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料滤尘除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6054发布日期:2022-06-04 10:5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料滤尘除杂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料滤尘除杂设备。


背景技术:

2.棉花是制成棉料的原材料,将棉花制成棉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其中6mh308
ꢀ×
1210-a型气流回收机就是现如今经常用来对棉花进行加工的设备,气流回收机中有刮刀辊、刺辊、铁罗拉和多个尘笼等零部件;棉花在进入气流回收机内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使棉花中的短绒或粉尘等杂质被剔除,除杂完毕的棉花则被输送至打包机内进行后续加工;但棉花在气流回收机内剔除杂质后,杂质落在气流回收机内部的落杂区等待后续清理,由于剔除杂质后的棉花需要通过吸力将其吸出,会造成短绒或粉尘等杂质随着剔除好后的棉花被吸出,降低了棉花后续加工出来后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棉料滤尘除杂设备,解决了短绒或粉尘等杂质随着剔除好后的棉花被吸出,降低了棉花后续加工出来后品质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棉料滤尘除杂设备,包括风机,风机的吸风端连通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一侧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连通有插入气流回收机内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位于气流回收机内的一端与气流回收机内尘笼端部的轴心处相对应,所述吸风管上连通有插入气流回收机内并位于尘笼下方的连接管;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杂壳,所述排杂壳的底部连通有排杂管,所述排杂管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杂质的储存组件。
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当棉花进入气流回收机内位于尘笼上进行加工时,棉花上的短绒或粉尘等杂质被剔除后,棉花被继续向下一道工序输送,短绒或粉尘等杂质与棉花分离时,吸风管将杂质吸入然后排入分离箱中,同时杂质向下掉落至尘笼的下方后,连接管也可以将杂质吸入吸风管内,再排入分离箱中,进入分离箱中的杂质则通过排杂管排入储存组件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棉花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同步的对棉花中剔除的杂质进行有效的收集处理,避免了杂质在气流回收机内堆积过多后,又混入加工完毕的棉花中,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生产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或短绒等杂质,优化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台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风机;2、分离箱;21、固定管;22、吸风管;23、连接管;231、短管; 232、折叠管;233、吸杂管;234、固定块;235、螺纹筒;236、螺杆;3、排杂壳;31、环形管;32、细管;4、排
杂管;41、电动伸缩杆;42、环形板;43、延伸管;5、承载台; 51、电机;52、竖管;6、推车;61、集尘袋;62、连接板;63、滚轮;64、捆扎带;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料滤尘除杂设备,包括风机1,风机1的吸风端连通有分离箱2,所述分离箱2的一侧连通有固定管21,所述固定管21上连通有插入气流回收机内的吸风管22,所述吸风管22位于气流回收机内的一端与气流回收机内尘笼端部的轴心处相对应,所述吸风管22上连通有插入气流回收机内并位于尘笼下方的连接管23;所述分离箱2的底部连通有排杂壳3,所述排杂壳3的底部连通有排杂管4,所述排杂管4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杂质的储存组件。
14.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储存组件包括位于排杂管4下方的承载台5,所述承载台5 上贯穿有一组竖管52;所述竖管52的下方设有推车6,所述推车6上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61,所述推车6上还铰接有连接板62,所述连接板62上安装有滚轮63,所述连接板 62上还固定有捆扎带64;所述排杂管4呈z字型设置,所述排杂管4的一端与排杂壳3 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排杂管4的另一端位于一个竖管52的上方,所述承载台5的顶部固定有用于驱动排杂管4转动的电机51。当分离箱2内的杂质进入排杂壳3内后,杂质再通过排杂管4掉入竖管52内,集尘袋61的开口处通过绳子系在竖管52上,杂质则进入集尘袋61内储存起来;当需要更换集尘袋61时,启动电机51,使电机51的转轴带动排杂管4与排杂壳3相连通的一端转动后,使排杂管4的另一端随着转动后位于另外一个竖管52的上方;工作人员则将装满杂质的集尘袋61取下,然后将推车6从承载台5下方拉出后,将连接板62放平,滚轮63则与地面详解,再将集尘袋61放平,使用捆扎带64将集尘袋61固定在连接板62上,便于工作人员对集尘袋61进行转移,集尘袋61的底部通过魔术贴贴合在推车6上,便于工作人员将集尘袋61固定在推车6上或从推车6上取下。
15.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排杂管4远离排杂壳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延伸管43,所述延伸管43的底端位于一个竖管52内,所述排杂管4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1,所述电动伸缩杆41的伸缩端固定有环形板42,所述环形板42的内侧与延伸管43的外壁相固定。延伸管43的外壁与排杂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延伸管43的底端位于竖管52内,再配合环形板42将竖管52的顶部盖住,可以有效的避免杂质飘散至空气中;当需要转动排杂管4时,启动电动伸缩杆41,使电动伸缩杆41的伸缩端通过环形板42带动延伸管43向上移动,使延伸管43的底端位于承载台5的上方。
1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管23包括短管231、折叠管232和吸杂管233,所述短管231与吸风管22相连通,所述折叠管232的两端分别与短管231和吸杂管233相靠近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杂管233位于短管231的下方;所述短管231和吸杂管233上分别固定有固定块234,两个所述固定块234的相对面分别设有螺纹筒235和螺杆236,所述螺杆236螺纹连接在螺纹筒235内。吸杂管233背离折叠管232的一端位于气流回收机内并位于尘笼的下方,当风机1启动后,吸杂管233则可以将掉落至尘笼下方的杂质吸入;螺纹筒235背离螺杆236的一端与一个固定块234固定连接,螺杆236背离螺纹筒235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块234转动连接,当尘笼的直径过大等情况,需要调整吸杂管233的高度时,可以转动螺杆236,对折叠管
232进行拉伸或压缩,依次调整吸杂管233的高度,相应的气流回收机被吸杂管233贯穿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吸杂管233调高或调低的开口。
17.如图1所示,所述排杂壳3内固定有环形管31,所述环形管31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孔,所述风机1的排风端连通贯穿排杂壳3并与环形管31相连通的细管32;所述风机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7。当杂质进入排杂壳3内后,风机1排出的风一部分通过细管32进入环形管31内,环形管31底部开设的多个出风孔将风力吹向排杂壳3的内壁,避免杂质沾附在排杂壳3的内壁上。
18.使用时,固定管21上吸风管22的数量可以设置成多个,使吸风管22的数量与气流回收机内尘笼的数量相同;分离箱2内通过设置的旋风分离器对杂质进行分离,旋风分离器属于现如今十分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当棉花进入气流回收机内,依次经过多个尘笼时再配合其它零部件对棉花进行加工时,棉花中被剔除的杂质则被吸风管22吸入分离箱2内,掉落至尘笼下方的杂质,则被连接管23吸入后排入吸风管22内,使气流回收机内的杂质可以被有效的收集起来,避免杂质后续混入加工完毕的棉花中。
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