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粉吸收复印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1045发布日期:2022-10-19 04:5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高碳粉吸收复印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碳粉吸收复印纸。


背景技术:

2.纸,由含植物纤维的原材料经过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工艺流程制成,可用于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纸是书写、印刷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包装、卫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纸、复写纸、卫生纸、面纸等等,由于纸的发明和推广,使得文化的传播以及传承更加方便。
3.现代纸张中,由于纸张制作过程中,纸张的纤维具有一定的方向,使得支纸张各个方向的性能存在差距,横纹纸张印刷形成书本后,由于横纹的张力方向,致使翻阅后,纸张由于自身张力,使其返回原位,从而影响翻阅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纸张由于自身张力致使翻书时返回原位影响翻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碳粉吸收复印纸,通过将纸张分为翻阅区,使得翻阅区具有更小的抗折强度,使得翻阅时更加方便,通过设置横纹设置的印刷区,使得印刷区的因数效果更好,同时使得印刷区具有更好的抗折性能,使得印刷后的纸张难以出现弯曲的现象,通过设置厚度更小的装订区,使得装订更加方便,同时使得胶粘之后更加稳固,提升装订的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碳粉吸收复印纸,其特征在于:包括纸张本体,所述纸张本体包括沿书脊至书页方向依次设置为装订区、翻阅区以及印刷区,所述翻阅区的抗张强度小于印刷区的抗张强度,所述装订区的厚度小于印刷区的厚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纸张本体设置为装订区,使得账单区的厚度小于印刷区的面积,更加方便纸张本体的装订,方便书钉的穿入,通过设置翻阅区,使得翻阅区的抗张强度更小,更加容易发生翻折,从而使得装订好的纸张本体翻书后纸张更加简单的发生变形,难以由于自身的抗张强度,使得纸张返回原位。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张本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印刷层以及强度层,所述强度层的纤维方向与印刷层垂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强度层,并且使得强度层的纤维方向与印刷层垂直,使得强度层以及印刷层相互限制,使得纸张本体由于自身湿涨干缩时,强度层限制印刷层的变形,保证纸张本体印刷性能的稳定。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层包括定位纸以及印刷纸,所述定位纸形成翻阅区,所述印刷纸形成印刷区,所述定位纸的纤维方向为纵向。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定位纸的纤维方向设置为纵向,使得纸张沿书脊方向发生偏折时,更加容易定形,使得翻阅后的纸张弯曲固定。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纸的一侧边缘开设有凹槽,所述定位纸设置在凹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印刷层与定位纸的纤维方向垂直,使得印刷纸为横纹纸,通过定位纸设置在印刷纸一侧边缘的凹槽内,使得定位纸的两侧设置有横纹纸,横纹纸具有更好的抗折性能,使得沿着定位纸折叠时,定位纸的两侧由于为横纹纸难以形成撕裂处,导致纸张本体出现应力集中点,致使定位纸处出现撕裂的情况。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纸的面积小于凹槽的面积,所述凹槽所在边缘与定位纸的距离大于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得定位纸位于凹槽内,使得印刷层贴合在强度层上时,凹槽处空出一片区域形成装订区,使得装订区具有更薄的厚度,方便装订,即使采用胶粘的方式,使得胶水更加方便运动至凹槽内,增加胶粘面积,使得粘接更加牢固。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强度层的纤维方向为纵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强度层设置为纵向,使得强度层在装订时,具有更强的抗撕裂能力,使得纸张本体受到作用力时,强度层难以产生撕裂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层设置在强度层的两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层印刷层,使得纸张本体的两侧保持印刷性能的稳定,防止性能出现较大差距。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纸采用竹纤维制成,所述定位纸采用杨木纤维制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纤维具有更好的吸墨能力,提升印刷效果,同时竹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使得纸张本体受潮时难以出现发霉的情况,杨木纤维属于阔木纤维,使得杨木具加柔软,使得纸张更好翻阅。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设置纵纹设置翻阅区更加容易发生翻折,使得翻阅后能够更加简单的翻书,防止纸张本体由于较高的抗张强度,使得纸张本体返归原位,通过设置横纹的印刷纸,使得印刷区具有更好的挺阔能力,翻阅时保证印刷区的平整,提升阅读效果,同时提升页面的抗撕性能,使得竖直的撕裂轻度更高,防止纸张本体撕裂,通过设置强度纸,提升纸张本体整体的强度,同时强度层的纤维方向与印刷纸的纤维方向垂直,使得强度层以及印刷纸互相限制纸张的变形,保证纸张本体的印刷性能,防止尺寸变化致使印刷性能不稳定,通过开设凹槽,使得强度层单独形成装订区,不仅方便装订,同时使得胶粘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1、纸张本体;2、装订区;3、翻阅区;4、印刷区;5、印刷层; 6、强度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9.实施例:一种高碳粉吸收复印纸,如图1-3所示,包括纸张本体1,纸张本体1包括强度层6以及固定连接在强度层6两侧的印刷层5,印刷层5 包括定位纸以及印刷纸,定位纸设置在印刷纸的一侧。
30.如图所示,强度层6以及印刷层5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印刷纸采用横纹纸制成,印刷纸形成印刷区4,印刷纸的左侧开设有矩形的凹槽,使得印刷纸的形状设置为凹字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纸张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定位纸采用纵纹纸制成,定位纸的形状也设置为矩形,且定位纸的长度与凹槽的长度相同,定位纸设置在凹槽内,形成纸张本体1上的翻阅区3,由于纵纹纸沿竖直方向折叠时具有较小的抗弯强度,使其沿竖直方向较为简单的折叠,将其设置在凹槽的顶部,使其形成纸张本体1的翻阅区3,使得翻阅时纸张本体1更加简单的发生变形,防止纸张本体1翻阅之后由于其自身的抗张强度返回原位,影响翻阅,印刷纸设置定位纸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为横纹纸,使得翻阅之后,印刷脂具有更好的抗撕裂性能,使得多次进行翻阅之后,纸张本体1难以出现应力集中点导致出现纸张本体1撕裂的情况,定位纸的宽度小于凹槽的深度,使得定位纸粘接在强度纸上时,使得强度纸正对凹槽远离印刷纸的一侧为敞开状态,形成纸张本体1上的装订区2,此处的纸张本体1具有较小的厚度,更加方便书钉的钉入,或者采用胶粘的方式装订时,使得胶水能够更加简单的流入凹槽之内,增加胶粘面积,使得胶粘更加稳固。
31.如图所示,强度层6采用纵纹纸制成,使得在装订时,强度层6具有更高的抗撕裂能力,使得装订后更加稳固,难以出现撕裂的问题,强度层6与印刷纸的方向相互垂直,由于木材纤维具有干缩湿胀的特性,使得纸张具有更多的方向,强度层6与印刷纸之间相互限制,从而减小强度层6以及印刷纸的变形,使得纸张本体1的大小更加稳定,从而使得印刷后的效果更加稳定,印刷纸采用竹纤维制成,竹纤维使得阴树脂具有更好的吸墨能力,提升纸张本体1的印刷效果,同时竹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使得纸张本体1 受潮时难以出现发霉的情况,定位纸采用杨木纤维制成杨木纤维属于阔木纤维,使得定位纸更加柔软,从而使得定位纸更加容易变形,强度层6采用针木纤维制成,针木纤维的长度更长,使得强度层6具有更好的强度。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