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并纱机的并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3704发布日期:2023-01-13 02:1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用于并纱机的并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并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并纱机的并纱机构。


背景技术:

2.并纱是将两股以上的纱线合并,以待后续织造工序使用的一步中间工序,这是纺织精美复杂的面料的基础。并纱机是专用于并纱的机械设备,用于将棉、毛、绢、化纤等宝塔筒子单丝及细纱并成股纱供捻线用。
3.现有的并纱机构,其工作原理是首先需要人工将出纱筒的纱线线头找出,然后再通过人工将纱线引导穿过导纱勾、压线辊等机构后固定在并纱筒上,然后启动设备进行并纱。其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人工找出每一个出纱筒上的纱线线头,效率十分低下。2、导线过程繁琐,需要手握所有出纱筒的纱线将其依次穿过导纱勾、压线辊等机构组件,过程中纱线容易分散纠缠。3、导纱勾、压线辊等机构呈上下分布且位置固定,导线时工人需要频繁蹲起,十分容易劳累。
4.因此,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情况,本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并纱机的并纱机构,机构上各组件能够转动切换位置,可以十分方便地找到纱线线头和进行导纱操作,避免了人工找线头效率低和导纱过程繁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7.用于并纱机的并纱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按转动顺序依次装设有出纱定位组件、压线组件、导纱组件和并纱定位组件。纱线依次经过出纱定位组件、压线组件、导纱组件至并纱定位组件,导纱操作方便简单。
8.所述压线组件用于整理纱线,避免纱线跳动发生缠绕,所述压线组件包括主动压线辊,所述主动压线辊设置在转动盘中轴线上,所述主动压线辊一侧连接有从动压线辊,所述主动压线辊与从动压线辊侧面配合抵接。所述主动压线辊与从动压线辊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9.所述主动压线辊和从动压线辊的上部呈圆台状,有利于纱线嵌入主动压线辊与从动压线辊之间的间隙。所述主动压线辊高于从动压线辊,防止夹持纱线的过程中纱线绕过压线组件和导纱组件直接被固定在并纱定位组件上。
1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纱定位组件和并纱定位组件均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装设中空的套轴,所述套轴中装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用于将纱线顶起,避免了人工找线头的繁琐。所述并纱定位组件还包括齿环,所述齿环啮合连接有并纱齿轮,所述并纱齿轮连接有并纱电机,所述并纱电机装设在转动盘上。所述并纱电机用于驱动并纱定位组件转动缠纱。
11.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纱定位组件上套接有出纱筒,所述并纱定位组件
上套接有并纱筒。所述出纱筒和并纱筒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关于筒体轴线对称分布的嵌线槽,所述伸缩件端部设有对应嵌线槽的顶线槽。所述嵌线槽和顶线槽配合能够将线头顶起。
1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套轴侧面设有定位块,所述筒体上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使得顶线槽能够精确地对准嵌线槽,避免线头顶起后被风从伸缩件端部吹落。
1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纱组件用于对纱线进行并纱和导向,且能使并纱后的纱线上下移动,使纱线绕设均匀分布。所述导纱组件包括升降控制座,所述升降控制座上装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输出端装设有螺旋导纱勾。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用于并纱机的并纱机构,机构上各组件能够转动切换位置,可以十分方便地找到纱线线头和进行导纱操作,避免了人工找线头效率低和导纱过程繁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19.图5为压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并纱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纱线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夹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24.以下为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说明:
25.1、基台;
26.2、并纱机构;21、转动盘;22、出纱定位组件;23、压线组件;24、导纱组件;25、并纱定位组件;26、出纱筒;27、并纱筒;
27.3、夹持机构;31、升降杆;32、升降座;33、伸缩杆;34、纱线夹持组件;
28.40、齿圈;41、转动齿轮;
29.50、主动压线辊;51、从动压线辊;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
30.60、升降控制座;61、转动件;62、螺旋导纱勾;
31.70、固定座;71、套轴;711、定位块;72、伸缩件;721、顶线槽;73、齿环;74、并纱齿轮;75、并纱电机;76、筒体;761、嵌线槽;762、定位槽;
32.80、夹线管;81、吸线口;82、吸气软管;83、装配槽;84、夹线块;841、夹线缝;842、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4.以下实施方式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原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原件,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
