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1380发布日期:2022-03-09 10:0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空编制袋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其含有编织袋托持部件、针状物、针状物进退部件、压板、压板压紧部件以及针状物转移部件。编织袋托持部件为能穿过针状物、具有能托住编织袋的平面的部件,针状物进退部件驱动针状物沿其长度方向运动,压板为安装在压板压紧部件上的能穿过针状物的板状部件,压板位于针状物和编织袋托持部件之间,压板压紧部件驱动压板靠近与远离编织袋托持部件,针状物转移部件驱动针状物沿编织袋转移路径运动,应用所述编织袋转移装置时,压板与编织袋托持部件夹持编织袋,针状物刺穿并携带编织袋移动至所需位置后针状物由编织袋中退出放下编织袋,完成编织袋的转移,结构更简单,工作更可靠。


背景技术:

2.在许多采用编织袋自动进行产品包装的应用中,需要将还没有装入被包装产品的空编织袋移动工位,例如,在编织袋筒子纱包装设备中,将自动制备的空编织袋由制备工位移动到装袋工位。现有的编织袋移动一般采用吸嘴吸住编织袋移动或者用机械手夹持住编织袋移动的方案。吸嘴吸住编织袋移动的方案对于不同的编织袋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对于覆膜的编织袋,但是用竖直方向的吸嘴吸住水平放置的编织袋的一侧面后将编织袋提起,由于编织袋有覆膜,不透气,编织袋没被吸住的另一侧面会由于重力原因下降,导致编织袋口部打开,有可能会影响编织袋移动或放置过程的稳定性;对于不覆膜的编织袋,编织袋的经纬丝密度也会影响吸住的稳定性,例如,经纬丝过于密集时,编织袋基本不透气,可能会产生与覆膜编织袋同样的效果,对于经纬丝过于稀疏的编制袋,透气量过大,所需要的空气流通量就会过大,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由于编织袋两侧的压差过小导致无法正常将编织袋吸起来;因此,吸嘴吸住编织袋转移需要根据编织袋的类型和质量配置不同的吸嘴,同一个吸嘴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编织袋。用机械手夹持编织袋转移的方案相对于吸嘴方案的适应性好,能用于不同的编织袋转移位置,但是,机械手夹持编织袋的方案结构比较复杂,机械手动作所需的空间也比较大,对机械手与编织袋的相对位置要求较高,因为编织袋只有落在机械手能作用到的空间位置处机械手才能将其夹持住。
3.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所述编织袋转移装置利用针状物扎入编织袋中移动编织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用于任何编织袋的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其解决方案是: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编织袋托持部件、针状物、针状物进退部件、压板、压板压紧部件以及针状物转移部件,
5.所述编织袋托持部件为能穿过针状物且能托持编织袋的部件,用于托持编织袋便于针状物扎入,针状物刺穿编织袋的过程中,针状物先接触编织袋再经过编织袋托持部件,
6.所述针状物为带有尖端的针状部件,针状物至少为两根且互相间隔、平行布置,针
状物至少在编织袋的两个角部位附近刺穿编织袋,
7.所述针状物进退部件包含针状物进退驱动部件及针状物进退导向部件,所述针状物进退驱动部件为驱动针状物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部件,所述针状物进退导向部件是导向针状物沿其长度方向运动的部件,
8.所述压板为能穿过针状物的板状部件,压板安装在压板压紧部件上,压板位于针状物和编织袋托持部件之间,所述压板压紧部件包含压紧驱动部件以及压紧导向部件,压紧驱动部件为驱动压板靠近与远离编织袋托持部件的部件,压紧导向部件为导向压板运动的部件,压板靠近编织袋托持部件时压板与编织袋托持部件之间能夹持住编织袋;
9.所述针状物转移部件包含转移驱动部件及转移导向部件,所述转移驱动部件为驱动针状物沿编织袋转移路径运动的部件,所述转移导向部件为导向针状物沿编织袋转移路径运动的部件,所述编织袋转移路径至少为一段直线位移;
10.所述针状物转移部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压板压紧部件安装在针状物转移部件上,针状物进退部件安装在压板压紧部件上,针状物安装在针状物进退部件上。
11.应用所述编织袋转移装置时,编织袋托持部件托持平铺状态的编织袋,针状物转移部件带动针状物到达编织袋托持部件位置处,压板压紧部件带动压板向编织袋托持部件靠近,压板与编织袋托持部件共同夹持住编织袋,针状物进退部件带动针状物依次通过压板、编织袋以及编织袋托持部件,压板压紧部件带动压板及针状物向远离编织袋托持部件的方向运动使针状物离开编织袋托持部件,编织袋被针状物挂住,针状物转移部件带动针状物转移到所需位置处,针状物进退部件带动针状物沿刺穿编织袋时相反的方向运动,将编织袋从针状物上脱离下来,完成编织袋的转移。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由图1中压板高度位置向上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图1中针状物进退部件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0.输送带辊子 11.输送带 12.编织袋 13.编织袋托板 20.送袋气缸 200.送袋气缸安装板 21.水平移动框 22.滚轮 23.导轨 230.导轨安装座 30.升降气缸 31.升降框 40.压板 41.扎针气缸 410.扎针气缸支架 42.针板 43.针状物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图例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17.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3所示):
