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盒上色机中的可更换上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59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头盒上色机中的可更换上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头盒上色设备,涉及用于该设备的上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另一个上墨装置替换一个上墨装置,主要是为了便于在使用另一个上墨装置时,将另一个上墨装置进行重新设置,使罐头盒上色机的停机时间最少。
背景技术
用于罐头盒上色设备的上墨装置包括数个独立的涂墨器,这些涂墨器围绕着一个可转动的橡皮滚筒配置,以便给橡皮滚筒上的各层橡皮布施以各种彩色的油墨图案。该滚筒将油墨的彩色图案依次传递给由一个罐头盒处理设备提供以便上色的各罐头盒。这种连续运动罐头盒类型的印刷设备在作为对比文献的美国专利3,766,851和5,111,742中得以揭示。典型的罐头盒上色设备是用一套油墨图案对一组罐头盒进行上色,并且用另一套不同的油墨图案对下一组罐头盒进行上色。由于不同的罐头盒上色图案要采用不同的油墨色彩和不同的油墨图案,所以涂墨器和橡皮滚筒必须被重新设置,即被清洗和/或被更换,以便为接下来的一组罐头盒装上新的装饰图案。
典型的罐头盒上色设备包括单独一组给一个单独的橡皮滚筒上墨的涂墨器。当第二组罐头盒要被印上的图案与第一组罐头盒印上的图案不同时,罐头盒上色设备就被停机,同时清洗各涂墨器,加上新的或不同颜色的油墨,用新的橡皮布替换橡皮滚筒上的橡皮布以便接受新的油墨图案。之后,上墨装置才准备就绪,可以对第二组罐头盒进行上色。为了实现这种标贴的更换而在罐头盒上色设备中进行的上墨装置重新设置需要花费22分钟的时间。在停机时间中,不能对任何罐头盒上色。在一个工作日中,罐头盒的颜色和装饰图案的更换可以发生数次,每次都要有上述的停机时间。
在已有技术中已经做出了尝试,用一个靠近上色设备的备用上墨装置来替换被使用的上墨装置。在一组罐头盒的上色完毕之时,第一个上墨装置连同橡皮滚筒和涂墨器一起被移出操作位置并且离开罐头盒处理设备,而另一个上墨装置进入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的操作位置,以便能够快速重新启动上墨作业。特别地,本发明人注意到有一个已有的设备,该设备沿一个轨道系统将上墨装置移入或移出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的位置,该轨道系统带有一个靠近罐头盒处理设备的转台,以便定位用于上墨的各装置。据信这种已有的设备被发现在实际中是不能被接受的,主要是因为轨道系统和交换涂墨器的复杂性,因此,这种用于替换上墨装置的轨道系统已经没有继续使用。
一套对罐头盒上色的整套设备通常包括几个相互靠近配置的罐头盒上色设备。为了方便维护和减小占地空间,这些设备在实际中都尽可能地靠近。采用几个罐头盒上色设备,其中各设备又带有多个上墨装置,这样的一整套设备将占用相当大的空间。在相邻的设备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各上墨装置就可以为另一个上色作业方便地进行重新设置。减小几个设备所需要的空间是理想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罐头盒上色设备减小更换油墨图案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第二个上墨装置被替换到罐头盒上色设备中之后,使罐头盒上色设备的操作者便于接近一个要被重新设置的上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对于采用几个罐头盒上色设备并且各设备又连接着几个上墨装置的一整套设备来说,减小其占地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改型安装到已有的罐头盒上色设备上或者安装到新的罐头盒上色设备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一个罐头盒上色设备上墨的一套设备包括一个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其中各装置包括一个橡皮滚筒和一组被支承在橡皮滚筒上的涂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上墨装置都被支承在一个可转动的平板上,并处在角度上分隔开的位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隔角度为180°,在第二实施例中为90°。上墨装置都放置成使其橡皮滚筒面对径向朝外的方向。一个包括罐头盒支承心轴的传统的罐头盒处理设备以通常的方式配置在上墨装置的橡皮滚筒的对面。
在上墨装置之间选用180°或90°的分隔角度或者另一个方便的分隔角度,为在上墨装置之间进行清洗和换油墨等工作的操作者提供足够的空间,这种清洗和换油墨等工作在每次进行印刷重新设置时都是必需的。较小的角度间隔可以减少平板转动的时间,这是一个理想的优点。
第二上墨装置与第一上墨装置有角度偏置,从而处在第一上墨装置的旁边,这样第二上墨装置可以让机器的操作者接近,该操作者可以为下一组将被上色的罐头盒重新设置没有使用的上墨装置。在一组罐头盒的上色运行完毕,并且想要变换到下一个罐头盒上色程序时,将正在作业的上墨装置,包括橡皮滚筒和涂墨器,在可转动平板上径向向内平移一个短距离,使其离开罐头盒处理设备。该上墨装置被径向平移足够远,以脱离上色机的罐头盒处理设备。然后,就可以移动平板,更具体一点就是转动平板,而不会有使该平板与罐头盒处理设备或上墨装置接触的危险和可能。例如,可以将上墨设备横向后退约两英尺(大约60厘米),这样就使上墨设备脱离并且避开了任何可能与罐头盒处理设备的接触。然后将平板转动例如180°或90°,以便将第二个已重新设置的上墨装置送给罐头盒处理设备。当第二上墨装置处于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位置时,平板停止转动。第二上墨装置包括橡皮滚筒和涂墨器被在平板上横向向外移动到罐头盒处理设备的操作位置上。
本发明对于将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移入和移出罐头盒处理设备的操作位置、以进行重新设置和维护的其它技术作了周密的考虑。