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示技术特征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性中的具体含义。
36.参照图1至图9,一种自动化并纱机,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上装设有并纱机构2和夹持机构3。所述并纱机构2包括转动盘21,所述转动盘21上按转动顺序依次装设有出纱定位组件22、压线组件23、导纱组件24和并纱定位组件25,其中出纱定位组件22的数量可根据并纱要求具体设置。所述出纱定位组件22上套接有出纱筒26,所述并纱定位组件25上套接有并纱筒27。通过并纱机构2和夹持机构3的配合控制,所述转动盘21转动,所述纱线夹持组件34依次经过出纱定位组件22、压线组件23、导纱组件24和并纱定位组件25,将出纱定位组件22上的纱线夹持后,通过压线组件23、导纱组件24,将纱线固定在并纱定位组件25上,完成并纱。
37.其中,所述转动盘21上设有齿圈40,所述齿圈40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41,所述转动齿轮41通过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电机装设在基台1内。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线组件23用于整理纱线,避免纱线跳动发生缠绕,所述压线组件23包括主动压线辊50,所述主动压线辊50设置在转动盘21中轴线上,所述主动压线辊50一侧连接有从动压线辊51,所述主动压线辊50与从动压线辊51侧面配合抵接。所述主动压线辊50与从动压线辊51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39.具体的,所述主动压线辊50的辊轴上设有主动齿轮52,所述从动压线辊51的辊轴上设有从动齿轮53,所述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啮合传动。所述主动压线辊50通过外接压线电机驱动,所述压线电机装设在基台1内。
40.特别地,所述主动压线辊50和从动压线辊51的上部呈圆台状,有利于纱线嵌入主动压线辊50与从动压线辊51之间的间隙。所述主动压线辊50高于从动压线辊51,防止夹持纱线的过程中纱线绕过压线组件23和导纱组件24直接被固定在并纱定位组件25上。
4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纱组件24用于对纱线进行并纱和导向,且能使并纱后的纱线上下移动,使纱线绕设均匀分布。所述导纱组件24包括升降控制座60,所述升降控制座60上装设有转动件61,所述转动件61的输出端装设有螺旋导纱勾62。
42.本实施例中,所述出纱定位组件22和并纱定位组件25均包括固定座70,所述固定座70上装设中空的套轴71,所述套轴71中装设有伸缩件72。所述伸缩件72用于将纱线顶起,便于纱线夹持组件34进行夹持,避免了人工找线头的繁琐。所述并纱定位组件25还包括齿环73,所述齿环73啮合连接有并纱齿轮74,所述并纱齿轮74连接有并纱电机75,所述并纱电机75装设在转动盘21上。所述并纱电机75用于驱动并纱定位组件25转动缠纱。
43.特别地,所述出纱筒26和并纱筒27均包括筒体76,所述筒体76上下两端均设有关于筒体76轴线对称分布的嵌线槽761,所述伸缩件72端部设有对应嵌线槽761的顶线槽721。所述出纱筒26在缠满纱线的状态下,纱线线头嵌在嵌线槽761中所述两个嵌线槽761中,此
时,线头处的纱线刚好位于顶线槽721的上方。和顶线槽721配合能够将线头顶起,便于后续纱线夹持组件34的夹持。所述套轴71侧面设有定位块711,所述筒体76上设有与定位块711配合的定位槽762。使得顶线槽721能够精确地对准嵌线槽761,避免线头顶起后被风从伸缩件72端部吹落。
44.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3设置在转动盘21一侧,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升降杆31,所述升降杆31上装设有升降座32,所述升降座32上设有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端部装设有纱线夹持组件34。所述纱线夹持组件34用于对纱线进行夹持。
45.其中,所述纱线夹持组件34包括中空的夹线管80,所述夹线管80一端设有吸线口81,所述夹线管80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软管82,所述吸气软管82外接吸气泵,所述吸气泵设置在基台1内。通过吸取的方式进行夹持能够有效避免因机械加持拉扯而变形甚至扯断。所述吸线口81一侧设有装配槽83,所述装配槽83内装设有夹线块84,所述夹线块84上设有夹线缝841,所述夹线缝841底部设有出线口842。纱线在被吸取夹持时会进入夹线缝841,所述夹线缝841能有效抵抗切向的拉力,避免纱线脱落。所述出线口842的口径大于夹线缝841的宽度,所述出线口842边缘与装配槽83边缘相适应。通过纱线夹持组件34的上下移动能够使纱线移动到出线口842,放松对纱线的夹持。
46.作为优选,所述夹线块84为橡胶材质,通过增大摩擦力大大增强了对纱线的夹持力。
47.工作原理:
48.准备:在出纱定位组件22上套上缠满单根纱线的出纱筒26,在并纱定位组件25上套上待缠纱的并纱筒27。转动盘21转动,使得出纱筒26位于纱线夹持组件34的正下方。期间,伸缩件72升起,出纱筒26的线头被伸缩件72顶起并位于顶线槽721中。
49.导线:纱线夹持组件34在升降座32的作用下下降至出纱筒26上方,吸气泵启动,纱线线头被从吸线口81吸入夹线管80中,纱线被夹线块84的夹线缝841夹持。转动盘21依序转动,纱线夹持组件34将所有出纱定位组件22的线头夹持,然后通过主动压线辊50与从动压线辊51的间隙,完成压线。然后绕至导纱组件24,纱线夹持组件34下降,纱线压在螺旋导纱勾62上部,螺旋导纱勾62在转动件61的配合下反转,使得纱线进入螺旋导纱勾62中完成并纱预备工序。然后转动盘21继续转动,此时纱线夹持组件34位于出纱筒26上方。纱线夹持组件34下降,完成并纱的纱线嵌入并纱筒27的嵌线槽761中,纱线夹持组件34继续下降,纱线从夹线缝841滑入出线口842然后滑出。纱线夹持过程中,若纱线夹持出现问题,所述伸缩件72和纱线夹持组件34配合能够对纱线进行重新夹持。
50.并纱:并纱电机75和压线电机启动,出纱筒26的纱线通过压线组件23、导纱组件24后被缠绕在并纱筒27上。期间,所述升降控制座60规律运动,螺旋导纱勾62上下移动,使得并纱筒27绕线均匀分布。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动引导纱线并进行夹持,避免了人工导纱效率低、容易受伤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2.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