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82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到使用墨水的装置的墨盒。
背景技术
通常,墨盒已被广泛使用在使用墨水的装置中。该装置的一个示例——喷墨打印机是众所周知的。喷墨打印机通常包括一具有墨水喷嘴的喷墨头。驱动墨水喷嘴,将墨滴喷向诸如一张纸的记录介质,以便在其上形成图像和字符。通常,墨盒包括一墨水储存囊,并且将容纳在该储存囊中的墨水供应到喷墨头。
可交换式墨盒的优点在于当打印机用完墨水时,只需用一新墨盒来更换旧墨盒。因此,交换式墨盒被广泛应用。
墨盒的典型结构被构造成在墨盒的外壳内部形成一墨水储存囊,并且在外壳上形成一开口。储存囊与一连通路径相连,并且用一阻挡件(例如橡胶阻挡件)来密封该开口。
将要连接墨盒的装置形成一墨盒间格(bay),中空针在与橡胶阻挡件对应的位置处突伸。当墨盒连接到墨盒间格时,中空针刺穿橡胶阻挡件,以便借助通道和中空针吸出墨水,并将墨水供应到该装置。
在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下,中空针通过一墨水进给管与一喷墨头相连,以使墨水从墨盒供应到喷墨头。
如果空气或杂质侵入储存囊内部,空气的气泡和/或杂质会与墨水一起供应到该装置,这会产生麻烦。例如,如果装置是一喷墨打印机,并且如果将气泡供应到打印机,由于气泡导致墨滴不能喷出,因此某些点将无法形成。供应到打印机的杂质会阻塞墨水喷嘴。
因此,当墨水从可交换式墨盒供应到该装置时,需要能够防止空气和杂质侵入该装置的结构。
然而,就制造该种墨盒而言,用墨水填充储存囊的操作最好相对简单。此外,一旦储存囊充满墨水,必定可以阻止空气和/或杂质的侵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要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一墨盒,该墨盒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形成墨盒的本体;一墨水储存囊,该墨水储存囊容纳在外壳中;一形成在外壳上的开口,该开口通过一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连通;一紧密装在开口中的阻挡件,阻挡件具有弹性,该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中空针刺穿,在拆下中空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以及一设置在阻挡件的一部分上的阀结构,阀结构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开口与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对于该构造,可以通过中空针方便地将墨水供应到墨水储存囊。在完成墨水供应以后,封闭阀结构,以使墨水不会从墨水储存囊流到开口和/或空气的气泡和杂质不会从开口进入墨水储存囊。应予注意的是,阻挡件还具有密封效果,以阻塞其两侧之间的连通。
可任选地是,可将阀结构构造成根据阻挡件的位置状态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开口与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位置条件包括一沿阻挡件的轴线的位置。或者,位置状态可以包括阻挡件的旋转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动路径在开口底面的一偏心位置处与开口连通。
在特定情况下,阀结构包括一突起,该突起在与开口和流动路径连通的偏心位置对应的一位置处从阻挡件的底面突伸。对于该构造,当阻挡件位于预定位置时,突起被装在流动路径中,当阻挡件位于另一位置时,突起沿其轴向与流动路径间隔开。
还可任选地是,阀结构被构造成当阻挡件位于该阻挡件被中等程度地插在开口中的一第一位置时,该阀结构打开,当阻挡件位于阻挡件被完全地插在开口中的一第二位置时,该阀结构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动路径与开口连通的位置位于开口的内侧面。在该情况下,当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流动路径与开口之间的连通打开,当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件的外侧面封闭流动路径与开口之间的连通。
仍可任选地是,阀结构可以包括一突起,该突起在与开口和流动路径连通的位置对应的一位置处从阻挡件的底面突伸。当阻挡件完全插在开口中时,突起装在流动路径中,当阻挡件沿其轴向位于一中间位置时,突起与流动路径间隔开。
在某些实施例中,突起位于阻挡件的底面的中心部分处,流动路径在开口的底面的中心位置处与该开口连通。
较佳地是,突起略大于装入该突起的流动路径的部分,并且该突起在装入流动路径时受到压缩。通常在压缩突起时,它被硬化。因而,上述构造改进了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突起具有一圆锥形状。或者,突起可具有一圆柱形状。可以采用突起形状的多种修改。
在特定情况下,阻挡件可以具有一桶形部分和形成在桶形部分内部的一封闭壁。封闭壁阻塞桶形部分的两侧之间的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沿阻挡件的轴线的封闭壁的厚度小于沿阻挡件的轴线的桶形部分的长度。当然,阻挡件可以具有实心圆柱的形状。
可任选地是,突起形成在桶形部分的一端部上。与该构造对应,流动路径和开口连通的部分偏离中心,并且与桶形部分的端部上形成突起的部分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墨盒,它设有一外壳,该外壳形成墨盒的本体;一墨水储存囊,该墨水储存囊容纳在外壳中;一形成在外壳上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通过一第一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连通;一形成在外壳上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通过一第二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连通。