在这些实施例之一中,各上墨装置或设备可沿各自的轨道移动。当上墨装置在罐头盒处理设备处时,该轨道合并了上墨装置的路线。在上墨装置从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稍微后退之后,轨道就分岔,产生了一个Y形结构,其中各上墨装置各沿Y的一个支路移动,以便进行重新设置,当需要改变油墨设置时,各上墨装置又沿其在Y上的一个支路移动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上墨装置都安装在一个可横向移动或可往复移动的平板上,当两个上墨装置都从罐头盒处理设备处退出时,该平板可以有选择地移动,这样将一个上墨装置送给罐头盒处理设备,同时将另一个上墨装置横向移开以便进行重新设置。当一个上墨装置已被横向移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时,它将可选择地靠近或离开罐头盒处理设备移动一个短距离,以便提供油墨,或随后从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移开,以便于平板横向移动,从而替换另一个曾被重新设置的上墨装置。
本发明人目前的目标是,实现第一上墨装置对第二上墨装置的替换的时间少于五分钟,而最终目标大约是少于壹分钟。显然,采用两个上墨装置,让当前不工作的上墨装置为一个新的罐头盒上色程序进行重新设置,从而为迅速替换作好准备,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据估计在一个罐头盒上色机上装配第二个上墨装置所增加的费用将由于节省了停机时间而最多在一年内得到偿还。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和揭示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而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头盒上色设备的侧视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顶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顶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罐头盒上色设备10的侧视图,其中包括一个传统的罐头盒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罐头盒的进料器12、一个携带罐头盒经过上墨装置的橡皮滚筒38的开槽心轴轮14,和一个在印刷完罐头盒之后将罐头盒从心轴轮14上卸下的卸料装置16。这些部件都不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因为其实施例都显示在以上提及的、作为对比文献的美国专利3,766,851和5,111,742中,以及其它大量的专利和刊物中。
如图2所示,与上述的罐头盒处理设备12、14、16相关联的是一个第一上墨装置30和一个基本与之相同的第二上墨装置32。,除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外,上墨装置30、32都为传统设计。上墨装置的典型结构已显示于作为对比文献的上述专利中,以及大量的显示罐头盒上色机上墨装置的其它专利和刊物中。特别地,与本发明相关的是,如图1所示,一个上墨装置30包括一个框架36,该框架36支承着橡皮滚筒38,而橡皮滚筒38包括几层涂油墨图案的橡皮布39,其中各橡皮布39都由传统的涂墨器42涂上油墨。橡皮滚筒38转过罐头盒支承心轴轮14,并且随着橡皮滚筒的转动,在心轴轮槽上的罐头盒被橡皮滚筒上的橡皮布上色。
橡皮滚筒38带着涂墨器,共同构成了一个上墨装置30,该装置是一个实际上与罐头盒处理设备12、14、16分开的部件。如图1可见,支承着涂墨器42的橡皮滚筒框架36被支承在一个基座44上,而该基座又被支承在可横向移动的上墨装置平台50上。平台50也可以在转动平板60上横向移动,该转动平板60如图2所示,其形状为圆的一部分,其弧线延伸范围超过了180°。建议将平板60做成圆形,这是为了便于安装、支承和移动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30、32。其它形状的平板只要可以提供所需要的支承和具有足够的强度都是可以采用的。
如图2所示,在上墨装置30的可横向移动平台50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有一对静止滚轮52和另一对静止滚轮54。在平台50的下面有形状相应的槽56以便接受其滚轮。这些滚轮可以使平台50横向移动约2英尺(大约60厘米),使其从所示上墨装置30的径向向外的操作位置移动到所示的、使装置32向内横向后退约两英尺(60厘米)的上墨装置32的非操作位置。
在平台50上橡皮滚筒的两侧有活塞缸部件58,这些部件可以协同操作。活塞缸部件的一端连接到平台50上,另一端连接到平板60上,而平台50和上墨装置30相对于平板60横向移动。
有一个与一个活塞缸装置58相联的空气驱动联动器62,以便当上墨装置30在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上墨位置时,连接罐头盒处理设备和上墨设备的驱动装置。
平板60绕一根轴64转动。该平板被支承在一个空气轴承65上。当空气轴承起作用时,它支承平板60以便于其转动。除了采用空气轴承的另一种选择是采用一个液压系统来使平板60转动。一个齿轮驱动装置使平板60转动。它包括一个从动小齿轮66,该小齿轮66驱动一个主要驱动齿轮68,该主要驱动齿轮68与平板60相连并且绕枢轴64转动。平板60上带的定位销69与平板下的基座相连,这样在完成转动之后,平板正确地对准方向,使各上墨装置为每一次罐头盒上色定位。
通过各软管72、74将所需的流体包括空气、油墨润滑剂等提供给各上墨装置30、32,这些软管72、74穿过枢轴64并且到达上墨装置30和32中。也可以采用另外的输送流体的装置。
在此对该设备的操作顺序提出建议。
