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热或可冷却零件的双带压力机及该零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2441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热或可冷却零件的双带压力机及该零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有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的双带压力机或者是单层或多层压力机,在由转向滚筒引导的两个可加热或可冷却的环形压力带之间的工作区内连续生产压制带材,压力机机架上固定着压力板,由压力板产生的压力通过液压或机械方法传递给压力带内侧,在被加热或被冷却的双带压力机零件(压力板,转向滚筒,压力机机架)的通道中借助热载体的流动使通道壁和热载体之间以对流方式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还涉及制造上述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的方法,使用双带压力机可连续挤压被加工带材,当被挤压带材连续通过双带压力机时(见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24 21 296),压力机借助于由转向滚筒导引的两条对面配置的环形挤压带将均匀的表面压力施加于被挤压材料。这些被挤压带材例如可以是多层敷 的经热固性或热塑性树酯浸渍的纸带、玻璃纤维编织带、有金属薄膜表面敷层的层压带材、纤维粘结剂混合料等。这些被加工带材在受挤压时可能要求有一定的温度作用,以便被加工带材中含有的结合剂充分硬固,使各 层相互粘结形成致密坚固的压层材料。特别是对热塑性粘结剂可能要求被压材料在双带压力机中承受表面压力作用后紧接着进行冷却。
公知的双带压力机的挤压带由进入端的转向滚筒加热,使得一部分热量传导到所谓的作用区,在此作用区内处于两个挤压带之间的被挤压材料承受表面压力,同时热量也传递给被挤压材料。由于挤压带的热容量有限,故在一般情况下热量不足。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3325578介绍了一种导热元件,借助此元件可在作用区内将附加热量传导给被挤压材料。这种导热元件由导热性很好的材料制成,同时具有一个和装在双带压力机中的压力板形成良好热接触的表面。导热元件的另一个表面在作用区内和挤压带的内侧滑动接触。压力板的加热温度高于作用区额定的温度,这样就在压力板和挤压带之间形成了热量梯度,于是热流就从压力板通过导热元件流向挤压带。然后挤压带又把附加热量传递给被挤压材料。这样的一种同样可以通过冷却压力板而使挤压带冷却。
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2421296介绍了一种双带压力机中压力板的加热方法,在压力板中,若干孔道形成通道,在通道中流通被加热的流体介质。如果需要冷却压力板则向这些孔道中通入被冷却的流体介质。适合于做流体介质的物质例如可以是液体,如加热用油或冷却液;也可以是气体或蒸汽。这些流体介质和通道壁进行热交换,如果流通的是加热用介质,则热量通过对流传递给通道壁;如果流通的是冷却用介质,则通过对流从通道壁吸收热量,这些流体介质在后文中简称为热载体。对双带压力机其它零件,例如对压力机机架的加热可以借助于在这些零件上循环流通热载体的管道来实现,对此,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3337913中已有介绍。为了改善热载体和压力板之间的热量传递,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3325578提出,在通道壁上做出轴向沟槽和凸起,以便扩大通道内壁的表面积。在双带压力机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上加工园形截面的孔相对讲比较简单,然而加工上述沟槽和凸起在工艺上是困难的。此外还有这样的缺点,即通过加工沟槽和凸起而达到的表面积扩大往往不能满足使足够的热量在热载体和双带压力机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的要求。
从这种现有技术状况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改善在双带压力机及单层或多层压力机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通道中流动的热载体和这些零件之间的热量传递。
根据这种本发明,在通道中装入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材料制成的具有表面扩张作用的嵌入件,嵌入件表面和通道的壁相接,其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接触,这些表面和处于热载体流中的各个表面相连。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由若干个相同的或不同的零件组合而成,这些零件是单独制造的并应置肟椎滥冢拐庑┝慵涂椎辣谛纬擅娼哟ァ 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既使对于需要较多热量才能硬化的被加工材料,也能在作用区内提供足够的热量。在作用区内也可以用较快的冷却速度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冷却,因此可以提高双带压力机的通过能力。这就可以使那些至今还不能连续生产的材料有可能实现连续生产。本发明提出的在双带压力机零件上加工流体通道的方法在加工工艺上是简单易行的。对于那些只是由简单的园孔构成的热载体通道,也可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进行事后的改制。
下面将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一台双带压力机的侧视略图。
图2.一台双带压力机的纵切剖面略图。
图3.双带压力机的进料端。
图4.双带压力机的压力板沿图2所示4-4线的剖视图。
