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纱线接头单元的纱线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2599发布日期:2023-03-17 22:3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纱线接头单元的纱线铺设装置,包括:-夹纱器管,所述夹纱器管具有能够被施加抽吸空气的夹纱器管嘴部,-布置在所述夹纱器管上的夹纱器管翻板,所述夹纱器管翻板能够在打开所述夹纱器管嘴部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夹纱器管嘴部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布置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区域中的纱线铺设钩。


背景技术:

2.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中,纱线从喂给筒子被转移到交叉卷绕筒子上。这里,可能的喂给筒子是例如在环锭纺纱机上生产的纺纱管纱,其纱线被卷绕在交叉卷绕筒子上以便改进进一步的处理。
3.在这种纺纱机中,在纱线断裂的情况下或者在更换喂给筒子时,自动纱线接头器以及可能的自动管纱更换器被启动。首先,将纱线接头单元的吸嘴放置成抵靠着拾取筒子的表面,该表面与卷绕方向相反地缓慢旋转。一旦上纱线已经被捕获,吸嘴就枢转到其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中吸嘴开口位于拼接装置下方并将上纱线插入到拼接装置内。
4.与吸嘴基本上同时地,纱线铺设装置的夹纱器管(也是纱线接头单元的一部分)从其初始位置枢转,首先进入下部拾取位置,在下部拾取位置拾取从喂给筒子取下的下纱线,并保持直到到达纱线张紧器中或夹持装置中,在正常卷绕操作期间夹纱器管布置在初始位置。然后,夹纱器管枢转到上部转移位置,从而随其带动下纱线。当夹纱器管枢转到其转移位置时,下纱线定位在拼接装置中。
5.为了拾取下纱线,夹纱器管在其端部具有夹纱器管翻板,当夹纱器管枢转到拾取位置时,该夹纱器管翻板借助于开关门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在该拾取位置,负压将下纱线吸入夹纱器管。在离开夹纱器管的拾取位置时,夹纱器管翻板再次关闭并且夹持纱线,使得纱线可以被牢固地转移到拼接装置中。当夹纱器管向上枢转到转移位置时,夹纱器管利用纱线铺设钩横过上纱线的张紧路径,拾取该纱线并以功能正确的方式将其定位在拼接装置中。在移动到转移位置期间,夹纱器管翻板打开,使得上纱线和下纱线在张力下插入到拼接装置内。
6.在正常的卷绕操作期间,处于其初始位置的夹纱器管被设置在距离正常的纱线路径一定距离处。在该位置中,夹纱器管与行进的纱线间隔开,使得例如在纱线断裂之后,落下的纱线不应该缠绕在夹纱器管或夹纱器管翻板上,而是越过夹纱器管落下。然而,已经表明,在断裂或切断之后,纱线经常不保持在其正常路径上,而是由于突然减小的纱线张力,纱线可以以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动。因此,到正常纱线路径的距离不提供足够的保护以防止缠绕在夹纱器管或夹纱器管翻板上。下游的处理受到这种缠绕的不利影响,这意味着下纱线不能被可靠地拾取,因此也不能可靠地建立拼接连接。在最坏的情况下,缠绕导致纺纱机停机,这使得操作人员的手动干预必须介入以启动纺纱机。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铺设装置,在该纱线铺设装置中,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纱线铺设装置相比,纱线缠绕在夹纱器管或夹纱器管翻板上的可能性显著降低。
8.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纱线铺设装置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有利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9.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纱线接头单元的纱线铺设装置包括:具有被施加抽吸空气的夹纱器管嘴部的夹纱器管;可移动地设置在打开夹纱器管嘴部的打开位置和关闭夹纱器管嘴部的关闭位置之间的夹纱器管翻板;以及设置在夹纱器管翻板的区域中的纱线铺设钩。作为纱线接头单元的一部分,纱线铺设装置以上述方式起作用以将下纱线从设置在拼接装置下方的位置布置以接合到拼接装置中的上纱线,其中,在将下纱线定位在拼接装置中期间,通过枢转夹纱器管,纱线铺设钩横穿设置在拼接装置中的上纱线的张紧路径,并以功能正确的方式将所述纱线定位在拼接装置中。
10.根据本发明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纱线铺设钩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纱线铺设钩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关闭位置中突出超过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打开位置中被设置成至少与所述翻板的外表面齐平或相对于所述翻板的外表面回退,使得所述纱线铺设钩然后不会突出超过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
