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式施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7717发布日期:2022-08-16 19:2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浸渍式施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渍式施胶机,属于空气滤纸着色施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根据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空气滤纸的颜色也越来越多,而空滤纸的生产一般多为浸渍式施胶机,生产时需要能保证纸张双面均匀着胶,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保证丙烯酸树脂胶液的液位稳定,会出现横幅色差,影响纸张的外观颜色和产品质量,而目前使用的浸渍式施胶机均不能较好的保证胶液的液位稳定,致使生产的纸张质量不稳定,影响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浸渍式施胶机,该浸渍式施胶机能够较好的保证胶液的液位稳定,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纸张出现横幅色差,保证生产纸张的高品质。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渍式施胶机,包括施胶机主体,施胶机主体上设有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上各设有一个出胶单元;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之间缝隙两端各设有一块挡板,且挡板顶面连接升降机构,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两端还各设有一个回流胶管。
5.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随着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相配合的转动,其之间的纸张逐渐被附胶且移送。工作过程中,待加工的纸张从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之间的间隙穿出,升降机构带动挡板落下当在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之间的间隙的两端,胶液由出胶单元流出沿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流向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之间的间隙,随着纸张不断被附胶移送,一部分胶液被使用,同时还有部分胶液聚集在施胶辊一、施胶辊二和两块挡板之间的区域,因为挡板的设置能够保证施胶辊一、施胶辊二和两块挡板之间区域的胶液液位稳定;挡板与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之间存有间隙,所以挡板的设置不影响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的转动,但是间隙较小,所以施胶辊一、施胶辊二和两块挡板之间区域的胶液液位相对稳定;而部分从挡板顶部、挡板与施胶辊一之间间隙、挡板与施胶辊二之间间隙溢流的胶液则由回流胶管进行收集,可再次利用。
6.优选的,所述的挡板两侧分别呈弧形状,挡板两侧的弧形曲率与对应侧的施胶辊一或施胶辊二柱型曲率相匹配。挡板两侧弧形的设置尽可能与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配合,进一步减小挡板与施胶辊一或施胶辊二之间的间隙,能够进一步保证施胶辊一、施胶辊二和两块挡板之间区域的胶液液位稳定,保证生产纸张的高品质。
7.优选的,所述的出胶单元包括布胶管,布胶管轴线与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的轴线平行,布胶管中部连通供胶管,布胶管上连通有多根出胶管,出胶管一端与布胶管连通,另一端指向对应的施胶辊一与施胶辊二相对面的上部。供胶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由出胶管流出的胶液量;多根出胶管均匀布置在施胶辊一或施胶辊二上方,
保证纸张各处能够均匀附胶。
8.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施胶机主体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挡板顶端。工作过程中,挡板被放下,使胶液液位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当不工作时,挡板被抬起,施胶辊一、施胶辊二和两块挡板之间区域的胶液能够及时被回流胶管回收。
9.优选的,所述的施胶辊一为镀铬钢辊,施胶辊二为橡胶软辊,施胶辊一与施胶辊二相配合,既能够使纸张可以均匀附胶,又可以使纸张顺利流畅的移送下个工序。
10.优选的,所述的回流胶管顶部呈大开口状,下部其余部分为管状,回流胶管顶部大开口对应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之间缝隙及缝隙周围部分,能够尽可能的将溢流的胶液回收利用。
11.优选的,所述的回流胶管顶部大开口部分的管壁增设弹性耐磨件,弹性耐磨件与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端部紧贴。回流胶管顶部与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的两个端面会存在间隙,弹性耐磨件的设置将此间隙封堵,在不影响施胶辊一和施胶辊二转动的情况下又能将溢流的胶液尽可能收集。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较好的保证胶液的液位稳定,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纸张出现横幅色差,保证生产纸张的高品质;多根出胶管均匀布置在施胶辊一或施胶辊二上方,保证纸张各处能够均匀附胶,保证生产纸张的高品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浸渍式施胶机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施胶机主体;2、挡板;3、供胶管;4、布胶管;5、施胶辊一;6、弹性耐磨件;7、回流胶管;8、施胶辊二;9、出胶管;10、流量控制阀;11、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7.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渍式施胶机,包括施胶机主体1,施胶机主体1上设有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上各设有一个出胶单元;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缝隙两端各设有一块挡板2,且挡板2顶面连接升降机构11,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两端还各设有一个回流胶管7。
18.本实施例中:
19.挡板2两侧分别呈弧形状,挡板2两侧的弧形曲率与对应侧的施胶辊一5或施胶辊二8柱型曲率相匹配。挡板2两侧弧形的设置尽可能与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配合,进一步减小挡板2与施胶辊一5或施胶辊二8之间的间隙,能够进一步保证施胶辊一5、施胶辊二8和两块挡板2之间区域的胶液液位稳定,保证生产纸张的高品质。
20.出胶单元包括布胶管4,布胶管4轴线与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的轴线平行,布胶管4中部连通供胶管3,布胶管4上连通有多根出胶管9,出胶管9一端与布胶管4连通,另一端指向对应的施胶辊一5与施胶辊二8相对面的上部。供胶管3上设有流量控制阀1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由出胶管9流出的胶液量;多根出胶管9均匀布置在施胶辊一5或施胶辊二8上
方,保证纸张各处能够均匀附胶;工作时,胶液由供胶管3流向布胶管4,最终胶液从出胶管9另一端流出,流向施胶辊一5与施胶辊二8之间。
21.升降机构11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施胶机主体1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挡板2顶端。工作过程中,挡板2被放下,使胶液液位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当不工作时,挡板2被抬起,施胶辊一5、施胶辊二8和两块挡板2之间区域的胶液能够及时被回流胶管7回收。
22.施胶辊一5为镀铬钢辊,施胶辊二8为橡胶软辊,施胶辊一5与施胶辊二8相配合,既能够使纸张可以均匀附胶,又可以使纸张顺利流畅的移送下个工序。
23.回流胶管7顶部呈大开口状,下部其余部分为管状,回流胶管7顶部大开口对应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缝隙及缝隙周围部分,回流胶管7的大开口正对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缝隙及缝隙周围部分,能够尽可能的将溢流的胶液回收利用。
24.回流胶管7顶部大开口部分的管壁增设弹性耐磨件6,弹性耐磨件6与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端部紧贴。回流胶管7顶部与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的两个端面会存在间隙,弹性耐磨件6的设置将此间隙封堵,在不影响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转动的情况下又能将溢流的胶液尽可能收集。
25.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随着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相配合的转动,其之间的纸张逐渐被附胶且移送。工作过程中,待加工的纸张从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的间隙穿出,升降机构11带动挡板2落下当在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的间隙的两端,胶液由出胶单元流出沿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流向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的间隙,随着纸张不断被附胶移送,一部分胶液被使用,同时还有部分胶液聚集在施胶辊一5、施胶辊二8和两块挡板2之间的区域,因为挡板2的设置能够保证施胶辊一5、施胶辊二8和两块挡板2之间区域的胶液液位稳定;挡板2与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之间存有间隙,所以挡板2的设置不影响施胶辊一5和施胶辊二8的转动,但是间隙较小,配合流量控制阀10控制合理进胶液量,所以施胶辊一5、施胶辊二8和两块挡板2之间区域的胶液液位相对稳定;而部分从挡板2顶部、挡板2与施胶辊一5之间间隙、挡板2与施胶辊二8之间间隙溢流的胶液则由回流胶管7进行收集,可在再次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