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纱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06864发布日期:2022-11-23 10:1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纱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纱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复合纱线,即将短纤维成分和长丝成分组合起来。传统的复合纱线中,通常将羊绒形成的线作为芯线,将羊绒、聚酯纤维或者蚕丝形成的线作为包线,从而将包线缠绕于芯线上作为外皮,进而形成复合纱线。
3.现有的复合纱线形式已经趋于统一,没有其他创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故有待提出一种更为新颖的复合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复合纱及加工工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纱加工工艺,包括步骤s1、选择三根桑蚕丝,一根桑蚕丝为主线,两根桑蚕丝为辅线,并通过绕线装置将两根辅线螺旋缠绕于主线上形成芯线,且两根辅线的缠绕方向相反;s2、选择由羊绒形成的线为包线,再将包线缠绕于芯线上。
6.进一步的,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绕线机构、第二绕线机构、放线机构及收卷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分别将两根辅线缠绕于主线上,放线机构用于主线的放置,收卷机构用于纱线的牵引及收卷。
7.进一步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均包括环形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座、驱动滑座滑动的第一电机、固定于滑座上的定位柱,缠绕有线的线筒通过定位柱固定,滑座于滑轨上做圆周运动,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上的环形滑轨同心,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上的滑座的滑动方向相反,主线由环形滑轨中间穿过。
8.进一步的,滑座上设有牵引件,牵引件由固定于滑座上的牵引杆及与牵引杆连接的牵引环构成,牵引环向环形滑轨中心方向延伸,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上的牵引件相互配合。
9.进一步的,收卷机构包括架体、固定于架体上的第二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收卷轴、与收卷轴拆卸连接的收卷筒、与架体连接的引导杆,引导杆延伸向环形滑轨中心且引导杆端部设有引导环。
10.进一步的,放线机构包括放置座及固定于放置座上的放线盘,放线盘与环形滑轨的中心相对应。
11.进一步的,主线由放线机构上牵引出后向上穿过环形滑轨后缠绕于收卷筒上。
12.一种复合纱,包括包线,由羊绒构成,
芯线,由三根桑蚕丝构成,一根桑蚕丝为主线,两根桑蚕丝为辅线,两根辅线螺旋缠绕于主线上且两根辅线的缠绕方向相反,包线螺旋缠绕于芯线上形成复合纱。
13.进一步的,包线包覆芯线,包线由1-5根羊绒线构成。
14.进一步的,包线和芯线的直径比为1-1.5:1。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复合纱由羊绒纱线和桑蚕丝两部分组成,本产品以桑蚕丝为主线,羊绒线在桑蚕丝上面缠绕,且羊绒线和桑蚕丝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作为两种珍贵原料的结合,符合纱具有美观多样,成衣品质高档颜色柔和饱满的特点,且作为纯天然的动物纤维,山羊绒和桑蚕丝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非常适合贴身穿着。
附图说明
16.图1为芯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1.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关于纱线:一种复合纱,包括包线和芯线,包线由羊绒构成,芯线由三根桑蚕丝构成,一根桑蚕丝为主线,两根桑蚕丝为辅线,两根辅线螺旋缠绕于主线上且两根辅线的缠绕方向相反,包线螺旋缠绕于芯线上形成复合纱;包线包覆芯线,包线由1-5根羊绒线构成;包线和芯线的直径比为1-1.5:1。
22.由三根桑蚕丝形成的芯线强度更高,使得其于牵引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现象,从而影响纱线的加工;同时,两根辅线缠绕一根主线,使得芯线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两根辅线相互缠绕形成的螺旋纹,从而使得包线缠绕于芯线上时,可以更为稳定的包覆于芯线上不易发生滑移现象,大大提高复合纱的稳定性,进而确保采用复合纱进行面料的加工编织时也更为稳定。
23.关于工艺:一种复合纱加工工艺,包括步骤s1、选择三根桑蚕丝,一根桑蚕丝为主线a,两根桑蚕丝为辅线b,并通过绕线装置将两根辅线b螺旋缠绕于主线a上形成芯线,且两根辅线b的缠绕方向相反;s2、选择由羊绒形成的线为包线c,再将包线c缠绕于芯线上。
24.绕线机构: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绕线机构1、第二绕线机构2、放线机构3及收卷机构4,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分别将两根辅线b缠绕于主线a上,放线机构3用于主线a的放置,收卷机构4用于纱线的牵引及收卷。
25.主线a由放线机构3上牵引出后向上穿过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启动并将两根辅线b分别缠绕于主线a上,缠绕形成后的芯线经收卷机构4牵引收卷。
26.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均包括环形滑轨11、与滑轨11滑动连接的滑座12、驱动滑座12滑动的第一电机13、固定于滑座12上的定位柱14,缠绕有线的线筒通过定位柱14固定,滑座12于滑轨11上做圆周运动,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上的环形滑轨11同心,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上的滑座12的滑动方向相反,主线a由环形滑轨11中间穿过;滑座12上设有牵引件15,牵引件15由固定于滑座12上的牵引杆151及与牵引杆151连接的牵引环152构成,牵引环152向环形滑轨11中心方向延伸,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上的牵引件15相互配合。
27.主线a穿过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时,两者上的滑座12于滑轨11上相对滑动,此时滑座12均环绕主线a做圆周运动,而两个滑座12运动的方向相反,故将置于滑座12上的辅线b缠绕于主线a上;辅线b缠绕收纳于线筒上,定位柱14插入线筒内将线筒固定在滑座12上,辅线b由线筒上牵引出后,再穿过牵引环152,最后辅线b缠绕于主线a上;牵引环152将辅线b牵引至主线a附近,进而确保辅线b可以更为稳定的缠绕于主线a上。
28.收卷机构4:收卷机构4包括架体41、固定于架体41上的第二电机42、与电机连接的收卷轴43、与收卷轴43拆卸连接的收卷筒44、与架体41连接的引导杆45,引导杆45延伸向环形滑轨11中心且引导杆45端部设有引导环46。
29.两根辅线b经第一绕线机构1和第二绕线机构2将其缠绕于主线a上形成芯线,芯线经引导环46牵引后缠绕于收卷筒44上;第二电机42启动后使得收卷轴43带动收卷筒44转动,进而带动主线a向上移动,随着主线a移动,辅线b则缠绕于主线a上,进而完成芯线的加工。
30.放线机构3:放线机构3包括放置座31及固定于放置座31上的放线盘,放线盘与环形滑轨11的中心相对应。
31.主线a缠绕于线筒上,而线筒置于放线盘上,随着第二电机42带动收卷筒44转动,进而将主线a由放线盘上牵引出来。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