墨盒还设有一装在第一开口中的第一阻挡件,第一阻挡件具有弹性,该第一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针刺穿,在拆下该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第一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装在第二开口中的第二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具有弹性,该第二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针刺穿,在拆下该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第二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一流动路径之间的单向阀,该单向阀使流体只能沿一个方向从墨水储存囊流到第一开口,墨水储存囊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排出;一设置在第二阻挡件的一部分上的阀结构,该阀结构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第二开口通过第二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可任选地是,墨盒还包括一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连接第一阻挡件与第二阻挡件的诸端部,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和连接部分形成一整体式阻挡件。
此外,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可以形成一槽。该槽最好被构造成将连接部分装在该槽中。当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分别完全插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时,形成第一和第二开口处的外壳的表面基本上呈平面,并且连接部分被装在该槽中。
仍可任选地是,墨盒可以包括一保护膜,该保护膜粘结在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的表面上,以覆盖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和连接部分分别装在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槽中。
此外,保护膜的相对端部向外壳弯曲,以形成诸弯曲部,外壳可以形成有诸条能够接纳诸弯曲部的槽。对于该构造,当保护膜粘结在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表面上时,诸弯曲部能够容纳在诸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容纳在墨盒中的墨水储存囊中填充墨水的方法,该墨盒包括一形成墨盒本体的外壳;一形成在外壳上的开口,该开口通过一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连通;提供一装在开口中的阻挡件,阻挡件具有弹性,该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中空针刺穿,在拆下中空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设置在阻挡件的一部分上的阀结构,该阀结构根据阻挡件的位置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开口与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该方法包括将阻挡件定位于打开阀结构的位置;使一中空针刺穿;通过中空针将墨水供应到墨水储存囊;从阻挡件处拆下中空针;以及将阻挡件定位于关闭阀结构的位置。


图1是显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复杂机器的整个结构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墨盒、打印头、其间的连接结构和清洗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墨盒的带局部剖面的平面图;图4A是橡胶阻挡件的带局部剖面的立体图;图4B是显示墨盒外壳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单向阀的结构,它是图3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6A-6C示出了图5所示的单向阀的制造过程;图7示出了将单向阀附连于外壳的第一开口的过程;图8示出了将一过滤器和橡胶阻挡件装配于外壳的过程;图9示出了填充墨水的过程;图10示出了插在一第二开口中的一第二阻挡件;图11示出了一附连于外壳的保护膜;图12示出了将保护膜热定位(heat-staking)在外壳上的过程;图13示出了将墨盒连接到墨盒间格的状态;图14A-14D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形成在外壳上的诸开口和装入其中的橡胶阻挡件的结构;图15A-15D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形成在外壳上的诸开口和装入其中的橡胶阻挡件的结构;以及图16A-16D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形成在外壳上的诸开口和装入其中的橡胶阻挡件的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结合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一喷墨打印机的复杂机器30的整个结构。
