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94546发布日期:2022-04-16 12:3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2.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编织袋以造价低廉、抗拉扯强度大等特点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编织袋颜色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无毒无味,对人身体伤害一般较小,虽然是经各种化学塑料制造而成,但是其环保性较强,且回收力度较大。编织袋用途很广,在农产品包装中,塑料编织袋已经广泛用于水产品包装、禽类饲料包装、养殖场的覆盖材料、农作物种植的遮阳、防风、防雹棚等材料,常见产品有饲料编织袋、化工编织袋、腻子粉编织袋、尿素编织袋、蔬菜网眼袋、水果网眼袋等;在食品包装领域,常见的编织袋有大米编织袋、面粉编织袋、玉米编织袋等;特别地,抗洪救灾缺少不了编织袋:堤坝、河岸、铁路、公路的修建中也缺少不了编织袋具体地有防讯编织袋、防旱编织袋、防洪编织袋。
3.对于饲料编织袋和尿素编织袋等农产品编织袋来说,由于产品需要防潮或者防止气味扩散等需求,编织袋的里面通常要加上一层内膜,现有技术中对于编织袋外袋与内膜定型主要是通过定型机来完成的,但现有编织袋定型机定型效果差,有时编织袋的内膜还会从外袋上脱落,降低了出产的成品率。
4.如何做到编织袋内膜准确自动定位,并将内膜与外袋进行定型,成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它包括加工总成,所述加工总成包括加工总成框架和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在加工总成框架上工作面所对应区域形成物料调整空间,物料在物料调整空间内进行物料状态调整。
6.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总成还包括调节联动机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通过调节联动机构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且调节联动机构带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向物料调整空间进行伸向或远离动作。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联动机构包括:调节驱动装置,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并且调节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固接。
8.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包括: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固接在调节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抓取装置的抓取方向朝向物料调整空间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数量为2,朝向物料调整空间设置,且两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并通过调节联动机构进行开启或闭合动作,当两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相对开启时形成物料调整空间的边界。
10.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包括沿物料调整空间延伸方向布置的n组夹具和/ 或负压装置,相邻夹具或负压装置之间有间隔。
11.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总成还包括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包括调节移位机构,所述调节移位机构安装在加工总成上,且调节移位机构能够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和/或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与物料调整空间之间的相对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总成还包括定型装置一,所述定型装置一包括定型结构一和压料装置,所述定型结构一安装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上,所述压料装置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或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上,且能够相对定型装置一运动直至压在定型结构一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定型结构一为高频电子热合设备。
14.进一步的,所述压料装置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且包括驱动装置一和压料件,所述压料件为与定型结构一适配的点和/或线和/或面结构,压料件通过驱动装置一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
15.进一步的,所述压料装置安装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上,且为柔性材质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包括外物料调节装置和内物料调节装置,所述内物料调节装置和外物料调节装置沿物料输送方向间隔的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所述外物料调节装置包括状态调节动力机构、状态调节传动机构和外袋吸盘,所述状态调节动力机构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动力输出端与状态调节传动机构联动,所述状态调节传动机构数量为2,且分别与外袋吸盘固接,带动外袋吸盘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所述外袋吸盘上固装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相互运动能够压在定型结构一上。
17.进一步的,所述内物料调节装置包括内袋上吸盘、内袋下吸盘和内袋驱动装置,所述内袋下吸盘固接在加工总成框架上,所述内袋驱动装置垂直于入料方向固接在加工总成框架上,端部与内袋上吸盘固接,带动内袋上吸盘相对于内袋下吸盘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
18.进一步的,所述状态调节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电机固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数量为2,转动安装加工总成框架上,带动状态调节传动机构运动,所述同步带绷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19.进一步的,所述状态调节传动机构包括轴承座、传动轴、偏心轮、轴承、偏心轮套、连接杆、束位轴和束位轴套,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且传动轴与从动轮套固,所述偏心轮数量为2,且偏心轮之间有间隔的套固在传动轴上,偏心轮通过轴承与偏心轮套套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偏心轮套固接,另一端与外袋吸盘铰接,所述束位轴端部与外袋吸盘固接,且束位轴垂直于入料方向,所述束位轴套固接在加工总成框架上,且束位轴套与束位轴间隙配合。
20.进一步的,所述外袋吸盘上的负压孔设置在压料装置的一侧或两侧。
21.进一步的,所述外袋吸盘的负压孔设置在压料装置两侧。
22.进一步的,所述定型结构一为热定型设备,且热合面上均匀分布有热合结构,热合结构的形状可以是点和/或线和/或面。
23.进一步的,所述热合结构是点时高度h≥2mm。
24.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还包括调节工件,所述调节工件安装在调节移位机构上,通过调节移位机构和/或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进行联动,调节工件为具有抓取
功能的机构,且调节工件抓取方向垂直于调节工件往复运动的方向。
2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移位机构包括移位驱动装置和移位传动机构,所述移位驱动装置通过移位传动机构带动调节工件进行朝向或背向物料调整空间的往复运动。
26.进一步的,所述移位传动机构为水平设置的滑块滑轨机构,所述移位驱动装置驱动移位传动机构中的滑块进行位移。
27.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还包括侧撑工件和撑开驱动机构,所述撑开驱动机构安装在加工总成上,且撑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设置在调节移位机构一侧的侧撑工件联动,所述撑开驱动机构带动侧撑工件沿调节移位机构往复运动所在平面进行伸缩往复动作。
28.进一步的,所述侧撑工件为带有气孔的管状结构,且侧撑工件与负压气路连通,所述侧撑工件与调节工件运动方向不为同向或反向。
29.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还包括侧撑工件一,所述侧撑工件一为带有曲边的弹性工件,所述侧撑工件一设置在调节移位机构一侧,且侧撑工件一一端固接在调节工件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由侧撑工件一固接端至自由端的边缘为凸弧。
30.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还包括侧撑工件二,所述侧撑工件二数量为2,且对称设置,侧撑工件二包括驱动件和撑袋件,所述驱动件为伸缩驱动件,驱动件与撑袋件固接,所述撑袋件在沿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运动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撑袋件通过驱动件调节之间的距离,当撑袋件在驱动件伸出到上限位时,撑袋件之间距离大于侧撑工件间的距离。
31.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总成还包括定型装置,所述定型装置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相邻地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且定型装置所在位置比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远离物料。
32.进一步的,所述定型装置包括定型机构和定型联动机构,所述定型机构通过定型联动机构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上,定型联动机构带动定型机构相对于物料调整空间进行伸/缩往复动作。
33.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机构为电压式热合设备、超声波设备、钉口、高频电子热合设备或缝纫设备。
34.进一步的,所述定型装置数量为2,呈面对称设置,且两个定型机构通过各自连接的定型联动机构带动进行定型机构之间开启或闭合动作,开启状态下的定型机构形成物料调整空间的边界。
35.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机构与调节工件配合进行物料定型,所述调节工件还包括设置在物料调整空间内的定型受压部件,所述定型受压部件为具有与定型机构工作结构形状适配的受压点和/或线和/或面结构,所述定型装置将物料压在定型受压部件上进行定型。
36.进一步的,所述定型受压部件通过移位传动机构安装在加工总成上,且所述移位传动机构还包括竖直方向移位机构,所述定型受压部件与移位传动机构中的滑块滑轨机构设置在竖直方向移位机构的位移端,并与竖直方向移位机构联动。
37.进一步的,所述定型联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部件,所述驱动装置、传动部件和定型机构依次联动。
3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同步传动件,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每个传动部件。
39.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总成通过物料输送总成进行物料的输送。
40.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输送总成包括设置在输送总成框架上的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物料抓取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物料抓取装置。
4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同步带、张紧轮三和同步带侧板,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张紧轮三通过同步带侧板安装在输送总成框架上,所述主动带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张紧轮三通过传动同步带同步传送连接。
