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8195发布日期:2021-01-12 10:2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飞花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花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将喂纱纱管供给至纱线卷绕机的纱管处理装置使用的飞花排出装置,例如已知日本特开2018-177419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在日本特开2018-177419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中,供在纱管处理装置中产生的飞花流动的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与供在纱线卷绕机(自动络纱机)中产生的飞花流动的主管道(自动络纱机用吸引管道)连接。

在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上连接有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风扇),利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

在上述飞花排出装置中,例如为了利用纱管处理装置的找头装置将纱线端可靠地引出等,需要以高吸引压力(吸引的负压)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另外,在如上所述的飞花排出装置中,节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且能实现节能化的飞花排出装置。

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在将喂纱纱管供给至纱线卷绕机的纱管处理装置中使用,具备:集绵部,该集绵部连接有供在纱管处理装置中产生的飞花流动的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并连接有供在纱线卷绕机中产生的飞花流动的主管道;和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该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吸入集绵部内的空气,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的排气管与主管道连接。

在该飞花排出装置中,通过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工作,即使降低吸入主管道的空气的主鼓风机的电力消耗,也能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另外,对于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而言,由于其排气管与主管道连接,所以能够利用主管道内的压力来提高静压。能够实现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所需的高静压、并且能够降低电力消耗。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且能实现节能化。

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也可以具备能够对从集绵部向主管道的流路进行开闭的第1闸门。由此,例如通过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的动作中将第1闸门设为闭状态,能够将在纱管处理装置中产生的飞花可靠地积聚到集绵部。之后,例如通过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停止并将第1闸门设为开状态,能够将该飞花向主管道排出。

在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是,第1闸门构成为,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集绵部内的压力与主管道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成为闭状态。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集绵部内的压力与主管道内的压力相比下降(负压的绝对值变大),因此能够利用该压力差将第1闸门自动设为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是,第1闸门构成为,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通过平衡而成为开状态。由此,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力的平衡将第1闸门自动设为开状态。

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也可以具备能够对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的排气管进行开闭的第2闸门。由此,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通过将第2闸门设为闭状态,能够抑制飞花经由排气管进入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

在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是,第2闸门构成为,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停止中或者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弹性部件的弹力而成为闭状态。由此,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处于停止中或者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弹性部件的弹力将第2闸门自动设为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是,在主管道中的一个平面状的内面形成有与集绵部连通的通气口和与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的排气管连通的排气口。由此,能够实现紧凑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中,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具有多个通过旋转来产生吸引流的叶轮。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静压高的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

在本发明的飞花排出装置中,也可以是,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配置于集绵部的铅垂方向的上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中的集绵部侧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即第1方向延伸,主管道中的集绵部侧的端部沿着第1方向延伸,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的排气管朝向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的上游侧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在以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弯曲的方式延伸之后,朝向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的下游侧沿着第1方向延伸。由此,除了能够实现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且实现节能化的上述效果之外,还能高效地构成飞花排出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内进行吸引、且能实现节能化的飞花排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一个实施方式的飞花排出装置的纱线卷绕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飞花排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飞花排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的飞花排出装置中的第1闸门为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飞花排出装置中的第1闸门为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鼓风机电力消耗与络纱单元的纱锭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表示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的鼓风机特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压力的高低表示压力的大小。正压表示加压力的大小(正的压力),负压表示减压力的大小(负的压力)。静压高这一表述表示减压力的大小大,换言之表示负压(负侧的压力)的绝对值大。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飞花排出装置100搭载于纱线卷绕系统1。因此,首先对纱线卷绕系统1进行说明。纱线卷绕系统1具备自动络纱机3、纱管处理装置5及控制装置7。

自动络纱机3是从准备完毕喂纱纱管(喂纱纱管)11b引出纱线并将其卷绕为卷装的装置。自动络纱机3具备端架20和多个络纱单元(纱线卷绕机)30。端架20具有显示器等显示部、输入键等操作部、控制自动络纱机3的动作的机台控制部、和吸入后述主管道112内的空气的主鼓风机123。多个络纱单元30沿一个方向排列。

纱管处理装置5针对从上游工序的精纺机等供给的在卷管上缠绕有纱线的状态的喂纱纱管11a、准备完毕喂纱纱管11b、及由络纱单元30从准备完毕喂纱纱管11b引出一部分或全部纱线后的已使用纱管13,将其以安装于输送托盘9的状态输送,并向络纱单元30供给。

