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9453发布日期:2022-11-30 01:3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2.瓦楞纸板主要是以瓦楞芯纸的瓦楞形状、瓦楞尺寸规格以及瓦楞纸板的层数来划分。瓦楞纸板的材料是按照层数的不同来区分,它可以分为双层、三层、五层、七层瓦楞纸板。瓦楞纸板制作纸箱、纸盒厂或不同用途时,瓦楞的层数不一样。
3.目前,公开号为cn216509795,公开日为2022年5月1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低克重高强度瓦楞纸箱,包括瓦楞纸侧体、瓦楞纸盖和缓冲底层,瓦楞纸侧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瓦楞纸盖,瓦楞纸侧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层,防水瓦楞纸外层的内侧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的内侧设置有防水瓦楞纸内层。
4.该种新型低克重高强度瓦楞纸箱的瓦楞纸盖上设置有易撕拉链,通过易撕拉链即可方便打开纸箱;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在撕拉易撕拉链时,易撕拉链往往整个会从瓦楞纸板上被撕下,随后人们往往随手就会扔掉被撕下的易撕拉链,此时就可能导致易撕拉链影响地面环境卫生;同时由于易撕拉链其本身为瓦楞纸的一部分,故而也不利于瓦楞纸材料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能够使得被撕下后的瓦楞拉链依然保持与纸板本体的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包括纸板本体、位于纸板本体上的开口、位于开口内的瓦楞拉链,所述纸板本体和瓦楞拉链均由一层瓦楞芯纸和位于瓦楞芯纸两侧的面纸组成,所述纸板本体上且位于开口的一端处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开口组合后呈l型,所述瓦楞拉链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位于连接口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瓦楞拉链的一端与纸板本体一体连接,所述瓦楞拉链和开口内壁、连接部与连接口内壁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点。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板本体上且位于开口靠近连接口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截断口,所述截断口的长度大于连接口的宽度。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板本体上且位于开口远离连接口一端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撕拉口。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瓦楞拉链下表面的面纸上且位于撕拉口的位置处开设有手压口。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瓦楞拉链上表面的面纸上且位于撕拉口的位置处粘贴有夜光纸。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当需要撕拉瓦楞拉链时,握持瓦楞拉链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在对瓦楞拉链施加
拉力后,瓦楞拉链和开口内壁之间的连接点即可断开,随后瓦楞拉链即可被拉开;而当瓦楞拉链拉开至连接部的位置后,连接部与连接口内壁之间的连接点即可被拉开,直至开口被完全打开,此时由于连接部远离瓦楞拉链的一端与纸板本体一体连接,故而瓦楞拉链仍然与纸板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最终即可避免瓦楞拉链的丢弃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对瓦楞拉链的回收利用;
13.2.利用纸板本体上且位于开口靠近连接口一端的内壁上开设的截断口,且截断口的长度大于连接口的宽度,当瓦楞拉链拉开至连接部的位置后,瓦楞拉链已经拉开至截断口的位置处,此时开口已经被完全打开,最终即可快速打开开口;
14.3.利用纸板本体上且位于开口远离连接口一端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的撕拉口,撕拉口的存在即可方便操作人员手指握持撕拉口内的瓦楞拉链端部,通过撕拉口的引道作用,操作人员施加拉力后即可快速的断开瓦楞拉链和开口内壁之间的连接点;
15.4.利用瓦楞拉链下表面的面纸上且位于撕拉口的位置处开设的手压口,手压口的存在即可暴露出面纸内的瓦楞芯纸,由于瓦楞芯纸本身截面呈s型弯曲,故而在手持握持撕拉口内的瓦楞拉链端部时,指腹即可挤压在手压口内的瓦楞芯纸表面,此时瓦楞芯纸与手指指腹之间即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避免手指在撕拉瓦楞拉链时发生打滑的情况;
16.5.在夜间打开瓦楞纸箱时,利用瓦楞拉链上表面的面纸上且位于撕拉口的位置处粘贴的夜光纸,夜光纸即可引道操作人员快速的找到撕拉口内的瓦楞拉链端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瓦楞拉链位于撕拉口内一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1、纸板本体;11、开口;12、连接口;13、截断口;14、撕拉口;2、瓦楞拉链;21、连接部;22、手压口;3、瓦楞芯纸;4、面纸;5、连接点;6、夜光纸。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参照图1、图2,该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包括纸板本体1、位于纸板本体1上的开口11、位于开口11内的瓦楞拉链2,其中纸板本体1和瓦楞拉链2均由一层瓦楞芯纸3和位于瓦楞芯纸3两侧的面纸4组成;而纸板本体1上且位于开口11的一端处开设有连接口12,同时连接口12与开口11组合后呈l型,其中瓦楞拉链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位于连接口12内的连接部21,而连接部21远离瓦楞拉链2的一端与纸板本体1一体连接。
