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第四面压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7738发布日期:2021-01-26 16:3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箱第四面压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箱第四面压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钉箱机是纸箱的后道加工设备之一,它的原理同普通钉书机的原理一样,只不过钉箱机是用糊口作为垫板,专门用于纸箱封箱。
[0003]
包装用的纸箱一般都包括有四个侧面,第一面具有糊口,糊口搭接在第四面上并通过钉箱机钉接,使第一至第四面合围形成一完整的四边形结构。现有技术中,由于糊口具有一定厚度,与第四面贴合后会使得两者连接处的厚度变大(约增厚2-6mm),打钉时由于厚度较厚会导致打钉的钉子爆裂脱落,而且纸箱平放时,糊口与第四面的连接处会向上凸起,当纸箱层层堆叠起来后,会形成倒v字形的向上隆起状,进而导致一定空间内的纸箱堆叠数量大大变少,平均一立方空间内,所浪费的空间达到33%以上,另外还会导致堆叠不稳定,堆叠高度较高时易倾倒,且不美观。
[0004]
目前国内外厂家生产的钉箱机种类众多,但是在钉箱前对纸箱第四面进行处理,减少糊口与第底面连接处隆起高度的机器设备则几乎是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纸箱第四面压面装置,通过将纸箱第四面的厚度压薄,避免了糊口与纸箱第四面的连接处隆起,并使得糊口与纸箱第四面的连接处打钉漂亮,防止打钉处爆裂。
[0006]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纸箱第四面压面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压轮和下压轮,上、下压轮的轮面之间存在间距,且该间距小于纸箱第四面的厚度;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由旋转电机驱动同步旋转。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同步传动,上压轮、下压轮的其中之一与旋转电机连接以实现旋转。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架上于上、下压轮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的上挡板和下托板,所述下托板的顶面与下压轮的顶轮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挡板的底面高于上压轮的底轮面,上挡板和下托板配合用于纸箱第四面的定位、导向和支撑。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挡板的纸箱入口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弧形导板,下托板的纸箱入口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弧形导板,上挡板和下托板的弧形导板之间形成喇叭状结构,可方便纸箱移入而不卡住。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
(1)本实用新型采用间距小于纸箱第四面厚度的上压轮和下压轮对纸箱第四面进行挤压,将纸箱第四面的厚度压薄,使糊口与纸箱第四面连接处的隆起高度小于1mm,当纸箱层层堆叠时提高空间利用率约33%,同时保证了堆叠稳定不易倾倒。
[0013]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纸箱第四面减薄,使得纸箱第四面与糊口的连接处打钉更漂亮,从外表角度看不出隆起,大大提高了美观度,还能有效防止打钉处爆裂。
[0014]
(3)本实用新型打破了国内外钉箱机厂家在这方面的技术空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中:机架1、上压轮2、下压轮3、旋转电机4、齿轮5、上挡板6、下托板7、弧形导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
如图1-2所示,一种纸箱第四面压面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上压轮2和下压轮3,上压轮2、下压轮3的轮面之间存在间距,且该间距小于纸箱第四面的厚度;上压轮2和下压轮3由旋转电机4驱动同步旋转。
[0020]
上压轮2和下压轮3之间通过齿轮5啮合实现同步传动,齿轮5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压轮2和下压力的一端,两个齿轮5之间形成啮合;上压轮2、下压轮3的其中之一与旋转电机4连接以实现旋转。
[0021]
机架1上于上、下压轮3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的上挡板6和下托板7,下托板7的顶面与下压轮3的顶轮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挡板6的底面高于上压轮2的底轮面,上挡板6和下托板7配合用于纸箱第四面的定位、导向和支撑。
[0022]
上挡板6的纸箱入口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弧形导板8,下托板7的纸箱入口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弧形导板8,上挡板6和下托板7的弧形导板8之间形成喇叭状结构,可方便纸箱移入而不卡住。
[0023]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