纱管处理装置5具有输送路61、纱管供给装置51、找头装置53及纱管拔出装置55。输送路61是输送喂纱纱管11a、准备完毕喂纱纱管11b及已使用纱管13的路径。输送路61的一部分由用于对输送托盘9进行输送的传送带、传送带驱动装置及路径规定板等构成。输送路61的另一部分由用于对输送托盘9进行输送的圆带、带驱动装置、带轮及路径规定板等构成。

纱管供给装置51将在精纺机等前工序中形成的喂纱纱管11a供给至输送路61上。找头装置53具有将喂纱纱管11a上的包头纱卷绕部分切断而形成纱线端的旋转刀具53a、将上述纱线端从喂纱纱管11a的纱线层表面剥下的搜索器53b、和形成准备完毕喂纱纱管11b的纱线处理装置70。旋转刀具53a、搜索器53b及纱线处理装置70沿着输送路61从上游侧起按此顺序配置。纱管拔出装置55回收已使用纱管13。在纱管拔出装置55的上游侧配置有辨别装置55a,该辨别装置55a辨别在卷管上是否卷绕有纱线、即、安装于输送托盘9的纱管是否为已使用纱管13。

控制装置7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及辅助存储装置等构成。控制装置7执行纱线卷绕系统1中的各种控制处理。各种控制处理例如通过将储存于rom内的程序加载到ram上并由cpu执行来进行。在控制装置7中,通过cpu、ram及辅助存储装置等硬件与上述程序等软件的协作,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控制装置7控制后述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动作。

纱线卷绕系统1如上所述具备飞花排出装置100。以下,参照图2、图3、图4及图5中的至少某一个对飞花排出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

飞花排出装置100是用于纱管处理装置5的装置。飞花排出装置100是将在纱管处理装置5中产生的线头或纤维屑等飞花回收并排出的装置。飞花通常是指浮动的棉屑或其它浮动的纤维屑,但在本发明中设为也包括纱管处理装置5的处理工序中产生的纱线状的碎屑即线头的概念。飞花排出装置100具备集绵箱(集绵部)110、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第1闸门(shutter)130及第2闸门140。

集绵箱110是收集飞花的部分,呈矩形箱状。在作为络纱单元30的排列方向的一个方向(以下称为“排列方向”)上的集绵箱110的一方侧连接有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在排列方向上的集绵箱110的另一方侧连接有主管道112。集绵箱110保持于纱管处理装置5的框架f。

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是供在纱管处理装置5中产生的飞花流动的流路。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与旋转刀具53a、搜索器53b及纱线处理装置70连接。由此,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向旋转刀具53a、搜索器53b及纱线处理装置70供给吸引力。另外,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回收在旋转刀具53a、搜索器53b及纱线处理装置70中产生的飞花并使其流通。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集绵箱110侧的端部沿着排列方向(第1方向)延伸,并与集绵箱110连通。

主管道112是供在各络纱单元30中产生的飞花流动的流路。主管道112与各络纱单元30连接。由此,主管道112向各络纱单元30的吸引机构供给吸引力。另外,在将主管道112应用于纺纱装置的情况下,回收各纺纱单元的纺纱装置的飞花及附着于各纺纱单元的牵伸装置的牵伸罗拉上的飞花等并使其流通。

主管道112中的集绵箱110侧的端部沿着排列方向延伸,并经由通气口119而与集绵箱110连通。通气口119形成于主管道112中的上游侧端部的内壁面(内面)112x。内壁面112x是平面状的铅垂面。通气口119是从主管道112与集绵箱110之间穿过的孔,呈矩形。

主管道112中的与集绵箱110侧为相反侧的端部在端架20中与主鼓风机123连接。主鼓风机123是使吸引流产生的吸引源。主鼓风机123吸入主管道112内的空气。主鼓风机123是大风量型的鼓风机。主鼓风机123具有一个通过旋转来产生吸引流的叶轮123a。主鼓风机123的最大的静压(输送空气的压力)即最大静压例如设为4kpa。

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是使吸引流产生的吸引源。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吸入集绵箱110内的空气。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是高压型的鼓风机。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最大静压比主鼓风机123的最大静压高。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最大静压例如设为4kpa。

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配置于集绵箱110的铅垂方向的上方。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具有多个(在此为两个)通过旋转来产生吸引流的叶轮120a。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保持于纱管处理装置5的框架f。

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具有进气管121及排气管124。进气管121构成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进气流路。进气管121与集绵箱110的上表面连接。在进气管121中安装有去除飞花的过滤器122。