42.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抓取装置包括:前抓取装置、后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安装板、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和同步带固定板,所述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在输送总成框架上,所述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与抓取装置安装板固接,所述抓取装置安装板通过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与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前抓取装置和后抓取装置沿物料输送方向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上,所述同步带固定板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上并且同步带固定板与传动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同步带带动抓取装置安装板在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上沿物料输送方向做往复运动。
43.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抓取装置还包括:零位感应装置,所述零位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上一固定位置处的零位感应板和安装在输送总成框架上的传感器。
44.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设置在工序进料端的入料总成,所述入料总成包括:入料总成框架和入料输送机构,所述入料输送机构安装在入料总成框架上。
45.进一步的,所述入料输送机构包括:电机四、主动带轮四、主动轴一、从动辊一、传送带轮一和传送带一,所述主动轴一和从动辊一有间隔的水平的安装在入料总成框架上,所述主动带轮四套固在主动轴一上并且主动带轮四通过同步带与电机四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轮一设置为n个,并且多个传送带轮一等距的套固在主动轴一上,所述传送带轮一和从动辊一通过传送带一传动连接。
46.进一步的,所述入料总成还包括:入料调整定位机构,物料经入料调整定位机构调整后由入料输送机构和/或物料输送总成输送至加工总成。
47.进一步的,所述入料调整定位机构包括:挡料件、挡料件气缸、气缸安装板、挡料头座、挡料尾座、挡料调节丝杆、调节丝杆座、安装板滑块和导向滑杆,所述挡料头座与挡料尾座固定安装在入料总成框架上,且挡料头座与挡料尾座之间通过导向滑杆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气缸安装板上固接有安装板滑块,且安装板滑块能够滑动地套接在导向滑杆上,所述气缸安装板上安装有挡料件气缸,挡料件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连接有挡料件,挡料件在挡料件气缸的带动下朝向物料方向伸缩,所述气缸安装板上还安装有调节丝杆座,所述调节丝杆座与挡料调节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挡料调节丝杆与导向滑杆平行设置,且贯穿挡料头座或挡料尾座。
48.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设置在工序出料端的出料总成:所述出料总成包括:出料总成机架、出料输送机构以及叠放机构,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和叠放机构工序相接地安装在出料总成机架上,所述叠放机构对应卸料区域设置。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包括:出料输送机架和出料输送部,出料输送部安装在出料输送机架上,所述出料输送部包括出料传送部和/或出料压轮部。
49.进一步的,所述出料传送部包括:电机五、传动带轮二、主动轴二、从动辊二和传送带二,所述主动轴二和从动辊二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位于出料传送部进料端和出料端
位置,该设备通过出料传送部将原料袋运送至叠放机构进料端,所述传动带轮二套固在主动轴二上,且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传送带二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绕设在传动带轮二和从动辊二上,形成传送平面,所述电机五固装在出料总成机架上且电机转动轴与主动轴二传动连接。
5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压轮部包括:出料压轮机架、抬压轮、抬压轮气缸、连接轴、定压轮、连接架一和连接架二,所述出料压轮机架架设在出料传送部竖直上方,抬压轮设置在且出料传送部进料端且能够与出料传送部接触和分离的连接在出料压轮机架上,所述定压轮设置在出料传送部出料端位置,且压在出料传送部上,定压轮通过连接架二安装在出料压轮机架上。
51.进一步的,一种如上所述包装袋加工设备的工作方法,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2.s2定型:原料袋通过入料总成输送至加工总成处,原料袋双层结构在加工总成处形成结合结构;
53.s21袋口撑开: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拾取袋口两侧,并将袋口打开;
54.s22压板入袋: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经由开启状态下的袋口进入到物料内部;
55.s24二段出/入袋:所述侧撑工件在调节移位机构的带动下向袋口伸入或伸出,完成物料袋体与内膜间的袋口边缘调节相对位置的动作。
56.s26外侧定型:所述定型装置将物料压在定型受压部件上进行定型;
57.s27复位送出: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复位,通过物料输送总成将原料袋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位。
5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4中,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的侧撑工件对内袋进行负压吸附,并在调节移位机构的带动下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配合完成物料袋体间的袋口边缘调节相对位置的动作。
5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4与s26之间还包括步骤s24-1,所述s24-1横撑展开:所述侧撑工件在撑开驱动机构驱动下进行沿调节工件所在平面内进行伸缩动作,将袋体撑至平展。
6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4-1与s26之间还包括步骤s25,所述s25下降定型:所述调节工件经由调节移位机构驱动,随设置在一侧的定型装置向设置在另一侧的定型装置移动,设置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两侧的定型装置同时将物料压在调节工件上。
6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所述s1摆正送料:将待加工的原料袋放置在入料总成框架上,通过入料输送机构和/或物料输送总成将原料袋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位。
62.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入料输送机构将原料袋送至下一工位之前,先配合入料调整定位机构调整原料袋进入入料总成机构的角度,将原料袋侧边调整至与进料方向垂直后,入料输送机构和/或物料输送总成将原料袋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位。
6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所述s3出料:物料通过出料总成叠放至储料区;
64.s31压送出料: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将成品物料输送至叠放机构;
65.s32叠袋:所述叠放机构将成品物料堆叠在卸料区域。
66.进一步的,所述s26外侧定型:所述定型装置中的压料装置将物料压在定型结构一上进行定型。
67.进一步的,所述s26外侧定型: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带动中的压料装置将物料压在定型结构一上进行定型。
68.优点效果
69.通过实施本发明中技术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为:
70.1.入料时对物料的角度能够自动调节节省人工,提高效率。
71.2.设备内传动稳定,且定型机构的同步率高,定型效果好,成品率高。
72.3.解决了在定型时由于双层物料的结构原因带来的定型不规整的缺点。
73.4.各工位出料后物料状态整齐。
附图说明
7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75.图2为本发明的加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76.图3为本发明的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和调节联动机构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77.图4为本发明的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78.图5为本发明的侧撑工件一与调节工件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79.图6为本发明的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80.图7为本发明的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81.图8为本发明的物料输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82.图9为本发明的物料输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83.图10为本发明的入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84.图11为本发明的入料调整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85.图12为本发明的出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86.图13为本发明的出料压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87.图14为本发明的叠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88.图15为本发明的折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89.图16为本发明的轴向折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0.图17为本发明的折边开合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1.图18为本发明的径向位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2.图19为本发明的径向折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3.图20为本发明的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4.图21为本发明的调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5.图22为本发明的定型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96.图23为本发明的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97.图24为本发明的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98.图25为本发明的物料调节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99.图26为本发明的定型结构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00.图27为本发明的定型结构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01.图28为本发明的定型结构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102.图例:1.加工总成;11.加工总成框架;12.定型装置;121.定型机构;1211.热合刀;1212. 热合刀座;1213.定型安装架;122.定型联动机构;1221.连接杆二;1222.齿条;1223.齿轮二; 1224.齿轮轴;1225.轴承座;1226.摆动臂;1227.