11.在夹纱器管翻板的关闭位置中,纱线铺设钩突出超过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并因此可靠地确保,当夹纱器管移动到其中夹纱器管翻板关闭的转移位置时,上纱线经由纱线铺设钩被可靠地压入拼接装置中。然而,同时,纱线铺设钩承受缠绕夹纱器管翻板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纺纱机的故障。
12.为了防止缠绕,根据本发明规定的是,在夹纱器管翻板的打开位置中,纱线铺设钩设置成至少与外表面齐平或者相对于外表面回退。结果,自动地消除了由于下纱线与纱线铺设钩的相互作用而可能在夹纱器管的初始位置中存在的在夹纱器管翻板上的任何缠绕。从夹纱器管运动到拾取位置,在该拾取位置中,夹纱器管翻板打开以在夹纱器管嘴部中接收下纱线,结果是,纱线铺设钩相对于外表面回退,直到其被设置成至少与外表面齐平或相对于外表面回退,由此纱线铺设钩与围绕夹纱器管翻板的任何缠绕物脱离接合。然后,缠绕物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夹纱器管翻板上滑落,从而可靠地避免由缠绕物引起的问题。
13.当夹纱器管随后移动到转移位置时,夹纱器管翻板在离开下部拾取位置时关闭,由此布置在夹纱器管嘴部中的下纱线也机械地固定在夹纱器管翻板处。纱线铺设钩回到突出超过外表面的位置,从而纱线铺设钩在转移位置的区域中将下纱线可靠地压入拼接装置中。
14.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纱线铺设装置可靠地避免了由于在夹纱器管翻板的区域中围绕夹纱器管的缠绕而产生的问题,或者由于与纱线铺设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有缠绕被自动地重新解决,因为在夹纱器管翻板布置在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缠绕物可以容易地在夹纱器管翻板的表面上滑落。同时,确保上纱线通过纱线铺设钩可靠地定位在拼接装置中。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纱线铺设装置包括纱线引导元件,所述纱线引导元件布置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区域中,使得所述纱线引导元件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关闭位置中突出超过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打开位置中设
置成至少与所述外表面齐平或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回退。
16.在装备有圆形纡库的某些纺纱机中,与“正常”纱线断裂的情况相反,即当更换管纱时,纱线引导元件用于将下纱线插入到拼接装置中。在管纱更换的情况下,在管纱更换中有一个空的套筒或管纱设置在心轴上,该心轴在没有特殊制备的情况下不能再进一步退绕,所述管纱通过传送带被运走。然后,更换装置的圆形纡库前进,使得备用管纱之一进入圆形纡库的输送位置,并通过纡库底座中的开口、管纱滑座和对中翻板而到达在拾取位置枢转的心轴上。然后,心轴与新的喂给筒子一起枢转回到退绕位置。喂给筒子的在此保持在圆形纡库的中心吸嘴中的纱线端部形成下纱线股,该下纱线股通过辅助夹纱器在纱线张紧器的方向上铺设并保持在那里。
17.在管纱更换时,夹纱器管处于其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被设置成与常规纱线路径具有一定距离。一旦新的喂给筒子被安装,则夹纱器管枢转到上部转移位置,其中夹纱器管嘴划出圆形路径。布置在夹纱器管嘴部的区域中的夹纱器管翻板利用其纱线引导元件捕获下纱线,并将其沿拼接装置的方向铺设。由于圆形路径也横穿上纱线的路径,所以上纱线也被布置在夹纱器管上的纱线铺设钩拾取,并且同样沿拼接装置的方向铺设。在具有纱线铺设钩和纱线引导元件的纱线铺设装置的改进中,在夹纱器管翻板的关闭位置中,纱线铺设钩通常从夹纱器管翻板的前侧突出,而纱线引导元件突出超过外表面的后侧。
18.纱线引导元件的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在夹纱器管翻板的打开位置中纱线引导元件被设置成至少与外表面齐平或相对于外表面回退,这确保了在使用纱线引导元件的情况下,在夹纱器管翻板打开期间,可能形成在纱线引导元件上的任何缠绕物都可以从外表面上自动地滑落,因为在打开位置中,缠绕物与纱线引导元件脱离接合。在除了纱线铺设钩之外还具有纱线引导元件的纱线铺设装置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因此也可靠地防止了由于围绕夹纱器管翻板的不期望缠绕而引起的问题,并且同时增加了纱线铺设装置的应用领域。
19.基本上可自由选择纱线铺设钩和/或纱线引导元件的布置,使得它们在关闭位置中突出超过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并且它们在打开位置中设置成至少与其齐平或者相对于其回退,从而防止或者自动地消除缠绕。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规定的是,夹纱器管翻板设置成在连接至夹纱器管的翻板支架上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其中,翻板支架连接至纱线铺设钩和/或纱线引导元件,使得它们在关闭位置中突出穿过夹纱器管翻板中的槽状贯通开口,而在打开位置设置成回退到贯通开口中。