排气管124构成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管。排气管124经由排气口125与主管道112连接。排气口125在主管道112中形成于与形成有通气口119的面相同的内壁面112x。排气口125是从主管道112与排气管124之间穿过的孔,呈圆形。排气口125在内壁面112x上位于通气口119的下方。排气管124朝向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上游侧沿着排列方向延伸,并在以向延长方向的下方弯曲的方式延伸之后,朝向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下游侧沿着排列方向延伸。

第1闸门130是对从集绵箱110向主管道112的流路进行开闭的机构。第1闸门130设于集绵箱110与主管道112的边界部(连接部分)。第1闸门130包括板部件131及支承机构133。板部件131呈与通气口119对应的矩形的板状。板部件131能够封闭通气口119。支承机构133将板部件13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支承机构133在内壁面112x上固定于通气口119的周边的上侧。

这种第1闸门130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集绵箱110内的压力与主管道112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自动成为闭状态。此时,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旋转数是第1旋转数,集绵箱110内的压力与主管道112内的压力相比变低(负压的绝对值变大)。闭状态是由板部件131封堵通气口119的状态。

另一方面,第1闸门130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或处于降低了旋转数的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平衡而自动成为开状态。此时,集绵箱110内的压力为主管道112内的压力以上。低速动作中的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旋转数是比第1旋转数小的第2旋转数。平衡是指与第1闸门130的形状、支承构造及自重等相应的力的平衡。开状态是在板部件131与通气口119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此外,旋转数是指每单位时间的旋转数。也可以将旋转数作为旋转速度处理。

第2闸门140是对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管124进行开闭的机构。第2闸门140设于排气管124与主管道112的边界部(连接部分)。第2闸门140包括板部件141、支承机构143及扭转弹簧144。板部件141呈与排气口125对应的圆形的板状。板部件141能够封闭排气口125。支承机构143将板部件14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支承机构143在内壁面112x上固定于排气口125的周边的水平方向一方侧。扭转弹簧144通过其弹力以使板部件141向靠近排气口125的方向摆动的方式对该板部件141施力。

这种第2闸门140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而自动成为开状态。开状态是在板部件141与排气口125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另一方面,第2闸门140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或处于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扭转弹簧144的弹力而成为闭状态。闭状态是由板部件141封堵排气口125的状态。

接着,对利用所说明的飞花排出装置100除去飞花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由主鼓风机123对主管道112内进行吸引而将主管道112内设为负压状态的状态下,当纱管处理装置5运转时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工作。通过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吸引集绵箱110内的空气,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进行吸引。此时,第2闸门140通过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而成为开状态,且排出的气体被排出到主管道112。因此,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能够利用主管道112内的压力(负压)来提高其负压。

其结果是,集绵箱110内的压力充分下降,从而集绵箱110内的压力与主管道112内的压力相比变低(负压的绝对值变大)。通过集绵箱110与主管道112之间的压力差而使得第1闸门130自动成为闭状态(参照图5)。然后,继续通过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吸引集绵箱110内的空气,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进行吸引。由此,产生于纱管处理装置5并在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流动的飞花积聚到集绵箱110的过滤器122。

之后,在集绵箱110中一定程度地积聚了飞花的情况下,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停止或者低速动作。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的压力下降,第2闸门140通过扭转弹簧144的弹力而成为闭状态,能够防止经由排气管124的向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倒流。集绵箱110内的压力恢复,集绵箱110内的压力成为主管道112内的压力以上,第1闸门130通过平衡而自动成为开状态(参照图4)。由此,集绵箱110内的飞花经由通气口119被向主管道112排出。该飞花与在各络纱单元30中产生的飞花一起流过主管道112并被输送至主集绵箱(未图示),由操作员除去。

