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0565201发布日期:2022-06-29 04:3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色纺纱线主体上包缠散点状纤维团的色纺点子纱是一种新型纱线,具有色彩丰富、立体朦胧、个性时尚的风格特点。其主要通过有色纤维点子(经改造后的梳棉机揉搓制得)与普通色纤维在清花工序中直接混合或有色点子条与普通色纺条在并条机上共同并和的方式,实现纤维点子在纱线主体上的分布,存在制点工艺长,混合效果受多因素影响且点子分布不可控等问题。
3.喷气涡流纺色纺点子纱是新型涡流纺纱线开发的重要方向,其独特的成纱机理有助于加强点子与主体纤维之间的包缠,且相较于传统环锭纺纱方式,大大缩减了成纱工序。然而常规喷气涡流纺色纺点子纱往往通过将带有点子的色纺须条直接喂入喷气涡流纺纱机制得,色纺点子纱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邹专勇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喷气涡流纺花色纱的加工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310223076.6),其是将长丝在后罗拉或中后罗拉或中罗拉喂入,并牵伸拉断与经集束器集束的纤维须条并和,共同进入高速旋转气流加捻腔加捻,形成花式纱。其加工方法省去了制点工艺,并实现了丝段在纱线主体上的螺旋包缠分布,但其纱线的立体效果不足色纺点子纱,且丝段在纱线主体上呈无序分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在纤维须条的四罗拉牵伸区上方加装细纱喂入装置,控制细纱从中罗拉喂入完成设备改造后,经配棉、混棉、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后的纤维须条从喇叭口喂入,进入牵伸区,与经细纱喂入装置,在中罗拉处被牵伸拉断的细纱并和,完成后续牵伸并共同进入加捻腔,细纱段在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包缠在成纱主体结构上,形成具有点子外观的喷气涡流纺纱线。
7.进一步,所述细纱喂入装置包括细纱架、细纱筒子、细纱张力控制器。
8.进一步,所述纤维须条的四罗拉牵伸区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总牵伸倍数为总牵伸倍数为0-250倍,主牵伸倍数为30-40倍,后牵伸倍数为2-5倍,上罗拉隔距为44-45mm,下罗拉隔距为39-40mm,喂入比为0.97-0.99。
9.进一步,所述细纱喂入点为中罗拉,中罗拉-前罗拉为细纱的牵伸拉断区,细纱与纤维须条的并和长度通过中罗拉和前罗拉的间距调整。
10.进一步,所述细纱的纤维原料为有色化纤短纤维,细纱的线密度为14.8-59.0tex,捻系数为400-550,断裂强度≤30cn/tex。
11.进一步,所述细纱的线密度、捻系数变化对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的条干、毛羽以及强伸性能无明显影响。
12.进一步,所述细纱与纤维须条的颜色不同。
13.进一步,所述喷气涡流纺纱速度为200-450m/min,喷嘴气压为3.5-6.5mpa。
14.本发明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可省去繁琐的制点工序,通过喂入细纱段的方式在纱线主体上形成点子,并通过控制细纱的线密度和捻系数的变化实现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上离散点子的可控调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采用实施例1方法织成的织物布面效果图;
16.图2是本发明采用实施例2方法织成的织物布面效果图;
17.图3是本发明采用实施例3方法织成的织物布面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1
20.经配棉、混棉、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后的纤维须条从喇叭口喂入,进入四罗拉牵伸区,与经细纱喂入装置,在中罗拉处被牵伸拉断的细纱并和,完成后续牵伸并共同进入加捻腔,细纱段在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包缠在成纱主体结构上,形成具有点子外观的喷气涡流纺纱线。
21.所述四罗拉牵伸区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总牵伸倍数为215倍,主牵伸倍数为32倍,后牵伸倍数为3倍,上罗拉隔距为45mm,下罗拉隔距为39mm,喂入比为0.99。
22.所述细纱喂入点为中罗拉,中罗拉-前罗拉为细纱的牵伸拉断区。
23.所述细纱为环锭纱,纤维原料为1.56dtex
×
38mm的黑色涤纶短纤维,细纱线密度为59.0tex,捻系数为410.9。
24.所述纤维须条为t40/c60涤棉混纺本色条子。
25.所述喷气涡流纺纱速度为400m/min,喷嘴气压为0.55mpa。
26.实施例2
27.经配棉、混棉、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后的纤维须条从喇叭口喂入,进入四罗拉牵伸区,与经细纱喂入装置,在中罗拉处被牵伸拉断的细纱并和,完成后续牵伸并共同进入加捻腔,细纱段在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包缠在成纱主体结构上,形成具有点子外观的喷气涡流纺纱线。