定型联动气缸;1228.齿条座;122a.驱动装置; 122a1.主动轮一;122a2.上从动轮一;122a3.下从动轮一;122a4.张紧轮一122a5.同步带一; 122a6.电机一;122b.传动部件;122b1.连接杆一;122b2.偏心轮套一;122b3.偏心轮一;122b4. 传动轴一;122b5.轴承座一;123.物料调整空间;13.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1.外物料调节装置;1311.状态调节动力机构;13111.电机;13112.主动轮;13113.从动轮;13114.同步带;1312. 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1.轴承座;13122.传动轴;13123.偏心轮;13124.轴承;13125.偏心轮套;13126.连接杆;13127.束位轴;13128.束位轴套;1313.外袋吸盘;132.内物料调节装置; 1321.内袋上吸盘;1322.内袋下吸盘;1323.内袋驱动装置;133.抓取装置;134.气管;14.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1.调节工件;1411.定型受压部件;142.调节移位机构;1421.移位驱动装置;1422.移位传动机构;14221.竖直方向移位机构;143.侧撑工件;144.撑开驱动机构;1441. 撑开机构滑块;1442.撑开机构滑轨;1443.撑开机构气缸;1444.连接片;145.侧撑工件一;146. 侧撑工件二;1461.驱动件;1462.撑袋件;15.调节联动机构;151.调节驱动装置;152.安装件; 16.定型装置一;161.定型结构一;1611.热合凸点;1612.热合刀底座;162.压料装置;1621. 驱动装置一;1622.压料件;2.折边总成;21.折边总成机架;22.轴向折边机构;221.翻折机构; 2211.折边件;2212.翻折动力装置;22121.齿传动机构;221211.直齿条;221212.齿轮一;2213. 翻折传动机构;22131.转动轴;222.物料定位机构;223.工作空间;23.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1. 主动轮二;232.上从动轮二;233.下从动轮二;234.张紧轮二;235.同步带二;236.电机二; 24.径向位移机构;241.位移板;242.位移板滑块;243.位移板滑轨;244.位移机构安装板;245. 位移机构气缸;25.径向折边机构;251.撑开件;252.撑开位移机构;2521.撑开滑块;2522.撑开滑轨;2523.撑开气缸;2524.撑开机构安装板;26.结合器;27.凸轮机构;271.连接杆二; 272.偏心轮套二;273.偏心轮二;274.传动轴二;275.轴承座二;28.调位机构;281.调位螺栓; 282.可转动连接件一;283.调位安装板;3.物料输送总成;31.动力装置;32.传动机构;321. 主动带轮;322.从动带轮;323.传动同步带;324.张紧轮三;325.同步带侧板;33.输送总成框架;34.物料抓取装置;341.前抓取装置;342.后抓取装置;343.抓取装置安装板;344.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345.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6.同步带固定板;347.抓取装置防撞装置;348. 零位感应装置;4.入料总成;41.入料总成框架;42.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1.挡料件;422.挡料件气缸;423.气缸安装板;424.挡料头座;425.挡料尾座;426.挡料调节丝杆;427.调节丝杆座;428.安装板滑块;429.导向滑杆;43.入料输送机构;431.电机四;432.主动带轮四;433. 主动轴一;434.从动辊一;435.传送带轮一;436.传送带一;5.出料总成;51.出料总成机架; 52.出料输送机构;521.出料输送机架;522.出料输送部;5221.出料传送部;52211.电机五; 52212传动带轮二;52213.主动轴二;52214从动辊二;52215.传送带二;5222.出料压轮部; 52221.出料压轮机架;52222.抬压轮;52223.抬压轮气缸;52224.连接轴;52225.定压轮;52226. 连接架一;52227.连接架二;53.叠袋机构;531.叠料件;532.叠料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0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104.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它包括加工总成1,加工总成1包括加工总成框架11和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 上,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工作面所对应区域形成物料调整空间123,物料在物料调整空间123内进行物料状态调整。具体的,物料可以是单层结构,物料在调整空间123内进行物料状态的调节。
105.如图3所示,加工总成1还包括调节联动机构15,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通过调节联动机构15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且调节联动机构15带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向物料调整空间123进行伸向或远离动作。调节联动机构15包括:调节驱动装置151和安装件 152,调节驱动装置151通过安装件152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具体的安装件可以是安装板,并且调节驱动装置151动力输出端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固接,调节驱动装置151 可以选用电机或气缸等,本发明以气缸举例,调节驱动装置151带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 伸向或远离物料调整空间123,通过设置调节驱动装置151,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与物料的相对位置关系,便于进行实施物料调整工作,通过设置调节联动机构15可以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形成的空间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原料工况。
106.具体的,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包括:抓取装置133,抓取装置133固接在调节驱动装置151的驱动端上,抓取装置133的抓取方向朝向物料调整空间123设置。抓取装置133可以选用夹具或负压装置,优选的,采用负压抓取装置相比夹具可以减少对物料的影响,尤其是当待处理物料为膜或者袋体时,采用夹具会影响物料平整度,此处以负压装置举例,抓取装置可以采用内部中空,底面带有气孔的负压吸板作为抓取装置133,且通过气管134与真空设备气路连通,当抓取装置133对物料进行抓取工作时,在调节驱动装置151的带动下,抓取装置133朝向物料调整空间123内进行位移,直至与物料进行接触,对物料进行抓取工作,使物料被吸附在抓取装置133的抓取面上,具体的物料紧贴在负压吸板的吸附面上,在调整驱动装置151的带动下,物料与抓取装置同步移动,以便物料在调整空间内进行调整移位。当需要处理的物料为双层膜体结构时,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可以设置为沿物料调整空间123延伸方向布置的2组夹具和/或负压装置,相邻夹具或负压装置之间有间隔。例如沿双层塑料膜层与层的延伸方向,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分别对应待处理的双层结构设置,分别吸附每层膜体边缘的膜面,这样可以将双层膜体进行移位,对其进行固定,例如设置两组抓取装置133可以处理双层塑料膜,工作时分别吸住物料的两层膜,由于膜材料有不贴合的情况,这样当进行对齐操作时不方便,进行其他加工操作时会出现由于两层之间存在缝隙定型出现褶皱现象,通过两组负压抓取装置分别对两层膜控制,将物料的位置固定,物料固定后,更加便于其他装置对物料进行加工,相邻夹具或负压装置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依据待处理的双层物料层与层之间的间隔设置,且双层物料每层的待调整边的边缘通过物料状态调整装置一13对齐夹具或负压装置处,便于抓取装置133对每层边缘进行抓取吸附,并在调节驱动装置151的带动下,在物料调整空间123内对每层物料进行移位调整,使层与层之间不易发生相对位移,当需要进行双层物料每层边缘对齐工作时,可以在上述吸附的基础上,进行移位调整工作。
107.相应的,当需要处理的物料为袋体时,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上述物料状态调
节装置一13设置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将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关于袋体对称设置,具体的,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数量为2,朝向物料调整空间123设置,且两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 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并通过调节联动机构15进行开启或闭合动作,当两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相对开启时形成物料调整空间123的边界。为降低加工总成1的设备装配难度,可以选择将一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与加工总成框架11固接,另一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通过调节联动机构15进行带动,使两个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之间开启或闭合动作,具体的,可以将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待处理的袋进入加工总成1上的物料调整空间123内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在调节联动机构15的带动下做闭合动作,当抓取装置133与袋体接触后,抓取装置133负压吸气,将包装袋两面通过抓取装置133进行抓取固定,之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在调节联动机构15的带动下相互远离做打开动作,或是相互靠近做闭合动作从而将袋体袋口打开或闭合,并且当需要将物料调整至闭合状态时,可以通过设置对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相对闭合来完成,这样可以将袋口压平或减小袋口形变有利于袋体在调整后的状态统一,便于设备对袋体进行加工。
108.如图4所示,加工总成1还包括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包括调节工件141和调节移位机构142,调节移位机构142安装在加工总成1上,并与调节工件 141和/或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联动,调节移位机构142能够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 和/或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与物料调整空间123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的,本发明以处理双层套装袋体进行举例,由于双层袋的内袋与外袋袋口边缘位置随机,不能保证一定是平齐的状态,这样的袋体状态会影响后续的加工过程,需要将双层袋的内外袋袋口边缘调整至平齐状态,通过设置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配合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完成上述内外袋袋口边缘的调整,可以将袋体的外袋置于物料调整空间内,由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负压吸附将外袋袋口打开,内袋袋体则由调节工件141和调节移位机构142进行调整,将内袋沿袋体延伸方向推至内外袋袋口平齐的位置上,此时调节移位机构142与调节工件141进行联动;还可以将袋体的内袋通过调节工件141固定在物料调整空间123内,外袋由调节移位机构142 和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进行调整,将外袋沿袋体延伸方向拉至预定位置,此时调节移位机构142和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联动;还可以将调节移位机构142分别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和调节工件141进行联动,在袋体延伸方向上同时对袋体的内外袋进行位置上的调整,使内外袋的袋口达到平齐状态。