图5.压力板上一个热载体通道的横截面。
图6.制造置入热载体通道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所用的异型管材透视图。
图7.热载体通道横截面放大图。
图8.其它结构形式的热载体通道横截面。
图9.其它类型的用于制造置入热载体通道的具有扩展表面的嵌入件的异型管材。
图10.一台层压力机挤压板的截面图。
图1所示连续工作的双带压力机15有四个支承于支承桥5,6上可以旋转的转向滚筒1,2,3,4。在滚筒1,2和滚筒3,4上包有环形的挤压带7和8,滚筒按照在1,4上画出的箭头方向旋转。挤压带7,8通常使用高抗拉强度的钢带,并通过熟知的方法,例如通过固定在支承桥5,6上的液压油缸16(也可参阅图2)来张紧。上挤压带7的下侧带和下挤压带8的上侧带之间即是作用区10,在此区域内如图所示从右向左运动的被加工带材9在平面压力和温度作用下被挤压。被加工带材可以是人造树酯浸渍的编织物,层压材料,纤维粘结剂混合料以及其它类似的材料。例如带材9可以是一一彼此 置的用环氧树酯浸渍的玻璃纤维编制物并于表面敷加薄铜板。这种铜复合层压材料是制做印刷电路板的原材料。
在作用区10施加于被加工带材9上的平面压力是借助液压或机械方式通过压力板11,12施加于压力带7,8的内侧,然后再由此传递到被压带材9上。来自被压材料的反作用力则通过压力板11,12传递给只是简略画出的压力机机架13,14上。支承桥5,6同样也固定在压力机机架13,14上,为了以机械方法产生作用在带材9上的平面压力,如同图2下挤压带单元所示,在压力板12和挤压带8内侧之间装有位置固定的滚轮17。借助于液压油缸18推动压力板12并由此使滚轮17靠紧挤压带的内侧。通过液压方式传递压力时,如图2上挤压带单元所示,要在压力板11和挤压带7内侧之间的空间内注入可承受压力的液体压力介质上述空间,即所谓压力室19的侧面被一个封闭式环形滑动面密封件20所包围,该密封件则固定在压力板11上面并可在挤压带7的内侧滑动。可以优先选用合成油做为压力介质。选用气体,例如压缩空气也可达到同样好的效果。不言而谕,压力板11也可借助机械方法传递压力,而压力板12则通过液压方式传递压力。在后面的叙述中,本发明将对一台具有液压压力传递系统的双带压力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可以同样有效地应用于具有机械压力传递系统的双带压力机。
图3是双带压力机进料端21的纵向截面图。在挤压带7,8进给方向看到的进入端转向滚筒1和4被加热。为此在园柱形转向滚筒1,4的外套筒23内设有通道22。在通道22中有热载体例如热油在循环流动,通过对流将热量传递给转向滚筒1,4。转向滚筒1,4上的热量再传递给挤压带7,8,挤压带把从转向滚筒上获取的热量传输到作用区10。
压力板11,12同样也被加热。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板内有通道24,在通道中同样也是腥仍靥逶诹鞫S赏 可以进一步看到通道24的结构布置,图4是沿图2中4-4线的剖面图。通道由孔道51至56组成,这些孔道贯穿压力板11,12的整个宽度。在压力板11,12的长边侧62,63有长形的孔腔57到61,这些孔腔将51至56的两两相邻的孔道在长边62,63两侧顺序交替地连通。孔道51和52通过孔腔57在长边62一侧连通,孔道52和53通过孔腔58在长边63一侧连通,然后孔道53和54再在长边62一侧由孔腔59连通等等。孔腔57到61在压力板11,12外侧用盖板64通过钎焊或熔焊而密封(见图4及图1),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直角折线图形穿过压力板11,12的通道系统24。热载体通过孔道51的输入管道65流入并按图4所画箭头方向流过压力板11,12的通道24。当热载体流过通道24时,通过对流热交换将热量传给通道24的壁并由此加热压力板11,12。
如图所示,导热元件25装在压力板11,12的槽26中,该槽的开口朝着挤压带7,8的内侧。导热元件25除和挤力带7,8接触之外,还有另一部分表面和槽26的壁相接,从而使导热元件和压力板11,12之间有良好的导热接触。导热元件和挤压带接触的表面和挤压带7,8滑动接触。因为压力板被加热到高于作用区10的额定温度,故而在压力板11,12和挤压带7,8之间形成热梯度,这样热量就从压力板11,12通过导热元件25传递给在作用区中的挤压带7,8。此热量又从挤压带7,8传递给处于作用区10内和挤压带7,8相贴的工件带材9。由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3325578中可知导热元件的更详细的结构,故在此无须赘言。
须强调指出,这种结构同样适用于冷却处于双带压力机作用区中的被挤压件。为此压力板11,12需被冷却,为此在通道24中要循环流通冷的热载体。这样在工件带材9和作用区10的压力板11,12之间就形成热梯度。于是热量就由工件带材9通过挤压带7,8和导热元件25流到压力板11,12。压力板11,12上的热量被通道24中流动的热载体通过对流热交换吸收并带走。如果被压材料需要,当然也可以在双带压力机中将可加热和可冷却的压力板前后顺序安装,以便使工件带材有可能在作用区10中在受压情况下被加热和被冷却。
如果需要,也可以在双带压力机的其它零件中设置通道,在通道中循环流通热载体以加热或冷却这些零件。由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3337913中可知,除了工件进入端的转向滚筒外,例如还可以对压力机的机架或其它类似的零件进行加热,如果需要也可以进行冷却。
循环流通热载体的通道24由于加工工艺上的原因通常是具有园形截面的孔。特别是对于双带压力机中的压力板在许多情况下会出现热载体传递给压力板的热量不足或热载体从压力板吸取的热量不足的情况。如果被压件需要加热,而在这种情况下传递给被压件的热量太少,这样在双带压力机中工件就不能充分硬化,从而导致产生质量低劣的最终产品。如果被压工件应该被冷却,而从工件上传导走的热量不足,这样被压工件就会在过热的状态下离开双带压力机,这同样会导致产生质量低劣的最终产品。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使在通道24中循环流动的热载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明显地增加,这就是在通道24中嵌入由良好导热材料制成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该嵌入件的一个表面和通道24的壁以良好的热接触而固接。从此表面又延伸出若干个表面,它们均处于流动的热载体之中。
