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4273发布日期:2023-12-30 04: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纱机,具体为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


背景技术:

1、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

2、目前大部分的细纱机在使用时,需要将粗纱导出通过若干压辊穿过导线圈后分出细纱收卷在卷线筒上进行统一储存,但现有的导线圈在使用时,其内部缺少滚动结构,导致纱线在穿过时会与导线圈内壁造成摩擦,而卷线筒在收卷时转速较快,长时间且快速的摩擦容易导致细纱出现断裂的现象,对整个细纱的收卷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收卷的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降低细纱与导线圈内壁摩擦力的细纱机纺纱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包括纺纱机箱体,所述纺纱机箱体顶端设置有按压限位组件,所述按压限位组件包括驱动机箱和侧板,所述纺纱机箱体正面设置有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支撑框和若干卷线筒;所述支撑框正面设置有若干导线组件,所述导线组件用于对细纱进行收卷导向和限位。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限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固定架、压杆、第一连接杆、压辊、转杆和把手,所述支撑杆设置于驱动机箱和侧板之间靠近背面的位置,所述固定架有若干个且均设置于支撑杆外表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固定架靠近正面的位置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压杆的数量与固定架相对应且均安装于固定架的开口处,所述压杆与固定架之间通过发条铰链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杆有若干根且均安装于驱动机箱与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有若干根且均设置于压杆底端与转杆对应的位置,所述压辊有若干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杆两端,所述把手设置于压杆顶端靠近正面的位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卷组件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于纺纱机箱体正面,若干所述卷线筒均安装于支撑台顶端,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支撑台顶端靠近背面的位置,所述支撑框的高度大于卷线筒的高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导线圈、第二连接杆、弧形杆和外套管,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与导线圈数量相对应,所述导线圈有若干个且每个导线圈均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杆有若干根且分别设置于导线圈内壁,所述外套管的数量与弧形杆相对应且分别套设于若干弧形杆外表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导线圈和第二连接杆,配合弧形杆和外套管,使得细纱在穿过导线圈时,可以通过与外套管接触并在移动时带动外套管在弧形杆外表面转动,将传统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对细纱的磨损,从而降低其断纱的几率;

11、2、同时利用设置的把手和压辊,配合转杆和压杆,使得纱线在进入到线圈之前,可以被压辊和压杆进行压紧和压实,一定程度的加强了其纱线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包括纺纱机箱体(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限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杆(021)、固定架(022)、压杆(023)、第一连接杆(024)、压辊(025)、转杆(026)和把手(027),所述支撑杆(021)设置于驱动机箱(028)和侧板(02)之间靠近背面的位置,所述固定架(022)有若干个且均设置于支撑杆(021)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固定架(022)靠近正面的位置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压杆(023)的数量与固定架(022)相对应且均安装于固定架(022)的开口处,所述压杆(023)与固定架(022)之间通过发条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026)有若干根且均安装于驱动机箱(028)与侧板(0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024)有若干根且均设置于压杆(023)底端与转杆(026)对应的位置,所述压辊(025)有若干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杆(024)两端,所述把手(027)设置于压杆(023)顶端靠近正面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还包括支撑台(04),所述支撑台(04)设置于纺纱机箱体(01)正面,若干所述卷线筒(041)均安装于支撑台(04)顶端,所述支撑框(042)设置于支撑台(04)顶端靠近背面的位置,所述支撑框(042)的高度大于卷线筒(04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导线圈(03)、第二连接杆(031)、弧形杆(032)和外套管(033),所述第二连接杆(031)的数量与导线圈(03)数量相对应,所述导线圈(03)有若干个且每个导线圈(03)均与第二连接杆(031)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032)有若干根且分别设置于导线圈(03)内壁,所述外套管(033)的数量与弧形杆(032)相对应且分别套设于若干弧形杆(032)外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纺纱机构,包括纺纱机箱体,所述纺纱机箱体顶端设置有按压导线组件,所述按压导线组件包括驱动机箱和侧板,所述纺纱机箱体正面设置有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若干卷线筒和支撑框;所述支撑框正面设置有若干导线组件,所述导线组件用于对细纱进行收卷导向和限位;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导线圈和第二连接杆,配合弧形杆和外套管,使得细纱在穿过导线圈时,可以通过与外套管接触并在移动时带动外套管在弧形杆外表面转动,将传统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对细纱的磨损,从而降低其断纱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谷城县顺祥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