109.如图4所示,调节移位机构142包括移位驱动装置1421和移位传动机构1422,移位驱动装置1421通过移位传动机构1422带动调节工件141进行朝向或背向物料调整空间123的往复运动。通过移位驱动装置1421带动调节工件141,可以调整调节工件141伸入的距离,能够适应不同工况需要,移位驱动装置1421可以选用电机、气缸等,本发明选用气缸作为移位驱动装置1421的选型,相应的,移位传动机构1422为水平设置的滑块滑轨机构,移位驱动装置1421驱动移位传动机构1422中的滑块进行位移。具体的,移位传动机构1422中的滑轨通过一安装板水平的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移位传动机构1422中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且滑块与调节工件141固接,当调节工件141在调节移位机构142带动下进行物料调节工作时,移位驱动装置1421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块固接,通过滑块的位移从而带动调节工件 141进行移动,完成调整工作。
110.相应的,调节工件141为具有抓取功能的机构,且调节工件141抓取方向垂直于调
节工件141往复运动的方向。具体的,调节工件141可以为夹具或负压装置,本发明选用负压装置,当物料为膜或袋体时,采用夹具会造成物料的褶皱,不利于后续加工工作的进行,具体的,可以选用具有中空结构、开设有吸气孔的负压吸板,负压吸板通过管路与真空设备气路连通,本发明以处理双层套装袋体进行举例,通过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将内外袋的袋口打开,调节工件141通过负压吸附内袋袋体边缘,并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相配合,其在调节移位机构142的带动下沿袋体延伸方向向物料调整空间123伸入,将双层袋体的边缘进行对齐调整,有助于将物料状态统一。
111.设备能够对双层物料袋体进行加工,现在以双层物料袋体进行举例,物料袋体进入加工设备,袋口朝向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侧设置,物料袋体通过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将袋口进行位置调整至对应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抓取物料袋口部位,进而分离,将物料袋口调整至开口状态,此时即使物料袋体为双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 分别抓取物料袋的外袋袋口和内膜袋口,这样就能进行袋口间相对位置固定的开启动作,当袋口开启后物料状态调整装置二14可以伸入袋口内,抓取内膜袋体之后,此时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送开内膜边缘,并通过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将内膜袋进一步地塞入或拉出外袋,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和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配合,并在调节联动机构15和调节位移机构142的带动下完成内膜在外袋内的缩进量或伸出量,以适应不同包装袋的尺寸要求、填装工艺要求或缝制工艺要求。
112.如图4所示,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还包括侧撑工件143和撑开驱动机构144,撑开驱动机构144安装在加工总成1上,且撑开驱动机构144的驱动端与设置在调节工件141一侧的侧撑工件143联动,撑开驱动机构144带动侧撑工件143沿调节工件141往复运动所在平面进行伸缩往复动作。相应的,侧撑工件143与调节工件141共同组成板状结构,且侧撑工件143为带有气孔的管状结构,且侧撑工件143与负压气路连通,侧撑工件143与调节工件 141运动方向不为同向或反向。具体的,侧撑工件143可以选用带有气孔的l型管,侧撑工件143形成上述板状结构的边缘,这样的设置减小侧撑工件143的体积,这样就可以以一个体积较小的工件更为容易的伸入至物料袋口内进行工作,又不会影响抓取或撑开的效果,且侧撑工件143的伸缩方向可以设置为与调节工件141往复运动方向相垂直,这样设置更有利于侧撑工件143进行伸缩操作,经过此处加工,物料袋袋口会变呈被抓取状态下并且保持横向平复状态,这样的包装袋加工之后袋口部位也是平复的。
113.具体的,撑开驱动机构144包括:撑开机构滑块1441、撑开机构滑轨1442、撑开机构气缸1443和连接片1444,撑开机构滑块1441与撑开机构气缸1443的动力输出端固接并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撑开机构滑轨1442上,撑开机构滑轨1442延伸方向与调节工件141往复运动方向相垂直,在调节工件伸入包装袋袋口后,撑开机构气缸1443带动撑开机构滑块1441沿撑开机构滑轨1442向两侧动作,侧撑工件143通过连接片1444随撑开机构滑块1441向两侧动作将袋口撑展,然后侧撑工件143再进行负压吸气,对袋体进行吸附抓取。
114.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和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相互配合处理双层套装袋体时,内袋袋口位于外袋袋口之外,调节联动机构15带动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向双层袋体运动至接触到袋体表面,然后分别吸附内外袋,调节联动机构15带动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之间相互远离,将内外袋袋口撑开,然后侧撑工件143和调节工件141向内袋袋体内部运动,当运动到袋内时侧撑工件143在撑开驱动机构144的带动下横撑将内袋撑紧并
通过负压吸气将内袋吸附,同时调节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中吸附内的抓取装置133释放内袋,调节移位机构142带动内袋沿袋体延伸方向移动至内外袋袋口平齐的位置,完成双层袋体的内外袋袋口的调整工作。
115.如图5所示,侧撑工件143还可以替换为侧撑工件一145这种形式,侧撑工件一145为带有曲边的弹性工件,侧撑工件一145与调节工件141延伸方向同向设置,且侧撑工件一145 一端固接在调节工件141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由侧撑工件一145固接端至自由端的边缘为凸弧。在这里侧撑工件一145需要具有一定弹性,弹性系数以发生形变时不撑破内袋为准,在这里将侧撑工件一145以金属杆进行举例,金属杆优选为带有曲度的杆体,将作为侧撑工件一145的金属杆一端固装在调节工件141一侧,另一端由于曲度的关系远离调节工件141,但金属杆应当具有朝向调节工件141延伸、伸缩方向同向的杆体,随调节工件141进、退,随着调节工件141进入到袋体内,作为侧撑工件一145的金属杆的自由端伸入至袋口内,进而通过自身曲度将袋口进行横撑,在将袋口撑至横向最大后,金属杆自身发生形变,避免袋口被撑破,同时以形变弹力持续保持袋口被撑开的平整状态,相比于上述的采用具有负压吸气结构的侧撑工件143和撑开驱动机构144,这种结构更加简单,参照上述双层袋体的内外袋调整过程,通过设置好调节工件141的移动距离,当调节工件141向袋体内侧伸入时,由于侧撑工件一145固接在调节工件141的边缘外侧,随着调节工件141的移动,内袋被侧撑工件一145撑紧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松开对内袋的负压吸附,然后调节移位机构142 带动撑紧在调节工件141和侧撑工件一145上的内袋向沿袋体延伸方向移动至内外袋袋口平齐的位置,完成双层袋体的内外袋调整工作。
116.如图25所示,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还包括侧撑工件二146,侧撑工件二146数量为2,且对称设置,侧撑工件二146包括驱动件1461和撑袋件1462,驱动件1461为伸缩驱动件,具体的,驱动件1461可以使用气缸驱动方式,驱动件1461可以选用直线电机或气缸进行驱动,驱动件1461与撑袋件1462固接,撑袋件1462在沿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运动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例如,具有一定硬度的杆状物或条状物,撑袋件1462通过驱动件1461调节之间的距离,当撑袋件1462在驱动件1461伸出到上限位时,撑袋件1462之间距离大于侧撑工件143间的距离。具体的,伸缩方向可以是袋宽方向,撑袋件1462垂直固接在驱动件1461 上,驱动件伸缩方向为相反的方向,将内袋撑开并且处于在侧撑工件143上展平的状态,可以使侧撑工件143在吸附内膜时,内膜可以平整的吸附在侧撑工件143上,在热合内封时达到更好的内封效果。更优的,撑袋件1462设置在位于侧撑工件143的两侧,进一步优化结构,撑袋件可以利用滑块滑轨装置进行导向,通过滑块滑轨导向,避免活塞杆长期受不平衡力,减少使用寿命。
117.如图2和图6所示,加工总成1还包括定型装置12,定型装置12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相邻地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且定型装置12所在位置比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 远离物料。具体的,定型装置12比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远离物料,这样设置,物料在调整后经定型装置12进行定型,成品物料质量更好;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定型装置12先于物料状态调整装置一13接触到物料,发生定型过度将物料烫变形、烫坏或是直接将所调整的部分当做加工余量裁剪掉,避免了物料定型之后物料的状态不好,成品质量差的情况发生。
118.如图6所示,定型装置12包括定型机构121和定型联动机构122,定型机构121通过
定型联动机构122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定型联动机构122带动定型机构121相对于物料调整空间123进行伸/缩往复动作。定型机构121可以选用电压式热合设备、超声波设备、钉口、电熔器、高频电子热合设备或缝纫设备等,定型联动机构122带动定型机构121朝向物料调整空间123伸入直至与双层膜结构的物料接触然后进行定型,定型完成后装置复位。优选的,定型机构121选用电压式热合设备,它包括:热合刀1211、热合刀座1212和定型安装架1213,定型安装架1213固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且热合刀座1212通过导向杆与定型安装架1213轴孔定向配合,热合刀座1212与定型联动机构122固装联动,热合刀座1212 上固装有热合刀1211,在定型联动机构122带动下热合刀1211在相对于定型安装架1213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选用电压式热合设备结构简单、安装与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
119.定型联动机构122可以选用气缸传动式,也可以选用凸轮传动式,还可以选用液压设备或者电磁吸附式进行联动传动,下面以气缸传动式和凸轮传动式进行举例,本发明可以在上述两种联动传动机构中择一选用,根据物料以及具体的工作环境,气缸传动式具有安装简便经济实惠的特点,适用于定型精度要求不高的物料定型;凸轮传动式具有定型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定型精度较高的物料定型。
120.如图6所示,以气缸传动式举例,定型联动机构122包括:连接杆二1221、齿条1222、齿轮二1223、齿轮轴1224、轴承座二1225、摆动臂1226、定型联动气缸1227和齿条座1228,齿轮轴1224通过轴承座二1225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齿轮二1223数量为2且有间隔的套固在齿轮轴1224上,齿条1222与齿轮二1223啮合传动,且齿条1222与齿条座1228之间活动连接,齿条座1228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连接杆二1221一端与齿条1222固接,另一端与热合刀座1212固接联动,定型联动气缸1227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摆动臂 1226一端与定型联动气缸1227的动力输出端传动铰接,另一端与齿轮轴1224套接固定。
121.工作时,定型联动气缸1227推动摆动臂1226摆动,由摆动臂1226带动齿轮轴1224在轴承座1225上转动,齿轮二1223在齿轮轴带动下转动,且传动与其啮合的齿条1222向定型机构121运动方向运动,热合刀座1212带动热合刀1211在连接杆二1221的连接下随齿条 1222运动,直到使热合刀1211将物料完成热合,之后各装置复位。通过气缸与齿轮齿条配合,使得装置在运动时,气缸伸出距离一定,达到齿轮齿条传动距离一定,并且齿轮齿条配合能够避免由于定型机构121惯性继续运动,能够避免由于定型机构121惯性运动造成定型效果差,影响成品质量。
122.如图7所示,定型联动机构122还可以选用凸轮传动式,此时定型联动机构122包括:驱动装置122a和传动部件122b,驱动装置122a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并且驱动装置 122a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部件122b联动,传动部件122b的动力输出端与热合刀座1212固接,驱动装置122a通过传动部件122b带动装置有热合刀1211的热合刀座1212在相对于定型安装架1213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