20.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纱线铺设钩和/或纱线引导元件与翻板支架连接或与翻板支架设计成一体。在夹纱器管翻板的关闭位置,纱线铺设钩和/或纱线引导元件突出穿过夹纱器管翻板中的适配的槽状贯通开口,并且在关闭位置突出超过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所述夹纱器管翻板与所述翻板支架可枢转地连接,其中,当所述夹纱器管翻板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纱线铺设钩和/或所述纱线引导元件在所述槽状贯通开口中相对运动,所述槽状贯通开口在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枢转方向上延伸,使得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纱线铺设钩和/或所述纱线引导元件布置在所述槽状贯通开口中,使得它们不再突出超过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
21.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以特别可靠的方式确保了在夹纱器管翻板的打开位置中夹纱器管翻板的平坦外表面,由此缠绕物可以可靠地在夹纱器管翻板上滑落。使用槽状贯通开口特别地确保了外表面形成为没有有利于缠绕的突起。
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规定的是,所述夹纱器管翻板具有引导区段,该引导区段抵靠在所述翻板支架的外侧上。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规定的是,夹纱器管翻板抵靠翻板支架的背离夹纱器管嘴部的一侧,由此以特别可靠的方式确保夹纱器管翻板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无干扰的枢转运动。因此,特别可靠地防止了由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倾斜枢转运动导致的夹纱器管翻板的卡住。
23.夹纱器管翻板在关闭位置中关闭夹纱器管嘴部并且在打开位置打开夹纱器管嘴部,从而在拾取位置中,下纱线可随后通过施加到夹纱器管嘴部的抽吸流被拾取。根据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规定的是,夹纱器管翻板具有关闭元件,该关闭元件在关闭位置关闭夹纱器管嘴部,并且该关闭元件特别优选地具有适于夹纱器管嘴部的形状,特别地,该关闭元件形成为在关闭位置与夹纱器管嘴部同心布置的插塞。使用相应适配的关闭元件以特别可靠的方式确保了,夹纱器管嘴部在夹纱器管翻板的关闭位置中关闭,由此中断抽吸流,并且同时确保了布置在夹纱器管嘴部中的下纱线的可靠的机械夹持。此外,在关闭元件的相应的改进中,可以特别可靠地确保,在夹纱器管嘴部处存在的负压的作用下,夹纱器管翻板被关闭。
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规定的是,夹纱器管翻板具有控制凸轮,该控制凸轮能够与带槽控制引导件接合。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控制凸轮用于在拾取位置和上部转移位置的区域中可靠地打开夹纱器管翻板,其中为此目的,控制凸轮与布置在纺纱机上的相应的带槽引导件接合,从而与带槽引导件协作,引起夹纱器管翻板的枢转运动。因此,可以省去用于移动夹纱器管翻板的单独的打开装置,其中,通过控制凸轮和相应设计的带槽引导件,可以确保夹纱器管翻板在拾取位置中以及在转移位置中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可靠运动。
25.为了将翻板支架布置在夹纱器管上,根据有利的实施例,规定翻板支架具有用于将翻板支架可释放地紧固到夹纱器管的夹持元件。使用夹持元件,例如在夹纱器管嘴部的区域中同轴地围绕夹纱器管的夹持环,使得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可枢转地连接到翻板支架的夹纱器管翻板安装在夹纱器管上。借助于夹持元件,夹纱器管翻板的位置可以以特别精确的方式相对于夹纱器管嘴部对准。此外,通过使用夹持元件,在损坏的情况下允许简单地更换夹纱器管翻板。
26.为了避免以特别的方式围绕夹纱器管翻板的破坏性缠绕,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规定的是,夹纱器管翻板设置为具有平面和/或凸面的外表面。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规定的是,夹纱器管翻板的外表面不具有促进缠绕的凹陷。通过平面和/或凸面的外表面,特别促进了缠绕物的良好滑落。在此特别有利地规定,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前侧和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后侧经由所述外表面的弧形部分彼此连接,在关闭位置中所述纱线铺设钩突出超过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前侧,并且在关闭位置中可选的纱线引导元件突出超过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后侧,其中,所述夹纱器管翻板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的内角具有>90