图5给出了一个具有表面扩展作用嵌入件27的实施例。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由薄铜片制成并构成一个内空心园柱29,它处于一个外空心园柱28之中。外空心园柱28的直径仅略小于通道24中孔道51到56的直径,这样外空心园柱28刚好插入孔51至56并使其外表面和孔道51至56的壁33相接。内空心园柱229的直径远小于外空心园柱28的直径。两个空心园柱28,29的截面应是同心园。内空心园柱29和外空心园柱借助侧板30连接,这些侧板则是对准假想的同心园园点沿径向配置。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将孔51至56划分成一个园形的通道区为32和若干个成组围绕在四周的棱形通道区段31。因为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在两个孔腔57和58或59和60之间贯穿全部孔51至56,故在通道24中流动的热载体就被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分割成流过园形通道区段32和棱形通道区段31的若干个分流。这些分流中的每个分流都通过对流将热量传递给包围着它的通道区段31,32的壁,或者从这些壁上吸取热量。对于园形通道区段32,内空心园柱29的内表面就是通道壁。对于棱形通道区段31,通道壁由两侧板30的表面,内空心园柱29的一部分外表面和外空心园柱28的一部分内表面所构成。各分流传给通道区段31,32壁板上的全部热量通过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的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流向外空心园柱28。外空心园柱28的外表面和孔道51至56的壁33钎焊在一起,这样一来热量就从外空心园柱28通过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焊料流向压力板11并对其进行加热。外空心园柱28和孔道51至56的壁33之间除了使用钎焊固结外也可使用将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夹紧在孔道51至56中的方法,此时外空心园柱的外表面和壁33之间形成压力接触。通过恰当地选择外空心园柱28的半径使之产生足够大的配合压力,以保证壁33和外空心园柱28的外表面之间具有良好的热传导。与之相似,通过相反的热流向可以对压力板11,12进行冷却。可以看出,热载体和通道24的壁33之间的热传导由于采用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而获得极大的改善,在此,嵌入件和通道24的壁33相固接的表面是外空心园柱28的外表面,侧板30和内空心园柱则处于热载体热流之中。
为了在压力板11,12上制做通道24,应加工出具有园形截面的孔道51至56及位于压力板11,12长边上的连接孔道51至56的孔腔57至61(见图3)。要特别指出,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是由如图6所示的一件件铜型材34组装而成的。铜型材34是棱形的空心型材。从横截面上观察,此铜型材34有一个外曲壁35,其曲率半径恰好等于外空心园柱28的半径,它还有一个内曲壁36,其曲率半径相应于内空心园柱29的半径。壁35,36由两个以一定角度配置的径向壁37联接,实质上是形成一个具有钝化顶端的三角形。铜型材34是借助于一个具有棱形截面的模具由铜管成形的。铜型材一个挨着一个地置入孔51至56,并使外曲壁35和孔51至56的孔壁33相接,同时两个相邻的铜型材34的径向壁37a,37b在其态个表面上接触。在本实例中铜型材334的壁间夹角是这样选择的,即如图7所示用12件这种铜型材将孔道51至56完整地填满。之后在由内曲壁36形成的空间中置入一些园柱形的硬焊料棒38,该空间在铜型材34通过钎焊形成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后就是园形的通道区段32。当在压力板11,12所有的孔道51至56中(在这些孔道中应置入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装入铜型材34和硬焊料棒38以后,将压力板11,12放入真空钎焊炉。在真空钎焊炉中压力板被加热到钎焊温度,于是焊料熔化并渗入到两个相邻的铜型材34的两个径向壁37a,37b之中。熔化成液态的焊料借助毛细作用力继续向孔道51至56的孔壁33的方向运动,最终渗进外曲壁35和孔道51至56的孔壁33的间隙之中。
当分离的铜型材34通过硬钎焊彼此焊牢后,外曲壁35就形成了外空心园柱28,而内曲壁36则形成了内空心园柱29。两两相接的径向壁37a,37b用硬钎焊料焊牢形成侧板30,侧板30将外空心园柱28和内空心园柱29联接起来。当外空心园柱28和孔道51至56的孔壁33之间的焊缝被填充后,通过熔化和合金过程形成了焊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的牢固连接,从而使外空心园柱28和孔壁33连接。硬钎焊料棒38的用量以及钎焊过程持续的时间应这样控制,即全部焊缝均能被可靠地填充。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外空心园柱28和通道24的孔壁33之间不会出现绝热连接部位。因为金属焊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故能很好地导热。在真空炉中进行钎焊的优点是不需要焊剂,因为没有氧故可以避免氧化。由此还可以避免缺陷,在这些缺陷处导热性会变坏。也可以不在真空炉中钎焊而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如在氢或氩气中进行钎焊。