当在第一组罐头盒上完成上色作业,并且想要为在第二组罐头盒上进行另一个上色作业而对罐头盒上色机进行重新设置时,首先,将处于转轴盘或心轴轮14与橡皮滚筒驱动齿轮箱之间的单位置驱动联动器62分离,这样在心轴轮14、罐头盒和橡皮滚筒38之间不再有协调一致的转动。在橡皮滚筒和罐头盒处理设备停机的情况下,将上墨装置30与罐头盒处理设备12、14、16的其余部分分离。操作气缸58,使平台50以及上墨装置30移动,特别是横向后退,使其从先前运行的第一上墨装置30所处的径向向外的操作位置移动到马上将要运行的第二上墨装置32的后退约两英尺的位置。在此操作过程中,可转动平板60已被一个真空压紧装置固定而不能转动。然后使平板60上的真空压紧装置停止起作用。这时,使平板60上的空气轴承65起作用,该空气轴承65支承着平板60,所以平板60更容易转动。平板定位销被抽回,以便使平板自由转动。随后启动连接到驱动齿轮66、68上的齿轮电动机并且使其运动,具体地说是转动,平板60逆时钟转90°,将第二上墨装置32转到上墨装置30所在的转动位置。同时这也将上墨装置30转动了90°,使其到达一个没有显示的非操作位置。当平板充分转动将第二上墨装置32带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的径向向内的位置上时,平板定位销69起作用,又将平板锁定在正确位置上。然后让空气轴承65不起作用。再次使真空压紧装置起作用,活塞缸联接器58将第二上墨装置32移动到横向外侧的位置,使橡皮滚筒38对于心轴轮14上的罐头盒定位。然后让连动器62起作用,并且使罐头盒夹持装置12、14、16和上墨装置32重新起作用,以准备运行。所希望的是,从分离在罐头盒处理装置和第一上墨装置30之间的联动器62,到将罐头盒处理设备再重新连接到第二上墨装置32上以便能够进行罐头盒的印刷,这之间的时间能够短于60秒。虽然要经过几分钟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远远小于仅采用一个上墨装置所要经历的停机时间,该一个上墨装置在后续的罐头盒组需要进行印刷时不会被替换。
在第二上墨装置32的作业期间,第一上墨装置被置于一侧,可以对其进行重新设置。当下一组罐头盒要被印刷时,就重复上述的程序,这一次退回装置32并且顺时钟方向转动平板60,将重新设置过的上墨装置30送回到图示的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位置。在图2所示的90°的实施例中,平板60的直径约为二十英尺,但为了使操作者有足够的空间在非操作的上墨装置30、32上工作,推荐总的间隔空间为三十二英尺。该间隔空间的选择使得另外两台完整的装置10能够放在此图所示的装置10的两侧,每台装置都可以被维护和重新设置,而不会有来自另外装置或在该另外装置上工作的操作者的实际干涉。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其中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零件以在同样的数字标记上增加100作为数字标记。两个上墨装置130和132安装在转动平板160上,间隔为180°,而不是如图2所示的90°。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样,该两个上墨装置130、132相互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图3所示的可转动平板160转过一个完整的圆。
各上墨装置130、132也可以在静止滚轮154、152上进行横向移动,这些静止滚轮配置在平台150下面的槽156中,在平台150上安装着上墨装置130、132。平台可以从图3中所示装置的朝外的操作位置横向移动大约2英尺(约为60厘米)。活塞缸部件158协调地操作,将平台150相对于可转动平板160横向移动。
空气驱动联动器162与活塞装置158一同作业,当一个上墨装置130、132处于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上墨位置时,将罐头盒处理设备和上墨装置的驱动装置连接起来。
如同前面所述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转动平板160被支承着,可以绕一个枢轴164转动。该平板被支承在一个空气轴承165上。齿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着连接平板160的主要驱动齿轮168的从动小齿轮166,共同运行,使平板160绕着枢轴164进行转动。定位销169确保平板相对于罐头盒处理设备正确地对位。在图2的实施例中平板转过90°,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平板160转过180°来更换上墨设备130和132。
如上所述,相对于前面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上墨部件130和132必须向平板160的中心横向移动,以便与罐头盒处理设备隔开适当的间隔。如前面对图2的90°的实施例所描述的一样,180°的实施例也同样需要间隔,使操作者可以对非操作上墨设备130、132进行重新设置或维护。在180°的实施例中,邻近的设备需要约22英尺的间隔,而不是90°的实施例中所需要的32英尺的间隔。这是因为在其非操作位置,各上墨设备130、132的位置使操作者都不必像图2的实施例那样站在两个装置10之间。因为如此,故180°的实施例优于90°的实施例。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与图3中相同的零件以同样的数字标记上再增加100作为数字标记。在该实施例中,两个上墨设备230、232在一个轨道系统上移入或移出其操作位置。在第三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中,用于各设备230、232的各轨道233、235形成一个大体为Y形的结构,并且在上墨设备230、232的轨道之间有约为60°的分隔角度。该两个轨道可以在上墨设备处于将要移入罐头盒处理设备10中的操作位置时所处位置的外侧处相汇合。分开的轨道可以在一个铁轨类型的转换器237中汇合成一个单独的轨道。另外一种选择是,各轨道系统仍然保持分离,用于一个设备的轨道可以跨过用于另一个设备的轨道,以便将上墨设备定位于罐头盒处理设备处而不需要一个轨道转换器。建议采用该Y形,以便使各上墨装置可以移动而避免被另一个设备干扰。大体上为Y的形状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
