi按角度围绕共同中心区域11设置,以使其形成环绕磨盘100上共同中心的不同的齿区zi。特定齿区zi限定为磨片上的区域,其包括一组相应的精磨齿zirbi。因此,相对于磨盘100的中心区域,在与齿区z1对应的最内部区域中设置有多个精磨齿z1rb1,在与齿区z2对应的位于最内部区域之外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精磨齿z2rb1。该方向相对于以磨盘100的中心11为原点的径向方向。重复该图案,以沿磨片100的表面限定多个同轴齿区。各齿区包括其本身的精磨齿,并且属于相邻齿区的精磨齿可以在空间上错开,即,以使得属于相邻齿区的精磨齿之间存在径向距离的方式进行设置。例如,这如图1所示。所提出的磨片10的一个特定特征是,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zi和zi+1的精磨齿zirbi按角度偏移。也就是说,其以如下方式设置: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的具体精磨齿的长度方向不一致。这例如在图1和图2中可见,其中,属于齿区z1和z2的精磨齿长度方向已经通过分别标记为l1和l2的虚线箭头显示。这种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的精磨齿之间的角度偏移产生了开放的齿区,其将允许材料子流以特定方式移动至下一个(即,相邻)齿区。已证明该精磨齿图案能有效地在整个磨片上获得向着外周或向着p磨片的均匀材料流。特别显示出其是解决与水蒸气倒流有关的问题的有效对策。如果磨片设置在转子侧上,则所提出的磨片确保了不会将沿着特定磨片的材料流推向相反设置的磨盘,例如,向着定子侧。由于该事实,以相对方式设置的磨盘将显示出许多开放区域,这些开放区域可能被任意向后行进的水蒸气占据。可能残留在例如转子侧的任意蒸气残留量仍具有空间,以通过精磨齿之间的开放区域所提供的开口向中心移动。为了理解该技术效果,参考图5a,其显示了根据所提出技术的包括磨片的转子盘。示意图显示了材料流将通过的路径以及蒸汽可以行径的多个方式。按角度偏移的精磨齿为材料提供了流畅方式,同时也提供了用于蒸汽移动的方式。

根据所提出的技术,利用磨片可以获得许多优势。其尤其提供了具有最小限制的节能经济进料。所提出技术的精磨部分提供了很多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可以承载材料流,而不会将材料流推向转子-定子装置的相对侧。所提出的磨片还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特征,尽管进入的材料进料本身可能是不均匀的,但其不仅可以在空间盘的几何形状上、而且可以在时间上实现均匀进料,尤其是实现时间上的均匀流动。所提出的技术通过具有允许材料缓冲效果的精磨齿图案能够实现该特征。当磨片上的子流从一个齿区出现并到达新的齿区时,这些子流将与已存在的流混合。该子流混合以及由混合引起的潜在湍流和摩擦将产生轻微的材料缓冲作用。这种缓冲作用将反过来确保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均匀的材料流动。

已经描述了能够实现材料高效磨解和高效材料流的磨片10的协作特征,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所提出的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然而,其它实施方式包含在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内,所公开的主题不应解释为仅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反,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提供,以将主题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提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所有相邻齿区zi之间的角度偏移是相同角度方向,该角度方向是与磨片10的预期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改进的材料流,因为属于不同但相邻齿区的至少一些精磨齿可以协作以实现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均匀流。该实施方式示意性显示于图5a中。

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特定齿区的精磨齿按角度分散在围绕磨盘100的中心11的基本等距间隔的精磨齿zirbi的带中。例如,该实施方式如图2示意性所示。在图2中可以看出,属于同一齿区的精磨齿如何按角度的图案彼此等距地设置。由于其形成同一带的一部分,因此其也与盘的中心或多或少地等距地设置。该具体实施方式确保了精磨齿的对称构造,其又显示出产生了均匀的材料流。然而,存在替代性实施方式,其中,可以调节精磨齿图案的形状以改进不同半径的材料进料。