图8给出了另外一种结构形式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39。这个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39将孔道51至56划分成一个处于孔道51至56中心处的园形通道区段42以及棱形通道区段40和三角形通道区段41。棱形通道区段40和三角形通道区段交替地和孔道51至56的孔壁33相接,并形成一个连贯的园柱外表面43,该表面和孔道51至56的孔壁33焊牢。图9是通道区段40,41的截面放大图。三角形通道区段41有一个底边44,其曲率半径相应于孔道51至56的半径。三角形的两个腰45大致是等长的。三角形通道区段41的顶尖处被倒园。棱形通道区段41有一个外侧边46,其曲率半径相应于孔道51至56的半径,有一个和外侧边46同心、同样也是弯曲的内侧边47。两个边46和47由两个以一定角度配置的侧壁48连接。不论是棱形的通道区段40还是三角形的通道区段41都是由铜管制成的,这些铜管借助于相应的模具使之变形成为棱形的铜型材50或三角形的铜型材49。
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39的制做方法和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的制做方法相类似。在压力板11,12上做好孔道51至56以后,将三角形的铜型材49和棱形的铜型材交替地放入孔道51至56,要使铜型材49的底侧44和铜型材50的外侧46和孔道51至56的孔壁33相接。之后将所需用量的园柱形的焊料棒置入园形通道区段42,使铜型材49,50沿着侧壁48和腰45焊牢。同时底侧44和外侧46也和孔 1至56的孔壁33焊牢。钎焊同样也是在真空炉中或在保护气体气氛中进行。须强调指出,这种结构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在热载体和通道24的孔壁33之间进行热传递的效果。
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应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制成,例如铜,青铜,黄铜,铝,铍,铜合金或与之类似的材料。压力板11,12通常是用钢制做。为了将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和压力板11,12焊牢,要选用一种熔化温度超过热载体工作温度的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合金,以避免在双带压力机工作时由于钎焊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具有表面扩展作用嵌入件27,39由铜制成,并采用真空钎焊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和通道24的孔壁,则最好选择熔化温度为800℃到1000℃的银化合物,镍化合物或青铜做为焊料。这种焊料的熔化温度远高于通常不超过250℃的压力板11,12的工作温度,另一方面则低于由铜制成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的熔化温度。
在单根的铜型材34或49,50表面镀上焊料层被证实有特别好的效果。这种涂层可用电镀法生成。电镀浴被证实是特别适用的,借此在铜型材34,49,50的外表面上覆盖一层合金,该合金含有大约80%的铜和20%的锡。焊料镀层的厚度大约是60-100微米。之后再将铜型材34,49,50以相应的根数置入孔道51至56。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其余的园柱形硬焊料棒,因为在铜型材34,49,50的表面上已具有足够的焊料。当加热到焊料的熔化温度,铜型材34或者49,50便相互焊牢形成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同时也与孔道51至56的孔壁33焊牢。这种方法保证有这样的优点,即在孔壁33和与其相接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的整个表面之间都有焊料,从而在钎焊中就不会出现任何缺陷。这样就保证了孔壁33和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在热载体通道中配置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这一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传统的断续生产的单层或多层压力机。图10给出了一台单层压力机的挤压板71,在此挤压板之间被压件72在热作用下被挤压。为了加热挤压板71,在其中制做通道66,此通道由挤压板71中的纵向孔道形成。在通道66中仍置入具有扩展表面的嵌入件68,该嵌入件的表面70和通道66的壁67相接。从具有扩展表面的嵌入件68的表面70延伸出表面69,这些表面处于热载体的热流之中。具有扩展表面的嵌入件68以与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或39相应的方式形成并以上述的方法钎焊于挤压板71的通道66中。由此人们也可以在断续生产的单层或多层压力机上改善热载体和挤压板之间的热传导。
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制造已以双带压力机压力板11,12和一台单层压力机的挤压板71为例予以说明。如果需要,也可在双带压力机的其它需加热或冷却的零件中设置这种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这些零件借助于在其通道24中流动的热载体以热对流的方式进行加热或冷却。例如在转向滚筒1和4外套筒中的通道22以及压力机机架部分。对于以两个实施例描述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的结构来说,以下的发明思想是重要的嵌入件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具有从一个表面延伸出来的若干个处于热载体热流中的表面以及嵌入件表面和载热体流通通道的孔壁在良好热接触条件下固接。
权利要求
