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的气刮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50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机的气刮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特别是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气刮清洁装置,它主要适用于喷墨打印机在施喷完毕后将喷头清洁干净的场合,它尤其适用于大型喷墨打印机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喷墨打印机一般都装有喷头刮擦装置,如中国专利号96241950.8所公开的结构,有一个与外壳一起移动并被升起的擦净部件,在打印操作时用来清扫所述喷头的表面。但由于其喷头刮擦装置采用的是与喷头直接接触刮擦的结构,故容易损伤喷头的表面,由此影响喷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既要使喷头不至于墨水的干结而堵住,又可以方便可靠地去除聚积在喷头表面的任何墨滴及杂物,同时还不能接触喷头表面,必须设计一种不接触式刮擦结构,以保证喷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不接触喷头表面的真空吸抽式气刮清洁装置,它包括气刀装置及真空产生器,气刀装置的上部设计成倒喇叭形,上小下大,头部有一狭缝,气刀装置与真空产生器之间可通过气道直接或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气刀狭缝与喷头的喷孔排列线之间的夹角为10°~40°。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气刀装置与真空产生器之间设置一安全瓶,安全瓶内安装有液位控制开关,气道的一端与安全瓶相连。
在实用新型在气刀装置上还开设有小孔,该小孔可位于气刀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通过真空吸抽结构方便可靠地去除喷头表面的墨滴及杂物,使墨水不会干结堵住喷头,同时又不损伤喷头,提高了喷头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打印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喷墨打印机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喷墨打印机中与机架1相连,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气刀装置I及真空产生器I组成,气刀装置I及真空产生器I上连有气道II。
参见图2,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它主要由气刀装置I及真空产生器2组成,气刀装置I的上部设计成倒喇叭形3,上小下大,头部有一狭缝4;真空装置2通过气道II向气刀装置I抽气,空气从所述狭缝4进入气刀装置I,因狭缝4较小,可在狭缝4处产生较大的吸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气刀装置I与真空产生器2之间设置一安全瓶10,以收集从喷头6上所吸抽的墨滴及杂物。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气刀狭缝7与喷头6的喷孔排列线8之间的夹角α为10°~40°,当角度较大时,吸抽效果较好,但所占体积也较大。在气刀装置I上还开设有小孔9,该小孔9可位于气刀7的两侧,使漏在狭缝4外的墨水能从小孔9中重新吸抽出来。
参见图5,安全瓶10内安装有液位控制开关11,气通12、5的一端均与安全瓶10相连喷头6被吸抽的墨滴及杂物会被回收到安全瓶10中(见图2),而非直接吸抽于真空产生器2中(见图2),以提高真空产生器2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参见图2~图5,使用时,打印机将启动真空产生器2,并使整个打印头装置位于气刀狭缝4的上面缓慢移动(可由程序控制来回移动次数),气刀狭缝4将吸抽掉所有聚积在喷头6表面的墨滴及杂物,同时气刀狭缝4也对喷头6进行了一个有效的吸抽,有利于喷头6的疏通,从而为喷头6创造了良好的打印条件。喷头6在吸抽过程中,将有墨水从气刀狭缝4吸入真空产生器2中。当墨水经气道12吸入安全瓶10中时,安全瓶10中由于安装有液位控制开关11,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发出警报,提醒及时倒去安全瓶10中的废墨。
权利要求1.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气刮清洁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气刀装置(I)及真空产生器(2),气刀装置(I)的上部设计成倒喇叭形(3),上小下大,头部有一狭缝(4),气刀装置(I)与真空产生器(2)之间可通过气道(II)直接或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刮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气刀狭缝(7)与喷头的喷孔排列线之间的夹角(α)为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刮清洁装置,其特征是可以在气刀装置(I)与真空产生器(2)之间设置一安全瓶(10),安全瓶(10)内安装有液位控制开关(11),气道(12)、(5)的一端均与安全瓶(1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刮清洁装置,其特征是在气刀装置(I)上还开设有小孔(9),该小孔(9)可位于气刀(7)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气刮清洁装置。现有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刮擦装置在使用时与喷头直接接触刮擦,故容易损伤喷头的表面,影响喷头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不接触喷头表面的真空吸抽式气刮清洁装置,它包括气刀装置(I)及真空产生器(2),气刀装置(I)的上部设计成倒喇叭形(3),上小下大,头部有一狭缝(4),气刀装置(I)与真空产生器(2)之间可通过气道(II)直接或间接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新颖、使用方便可靠,又不损伤喷头,提高了喷头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打印质量。
文档编号B41J2/165GK2510290SQ0126498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6日
发明者徐全伟, 杨诚 申请人:杭州宏华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