123.具体的,驱动装置122a包括:主动轮一122a1、上从动轮一122a2、同步带一122a5和电机一122a6,电机一122a6固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电机一122a6驱动主动轮一122a1 且同步带一122a5绷套在主动轮一122a1和上从动轮一122a2上,主动轮一122a1与上从动轮一122a2同步动力连接,上从动轮一122a2带动传动部件122b。电机一可以选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以选用伺服电机举例,伺服电机传动精度较高,能够更好地控制定型机构的相互动作,提升物料定型效果,工作时,电机一122a6的动力输出端带动主动轮一122a1进行转
动,进而主动轮一122a1通过同步带一122a5带动上从动轮一122a2进行同步转动,进行同步传动时,同步带一122a5处于绷紧状态,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提升传动精度。传动部件122b包括连接杆一122b1、偏心轮套一122b2、偏心轮一122b3、传动轴一122b4和轴承座一122b5,传动轴一122b4通过轴承座一122b5固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并且传动轴一122b4与驱动装置122a动力连接,偏心轮一122b3数量为2,且偏心轮一122b3有间隔地套固在传动轴一122b4上,偏心轮一122b3上套接有偏心轮套一122b2,偏心轮套一122b2 与连接杆一122b1一端固接,连接杆一122b1的另一端部与热合刀座1212固接。工作时,上述从动轮一122a2与传动轴一122b4套固连接,从动轮一122a2带动传动轴一122b4进行转动,通过这套凸轮传动机构能够将传动轴一122b4的转动变成连接杆一122b1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杆一122b1一端固接的热合刀座1212在相对于定型安装架1213 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驱动装置122a和传动部件122b相配合使得定型机构121能够将物料压在调节工件141上进行物料定型,采用凸轮传动式的定型联动机构控制精度高,能够提高定型机构121的定型效果。
124.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优化的方案,定型装置12数量为2,呈面对称设置,该对称面可以为水平面、垂直面、空间斜面等各种平面,具体根据设备情况与工作环境确定,在此以水平面举例,且两个定型机构121通过各自连接的定型联动机构122带动进行定型机构121 之间开启或闭合动作,开启状态下的定型机构121形成物料调整空间123的边界。相应的,本发明选用两个热合机构面对称设置,且当两个热合机构121开启时所围成的空间为物料调整空间123闭合后,热合面之间贴合,这样设置的热合机构热合效果较好。
125.如图2所示,定型机构121与调节工件141配合进行物料定型,调节工件141还包括设置在物料调整空间123内的定型受压部件1411,定型受压部件1411为具有与定型机构121 工作结构形状适配的受压点和/或线和/或面结构,定型装置12将物料压在定型受压部件1411 上进行定型。定型受压部件1411通过移位传动机构1422安装在加工总成1上,且移位传动机构1422还包括竖直方向移位机构14221,定型受压部件1411与移位传动机构1422中的滑块滑轨机构设置在竖直方向移位机构14221的位移端,并与竖直方向移位机构14221联动。当调整好的双层套装袋体通过定型装置12进行定型时,竖直方向移位机构14221带动已经伸入到袋体内的调节工件141朝向一侧的定型机构121进行移动,使得袋体两面到各自对应的定型机构121的距离相等,使得袋体在热合的过程中袋体两面的热合效果趋于一致,提升产品质量。
126.这里所指的定型受压部件1411可以是单独设置设备上的一个结构,也可以是调节工件 141上某一部分延伸出来的结构,其结构特点在于它能够承接定型装置对内膜的热压定型即可,并且该定型受压部件1411配合移位传动机构1422不仅可以将定型装置12定型时需要的位移进行均分,并且还可以将定型装置12在定型时对物料的压力进行均摊,使各位置上的压力基本一致,以保证定型效果均匀,成品率高。
127.并且在这里定型装置12与定型受压部件1411之间配合时,再配合侧撑工件一145能够进一步提升成品率,侧撑工件一145通过将包装袋袋口撑平,减少了在定型时袋口产生的卷曲或折叠情况,此时加工效果好,以设备状态可控、物料状态可控进一步提升了物料加工成品率。
128.另外,定型装置12可以选用热定形的方式,通过使用热合刀来对包装袋进行加热,
此时定型装置12是从包装袋外部向内部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定型效果好,相比于由内向外的热合方式来说,这种方式能够保持定型效果,又不容易将包装袋加热至热合状态,这样可以让加工后的包装袋能够再次进行热合工序,如将包装袋相同或相邻位置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热合动作,则容易增加包装袋的废品率,也会降低包装袋的强度,因此在这里选择使用定型装置 12由外向内定型包装袋,并且这种定型方式配合本方案中的侧撑工件一145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包装袋更为平整,定型效果更好。
129.如图22所示,定型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加工总成1还包括定型装置一16,定型装置一 16包括定型结构一161和压料装置162,定型结构一161安装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上,压料装置162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或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上,且能够相对定型装置一 16运动直至压在定型结构一161上。这样的设置为内定型,既进行热定型工序时定型结构一设置在袋内,相比外定型,内定型的定型效果更好,结合强度更高,相比外定型定性温度更低,定型结构一161为热定型设备,例如高频电子热合设备。
130.压料装置162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且包括驱动装置一1621和压料件1622,所述压料件1622为与定型结构一161适配的点和/或线和/或面结构,压料件1622通过驱动装置一 1621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具体的可以是由点或线或面构成的底部形成的面状结构,也可以是点和线或点和面或线和面构成的结构,或是由点和线和面共同构成的能够压在物料上的结构,压料件1622通过驱动装置一1621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具体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和驱动装置122a相同的结构。具体的定型结构一161可以安装在定型受压部件1411上,在进行定型时,压料件1622压在定型结构一161实现物料定型,可以将定型受压部件1411 上和压料件分别设置为固定电极和模具。
131.更优选的,压料装置162安装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上,且为柔性材质结构,具体的可以是和定型结构一161适配的结构,具体可以是硅胶垫或橡胶垫,相比压料装置单独动作,将压料装置设置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可以在进行外袋撑开后,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 13对袋体进行有效控制的区域进行热合,这样加工后的物料粘合效果更好。
132.如图23和24所示,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包括外物料调节装置131和内物料调节装置 132,内物料调节装置132和外物料调节装置131沿物料输送方向间隔的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 11上,外物料调节装置131包括状态调节动力机构1311、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和外袋吸盘1313,状态调节动力机构1311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动力输出端与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联动,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数量为2,且分别与外袋吸盘1313固接,带动外袋吸盘1313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以状态调节动力机构1311为动力源,具体的可以选择气缸或者直线电机或者由电机驱动的同步带轮在这里优选为同步带轮带动这样可以保证动作同步上下热合效果相同成品率更高,通过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传递动力,使外袋吸盘1313 完成相应的动作,将外袋袋口打开,外袋吸盘1313上固装压料装置162,压料装置162相互运动能够压在定型结构一161上,压在定型结构一161上后,完成包装袋内封的需求。
133.内物料调节装置132包括内袋上吸盘1321、内袋下吸盘1322和内袋驱动装置1323,内袋下吸盘1322固接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内袋驱动装置1323垂直于入料方向固接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端部与内袋上吸盘1321固接,带动内袋上吸盘1321相对于内袋下吸盘1322 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工作时,内袋驱动装置1323的带动内袋上吸盘1321做直线运动,
且运动方向为朝向内袋下吸盘1322的方向,内袋驱动装置1323带动内袋上吸盘1321靠近内袋下吸盘1322,吸取物料内袋后,内袋驱动装置1323带动内袋上吸盘1321远离内袋下吸盘 1322,使袋口撑开,提供可供后续结构由袋口进入袋内。
134.具体的,状态调节动力机构1311包括:电机13111、主动轮13112、从动轮13113和同步带13114,电机13111固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电机13111可以选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以选用伺服电机举例,伺服电机传动精度较高,能够更好地控制外袋吸盘1313的相互动作,提升物料内封效果,电机13111驱动主动轮13112转动,从动轮13113数量为2,转动安装加工总成框架11上,带动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运动,同步带13114绷套在主动轮13112 和从动轮1322上。工作时,电机13111将动力传递给主动轮13112,使主动轮13112转动,主动轮13112通过同步带13114带动两个从动轮13113同步转动,将动力传递至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进行同步传动时,同步带13112处于绷紧状态,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提升传动精度。
135.具体的,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包括轴承座13121、传动轴13122、偏心轮13123、轴承13124、偏心轮套13125、连接杆13126、束位轴13127和束位轴套13128,传动轴13122 通过轴承座13121转动安装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且传动轴13122与从动轮13113套固,偏心轮13123数量为2,且偏心轮13123之间有间隔的套固在传动轴13122上,偏心轮13123 通过轴承13124与偏心轮套13125套接,连接杆13126一端与偏心轮套13125固接,另一端与外袋吸盘1313铰接,束位轴13127端部与外袋吸盘1313固接,且束位轴13127垂直于入料方向,束位轴套13128固接在加工总成框架11上,且束位轴套13128与束位轴13127间隙配合。工作时,从动轮13113与传动轴13122套固连接,从动轮13113带动传动轴13122进行转动,通过传动轴13122上的偏心轮13123、偏心轴套13125以及连接杆13126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束位轴13127与束位轴套13128间的配合,使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将传动轴 13122的转动变成连接杆13126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杆13126一端固接的外袋吸盘1313相互之间做靠近或远离的往复动作。状态调节动力机构1311和状态调节传动机构1312以及外袋吸盘1313相配合使得压料装置162能够将物料压在定型结构一161 上进行物料内封,采用凸轮传动的外物料调节装置131控制精度高,能够提高定型结构一161 内封效果。
136.外袋吸盘1313上的负压孔设置在压料装置162的一侧或两侧。同时压料装置162不覆盖在负压孔上,避免因堵塞负压孔是吸附外袋的效果下降。优选的,将负压孔设置在压料装置 162的两侧,进行吸附袋体时对定型位置两侧的袋体进行控制,然后进行定型,不仅提高对外袋的吸附力,还会使被吸附的外袋部分更平整的贴附在压料装置162上,提升内封效果,避免由于袋体缺少控制而褶皱造成的热合失败。