28.所述四罗拉牵伸区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总牵伸倍数为215倍,主牵伸倍数为32倍,后牵伸倍数为3倍,上罗拉隔距为45mm,下罗拉隔距为39mm,喂入比为0.99。
29.所述细纱喂入点为中罗拉,中罗拉-前罗拉为细纱的牵伸拉断区。
30.所述细纱为环锭纱,纤维原料为1.56dtex
×
38mm的黑色涤纶短纤维,细纱线密度为29.5tex,捻系数为429.4。
31.所述纤维须条为t40/c60涤棉混纺本色条子。
32.所述喷气涡流纺纱速度为400m/min,喷嘴气压为0.55mpa。
33.实施例3
34.经配棉、混棉、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后的纤维须条从喇叭口喂入,进入四罗拉牵伸区,与经细纱喂入装置,在中罗拉处被牵伸拉断的细纱并和,完成后续牵伸并共同进入加捻腔,细纱段在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包缠在成纱主体结构上,形成具有点子外观的喷气涡流纺纱线。
35.所述四罗拉牵伸区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总牵伸倍数为215倍,主牵伸倍数为32倍,后牵伸倍数为3倍,上罗拉隔距为45mm,下罗拉隔距为39mm,喂入比为0.99。
36.所述细纱喂入点为中罗拉,中罗拉-前罗拉为细纱的牵伸拉断区。
37.所述细纱为环锭纱,纤维原料为1.56dtex
×
38mm的黑色涤纶短纤维,细纱线密度为14.8tex,捻系数为531.4。
38.所述纤维须条为t40/c60涤棉混纺本色条子。
39.所述喷气涡流纺纱速度为400m/min,喷嘴气压为0.55mpa。
40.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纤维须条的四罗拉牵伸区上方加装细纱喂入装置,控制细纱从中罗拉喂入完成设备改造后,经配棉、混棉、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后的纤维须条从喇叭口喂入,进入牵伸区,与经细纱喂入装置,在中罗拉处被牵伸拉断的细纱并和,完成后续牵伸并共同进入加捻腔,细纱段在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包缠在成纱主体结构上,形成具有点子外观的喷气涡流纺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喂入装置包括细纱架、细纱筒子、细纱张力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须条的四罗拉牵伸区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总牵伸倍数为0-250倍,主牵伸倍数为30-40倍,后牵伸倍数为2-5倍,上罗拉隔距为44-45mm,下罗拉隔距为39-40mm,喂入比为0.97-0.9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喂入点为中罗拉,中罗拉-前罗拉为细纱的牵伸拉断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的纤维原料为有色化纤短纤维,细纱的线密度为14.8-59.0tex,捻系数为400-550,断裂强度≤30cn/tex。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的线密度、捻系数变化对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的条干、毛羽以及强伸性能无明显影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涡流纺纱速度为200-450m/min,喷嘴气压为3.5-6.5mpa。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调节离散点子分布的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纤维须条的四罗拉牵伸区上方加装细纱喂入装置,控制细纱从中罗拉喂入完成设备改造后,通过控制细纱线密度、捻度的变化实现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上离散点子的可控调节。本发明解决了点子纱普遍存在的点子无序分布问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拓展了花式纱以及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线的开发品种,具有改装方法简单,成本低,成纱质量优等特点,适合产业化生产。适合产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专勇 缪璐璐 董正梅 朱繁强 虞美雅 付娜 刘哲 翁思瑜 王建 詹良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文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5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