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979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环锭纺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细纱生产方式,国内目前环锭纺纱锭数已超过1.3亿锭,约占全球纱锭总数的2/3。集聚纺是对环锭纺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纺纱领域最热门课题,多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未来环锭纺的天下属于集聚纺。目前,国际上主流使用的集聚纺类型包括网格圈型(主要包括德国Sussen三罗拉网格圈型、日本Toyota四罗拉网格圈型)、罗拉型(瑞士利达Rieter的COM4)、打孔皮圈型(主要包括Zinser打孔皮圈式)、机械式(主要包括瑞士卡洛斯Roscraft磁性集聚式集聚纺系统),网格圈型、罗拉型和打孔皮圈型属于负压气流集聚方式。其中,Roscraft的机械集聚式集聚纺系统由于品种适应性差(一般只适用于60Ne以下纱线的纺制)等原因目前在国内的使用较少;Zinser打孔皮圈式由于品种适应性较差(一般只适用于毛纺)且需整机引进、价格昂贵(平均每锭1500元),因此在国内的使用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是网格圈型集聚纺。但是网格圈型集聚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运行成本较高、维护保养复杂、寿命短等问题。罗拉型集聚纺逐渐受到重视,其在能耗、机物料消耗和系统维护成本方面较网格圈型集聚纺具有一定优势,Rieter的COM4是最典型的罗拉型集聚纺系统,但是该系统集聚罗拉表面采用孔结构,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清洗,且对车间的温湿度要求较高,增加维护成本。
[0003]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包括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交替一体化连接,头端和末端均为空心滚筒,头端空心滚筒开放,末端空心滚筒封闭,空心滚筒的直径在22-26_之间,长度在20-30_之间,空心罗拉套的直径在48-52mm之间,长度在30_40mm之间,在空心罗拉套的中间部分的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开有连续排列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结构,在空心罗拉套的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的左右两边沿着圆周方向分别开有左滑道和右滑道,左滑道和右滑道的宽度相同,主负压管通过头端空心滚筒依次穿过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主负压管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负压风机相连,在主负压管伸入到空心罗拉套的部分的表面上互通式连接有支负压管,在支负压管上方互通式连接有吸风片,吸风片为空心圆弧结构,包括上弧形面和下弧形面,在上弧形面的表面开有吸风槽,吸风槽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在上弧形面的四角上分别加装有左上滚轮、右上滚轮、左下滚轮和右下滚轮,滚轮的宽度与滑道的宽度相同,吸风片的宽度与空心罗拉套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部分和左滑道、右滑道的宽度总和相同。纺纱时,电机通过带动空心辊筒转动继而带动空心罗拉套转动,实现对须条的牵伸作用,同时负压风机产生的集聚负压通过主负压管进入到支负压管,继而进入到吸风片,吸风片通过其上弧形面的四角上分别加装的左上滚轮、左下滚轮和右上滚轮、右下滚轮嵌入到空心罗拉套左滑道和右滑道内,使得空心罗拉套转动时,吸风片上的四角的滚轮可绕其转动,继而使得吸风片位置固定,继而通过吸风片上表面的吸风槽和空心罗拉套表面的条形槽作用于纤维须条,实现集聚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并配套相应的带有滚轮结构的吸风组件,可实现牵伸后须条的更有效集聚,同时可有效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同时可通过旋转主负压管对吸风片与空心罗拉套表面接触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可对空心罗拉套表面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进行清理,减少企业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减少企业维护成本的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包括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所述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交替一体化连接,头端和末端均为空心滚筒,头端空心滚筒开放,末端空心滚筒封闭,所述空心滚筒的直径在22-26mm之间,长度在20_30mm之间,所述空心罗拉套的直径在48_52mm之间,长度在30-40_之间,在所述空心罗拉套的中间部分的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开有连续排列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结构,在所述空心罗拉套的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的左右两边沿着圆周方向分别开有左滑道和右滑道,所述左滑道和右滑道的宽度相同,主负压管通过头端空心滚筒依次穿过所述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所述主负压管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负压风机相连,在所述主负压管伸入到空心罗拉套的部分的表面上互通式连接有支负压管,在所述支负压管上方互通式连接有吸风片,所述吸风片为空心圆弧结构,包括上弧形面和下弧形面,在所述上弧形面的表面开有吸风槽,所述吸风槽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在所述上弧形面的四角上分别加装有左上滚轮、右上滚轮、左下滚轮和右下滚轮,滚轮的宽度与滑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吸风片的宽度与空心罗拉套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部分和左滑道、右滑道的宽度总和相同。