137.如图25-28所示,定型结构一161为热定型设备,且热合面上均匀分布有热合结构121,热合结构的形状可以是点和/或线和/或面,热合结构121可以点、线、面;当热合结构121 时点时,热合结构121均匀分布在热合面上;当热合结构时线时,定型机构12类似热合刀;当热合结构121是面时,热合接触面类似平板结构,热合结构121也可以是点和线、点和面、线和面、点和线和面的组合,本发明热合结构优选为点,热合结构121选用点的情况下,均匀分布的热合结构121对内封温度要求相对较低,避免了一条齿结构的热定型设备在热合内封时穿透物料,作为内定型使用时热合的成品率更高。更优的,热合结构121间隔l为 5-30mm,优选的,将热合结构1611设置为两排,同一排相邻热合结构1611间隔为5-30mm,第一排与第二排间距设置为5-20mm,在此范围时,定型机构12内封效果最好,小于此距离,内
封时热合结构121过近会使热量聚集,融化穿透物料,大于此距离,内封时过远热合结构 121会减小内封部分总面积,导致内封完成后内外袋结合不结实。
138.热合结构121高度h为高度h≥2mm,在此情况下时,定型机构12内封效果最好,当小于此限定值,在内封时,需要内封的物料会过于靠近热定型设备底座,热定型设备底座的热量导致内膜被烫褶皱,降低内封效果,过高不会对内封效果产生影响,但由于过高的热合结构121会导致操作的不便以及对物料的适配度降低,所以更优的,热合结构121高度h为 2-5mm,当大于此限定值,内封时,会导致热合凸点121过高,使热定型设备底座需要向热合凸点传递的热量增加,热合凸点121热量不均,导致内封效果下降;具体的,热合结构121 为圆柱或棱柱状,且顶面为具有弧度的弧面,弧面在热合内封时,有利于对热定型设备的压力调节,提高粘合效果,此时相应的压料组件的柔性表面厚度为2-8mm,配合热合结构能够有更好的热合效果,不仅增强了热合效果,并且提高了热合成品率,在此限制值,热合内封时粘合效果最佳,小于此限制值时,柔性表面过薄会导致热合内封压合时,需要对压合情况下的压力调节难度增加,增加操作困难性。大于此限制值时,柔性表面过厚会导致在压合时,热合结构121存在嵌入柔性表面的情况,导致热合结构121会出现穿透袋体情况,同时在未穿透袋体的状态下也存在热合处存在不平整,存在凸型热合点的情况,导致成品率降低。
139.如图1、图8和图9所示,加工总成1通过物料输送总成3进行物料的输送。待加工物料通过物料输送总成3输送到加工总成1进行物料的定型加工工序,减少了物料输送所需时间,提高产能。具体的物料输送总成3可以选用传送带、移动式抓取装置等,本发明选用移动式抓取装置作为物料输送总成,基于待处理物料为一种带内膜袋体,选用移动式抓取装置作为输送装置能够更好的将袋体平展开,有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140.具体的,物料输送总成3包括设置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的动力装置31、传动机构32和物料抓取装置34,动力装置31通过传动机构32带动物料抓取装置34。传动机构32由动力装置31提供动力,可以带动物料抓取装置34沿物料输送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物料抓取装置对物料进行抓取,并通过传动机构32带动对物料进行输送,可以使物料传送到指定位置,优化了物料传输过程,有助于提高产能,动力装置31可以选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传动机构32可以选用带传动或齿传动齿轮等,本发明选用同步带作为传动机构,能够简化传动机构32的结构,且同步带安装简便;物料抓取装置34可以选用夹具,机械手,负压抓取装置等。本发明选用负压抓取装置作为物料抓取装置,负压抓取装置对于处理袋体种类较为柔软的物料有优势,能够减小对物料造成的影响,例如采用夹具抓取时造成袋体褶皱。
141.具体的,传动机构32包括:主动带轮321、从动带轮322、传动同步带323、张紧轮三 324和同步带侧板325,主动带轮321、从动带轮322、张紧轮三325通过同步带侧板326安装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主动带轮321与动力装置31传动连接,主动带轮321、从动带轮 322和张紧轮三324通过传动同步带323同步传送连接。同步带侧板325数量为2,相对设置且之间有间隔的安装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且在同步带侧板325上开有主动带轮321、从动带轮322、张紧轮三325安装孔,从动带轮322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进料端和出料端,主动带轮321设置在从动带轮322之间,传动同步带323绕在主动带轮321和从动带轮322上,张紧轮三325数量为2,并且张紧轮325与传动同步带323的外表面相抵,起到撑紧传动同步带323的作用。由于传动机构32需要带动物料抓取装置34进行沿物料输送方向上的往复运动,相应的动力装
置31选用正反转电机,传送带可以选用平带,同步带等,采用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可以避免伺服电机正反转交替时传送带与传动轮打滑现象,保证传输工序的的稳定性。
142.具体的,物料抓取装置34包括:前抓取装置341、后抓取装置342、抓取装置安装板343、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344、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和同步带固定板346,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344与抓取装置安装板343固接,抓取装置安装板343通过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344与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 滑动配合,前抓取装置341和后抓取装置342沿物料输送方向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343上,同步带固定板346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343上并且同步带固定板346与传动同步带323固定连接,传动同步带323带动抓取装置安装板343在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上沿物料输送方向做往复运动。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数量为2,沿物料输送方向水平安装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抓取装置安装板343通过四个抓取装置安装板滑块344可滑动的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上,同步带固定板346与抓取装置安装板343用螺栓进行固接,传送同步带 323可以带动抓取装置安装板345沿平行于物料输送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抓取装置安装板345 上还装有前抓取装置341和后抓取装置342,采用抓取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调整吸附压力,吸附原料袋时不会造成原料袋褶皱,影响后序操作,前抓取装置341和后抓取装置342的抓取装置口朝向物料输送面设置,且与输送台面齐平,前抓取装置341数量为2,对称的设置在抓取装置安装板345上,前抓取装置341通过抽气管与真空设备相连通,后抓取装置342 数量为2,与前抓取装置设置方式相同,且前抓取装置341和后抓取装置342之间的间距等于加工总成1和出料总成5物料输送位置之间的距离,实现物料定型功能连续工作。物料抓取装置34还包括:抓取装置防撞装置347和零位感应装置348,抓取装置防撞装置347设置在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两侧的输送总成框架33上,零位感应装置348包括安装在抓取装置安装板343上一固定位置处的零位感应板和安装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的传感器。在设备老化或控制系统故障等情况下,物料抓取装置34有可能会冲出滑轨与设备整体框架发生碰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物料输送总成3相应位置安装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可以选用弹性护套,弹性挡件等,优选的,本发明在抓取装置安装板滑轨345两侧安装有抓取装置防撞装置347,这有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143.为了使物料抓取装置34可以在取料位和折返点进行往复运动,可以在物料抓取装置34 移动导轨两侧安装行程开关、安装接近开关或安装传感器。以安装接近开关举例,接近开关与零位感应板配合实现动力装置31正反转,其工作原理为当接近开关感应到零位感应板时会发出电信号,控制动力装置的控制系统使用plc控制电路,在接收到此电信号时,plc控制系统改变电机的电磁继电器开关状态,从而控制动力装置31正反转,实现物料连续运输。作为一个设置方式,可以选择将零位感应板固装在物料抓取装置34的抓取装置安装板343上,接近开关设置在输送总成框架33上,当物料抓取装置34运动到需要取料的位置时,接近开关感应到零位感应板,将信号发给plc控制电路,之后plc控制电路发出反转指令控制动力装置31反转实现物料运输。
144.如图10和图11所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工序进料端的入料总成4,入料总成4包括:入料总成框架41和入料输送机构43,入料输送机构43安装在入料总成框架41上。入料总成1还包括: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物料经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调整后由入料输送机构43 和/
或物料输送总成3输送至加工总成1,在进行物料定型工作时,需要对待处理物料有一定的状态要求,具体的需要将待调整边与加工总成1的定型机构121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因此,需要在进料时对待处理物料进行状态调整,增加了带有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的入料总成4通过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进行待处理物料状态的调整;同样的当进行定型工序时同样需要对入料状态进行调整。具体的,将入料输送机构43设置在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工序之前,且相邻设置,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和入料输送机构43配合作用自动调整物料状态这样的设置可以不需要在通过人工进行细节调整,当进行操作时,只需要人工将待处理物料放在入料输送机构43上,需调整的边的位置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通过入料输送机构43带动待处理物料移动直至抵到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上,经过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调整好的物料继续由入料输送机构43向后续工序输送,提高工作效率。
145.具体的,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包括:挡料件421、挡料件气缸422、气缸安装板423、挡料头座424、挡料尾座425、挡料调节丝杆426、调节丝杆座427、安装板滑块428和导向滑杆429,挡料头座424与挡料尾座425固定安装在入料总成框架41上,且挡料头座424与挡料尾座425之间通过导向滑杆429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气缸安装板423上固接有安装板滑块428,且安装板滑块428能够滑动地套接在导向滑杆429上,气缸安装板423上安装有挡料件气缸422,挡料件气缸422的动力输出端上连接有挡料件421,挡料件421在挡料件气缸 422的带动下朝向物料方向伸缩,气缸安装板423上还安装有调节丝杆座427,调节丝杆座 427与挡料调节丝杆426螺纹配合,挡料调节丝杆426与导向滑杆429平行设置,且贯穿挡料头座424或挡料尾座425。相应的,挡料件421数量为2,能够在各自连接的的气缸带动下,露出或缩回物料输送面,实现挡料调位,具体的例如当待处理物料为袋体时,原料袋经物料输送机构43输送至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处时,挡料件421由气缸带动伸出阻挡在原料袋输送线路上,挡住原料袋,当有一个挡料件421未与原料袋接触时,原料袋由于入料输送机构 43带动继续沿物料输送方向进行运动,当两个挡料件421均与原料袋侧边接触后,挡料件421 缩回复位,通过入料输送机构43原料袋继续沿物料输送方向进行运动,进行后面的定型工作。安装板滑轨429还具有导向作用,挡料调节丝杆426可沿物料输送方向调整原料袋与物料输送机构43的间距,以适应原料袋尺寸的变化。
146.具体的,入料输送机构43包括:电机四431、主动带轮四432、主动轴一433、从动辊一434、传送带轮一435和传送带一436,主动轴一433和从动辊一434有间隔的水平的安装在入料总成框架41上,主动带轮四432套固在主动轴一433上并且主动带轮四432通过同步带与电机四431传动连接,传送带轮一435设置为n个,并且多个传送带轮一435等距的套固在主动轴一433上,传送带轮一435和从动辊一434通过传送带一436传动连接。传送带一436输送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同,电机四431可以选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电机四 431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进行传动,同步带能够减少电机四431与主动轴一433之间的打滑现象,提高传动时的稳定性,采用多条传送带能够简化设备的结构,并且减小与原料袋的接触面积,当进行挡料调整时不会造成由于袋体与挡料件之间作用力过大造成调整失效。