1.双带压力机在由转向滚筒引导的两个可加热或可冷却的环形压力带之间的工作区内。连续生产压制带材,压力机机架上固定着压力板,由压力板产生的压力通过液压或机械方法传递给压力带内侧,在被加热或被冷却的双带压力机零件(压力板、转向滚筒、压力机机架)的通道中借助热载体的流动使通道壁和热载体之间以对流方式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的特征是,在通道(24)中装入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材料制成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嵌入件表面(28,43)和通道(24)的壁(33)相接,其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接触,这些表面(28,43)和处于热载体流中的各个表面(30,29,45,48,47)相连。
2.单层或多层平板压力机,用于在两个可加热或可冷却的压力板之间以断续的方式生产板材,在压力板中有液态热载体流经通道,以此实现通道壁和热载体之间以对流方式进行的热交换,其特征是,在通道(66)中装入了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材料制成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68),嵌入件以表面(70)和通道(66)的壁(67)相接,其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接触,此表面(70)和处于加热载体流中各个表面(69)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由金属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这种金属是铜。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的表面(28,43,70)和通道(24,66)的壁(33,67)之间的固接采用钎焊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该钎焊连接是硬钎焊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这种硬钎焊焊料的熔化温度高于热载体的温度。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焊料的熔化温度低于制成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的金属的熔化温度。
9.按照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焊料的熔化温度大约是600到1000℃。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采用银焊连接用焊料。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焊料是铜锡合金。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之一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流通热载体的通道(24,26)由具有园形截面的孔道(51到56)构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有一个和园形截面相关的表面(28,43,70),其半径约等于孔(51至56)的半径,同时这些表面(28,43,70)和孔(51至56)的壁(33,67)相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的表面(28,43,70)和孔(51至56)的壁(33,67)之间的缝隙用焊料完全填满。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的诸表面(30,29,45,48,47,69)形成一个连贯的面,此面将通道(24,66)分割成若干个通道区段(31,32,40,41,42)。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由一个和孔(51至56)半径大致相等的外空心园柱(28)和一个与其同心安装的内空心园柱(29)以及内外空心园柱之间的隔板(30)构成,内空心园柱(29)里是一个园形的通道区段,在外空心园柱(28)内则有若干个棱形通道区段(31),这些棱形区段各由两个隔板(30)和内外空心园柱(29及28)的一部分表面包络而成。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隔板(30)由两个相邻的棱形通道区段(31)的两个相接的径向壁板(37a,37b)组成。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两个径向壁板之间的间隙用焊料完全填满。
19.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39)将通道(24)划分成棱形通道区段(40)和三角形通道区段(41),棱形和三角形的通道区段(40和41)交替地、彼此相接地配置,三角形通道区段(41)的底面(44)和棱形区段(40)的外表面(46)的曲率半径和孔(51至56)的半径大致相等并与孔(51至56)的壁(33)相接,三角形通道区段(41)的侧面(45)和棱形通道区段(40)的侧壁(48)相靠接。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彼此相接的三角形通道区段(41)的侧面(45)和棱形通道区段(40)侧壁(48)之间的间隙用焊料完全填满。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压力板(11,12)或挤压板(71)具有贯穿其宽度的孔(51,52,53,54,55,56),在侧边(62,63)上开有长孔腔(57,58,59,60,61),这些孔腔将两两相邻的孔(51,52;52,53;53,54;54,55;55,56)顺序交替地连通,从而使通道(24,66)形成直角折线形的系统,在压力板(11,12)或挤压板(71)的外侧用盖板(64)将孔腔(57,58,59,60,61)密封,而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则置入孔(51,52,53,54,55,56)之中。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27,39,68)设置在位于各对孔腔(57,58;58,59;59,60;60,61)之间的全部孔道(51,52,53,54,55,56)之中。