图4用实线显示了在操作位置、经联动器262与罐头盒处理设备10相连的上墨设备230。图4还包括一个用虚线描述的从设备10处退回、处于非操作位置的上墨设备230。在图4中上墨设备232被显示在其退回的非操作位置。各上墨设备可以退回足够远,以便不干涉另一个设备的运动。
为了转换两个上墨设备230、232,将设备230从罐头盒处理设备10中后退一个直线短距离,从而使其脱离罐头盒处理设备。轨道233又将设备230的路线从正对着罐头盒处理设备10的方向转过大约30°,然后上墨设备230沿着其倾斜的轨道移到其在图4中用虚线显示的最终的非操作位置。轨道偏移的角度和上墨设备沿该轨道偏移的距离,都足以使得各上墨设备沿其轨道的位移不会被另一个上墨设备干涉。一旦上墨设备230移动到其非操作位置,上墨设备232就可以如上所述,沿其轨道移动到其操作位置。
用于移动上墨设备230、232的具体轨道系统的实施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实施形式中,设备230和232被安装在两个完全分开的轨道233、235上。在上墨设备230、232处于设备10的操作位置的区域,该两个轨道系统在横向相互有轻稍的位移。安装在上墨设备230、232上并对其进行支承的轮子或轨条(没有显示)在操作区域对准罐头盒设备10。如图4所示,在罐头盒处理设备10附近,在操作位置的方向和非操作位置的方向之间轨道折转了大约30°。
在该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形式中,在罐头盒处理设备10附近的操作区域采用了一套单独共用的轨道,而采用了分开的轨道将上墨设备230、232移动到其各自的非操作位置。在该实施形式中,有一个铁轨类型的转换器连接着“非操作”轨道和“操作”轨道。
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三实施形式(没有显示)中,可以采用一个共用的转动平台将上墨设备230、232定位到操作位置和非操作位置。在从罐头盒处理设备10中脱离出来后,上墨设备230、232其中之一径向移出平台上的操作位置,转动平台转动约30°,与一套“非操作”轨道接合,而上墨设备230、232在该“非操作”轨道上移动到其非操作位置。然后转动平台转动60°,与另一套承载着另一个上墨设备230、232的“非操作”轨道接合。然后该另一个上墨设备230、232被移动到转动平台上,并且被移到共用的轨道上。然后,转动平台转动约30°,将上墨设备230、232对准罐头盒处理设备10。该上墨设备230、232随后相对于平台向外横向移动,并且与罐头盒处理设备10相接合。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前面第三实施例相应的零件以同样的数字标记再增加100为数字标记。上墨设备330、332方向相同地布置在一个顶板300上,该顶板300横向即在图5中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两个上墨设备。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似,上墨设备330、332都安装在板300上的各自可移动的安装板350上。安装板350可以相对于顶板300,分别由活塞缸装置358推动,各自可在靠近或离开罐头盒处理设备10的方向,即在图5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上墨设备330、332上所使用的流体分别通过可弯曲的软管组372和374来提供。软管组372、374通过枢轴定线371、373连接到其上墨设备330、332中,该枢轴定线约位于上墨设备横向移动范围的中途处。
随着板300横向定位于使设备330处于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位置,并且将设备330靠近设备10横向移动使其能够进行上墨,这样就将设备330置于其操作位置。当设备10在罐头盒上完成了一个印刷作业后,在设备10和330之间的单位置驱动装置联动器362分离。一个用于安装上墨设备330的安装板350的真空压紧装置(没有显示)不再起作用,这样允许安装板350相对于顶板300运动。然后让上墨设备330的安装板350的空气轴承(没有显示)起作用,以便使板350在板300上的移动更加容易。让缸358起作用,将上墨设备330从罐头盒处理设备10处退出,即达到图5中的右边。如前述的实施例一样,上墨设备后退约2英尺(大约60厘米),以便在上墨设备330和罐头盒处理设备10之间设置一个间隔。后退之后,安装板350的空气轴承不再起作用,而上墨设备330的真空压紧装置再次起作用。
两个上墨设备330和332都在板300上后退。一个共用顶板300的真空压紧装置(没有显示)不再起作用,而板300的空气轴承(没有显示)起作用。该空气轴承允许顶板300带着安装在其上的上墨设备330和332,进行直线横向运动。顶板300的一个定位销369被抽回,以便使顶板300能够运动。一个齿轮齿条驱动机构380运行,横向移动顶板300,从而将第二上墨设备332移动到与罐头盒处理设备10相接合的位置,其中在该齿轮齿条机构380中,小齿轮382与沿顶板300延伸的齿条384相啮合。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中,上墨设备330、332有足够的间隔,这样在一个设备进行上墨时,另一个设备可以进行重新设置,而它们之间的间隔不需要板300更多地进行横向移动。例如,板300移动的距离约为17英尺。板300移动的方向横贯上墨装置靠近和离开设备10的移动方向。
当第二上墨设备332位于与设备10接合的位置上时,顶板定位销369与顶板300的一个固定位置接合,并且顶板300的空气轴承不再起作用,而此时顶板的真空压紧装置起作用。
由于顶板300相对于罐头盒处理设备10直线移动,辅助管线372和374就在上墨设备的各位置之间,绕其相应的枢轴371和373转动约180°的角度。
随着第二上墨设备332处于罐头盒处理设备10的位置,上墨设备332的安装板350的真空压紧装置不再起作用,而安装板350的空气轴承起作用。缸358移动安装板350并且使上墨设备332向前与罐头盒处理设备10接合。随着上墨设备332进入其接合位置,上墨设备332的安装板350上的空气轴承不再起作用,而安装板350上的真空压紧装置起作用。在上墨设备332给罐头盒处理设备上墨的时间内,另一个上墨设备可以为下一次上墨作业进行重新设置。然后,当要执行下一个上墨程序时,上述的程序随之而来,以便将第一上墨设备330带回到其给罐头盒处理设备上墨的位置。