以上,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由于具备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所以通过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工作,即使降低吸入主管道112的空气的主鼓风机123的电力消耗,也能以高吸引压力(吸引的负压)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进行吸引。另外,对于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而言,由于其排气管124与主管道112连接,所以能够利用主管道112内的压力来提高其静压。能够实现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所需的高静压(负压)、并且能够降低电力消耗。因此,根据飞花排出装置100,能够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进行吸引,且能实现节能化。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通过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动作并将第1闸门130设为闭状态,能够将在纱管处理装置5中产生的飞花可靠地积聚到集绵箱110。之后,例如通过使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停止或者低速动作并将第1闸门130设为开状态,能够将该飞花向主管道112排出。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第1闸门130构成为,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集绵箱110内的压力与主管道112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成为闭状态。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集绵箱110内的压力比主管道112内的压力低,因此能够利用该压力差将第1闸门130自动设为闭状态。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第1闸门130构成为,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通过平衡而成为开状态。由此,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力的平衡将第1闸门130自动设为开状态。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将第2闸门140设为闭状态,由此能够抑制飞花经由排气管124进入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第2闸门140构成为,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或者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扭转弹簧144的弹力而成为闭状态。由此,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或者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扭转弹簧144的弹力将第2闸门140自动设为闭状态。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在主管道112中的一个内壁面112x形成有与集绵箱110连通的通气口119和与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管124连通的排气口125。由此,能够实现紧凑的结构。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具有多个叶轮120a。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静压(负压)高的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配置于集绵箱110的铅垂方向的上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中的集绵箱110侧的端部沿着排列方向延伸,主管道112中的集绵箱110侧的端部沿着排列方向延伸。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管124朝向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上游侧沿着排列方向延伸,并在以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弯曲的方式延伸之后,朝向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下游侧沿着排列方向延伸。由此,除了能够实现以高吸引压力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进行吸引且实现节能化的上述效果之外,还能高效地构成飞花排出装置100。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最大静压比吸入主管道112内的空气的主鼓风机的最大静压高。由此,能够在以高静压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内进行吸引的同时降低主鼓风机123的电力消耗。

此外,由于根据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旋转数而将飞花自动向主管道112侧排出,所以无需由操作员去除纱管处理装置5的飞花。另外,仅通过由操作员使纱管处理装置5只停止或者低速动作少许时间,就能将飞花自动向主管道112侧排出。能够减小集绵箱110的大小。由于第1闸门130通过压力差而开闭,所以并不特别需要驱动装置,能够简化构造并实现低成本化。

在飞花排出装置100中,能够自由地设定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最大静压、和吸入主管道112内的空气的主鼓风机123的最大静压。能够提高选择的自由度。由于使两个鼓风机120、123协作,所以能够利用它们彼此的能力来实现最佳的静压。由此,能够在以高静压对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内进行吸引的同时降低主鼓风机123的电力消耗。

图6是表示鼓风机电力消耗与络纱单元30的纱锭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图6中,数据b0是仅具备主鼓风机123的以往结构的数据。数据b1是具备主鼓风机123及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纱线卷绕系统1的数据。以往结构的主鼓风机的静压为4kpa,相对于此,在纱线卷绕系统1中,主鼓风机123的静压为2kpa,能够降低静压。如图6所示可知,鼓风机电力消耗能够随着络纱单元30的纱锭数变大而明显下降。

图7是表示将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的排气管124与主管道112连接的情况和不连接的情况下的鼓风机特性的图表。在图7中,数据c0是未将排气管124与主管道112连接的以往结构的数据。数据c1是将排气管124与主管道112连接的纱线卷绕系统1的数据。如图6所示可知,在将排气管124与主管道112连接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静压,并且例如在流量为0时能够增加约2kpa(与主管道112的负压相当)。

以上,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与找头装置53连接,但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连接地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与纱管处理装置5的各种装置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具备第1闸门130。第1闸门130也可以是利用来自控制装置7等的控制信号而开闭的机构。第1闸门130也可以是由操作员手动开闭的机构。第1闸门130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集绵箱110内的压力与主管道112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成为闭状态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利用各种公知结构。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或者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平衡而成为开状态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利用各种公知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具备第2闸门140。第2闸门140也可以是利用来自控制装置7等的控制信号而开闭的机构。第2闸门140也可以是由操作员手动开闭的机构。第2闸门140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其排气而成为开状态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利用各种公知结构。在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120处于停止中或者低速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扭转弹簧144的弹力而成为闭状态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利用各种公知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第2闸门140或在其基础上将能够除去飞花的过滤器设于排气口125或者排气管124内。对第2闸门140施加弹力的弹性部件并不限定于扭转弹簧144,也可以是其它弹性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集绵部而具备集绵箱110,但也可以不具备集绵箱110。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纱管处理装置用管道111的下游侧的端部作为集绵部发挥功能。以上记载的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任意组合。

在上述中,例如在压力值以0kpa为基准的情况下,当压力值为20kpa时,作为数值是“大”,作为通常的静压是“大”,作为绝对压力是“大”。例如在压力值以0kpa为基准的情况下,当压力值为-20kpa时,作为数值是“小”,作为通常的静压是“小”,作为绝对压力是“大”。另外,例如在压力值以0kpa为基准的情况下,在-10kpa和-20kpa的压力值之间的关系中,当压力值为-20kpa时负压“大”,当压力值为-10kpa时负压“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