22.参照图1,瓦楞拉链2和开口11内壁、连接部21与连接口12内壁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点5,连接点5用于将瓦楞拉链2和开口11内壁、连接部21和连接口12内壁之间一体连接;其中纸板本体1上且位于开口11靠近连接口12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截断口13,截断口13位于开口11远离连接口12一侧的内壁处,同时截断口13的长度大于连接口12的宽度。
23.参照图1、图2,纸板本体1上且位于开口11远离连接口12一端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撕拉口14,而瓦楞拉链2下表面的面纸4上且位于撕拉口14的位置处开设有手压口22,手压口22的存在即可暴露出面纸4内的瓦楞芯纸3;其中瓦楞拉链2上表面的面纸4上且位于撕
拉口14的位置处还粘贴有夜光纸6,夜光纸6的上表面上还涂覆有撕拉箭头,撕拉箭头用于指示撕拉方向。
24.原理:当需要撕拉瓦楞拉链2时,操作人员手指握持撕拉口14内的瓦楞拉链2端部,在对瓦楞拉链2施加拉力后,瓦楞拉链2和开口11内壁之间的连接点5即可断开,随后瓦楞拉链2即可被拉开;而当瓦楞拉链2拉开至连接部21的位置后,瓦楞拉链2已经拉开至截断口13的位置处,此时开口11已经被完全打开;而由于连接部21远离瓦楞拉链2的一端与纸板本体1一体连接,故而瓦楞拉链2仍然与纸板本体1处于连接状态;最终即可避免瓦楞拉链2的丢弃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对瓦楞拉链2的回收利用;
25.而如果操作人员对瓦楞拉链2的拉力施加过大、过快时,当瓦楞拉链2拉开至连接部21的位置后,持续的拉力依旧存在,故而连接部21与连接口12内壁之间的连接点5即可被拉开,直至拉力消失,此时即可减小过大、过快的拉力导致瓦楞拉链2的连接部21与纸板本体1发生断开的可能性。
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包括纸板本体(1)、位于纸板本体(1)上的开口(11)、位于开口(11)内的瓦楞拉链(2),所述纸板本体(1)和瓦楞拉链(2)均由一层瓦楞芯纸(3)和位于瓦楞芯纸(3)两侧的面纸(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本体(1)上且位于开口(11)的一端处开设有连接口(12),所述连接口(12)与开口(11)组合后呈l型,所述瓦楞拉链(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位于连接口(12)内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远离瓦楞拉链(2)的一端与纸板本体(1)一体连接,所述瓦楞拉链(2)和开口(11)内壁、连接部(21)与连接口(12)内壁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本体(1)上且位于开口(11)靠近连接口(12)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截断口(13),所述截断口(13)的长度大于连接口(12)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本体(1)上且位于开口(11)远离连接口(12)一端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撕拉口(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拉链(2)下表面的面纸(4)上且位于撕拉口(14)的位置处开设有手压口(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拉链(2)上表面的面纸(4)上且位于撕拉口(14)的位置处粘贴有夜光纸(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开口的瓦楞纸板,包括纸板本体、位于纸板本体上的开口、位于开口内的瓦楞拉链,纸板本体上且位于开口的一端处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与开口组合后呈L型,瓦楞拉链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位于连接口内的连接部,连接部远离瓦楞拉链的一端与纸板本体一体连接,瓦楞拉链和开口内壁、连接部与连接口内壁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点。当瓦楞拉链拉开至连接部的位置后,连接部与连接口内壁之间的连接点即可被拉开,直至开口被完全打开,此时由于连接部远离瓦楞拉链的一端与纸板本体一体连接,故而瓦楞拉链仍然与纸板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最终即可避免瓦楞拉链的丢弃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对瓦楞拉链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对瓦楞拉链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对瓦楞拉链的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鼎润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