虽然本发明是与其实施例相关联地进行描述的,但很多其它的变形和改进以及其它应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不被在此揭示的实施例限定,而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罐头盒上色机的上墨设备,其中所述罐头盒上色机包括用于通过上墨设备提供将要被上色的罐头盒的罐头盒处理设备;所述上墨设备包括一个第一上墨装置和一个第二上墨装置,和一个提供设备,该提供设备用于每一次将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的其中之一提供给罐头盒处理设备;各上墨装置包括一个框架;一个橡皮滚筒,所述橡皮滚筒被支承在所述框架上以便转动,并且所述橡皮滚筒上还包括橡皮布,以便将各彩色装饰加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经过所述橡皮滚筒的罐头盒上;一套相应的涂墨器,所述各涂墨器被定位并且适合于盛装一种相应的油墨,并且根据一个选定的图案将所述油墨分送给所述橡皮滚筒上的一层相应的所述橡皮布;所述提供设备包括一个支承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在所述平板上以分隔开的位置被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上;一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支承装置,以便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的其中之一移动到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一个相应的上墨装置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连接在各上墨装置和所述支承装置之间,以便当所述上墨装置被所述支承装置移动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位置上时,使所述上墨装置靠近或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该上墨装置可以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足够远,以便让所述支承装置将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上的所述上墨装置从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移开而不会被所述罐头盒处理装置妨碍其运动,同时可以让该支承装置将另一个上墨装置移动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并且所述各上墨装置可以被相应的上墨装置的移动装置移动,该移动装置将朝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移动,而所述上墨装置可以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进行作业,以便对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的罐头盒进行上色。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被一个支承起来绕一个转动轴转动的平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平板绕所述轴转动,以便有选择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移动,使其靠近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上墨装置离所述转动轴有相等的径向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平板能够绕所述轴转动的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到所述平板上的第一齿轮和一个驱动该第一齿轮转动的从动小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和所述上墨装置的各自定位使得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对于所述上墨装置处在所述轴的径向向外的位置,而所述各上墨装置被横向向外移动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上墨装置被支承在所述平板上,该平板将在横向相对于平板的所述转动轴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这两个位置是所述上墨装置离开和靠近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上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一个连接所述上墨装置和所述平板的活塞缸,并且该活塞缸可以运行,使所述上墨装置在其位置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上墨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平板上相应的滚轮,并且所述各上墨装置安放在相应的滚轮上,以便在其位置之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上墨装置还包括提供流体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从所述平板的所述轴线处延伸到所述上墨装置,以便将流体送给该上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板上还包括一个定位零件,以便在所述两个转动位置上对所述平板进行定位,在该两个位置上,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的其中之一被定位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12.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沿所述转动轴分开90°。