147.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工序出料端的出料总成5,出料总成 5包括:出料总成机架51、出料输送机构52以及叠放机构53,出料输送机构52和叠放机构 53工序相接地安装在出料总成机架51上,叠放机构53对应卸料区域设置。具体的,出料输送机构52可以选择夹具,抓取装置,输送带等,叠放机构53用于将折口好的原料袋进行叠放。
出料输送机构52包括:出料输送机架521和出料输送部522,出料输送部522安装在出料输送机架521上,出料输送部522包括出料传送部5221和/或出料压轮部5222。优选的出料输送部522包括出料传送部5221和出料压轮部5222,通过出料压轮部5222压在出料传送部5221上,可以使输送更加稳定,并且将折口后的原料袋预压固更有利于后续叠放机构53 工作。
148.具体的,出料传送部5221包括:主动轴二52213和从动辊二52214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位于出料传送部5221进料端和出料端位置,该设备通过出料传送部5221将原料袋运送至叠放机构53进料端,传动带轮二52212套固在主动轴二52213上,且等距设置有多个,具体的可以是3个,且与原料袋等长均匀分布,传送带二52215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绕设在传动带轮二52212和从动辊二52214上,形成传送平面,具体的传送平面可以与工作台面齐平,或者略高于台面设置,电机五52211固装在出料总成机架51上且电机转动轴与主动轴二 52213传动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带传动连接或者齿轮传动连接。
149.具体的,出料压轮部5222包括:出料压轮机架52221、抬压轮52222、抬压轮气缸52223、连接轴52224、定压轮52525、连接架一52226和连接架二52227,出料压轮机架52221架设在出料传送部5221竖直上方,抬压轮52222设置在且出料传送部5221进料端且能够与出料传送部5221接触和分离的连接在出料压轮机架52221上,具体的通过套固在连接轴52224上,连接轴52224通过抬压轮气缸52223与出料压轮机架52221连接,具体的抬压轮52222数量 2,套固在连接轴52224上,连接轴52224与传送带二52216运动方向垂直设置,且抬压轮 52222与传送带二52216相对设置,可以压在传送带二52216上,抬压轮气缸52223通过连接架二52227固装在出料压轮机架52221,定压轮52525设置在出料传送部5221出料端位置,且压在出料传送部5221上,定压轮52525通过连接架二52227安装在出料压轮机架52221上,具体的,定压轮52525数量为2且分别压在相邻的两条传送带二52216上,优化的选择,在叠放机构53的进料端同样设置两个定压轮52525保证原料袋顺利送入叠放机构53。
150.叠放机构53包括翻转叠料件531和驱动装置532,叠料件531一侧与出料传送部5221 出料端相邻设置,且位于出料端位置以下,叠料件531另一侧与驱动装置532传动连接,通过驱动装置532带动叠料件531沿物料传送方向转动,将原料袋输送至叠放区域,叠料件531 在进料时与出料传送部5221的输送面成大于90
°
小于等于180
°
的夹角,通过驱动装置532 带动叠料件531在进料位置和出料叠放位置往复运动将原料袋叠放,驱动装置532可以选择正反转电机。
151.双层套装袋体经加工总成1定型后,可以直接通过物料输送总成3直接输送至出料总成 5处,作为一种定型好的包装袋产品进行输出,还可以将经过加工总成1定型之后的包装袋作为其他工序的原料使用。具体的,本套包装袋加工设备还包括与加工总成1设置在同一侧、工序靠后的折边总成2,定型之后的原料袋在折边总成2处完成袋口折边、定型工作。
152.如图15和图16所示,折边总成2至少需要包括轴向折边机构22来进行对原料的边缘翻折的动作,轴向折边机构22包括翻折机构221、物料定位机构222以及在轴向折边机构22 在对原料进行边缘翻折时的工作空间223,其中翻折机构221包括:折边件2211、翻折动力装置2212和翻折传动机构2213,折边件2211设置在物料定位机构222一侧,且翻折动力装置2212通过翻折传动机构2213驱动折边件2211相对于物料定位机构222进行角位移,此时翻折动力装置2212经由翻折传动机构2213带动折边件2211进行转动,当折边件2211接触到原料边缘后折边件2211持续转动,带动原料边缘一同翻转实现折边动作。
153.翻折传动机构2213包括转动轴22131,转动轴22131同向设置在物料定位机构222的一侧,且转动轴22131上设置有折边件2211,折边件2211延伸方向与转动轴22131的轴向不同向,转动轴22131由翻折动力装置2212驱动转动,转动范围大于0
°
小于等于360
°
,此时折边件2211被沿轴线转动的转动轴22131带动,进而折边件2211将原料边缘进行翻折,直至将原料翻折的边缘压在物料定位机构122上。
154.物料定位机构222为夹具、负压装置中的一种或是选用这两种装置的组合方式,物料定位机构222至少具有一个定位工作点和/或线状结构和/或面,折边件2211相对于物料定位机构222进行角位移与定位工作面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至小于等于0
°
,物料定位机构222的作用是将需要折口的编织袋袋口打开从而形成一定大小的工作空间,以方便折边机构对袋口进行折边工作,相应的,物料定位机构222可以选用几个抓取装置线性排列组成的吸附模块,也可以选用能够抓取物料的抓取夹,也可以选用利用负压吸附物料的负压抓取装置等,定位工作可以选用点状的负压抓取装置,或是在装置上开设的与负压连通的缝状开口,亦或者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开口形成的吸附面,还可以是上述方式之间的组合,在这里物料定位机构222 采用负压抓取装置举例,通过负压抓取装置可以较好的控制袋口的开启与关闭,且负压抓取装置与轴向折边机构22配合更加简便,袋口翻折效果更好。
155.本方案中翻折动力装置2212选择气缸作为动力装置进行举例,翻折动力装置2212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轴22131之间为齿传动,在这里选用齿传动是作为一种较高精度传动方式的选择,因为在翻折机构221进行工作时,需要一个较为准确的位移定位,否则会出现原料无法压紧在物料定位机构222上的情况,并且还避免了由于旋转角度过大而将折边件2211撞坏的情况。
156.具体的,齿传动机构22121中包括了与翻折动力装置2212通过连接件固接的直齿条 221211和套固在转动轴22131上与直齿条221211啮合的齿轮一221212;翻折动力装置可以选用气缸,伺服电机,旋转气缸,步进电机等,由于翻折动力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基于带动翻转轴转动的目的和设备成本方面的综合考虑,本方案中翻折动力装置选用经济高效的气缸作为动力来源。之所以选用齿传动是由于袋口在翻折的时候需要精确控制折边件的动作以配合其他的工序完成袋口折边工作,齿传动的优点是传动精度高,齿传动可以选用直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等,在这里选用齿轮齿条传动进行举例。齿条可以选用直齿条 221211,直齿条221211与翻折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齿轮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且齿轮一221212套固在转动轴22131上,直齿条221211的带齿面与齿轮一221212相啮合,直齿条 221211和齿轮一221212之间配合将气缸的动力作用到折边件2211进行翻转运动,从而完成袋口折边工作。
157.如图17所示,折边总成2还包括安装在折边总成机架21上的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轴向折边机构22数量为2,两组轴向折边机构22之间对称安装在折边总成机架21上,轴向折边机构22通过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进行两组机构之间的开/合动作,轴向折边机构22之间开启时形成工作空间223,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带动轴向折边机构22进行位移动作,在轴向折边机构22进行位移时,其经过的空间范围形成了工作空间223。
158.具体的,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包括:主动轮二231、上从动轮二232、下从动轮二233、张紧轮二234、同步带二235和电机二236,主动轮二231与电机二236传动连接且与上从动轮232和下从动轮二233通过同步带二235同步动力连接,张紧轮二234设置在主动轮二
231,上从动轮二232,下从动轮二233之间,电机二236设置在折边总成机架21上,电机二236 的动力输出端带动主动轮二231进行转动,进而主动轮二231通过同步带二235带动上从动轮二232、下从动轮二233和张紧轮二234进行转动,其中上从动轮二232、下从动轮二233 可以连接负载,紧张轮二234使同步带二235处于绷紧状态,以保证传动工作顺利进行。
159.如图18和图19所示,折边总成2还包括径向位移机构24,径向位移机构24安装在折边总成机架21上,相对工作空间223进行伸向或远离动作。“径向”是相对于轴向所提出的相对位置概念,是指转动轴22131的径向,在这里以朝向工作空间223的径向举例,即径向位移机构24的运动方向与转动轴22131的轴向方向呈空间垂直且朝向工作空间223。
160.折边总成2还包括安装在径向位移机构24上的径向折边机构25,径向折边机构25经由径向位移机构24带动,进行伸向或远离工作空间223的动作,并借此径向折边机构25避免与轴向折边机构22相撞。
161.具体的,径向位移机构24包括:位移板241、位移板滑块242、位移板滑轨243、位移机构安装板244和位移机构气缸245,位移机构安装板244安装在折边总成机架21上,位移板滑轨243沿转动轴22131轴向方向安装在位移机构安装板244上,位移板241上固接有位移板滑块242,且位移板241通过位移板滑块242在位移板滑轨243上滑动,位移机构气缸 245安装在位移机构安装板244上,位移机构气缸245的动力输出端朝向工作空间223设置并与位移板241固定连接,带动位移板241伸向/伸出工作空间223,位移机构气缸245驱动位移板241在位移板滑轨243上进行滑动,朝向工作空间223进行伸入或伸出的往复动作。
162.径向折边机构25包括朝向工作空间223延伸设置的撑开件251和沿转动轴22131轴向方向设置的撑开位移机构252,撑开位移机构252安装在径向位移机构24上,并带动撑开件251 沿转动轴22131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撑开位移机构252可以选用气缸等直线驱动装置,也可以选用旋转气缸等转动式驱动装置,再此选用直线气缸进行举例,相比于其他选型,气缸直线驱动装置能够更好地与其他装置相配合,便于安装及控制,故障率低。
163.具体的,撑开位移机构252包括:撑开滑块2521、撑开滑轨2522和撑开气缸2523,撑开滑轨2522沿转动轴22131轴向方向安装在与径向位移机构24固接的撑开机构安装板2524 上,撑开气缸2523的动力输出端与撑开滑块2521固接,撑开件251朝向工作空间223地固接在撑开滑块2521上。撑开件251在撑开气缸2523的带动下,在撑开位移机构252上沿转动轴22131轴向在工作空间223内做类似于“横向撑开”的往复运动。
164.具体的,折边总成2还包括结合器26,结合器26安装在径向位移机构24上,由径向位移机构24带动相对工作空间223进行伸入/伸出动作。结合器26的作用是将翻折后的袋口进行定型,结合器可以选用热合刀、超声波黏合装置对袋口进行热合定型,也可以选用缝纫设备对袋口进行缝合定型,本发明选用热合刀对袋口进行热合定型,且热合刀两面具有四棱台形的凸齿,凸齿的齿隙与折边件相配合,使得袋口热合的时候折边件落在热合刀的齿隙内,保护热合机构,提升热合效果。
165.如图20所示,折边总成2还包括凸轮机构27,轴向折边机构22分别通过凸轮机构27 与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动力连接。在这里动力连接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气缸带动凸轮机构,完成袋口的启闭动作,也可以选用凸轮机构,通过设置一个偏心轮机构将偏心轴的转动转化为凸轮机构的直线运动,从而完成袋口的启闭动作。本发明中由于凸轮机构中的上下两部分需要同时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动作,气缸传动很难达到这一点,且安装组件较
多,不利于提升装置的稳定性,而通过偏心轮组件进行传动可以达到所需要求,且结构传动稳定,电机可以选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等,在本发明中选用伺服电机作为电机二236的选型,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与同步带和同步带轮配合使用同步效果较好,能够满足折边总成2的需求。
166.具体的,凸轮机构27包括:连接杆二271、偏心轮套二272、偏心轮二273、传动轴二 274和轴承座二275,传动轴二274通过轴承座二275安装在折边总成机架21上,且传动轴二274与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传动连接,传动轴二274上套接有偏心轮二273偏心轮二273 数量为2,且两个偏心轮二273有间隔的与传动轴二274套接固定,偏心轮二273上套接有偏心轮套二272,偏心轮套二272与连接杆二271一侧端部固接,连接杆二271的另一端部与物料定位机构222固定连接。当原料需要对开时,例如原料带有开口,这时两个物料定位机构222可以相对进行位移、吸附、分离动作,进而完成将物料开口打开的动作。