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不同的齿区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等距间隔精磨齿zirbi的带。该实施方式示意性显示于图3a-3c中。在图3a中显示了具有三个不同齿区的磨片,最内部齿区设置由多个精磨齿。在与最内部齿区相邻的齿区中,精磨齿的数量较多。然后,各其它齿区重复该图案。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相对于磨盘100的中心11,等距间隔的精磨齿zirbi的数量从最内部齿区z1的最小数量增加至与磨片10的外周相邻的最外部齿区zn的最大数量。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于各向外周延伸的齿区,齿区中设置的精磨齿的数量可以翻倍。如果最内部的齿区域z1设置有数量为x的精磨齿,则与区域z1相邻的区域z2设置有2x条齿,以此类推。通过向磨片的外周提供更多的条,与最外部的齿区相比,中心中可获得的开放体积之间的差值减小了。当精磨齿的尺寸在更靠近磨片外周的齿区中变小时,尤为如此。实现开放体积的均匀分布将使流动更加均匀。

通过示例方式,所提出的技术提供了磨片10,其中,属于不同但相邻的齿区的精磨齿zirbi以如下方式进行设置:使得属于齿区zi,的具体精磨齿zkrbk的切线方向指向属于相邻齿区zi,zi+1的两个精磨齿zk+1rbk+1之间中点的方向。图3b提供了该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虚线显示了精磨齿的切线方向。在精磨齿基本笔直的情况下,切线方向将与精磨齿的长度方向一致,而弯曲的精磨齿的切线方向基本上遵循精磨齿的曲率斜率。在图3c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后一种情况,其中,虚线显示了略弯曲的精磨齿的切线方向。属于不同齿区或带的精磨齿的实施方式基于属于内部齿区或带的精磨齿的切线方向进行设置,确保了高效材料流,因为其提供了许多可以承载材料流的开放区域。

所提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精磨齿设置有几何形状,例如直线边缘的齿、圆形齿、圆锥形齿、带有或不带有倒角的箭头形齿等。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特定齿区的精磨齿按角度分散在围绕磨盘100的中心11的基本等距间隔的精磨齿zirbi的带中。举例来说,所提出的技术提供了磨片10,其中,至少属于特定齿区zi的精磨齿zirbi的子集具有与属于其他齿区zk的精磨齿zkrbk的几何形状不同的几何形状。

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相对于磨盘100的中心11,属于不同齿区的精磨齿的长度从属于最内部齿区z1的精磨齿z1rb1的最大长度减小至属于与磨片10的外周相邻的最外部齿区zn的精磨齿znrbn的最小长度。通过提供属于不同齿区域且长度尺寸不同的精磨齿,可以确保齿区上的开放体积保持足够大。此处,开放体积是指磨片上允许材料自由流动而不与任何精磨齿相互作用的区域。由于为了获得高效流,所提供的精磨齿的数量向磨片外周变大,开放体积可能减小。这可以通过逐步缩短精磨齿来进行补偿,即,距磨片或磨盘中心越远,精磨齿越短,这示意性显示于例如图3b中。

根据所提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精磨齿zirbi的至少一个子集以在磨片10的径向方向和精磨齿zirbi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α的方式设置在磨片10的表面上。图2的下部显示了该实施方式。具体精磨齿的长度方向用l表示,并且可以看出该长度方向如何与径向方向形成角度α。

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定形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在磨片10的径向方向与精磨齿zirbi的长度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度α限定了齿进料角度,并且其中,角度α在0°<α≤60°的区间中取值。

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相对于磨盘100的中心11,属于不同齿区zi的精磨齿zirbi具有不同宽度,并且宽度从属于最内部齿区z1的精磨齿z1rb1的最大宽度减小至属于与磨片10的外周相邻的最外部齿区zn的精磨齿znrbn的最小宽度。该实施方式的目的与关于具有不同长度的精磨齿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也就是说,即使在精磨齿的数量向外周增加时,也确保了在磨片上存在能够承载材料流的令人满意程度的开放体积。