1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沿所述转动轴分开180°。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设备,即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设备面朝相同的方向,以便给所述处理设备上的罐头盒上墨,并且可以操作所述支承装置来横向移动所述上墨设备,以便轮流将所述各上墨设备送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定位零件,以便有选择地定位该支承装置,而在该支承装置上有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设备的其中之一被定位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上墨装置还包括提供流体的连接件,在所述平板移动时,该提供流体的连接件可绕枢轴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上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一个在所述上墨装置和所述平板之间的活塞缸连接件,可操作该连接件使所述上墨装置在所述平板上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上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一个在所述上墨装置和所述支承装置之间的活塞缸连接件,可操作该连接件使所述上墨装置靠近或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上墨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相应滚轮,而所述各上墨装置安放在相应的滚轮上,以便在其位置之间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上墨装置还包括提供流体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从所述支承装置延伸到所述各上墨装置,以便将流体送给该上墨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定位零件,以便在所述两个位置上定位该支承装置,而在这两个位置上有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设备的其中之一被定位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22.一种用于罐头盒上色机的上墨设备,其中该罐头盒上色机包括用于通过所述上墨设备提供将要被上色的罐头盒的罐头盒处理设备;所述上墨设备包括一个第一上墨装置和一个第二上墨装置,和一个提供设备,该提供设备用于每一次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的其中之一提供给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所述各上墨装置包括一个框架;一个橡皮滚筒,该橡皮滚筒被支承在所述框架上以便转动,并且该橡皮滚筒上还包括橡皮布,以便将各彩色装饰加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经过所述橡皮滚筒的罐头盒上;一套相应的涂墨器,所述各涂墨器被定位并且适合于盛装一种相应的油墨,并且根据一个选定的图案将所述油墨分送给所述橡皮滚筒上的一层相应的所述橡皮布;一个第一提供设备和一个第二提供设备,该第一提供设备将所述第一上墨装置提供给、以及使其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该第二提供设备将所述第二上墨装置提供给、以及使其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该第一和第二提供设备相对于所棕罐头盒处理设备各确定了其大体上为Y形结构的一个支路;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这些驱动装置分别用于沿Y形的各支路驱动上墨装置,而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提供设备在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都具有Y形的共同部分,在该罐头盒处理设备处,所述提供设备每一次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其中之一定位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提供设备各包括一个用于所述上墨装置的轨道,这些轨道大体上排列成Y形结构,在大体为Y形的柄的位置附近的轨道靠近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提供设备在大体为Y形结构中在靠近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共享一段共用的轨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以便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转换到所述共用轨道上。