23.按照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盖板(64)钎焊于孔腔(60)上。
24.按照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是,盖板(64)熔焊于孔腔(60)上。
25.按照权利要求1至24中之一所述的双带压力机或层压机在其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上具有孔道并形成流通热载体的通道,制造这种可加热或可冷却零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系由若干个相同的或不同的零件组合而成,这些零件是单独制造的并应置入孔道内,使这些零件和孔道壁形成面接触。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零件压入孔道,使零件和孔壁形成压力接触。
27.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零件附有焊料并和具有孔道的双带压力机零件一起加热到一定温度,此温度应高于焊料的熔化温度而低于构成零件的金属的熔化温度。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零件置入孔道后,在零件的孔状空隙内置入固体状焊料。
29.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零件置入孔道前使其表面附上焊料。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焊料镀在零件表面上。
31.按照权利要求27至30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零件彼此间以及和孔道壁之间焊牢。
32.按照权利要求27至31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零件用硬钎焊焊接。
33.按照权利要求27至32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钎焊在真空中进行。
34.按照权利要求27至32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钎焊在保护气体中进行。
35.按照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保护气体是氢气。
36.按照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保护气体是氩气。
37.按照权利要求25至36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零件系由金属管成型为具有三角形或棱形截面的金属型材。
38.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棱形金属型材以其外曲表面并排地和孔道壁相接触并使棱型金属型材的径向壁彼此相接,在孔道的中心形成一个园形的通道区段,在其中放置焊料棒,之后加热到超过焊料熔点的温度。
39.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棱形金属型材表面镀上焊料,金属型材的外曲面并排地和孔道壁相接,棱形金属型材的径向壁彼此相接,之后加热到超过焊料熔点的温度。
40.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棱形和三角形金属型材交替排列,其底面或者其外侧表面和孔道的壁相接,三角形金属型材的侧面和棱形金属型材的侧壁相接,在孔道中心处形成一个园形的通道区段,在其中置入焊料棒,之后加热到超过焊料熔点的温度。
41.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表面事先镀有焊料层的棱形和三角形金属型材交替排列,其底面或者外侧表面和孔道的壁相接,三角形金属型材的侧面和棱形金属型材的侧壁相接,之后加热到超过焊料熔点的温度。
42.按照权利要求27至41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焊料的用量或者焊料镀层的厚度是这样选择的,即各零件之间的间隙,孔道壁和与其相接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表面间的间隙能被焊料完全填满。
43.按照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加热到超过焊料熔点温度后所持续的时间是这样选择的,即通过毛细作用使各处间隙被焊料完全填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带压力机,在被加热或热冷却的双带压力机零件有热载体通道,在通道中借助流动的热载体使通道壁和热载体之间以对流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在通道中装入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材料制成的具有表面扩展作用的嵌入件,嵌入件表面和通道的壁相接,其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接触,这些嵌入件表面又延伸出若干个处于热载体流中的表面。上述嵌入件由若干单一零件组装而成,并置入孔道内。
文档编号B32B37/10GK1030044SQ8810310
公开日1989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87年5月26日
发明者库特·海尔德 申请人:库特·海尔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