在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磨片可以设置在磨盘100上,所述磨盘还包括p磨片型的磨片34、34*。图7显示了该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可以具体包括磨盘100、20,该磨盘100、20包括如之前所述的磨片10(在此处称为c磨片10、10*)以及另外的磨片(被称为p磨片34、34*)。p磨片34、34*设置有精磨齿,以使得能够高效磨解从c磨片10流入的材料。磨盘100、20可以是转子磨盘100或定子磨盘20。

应当注意,提出的技术可以在精磨机的转子侧和定子侧上使用。所提出的技术可以以磨片的形式提供,所述磨片可以附接至磨盘100,该磨盘又可以附接至转子100*或定子20*。磨盘100在该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磨片支架(holder),参见图7的图示。然而,磨片也可以以完整的集成盘的形式提供,因此形成磨盘本身的一部分或限定磨盘本身。在该情况下,磨片10和磨盘(refiningdisc)100形成了可以附接到转子100*或定子20*的集成结构。

所提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磨片10包括磨盘100。也就是说,磨片10可以磨盘形状进行设置,该磨盘可以是转子磨盘或定子磨盘。

根据所提出技术的具体方面,提供了磨片(refinersegment)10,其中,磨盘100是转子磨盘。如前所述,根据提出的技术的磨片(refiningsegment)10可以形成磨盘(refinerdisc)100的一部分或附接至磨盘100。磨片可以设置为任选地具有去除的中心区域11的圆形形状,如图2中所示;或设置为如图3a–3c所示的扇形形状。磨盘100因此可以设置有多个磨片10,由此其将被磨片10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磨片可以具体形成转子盘的一部分或相当于转子磨盘。如果磨片10形成转子磨盘的一部分,则转子磨盘100的中心区域11可包括中心盘17。

所提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磨片10,其中,磨片100是定子磨盘20*。在图7的右侧显示了定子磨盘20*侧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定子磨盘可以在中心区域11中设有孔。该孔限定了精磨材料的入口32。

然而,所提出的技术也可以用于转子-定子装置或精磨机1中,其中,定子盘20*适于与包括磨片的转子磨盘100协作,如前文所述。如前文所述,定子盘也可以设置有磨片。定子盘20*适于面对转子精磨机并与之协作。定子磨盘20设置成中心区域设有孔的基本圆形形式,所述孔限定了材料入口32。定子盘还可以设置有两个不同但相邻的表面区域,第一表面区域设置成与入口32相邻并环绕入口32,第二表面区域设置成与第一表面区域相邻并环绕第一表面区域。第二表面区域是基本平坦的,而第一表面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倾斜,其中在使用期间,该倾斜是与预期材料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第一表面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倾斜的事实提供了更靠近定子盘20*中心的更多开放体积。该开放体积可能被水蒸汽占据,因此为任何向后行进的蒸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图5b和图6提供了该定子盘的示意性说明。图5b提供了面对定子盘的视图,而图6显示了根据所提出技术,定子盘如何与装备有磨片的转子盘相互作用。

所提出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精磨机1,所述精磨机1包括如本文所述设置有磨片的转子磨盘10。

所提出技术还提供了精磨机1,所述精磨机1包括如本文所述设置有磨片的转子磨盘10和如本文所述的定子磨盘20。图8提供了可能的精磨机的图示,其中,可以使用本发明。为此,转子盘100可以包括所提出技术的磨片。根据所提出技术的另一方面,转子盘100适于与定子盘20协作。

通常,除非明确给出和/或所用上下文中暗示了不同的含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将根据其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对一/一个/该元件、装置、组件、装置、步骤等的所有引用应公开解释为是指该元件、装置、组件、装置、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在适当的情况下,本文公开的任意实施方式的任意特征可以应用于任意其他实施方式。同样,任意实施方式的任意优点可以应用于任意其他实施方式,反之亦然。通过下文的说明书将更容易看出所附实施方式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