18.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其含有编织袋托持部件、针状物、压板、压板压紧部件、针状物进退部件及针状物转移部件,
19.所述编织袋托持部件为安装在输送带11末端的、平板状的编织袋托板13,编织袋
托板13上开有能穿过针状物的孔或槽,用于托持编织袋12便于针状物43刺穿编织袋12,针状物43刺穿编织袋的过程中,针状物43先接触编织袋再经过编织袋托板13,
20.所述针状物43为安装在针板42上的3根直径3mm的钢针,3根钢针与编织袋托板13垂直一字排开,三根钢针分别刺穿编织袋一端的两角附近及中部,
21.所述压板40为带有针状物能穿过的孔或槽的板状部件,压板40安装在升降框31的下方,压板40位于针状物43和编织袋托板13之间,双杆或三杆的升降气缸30安装在水平移动框21下方,升降框31安装在升降气缸30的气缸杆末端,所述压板压紧部件包含压紧驱动部件以及压紧导向部件,升降气缸30作为压紧驱动部件驱动压板40靠近与远离编织袋托板13,同时由于升降气缸30为双杆或三杆气缸,其同时作为压紧导向部件导向压板40的运动,升降气缸30的气缸杆伸出时,压板40与编织袋托持板13夹持住其间的编织袋11;
22.扎针气缸41通过扎针气缸支架410安装在升降框31上,针板42安装在扎针气缸41的气缸杆末端,所述针状物进退部件包含针状物进退驱动部件及针状物进退导向部件,扎针气缸41作为针状物进退驱动部件驱动针状43物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由于扎针气缸41为双杆气缸,其同时作为针状物进退导向部件导向针状物沿其长度方向的运动;
23.送袋气缸20通过送袋气缸安装板200安装到机架上(为了清晰起见,图中未画出机架),导轨23通过导轨安装座230安装到机架上,水平移动框21通过其上安装的4个滚轮22约束只能在导轨23上移动左右移动,送袋气缸20驱动水平移动框21运动从而带动针状物43运动,所述针状物转移部件包含转移驱动部件及转移导向部件,送袋气缸20作为转移驱动部件驱动针状物43沿编织袋转移路径运动,导轨23及水平移动框21作为转移导向部件导向针状物沿编织袋转移路径的运动,编织袋转移路径为沿导轨长度方向的一段直线位移;
24.应用所述编织袋转移装置时,平铺状态的编织袋12放在输送带辊子10驱动的输送带11上,编织袋托板13安装在输送带11末端比输送带顶面稍低的位置,输送带11将编织袋12的前端输送到编织袋托板13上,送袋气缸20的气缸杆缩回使水平移动框21带动针状物43回到编织袋托板13上方,升降气缸30气缸杆伸出使升降框31带动压板40压住编织袋托板13上的编织袋12的端部,扎针气缸41的气缸杆伸出驱动针板42带动3根钢针通过压板40上的孔、编织袋12以及编织袋托持板13上的孔或槽,升降气缸30的气缸杆缩回带动压板40及针状物43在图1中向上离开编织袋托持板,编织袋12被挂在针状物43上,送袋气缸20的气缸杆伸出使水平移动框21带动针状物在图1中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扎针气缸41的气缸杆缩回驱动针板42带动针状物43在图1中的方向向上抬起,针状物43的尖端重新回到在图1中高于压板40的高度,编织袋12则被压板40阻挡从针状物43上脱离下来,完成编织袋12的转移。
25.尽管本实施例编织袋12的转移仅包含一段直线位移,不排除增加转移路径和复杂度,例如多段移动或摆动等运动甚至其组合运动,但是转移过程中编织袋12一直被针状物扎着移动。并且不排除采用针状物扎住编织袋的四个角或者采用呈面阵分布的多根针状物在编织袋的多处扎住编织袋,这样与用针状物刺穿编织袋的一端拖动编织袋移动相比,可以进行翻转等动作也能保证编织袋移动过程中以及被针状物释放时的平整性,从而使编织袋可以移动通过通障碍物较多、不容易通过的区域。
26.尽管本实施例中针状物转移部件安装到机架上,所述压板压紧部件安装在针状物转移部件上,针状物进退部件安装在压板压紧部件上,针状物安装在针状物进退部件上,但是不排除采用其他的组合方式实现所述运动,包括驱动部件以及导向部件的替换,例如气
缸换电动丝杆等常规替换。
27.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转移装置的实施例2:
28.去掉编织袋托板13,输送带在与其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分为4根,相邻两根输送带之间留有间隙用于通过针状物,3根针状物43在相邻两根输送带之间的缝隙中刺穿编织袋,这样的话,输送带11即作为编织袋托持部件。当然不排除采用输送链板、输送网帘、输送绳等。
29.本实施例中的针状物43采用m3的丝杆将一端磨尖制成,由于丝杆外侧面具有螺纹,可以增大其与编织袋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针状物43刺穿编织袋后对编织袋的握持能力,3个针状物利用两端带有内螺纹的连接件分别安装在3个笔形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螺纹上,3个笔形气缸作为针状物进退驱动部件安装在实施例1中的升降框31上,去掉了实施例1中的针板42。
30.压板40采用3片独立的较窄的压板,只在针状物附近压住编织袋,这样不仅节省材料,降低重量,还能提高压紧效果。
31.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推理出其它变体形式,这些变体形式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主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