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并配套相应的带有滚轮结构的吸风组件,可实现牵伸后须条的更有效集聚,同时可有效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同时可通过旋转主负压管对吸风片与空心罗拉套表面接触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可对空心罗拉套表面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进行清理,减少企业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罗拉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包括空心滚筒I和空心罗拉套2,空心滚筒I和空心罗拉套2交替一体化连接,头端和末端均为空心滚筒1,头端空心滚筒开放,末端空心滚筒封闭,空心滚筒I的直径在22-26_之间,长度在20-30_之间,空心罗拉套2的直径在48-52mm之间,长度在30_40mm之间,在空心罗拉套2的中间部分的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开有连续排列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结构4,在空心罗拉套2的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的左右两边沿着圆周方向分别开有左滑道14和右滑道15,左滑道14和右滑道15的宽度相同,主负压管3通过头端空心滚筒依次穿过空心滚筒I和空心罗拉套2,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主负压管3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负压风机相连,在主负压管3伸入到空心罗拉套2的部分的表面上互通式连接有支负压管5,在支负压管5上方互通式连接有吸风片6,吸风片6为空心圆弧结构,包括上弧形面8和下弧形面9,在上弧形面8的表面开有吸风槽7,吸风槽7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在上弧形面8的四角上分别加装有左上滚轮12、右上滚轮13、左下滚轮10和右下滚轮11,滚轮的宽度与滑道的宽度相同,吸风片6的宽度与空心罗拉套2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部分和左滑道14、右滑道15的宽度总和相同。
[0011]纺纱时,电机通过带动空心辊筒I转动继而带动空心罗拉套2转动,实现对须条的牵伸作用,同时负压风机产生的集聚负压通过主负压管3进入到支负压管5,继而进入到吸风片6,吸风片6通过其上弧形面8的四角上分别加装的左上滚轮12、左下滚轮10和右上滚轮13、右下滚轮11嵌入到空心罗拉套2左滑道14和右滑道15内,使得空心罗拉套2转动时,吸风片6上的四角的滚轮可绕其转动,继而使得吸风片6位置固定,继而通过吸风片6上表面的吸风槽7和空心罗拉套2表面的条形槽4作用于纤维须条,实现集聚作用。
【主权项】
1.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包括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其特征是:所述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交替一体化连接,头端和末端均为空心滚筒,头端空心滚筒开放,末端空心滚筒封闭,所述空心滚筒的直径在22-26_之间,长度在20-30_之间,所述空心罗拉套的直径在48-52mm之间,长度在30_40mm之间,在所述空心罗拉套的中间部分的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开有连续排列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结构,在所述空心罗拉套的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的左右两边沿着圆周方向分别开有左滑道和右滑道,所述左滑道和右滑道的宽度相同,主负压管通过头端空心滚筒依次穿过所述空心滚筒和空心罗拉套,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所述主负压管伸入到末端空心滚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负压风机相连,在所述主负压管伸入到空心罗拉套的部分的表面上互通式连接有支负压管,在所述支负压管上方互通式连接有吸风片,所述吸风片为空心圆弧结构,包括上弧形面和下弧形面,在所述上弧形面的表面开有吸风槽,所述吸风槽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在所述上弧形面的四角上分别加装有左上滚轮、右上滚轮、左下滚轮和右下滚轮,滚轮的宽度与滑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吸风片的宽度与空心罗拉套开有条形槽或者圆形孔中间表面部分和左滑道、右滑道的宽度总和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滚轮吸风组件的空心罗拉装置,通过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并配套相应的带有滚轮结构的吸风组件,可实现牵伸后须条的更有效集聚,同时可有效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同时可通过旋转主负压管对吸风片与空心罗拉套表面接触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可对空心罗拉套表面的条形槽或者圆形孔进行清理,减少企业维护成本。
【IPC分类】D01H5/74, D01H5/66
【公开号】CN204661909
【申请号】CN201520292622
【发明人】刘新金, 苏旭中, 张洪, 朱预坤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