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

文档序号:26141869发布日期:2021-08-03 1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包括卷绕筒子夹(2)与筒子夹连接板(3),所述卷绕筒子夹(2)包括夹顶横梁(21)、活动侧臂(22)与固定侧臂(23),所述夹顶横梁(21)的后端与筒子夹连接板(3)的前端相连接,夹顶横梁(21)的两端分别与活动侧臂(22)、固定侧臂(23)的顶端相连接,活动侧臂(22)、固定侧臂(23)的底端分别设置有活动插盘(25)、固定插盘(26),活动侧臂(22)上近活动插盘(25)的部位与斜手柄(24)的内端相连接,斜手柄(24)的外端朝远离活动侧臂(22)的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还包括下纱单元(4)与空管存储单元(5),所述活动侧臂(22)的顶端与夹顶横梁(21)相互铰连;

所述下纱单元(4)包括外抓手(41)、下纱基板(42)、驱动机(43)与内凹推板(44),所述外抓手(41)的一端与斜手柄(24)的外端进行夹持配合,外抓手(41)的另一端与下纱基板(42)的一端相连接,下纱基板(42)的另一端与驱动机(43)的底部相连接,驱动机(43)的顶部设置的伸缩推杆(431)的外端与内凹推板(44)的背面相连接,内凹推板(44)的正面为内凹的推板夹槽(445);

所述空管存储单元(5)包括放管部(51)与引管部(52),所述放管部(51)与筒子夹连接板(3)相连接,放管部(5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空管(10),所述放管部(51)的前端与引管部(52)的高端相连接,引管部(52)的底端朝向推板夹槽(445)的方向延伸,且引管部(52)的底端、推板夹槽(445)之间设置有出纱卷间隙(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抓手(41)包括上抓板(411)、中抓板(412)与下抓板(413),所述上抓板(411)的内端与中抓板(412)的顶部垂直连接,下抓板(413)的内端与中抓板(412)的底端垂直连接,上抓板(411)、下抓板(413)的外端均朝远离下纱基板(42)的方向延伸,且上抓板(411)、下抓板(413)之间的中轴连接线在中抓板(412)上的投影为一根斜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纱基板(42)为台阶型结构,包括纵一板(421)、平二板(422)、纵三板(423)与平四板(424),所述外抓手(41)的另一端与纵一板(421)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纵一板(421)的外端与平二板(422)的一端垂直连接,平二板(422)的另一端与纵三板(423)的内端垂直连接,纵三板(423)的外端与平四板(424)的内端垂直连接,平四板(424)的板面与驱动机(43)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纵一板(421)与平二板(422)夹成有台阶一间隙(425),纵三板(423)与平四板(424)夹成有台阶二间隙(426),且台阶一间隙(425)、台阶二间隙(426)、驱动机(43)、伸缩推杆(431)、内凹推板(44)都位于下纱基板(42)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抓手(41)的另一端与抓手甲座(45)的左端相连接,抓手甲座(45)的右端通过抓手销轴(451)与抓手乙座(46)的左端进行转动配合,抓手乙座(46)的右端与纵一板(421)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

所述抓手乙座(46)的的左端上开设有内切斜面(461),该内切斜面(461)与外抓手(41)的另一端之间夹成有抓手转动空隙(46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推板(44)包括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与上钩横板(444),所述竖中直板(442)的背面与伸缩推杆(431)的外端相连接,竖中直板(442)的顶部与斜上延板(441)的低端相连接,竖中直板(442)的底部与斜下延板(443)的高端相连接,斜下延板(443)的低端与上钩横板(444)的底部相连接,上钩横板(444)的顶部上翘延伸;

所述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上钩横板(444)共夹成同一个推板夹槽(44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管部(51)包括空管储盒(511)、盒连支座(512)与放管滑轨(513),所述空管储盒(51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空管(10),所述空管储盒(511)的侧部与盒连支座(512)的底部相连接,盒连支座(512)的顶部沿位于其上方的放管滑轨(513)进行滑动配合,放管滑轨(513)的底面与筒子夹连接板(3)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筒子夹连接板(3)的前端与夹顶横梁(21)之间形成的板梁夹角(31)为钝角,所述筒子夹连接板(3)的后端相对于筒子夹连接板(3)的前端斜向上延伸;所述空管储盒(511)的前端为出管口(514),该出管口(51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与出管口(514)进行开关配合的升降挡板(53);

所述引管部(52)包括中引导横梁(52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引导角梁(522)、右引导角梁(523),所述出管口(514)位于中引导横梁(521)的一侧,所述左引导角梁(522)、右引导角梁(523)位于中引导横梁(521)的另一侧,所述左引导角梁(522)的底端与右引导角梁(523)的底端之间夹成有引导口(524),该引导口(524)与推板夹槽(445)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管部(52)还包括引管折底板(54)、纵连杆(541)与引转轴(542),所述引管折底板(54)包括相互连接的高平板(546)与低平板(547),所述引转轴(542)穿经高平板(546)后与中引导横梁(521)的中部相铰连,中引导横梁(521)绕引转轴(542)进行转动配合,中引导横梁(521)上近引转轴(542)的部位与纵连杆(541)的一端相铰连,纵连杆(541)为折型结构,纵连杆(541)的另一端与引管气缸(544)的输出端相铰连,引管气缸(544)的侧部与低平板(547)相连接,低平板(547)的顶面通过引管侧支座(543)与空管储盒(511)的侧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平板(546)的前端设置有向上折弯的引导折叠管(545),所述空管储盒(511)的前端设置有向下折弯的储盒折叠管(515),且储盒折叠管(515)高于引导折叠管(545)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管口(51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推拉式电磁阀(531),该推拉式电磁阀(531)的输出端位于其底部,推拉式电磁阀(531)的输出端与升降挡板(53)的底端相连接,两个升降挡板(53)的间距小于两个推拉式电磁阀(531)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顶横梁(21)的内部设置有横梁拉簧(211),所述活动侧臂(22)的顶端通过横梁销轴(221)与夹顶横梁(21)的端部进行转动配合,活动侧臂(22)上近其顶端的部位与横梁拉簧(211)的外端相连接,横梁拉簧(211)的内端与拉簧底板(222)的内端相连接,拉簧底板(222)的底部与夹顶横梁(2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拉簧底板(222)位于夹顶横梁(21)的内部。


技术总结
一种下纱换管一体化装置,包括下纱单元、空管存储单元、卷绕筒子夹与筒子夹连接板,所述卷绕筒子夹包括夹顶横梁、活动侧臂与固定侧臂,夹顶横梁的后端与筒子夹连接板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下纱单元包括外抓手、下纱基板、驱动机与内凹推板,所述空管存储单元包括放管部与引管部,所述放管部与筒子夹连接板相连接,放管部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空管,放管部的前端与引管部的高端相连接,引管部的底端朝向下纱单元中的推板夹槽的方向延伸,且引管部的底端、推板夹槽之间设置有出纱卷间隙。本设计不仅能简化操作步骤,实现自动下纱、换管,而且运行流畅,生产效率较高,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巧;杨涛;梅顺齐;陈振;姬巧玲;祖耀;孟凡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纺织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