26.一种在罐头盒上色设备的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用第二上墨装置替换第一上墨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位于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的所述第一上墨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将该第一上墨装置从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分离开;然后,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该第一上墨装置,并使其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以便使该第一上墨装置可以进行重新设置,与此同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上墨装置,以便将其移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然后,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上墨装置,并且使其靠近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以便将所述第二上墨装置移入给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的罐头盒上墨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横贯所述第一方向。
28.根据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沿第一路线而所述第二方向沿第二路线,所述第二路线偏斜于所述第一路线,而所述第三方向沿偏斜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路线的第三路线,此三条路线确定了一个大体为Y形的结构,其中第一路线是Y形的柄,而第二和第三路线为Y形的支路。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上墨装置时,将所述第一上墨装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得足够远,使所述上墨装置的运动不互相干涉。
30.一种在罐头盒上色机的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用第二上墨装置替换第一上墨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在所述第一上墨装置给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的罐头盒施墨作业之后,在相对于一个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上将所述第一上墨装置移动,使其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绕所述轴转动所述第一上墨装置,使其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并且同时绕所述轴转动所述第二上墨装置,使其达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的径向向内的位置上,然后停止所述上墨装置的转动;在径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上墨装置使其达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中的位置,以便给由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提供的、将要被上色的罐头盒上墨。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在径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上墨装置,使其离开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这样的做法来重复所说方法;然后绕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以便使所述第一上墨装置达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的径向向内的位置,停止转动所述上墨装置;然后横向移动所述第一上墨装置,使其达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都被支承在一个平板上,通过绕所述轴转动该平板而使所述上墨装置绕所述轴转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都被支承在所述可转动平板上,并且所述各上墨装置都可以在所述平板上横向移动。
34.根据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向前或向后转动一个90°的角度,以便依次将所述各上墨装置送到所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35.根据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向前或向后转动一个180°的角度,以便依次将所述各上墨装置送到罐头盒处理设备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头盒上色机中的可更换上墨装置,在一个罐头盒上色机(10)中,当一个上墨装置在给被上色的罐头盒上墨时,以最小的停机时间将另一个上墨装置(32)替换上墨装置(30)。绕一个转动轴分隔90°或180°的第一和第二上墨装置被支承在一个平板(60)上,该平板可以带着各上墨装置转动到罐头盒上色机的罐头盒处理设备的径向向内的位置。当平板将要转动时,各上墨装置都可以在平板上横向向内移动,使其离开罐头盒处理设备,当平板转动过之后,各上墨装置都可以在平板上横向向外移动,使其靠近罐头盒处理设备,并且新的上墨装置定位于罐头盒处理设备的横向向内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B41F17/22GK1371320SQ00812143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1日
发明者罗伯特·威廉斯, 马里奥·帕迪利亚 申请人:赛夸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