°
的角度,由此以特别可靠的方式防止缠绕。
附图说明
27.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示出:图1是具有布置在关闭位置的夹纱器管翻板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第一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第二透视图;图3是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第三透视图;图4是具有布置在打开位置的夹纱器管翻板的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第一透视图;图5是图4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第二透视图;图6是图4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第三透视图;图7是在翻板支架上的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夹纱器管翻板的第一透视图;图8是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夹纱器管翻板的第二透视图;图9是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夹纱器管翻板的第三透视图;图10是设置在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夹纱器管上的翻板支架的第一透视图;以及图11是图1的纱线铺设装置的翻板支架的第二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图1示出了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纱线接头单元(此处未示出)的纱线铺设装置18的透视图。纱线铺设单元18具有成角度的夹纱器管1,其可经由中空的夹纱器管轴7可枢转地连接到纺纱机上的抽吸空气源。
29.在与夹纱器管轴7相对的端部上,夹纱器管1具有夹纱器管翻板2,该夹纱器管翻板被安装成以便于在与夹纱器管1连接的翻板支架5上在图1至3中所示的关闭位置与图4至6中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枢转。在关闭位置中,夹纱器管翻板2关闭夹纱器管1的夹纱器管嘴部8,而在夹纱器管翻板2的打开位置中,它打开夹纱器管嘴部8。为了使夹纱器管翻板2可枢转地布置在夹纱器管嘴部8的区域中,使用螺栓6,该螺栓形成夹纱器管翻板2的枢转轴线并且延伸穿过夹纱器管翻板2的相对的螺栓容纳部10a、10b并且在螺栓容纳部9中固定在翻板支架5上(参见图7至9)。
30.为了将夹纱器管翻板2相对于夹纱器管嘴部8定位在夹纱器管1上,使用环形的夹持主体11,该夹持主体通过螺栓17与翻板支架5连接并且在装配位置中同轴地包围夹纱器管1。
31.在图1至3和7所示的夹纱器管翻板2的关闭位置,纱线铺设钩3和纱线引导元件4突出穿过夹纱器管翻板2中的槽形贯通开口13,使得它们突出超过夹纱器管翻板2的外表面19。这里纱线铺设钩3突出超过夹纱器管翻板2的前侧21,纱线引导元件4突出超过夹纱器管翻板2的后侧22。
32.当夹纱器管1围绕夹纱器管轴7的纵向轴线枢转时,在夹纱器管1的下部拾取位置和上部转移位置的区域中,控制凸轮16与纺纱机上的带槽控制引导件(在此未示出)接合并且实现夹纱器管翻板2枢转到图4至6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夹纱器管嘴部8被打开。当夹纱器管翻板2移动到打开位置时,槽形贯通开口13内的纱线铺设钩3和纱线引导元件4相对移位到它们被设置成相对于外表面19回退的位置,即,它们不再突出超过前侧21或后侧22。任何可能存在的、抵靠在纱线铺设钩3和/或纱线引导元件4上的缠绕物都在夹纱器管翻板2的外表面19上滑落。
33.为了在夹纱器管翻板2的关闭位置中关闭夹纱器管嘴部8,与夹纱器管嘴部8匹配的关闭元件12在关闭元件支架15上布置在夹纱器管翻板2的内侧上,所述关闭元件在关闭位置与夹纱器管嘴部8同心地布置。关闭元件12通过螺钉(在此未示出)保持在夹纱器管翻
板2上,该螺钉可拧入关闭元件支架15中,所述螺钉延伸穿过夹纱器管翻板2的前侧21上的孔14。
34.夹纱器管翻板2利用下侧靠在翻板支架5的外侧20上,从而确保了围绕由螺栓6形成的枢转轴线的可靠的枢转运动。
35.附图标记列表1夹纱器管2夹纱器管翻板3纱线铺设钩4纱线引导元件5翻板支架6螺栓7夹纱器管轴8夹纱器管嘴部9销容纳部(翻板支架)10a、10b销容纳部(夹纱器管翻板)11夹持主体12关闭元件13贯通开口14孔15关闭元件支架16控制凸轮17螺钉18纱线铺设装置19外表面20外侧21前侧22后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