167.如图21所示,折边总成2还包括调位机构28,折边总成机架21通过调位机构28安装在地面上,调位机构可以选用丝杠,气缸,电机或螺栓等,本发明以螺栓进行举例,采用螺栓进行调节时,调节步骤简单,调位机构安装简便。具体的调位机构28包括:调位螺栓281、可转动连接件一282和调位安装板283,调位安装板283固装在地面上,可转动连接件一282 与折边总成机架21固接,调位螺栓281一端部与可转动连接件一282螺纹配合,另一端部与调位安装板283螺纹配合。调位螺栓281头部端与安装板螺纹配合,另一端与固接在折边总成机架11壁板上的可转动连接件一282螺纹配合,并且在可转动连接件一282端有螺母配合螺栓进行锁紧。可转动连接件一282可以选用平板或鱼眼接头,优选的,本发明选用鱼眼接头作为可转动连接件一,在与螺栓进行传动配合时,鱼眼接头不容易卡死,进行调位动作时,先松开折边总成2的固定螺栓,使折边总成2得以活动,然后通过旋转螺母,使得折边总成 2可以沿与物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水平的做远离物料输送总成3的动作,使得折边总成暂时脱离生产线,满足不同物料不同的加工需求,扩大设备的应用范围。
168.如图15-图21所示,结合折边总成2中装置,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安装在折边总成机架 21上,折边开合动力机构23通过凸轮机构27驱动轴向折边机构22进行装置之间的开启或闭合运动,此时物料定位机构222夹住袋体或进行负压吸气,这时原料袋的袋口被张开,且径向折边机构25和结合器26均安装在径向位移机构24的位移端上,并由径向位移机构24 带动,径向位移机构24带动径向折边机构25和结合器26向工作空间223内的袋口进行“伸入”、“伸出”动作,径向折边机构25对袋口进行“横撑”动作。
169.经过定型的原料袋在折边总成2处,先经物料定位机构222将袋口进行一段打开,其打开量小于袋口最大打开量,同时翻折机构221将袋口两条对边向内翻折,径向位移机构24带着径向折边机构24和结合器26伸进到袋口内部,之后物料定位机构222将袋口二段打开配合翻折机构221将袋口打开至袋口最大打开量,借此将原料袋另外两条边向内完成翻折,在物料定位机构222进行二段打开动作的同时或之后径向折边机构25开始横撑动作,同时物料定位机构222作相向运动将翻折好的袋口压在结合器26进行定型,完成定型之后物料定位机构222打开,各机构复位完成袋口折边,但此时如果袋口容易产生张开幅度比较大的现象,为获得平整的产品,物料定位机构222在不进行物料抓取定位的情况下,即负压装置停止吸气或夹具不再夹取,再进行一次相对闭合开启动作,将袋口压平。
170.综上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它可以包括加工总成1、折边
总成2、物料输送总成3、入料总成4和出料总成5。
171.入料总成4、物料输送总成3和出料总成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流水线化生产设备,且加工总成1和折边总成2设置在物料输送总成3的同一侧,且加工总成1工序在前,折边总成 2工序在后,原料袋由入料总成4调整后经入料总成4和物料输送总成3配合将原料袋输送至加工总成1处进行定型工作,然后再经物料输送总成3输送至折边总成2处进行折边,折边完成后,原料袋经出料总成5完成出料工序。
172.综合以上的具体实施办法,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的工作步骤为:
173.原料可以选用单层袋体、双袋体或是单层、双层的塑料膜,在这里选择双层套装袋体进行工序举例。
174.当双层套装的原料袋仅需要定型时,可以通过下面步骤完成:
175.s20原料准备:选用双层套装的原料袋将原料袋的袋口平整叠加在一起,对齐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将原料袋口放在物料调整空间123内,等待操作。
176.s21袋口撑开:通过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拾取袋口两侧边缘,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 分别抓取双层套装原料袋的袋口每一层袋口边缘,之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进行位移,将袋口打开。
177.s22压板入袋: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经由开启状态下的袋口进入到物料内部,调节工件141伸入到原料袋口处。
178.s24二段入袋:侧撑工件143在调节移位机构142的带动下向袋口伸入,此时物料外袋由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吸附,袋口呈打开状态,内膜被侧撑工件143吸附并处于绷紧状态,通过侧撑工件143向袋口的伸入动作来调整物料外袋与内膜的袋口相对位置,以此调整内膜袋口与外袋袋口之间的距离,达到内膜袋口伸出外袋袋口的伸出量可调的效果,为下一步定型工作做准备。
179.s26外侧定型:定型装置12将物料压在调节工件141上进行定型,定型装置12可以是热合装置,如热合刀,也可以是超声波点烫机,亦或者是胶合、缝制机,在这里以热合刀进行举例,在热合时,定型装置12在原料袋袋口两侧向原料袋袋口方向做同步的热压动作;在这里调节工件141伸入至原料袋口后在受压热合时应当处在热合区域中心位置,在这里调节工件141有两种工作和设置方式,一种是调节工件141为与热合区域中心齐平设置的受压件,这种情况下直接伸入袋口进行配合定型装置12进行袋口定型工作即可,另一种由于工位空间受限,调节工件141起始位置不能设置在与热合区域中心齐平的位置,则需要调节工件141 在伸入袋口后,在定型装置12为袋口定型前或与定型装置12定型工作同步的进行位移,使调节工件141处在热合区域中心位置才可进行受压配合定型,否则不仅装置容易出现损坏、故障,定型得到的产品也是一侧容易出现定型过渡,另一侧容易出现定型效果不佳。
180.s26复位送出:所述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复位,通过物料输送总成3将原料袋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位。
181.在步骤s24中,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的侧撑工件143对内袋进行负压吸附,并在调节移位机构142的带动下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配合完成物料袋体间的袋口边缘调节相对位置的动作,侧撑工件143对原料内袋进行吸附,此时原料外袋是由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进行定位的,也就是说原料内袋、外袋分别被两个装置抓取住,然后两个定型的装置做相对位移,在这里是负压机构143移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不动,二者之间产生相对位
移从而调节两个袋体之间的间距,在这里调节的袋口边缘的伸出量或伸入量,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要而定。
182.在步骤s24与s26之间还包括步骤s24-1横撑展开:侧撑工件143在撑开驱动机构144 驱动下进行沿调节工件141所在平面内进行伸缩动作,将袋体撑至平展,在这里让侧撑工件 143在调节工件141两侧进行横撑动作,可以将叠套在一起的袋体撑至平展状态,并且还可以解决由于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在抓取物料时造成的褶皱对定型时的影响,并且先进行真空吸附后负压机构143移动将内外袋定位,然后进行侧撑,避免了先侧撑然后真空吸附后负压机构143移动对其侧边造成的袋口附近的内袋在袋口附近堆积,造成袋口区域内的内袋褶皱,这样通过吸附后内送的动作将堆积褶皱部分不再处在袋口而放到了袋口下方的袋体处,这样即有助于袋口保持平整,也有助于包装袋在进行填料时内膜袋能有更多余量,减少内膜袋破损的情况,另外如果褶皱处在袋口处,定型时定型装置12会作用在褶皱的内袋部分,会影响定型效果,甚至不能定型,造成次品率上升,而采用先进行真空吸附然后负压机构移动定位袋口,然后进行侧撑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定型装置12作用部分的褶皱现象降低了次品率。
183.相应的,通过在调节工件141上安装侧撑工件一145,能够省略上述步骤s23,即用侧撑工件一145替代上述侧撑工件143和撑开驱动机构144,在步骤s22中,调节工件141伸入到打开的双层套袋的内袋之间的同时,侧撑工件一145也随之进入到内袋中,且由于侧撑工件一145具有凸弧的弹性工件,在调节工件141进入内袋的同时,侧撑工件一145将内袋进行撑紧,达到上述步骤s23横撑展开所能达到的效果。
184.当调节工件141不与热合区域中心齐平时,在步骤s24-1与s26之间还包括步骤s25下降定型:调节工件141经由调节移位机构142驱动随设置在一侧的定型装置12向设置在另一侧的定型装置12移动,设置在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二14两侧的定型装置12同时将物料压在调节工件141上。
185.当双层套袋在加工总成1处完成定型后还需要进行袋口折边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186.s3折边:原料袋通过折边总成2对袋口向袋内或外进行翻折。
187.s31袋口一段撑开:物料定位机构222将物料夹紧或开始负压吸气,物料定位机构222 之间做相互远离动作,将袋口张开,张开幅度小于袋口最大展开量。
188.s32袋口折边:在物料定位机构222进行第一次张开动作后,翻折机构221将袋口边缘向袋体内或外进行翻折;这里的翻折方式依据当时工况需要而定,在这里以向袋体内翻折进行举例。
189.s34结合伸入:在翻折机构221向袋体内进行翻折动作后,原料袋的袋口边缘向袋体内翻折,形成未定型的折边结构,此时结合器26由径向位移机构24带动,相对工作空间223 进行伸入动作。
190.s35闭合结合:当结合器26伸入袋口内的工作空间223时对准袋口折边的结构,轴向折边机构22做闭合动作,这时轴向折边机构22将未定型的袋口折边结构压在结合器26上对物料进行结合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比于其他方向的定型方式,本方式能够提高成品率以及定型后的美观、牢固程度。
191.s36复位:各装置复位,物料定位机构222停止定位。
192.其中在步骤s32与s34之间还可以增加步骤s33,步骤s33是物料定位机构222将袋口二段撑开:物料定位机构222将袋口二次张开,张开幅度大于s31步骤或张开至袋口最大,这样就可以使原料袋口两侧未翻折或未完全翻折的两条侧边被拉紧绷直,此时袋口侧边会随袋口折边结构一起变为翻折状态,并且这一步除了将侧边进行翻折的效果外,还使得袋口边缘进行拉紧绷直后在进行下一步结合时,袋口边缘、尤其是双层袋口叠套的边缘能够以平整的状态进行结合,这样才能保证结合的效果,满足成品率的要求。
193.其中,在s35步骤中轴向折边机构22相对于结合器26做同步闭合动作,同步闭合的动作要与轴向折边机构22做闭合动作同时,径向折边机构25进行沿转动轴22131轴向方向撑开动作,在这里径向折边机构25对原料袋袋口横撑动作的时机比较重要,如果横撑晚了,则径向机构25要么与轴向折边机构22发生撞机,要么袋口无法保持平整状态进行结合,如果在进行轴向折边机构22之前进行横撑,则容易将袋口拉扁,这样袋口折边结构则容易部分或整体提前贴在结合器26上,这样会造成结合时间过长而使产品发生残次,径向折边机构25 在进行横撑动作时,如果袋口经过二段撑开动作,侧边未完全翻折,则径向折边机构25能将袋口侧边通过横撑动作实现完整折边,并且径向折边机构25与结合器26同步伸入伸出也更容易达到同步工作的目的。
194.在s36步骤中,各装置复位后,所述物料定位机构222进行闭合,物料定位机构222闭合后停止定位,物料定位机构222停止定位后复位开启。由于在结合器26对原料袋进行结合时或是物料定位机构222在抓取物料进行定位工作时,物料会产生物理上的形变或热形变,尤其是有些情况下,如工作环境影响,物料会与结合器26之间有黏连等现象,这时容易造成次品率上升,这个时候物料定位机构222将原料袋口进行一次压合便能够解决,物料在被加工后能够保持平整状态。
195.为了节省原料进料摆正等人工消耗,步骤s2之前还可以增加步骤s1摆正送料:将待折口的原料袋放置在入料工作台41上,通过入料输送机构43和/或物料输送总成3将原料袋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位,依据工作空间以及加工需要,工序之间可以灵活调整,在这里以s1 摆正送料工序设置在s2工序前进行举例。
196.s1步骤中入料输送机构43将原料袋送至下一工位之前,先配合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调整原料袋进入入料总成4机构的角度,操作人员将原料袋放置在入料输送机构43起始位置,之后,入料输送机构43将原料袋输送至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处,此时入料调整定位机构42 会对原料袋产生一个挡位作用,入料输送机构43持续输送直至将原料袋侧边调整至与进料方向垂直,入料输送机构43和/或物料输送总成3将原料袋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位。
197.在步骤s2或s3步骤后还包括步骤s4,所述s4出料:物料通过出料总成5叠放至储料区;
198.s41压送出料:出料输送机构52将成品物料输送至叠袋机构53;
199.s42叠袋:叠袋机构53将成品物料堆叠在卸料区域。
200.s26外侧定型还可以是:定型装置中的压料装置将物料压在定型结构一上进行定型。
201.s26外侧定型还可以时:物料状态调节装置一13带动中的压料装置162将物料压在定型结构一161上进行定型。
20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