复杂机器的整个结构图1所示的复杂机器30是一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具有图像扫描器和传真机的辅助功能。
复杂机器30具有一单个本体,该本体设有一平台型图像扫描器单元20和一紧靠图像扫描器单元20下方的喷墨打印机单元10。
图像扫描器单元20具有一平台式读取单元21,该单元具有一大致呈矩形的整体形状,并承载在复杂机器30的上侧表面上。将一原点放置在平台式读取单元21的玻璃板22上,并且使用一紧密接触的图像传感器25进行扫描,以捕捉原点的图像。
喷墨打印机单元10具有一供纸托盘11,该托盘倾斜地设置在复杂机器30的后侧(图1中的左手侧)。通过取纸辊12将放置在供纸托盘11上的记录纸(例如,一叠纸)一张接一张地从托盘11供应到设置在图像扫描器单元20下方的打印机器13。
打印机器13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机器,它包括一压纸辊、一用于将微小墨滴(例如,黄色、深红色、蓝青色和黑色墨水)喷射到记录纸的喷墨头等装置。
沿打印机器13内部形成的供纸路径进给记录纸。如上所述,微小的彩色墨滴从喷墨头喷射到沿供纸路径进给的记录纸上,藉此在记录纸上形成彩色图像。
在复杂机器30的前侧(图1中的右手侧)上设有一排放托盘15。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从打印机器13中排出,并且堆叠在托盘15上。
喷墨打印机单元10形成一墨盒插入间格14,该墨盒插入间格位于复杂机器30的前侧和排放托盘15的下方。
在墨盒插入间格14的上方,设有一第一盖14a,该第一盖是一板构件,以便覆盖插入间格14。此外,设有一第二盖14b,该第二盖覆盖插入间格14的前侧。第一盖14a通过一铰链16可旋转地支承第二盖14b。对于该结构,通过向上旋转第二盖14b(即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可使插入间格14暴露于外界,以将墨盒1插入其中。在图1中,已经将墨盒1插在插入间格14中。
插入间格14被构造成使分别容纳四色墨水(即,黄色、深红色、蓝青色和黑色墨水)的四个墨盒沿着垂直于图1平面的方向排列(在图1中只能看到一个盒子)。
在墨盒间格14中,对于每个墨盒1,一中空针8向前侧(图1中的右手侧)突伸。当墨盒插在插入间格14中时,它变成可以从每个墨盒内部的墨水储存囊通过中空针8向喷墨头供应墨水。后面将详细叙述用于供应墨水的结构。
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插入单元14和喷嘴头的结构,以及一清洗机构。
通过设置在复杂机器30内部的管子41将设置在插入间格14中的每根中空针8连接到记录头单元42。如上所述,墨盒1的内部形成一墨水储存囊2。通过中空针8抽出填充在墨水储存囊2中的墨水,并通过管子41将墨水供给到设置在记录头单元42上方的一空气穴43。通过使气泡以其浮力悬浮在气阱43内部,以使空气穴43捕获空气。用标号44表示悬浮的空气。由于空气穴43位于喷墨头45的上方,因此悬浮在空气穴43中的空气44无法到达喷墨头45。
如上所述,记录头单元42具有喷墨头45。喷墨头45设有多个用于喷墨的喷嘴46(图1中只能看到一个)。在喷墨头45中,形成多个压力室47(图2中只能看到一个),所述压力室分别与多个喷嘴46连通。喷墨头45还设有多个致动器56,所述致动器分别用于多个压力室47。致动器56分别包括若干压电元件。通过致动每个压电元件以改变相应压力室47的容积,从而产生从喷嘴46中喷出的墨水成为微小墨滴的喷射能量。多个压力室47与一公用墨水室48连通,墨水可以通过一墨水入口49从空气穴43供应到该公用墨水室。在墨水入口49处,设有一过滤器55,以防止墨水中的杂质进入公用墨水室48,并且只允许墨水通过。
在喷墨头45的附近设有一清洗机构60。清洗机构60包括多个清洗盖61,所述清洗盖用于覆盖喷墨头45的多个喷嘴46;多个清洗泵63,所述清洗泵用于吸出墨水;多根管子62,所述管子分别连接清洗盖61和清洗泵63的诸入口;以及一清洗排放吸收构件64。如图1所示,排放吸收构件64位于复杂机器30的内部,紧靠打印机器13的下方。
在进行打印操作时,清洗盖61与喷墨头45隔开。在进行清洗操作时,清洗盖61紧密接触抵靠喷墨头45,以便分别覆盖喷嘴46。对于图2所示的状态,通过驱动清洗泵63,在压力室47、公用墨水室48、空气穴43和管子41中生成较强的抽取流,并且将墨水中的气泡和/或杂质抽出喷嘴46。因而,将包括气泡和/或杂质的抽出的墨水从管子62排放到排放吸收构件64。
使用上述清洗操作,可去除喷墨头45以及管子41中的流动路径中的气泡和杂质。因此,可以避免打印质量的恶化。
墨盒的结构然后,将叙述插在插入间格14中的墨盒的示范性结构。
图3是墨盒1的带部分剖面的平面图。图4A是橡胶阻挡件的带部分剖面的立体图,而图4B是显示墨盒外壳在靠近其上形成两个开口的部分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一形成在开口上的单向阀的结构,它是图3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墨盒1具有一墨盒外壳4,该墨盒外壳被构造成具有整体构成的上部单元4t和下部单元4b。应予注意的是,在图3中,外壳4的上下方向与该附图的相反。墨盒外壳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它包括可以装满墨水的墨水储存囊2、形成在外壳4的外表面上的两个开口7a和7b以及使开口7a和7b分别与墨水储存囊2相连的流动路径5a和5b。
墨水储存囊如图2所示,墨盒外壳4的下部单元4b的顶面(即上部单元4t侧表面)上形成一凹部2a。此外,提供一柔性薄膜2b,以覆盖整个凹部2a。通过超声波或加热使薄膜2b的周边部分和凹部2a互相粘结。凹部2a和薄膜2b形成墨水储存囊2。
开口7a和7b如图3和图4B所示,墨盒外壳4的下部单元4b上形成两个圆筒形开口一第一开口7a和一第二开口7b。两个开口7a和7b互相邻近排列在墨盒外壳4的纵向侧表面上。
第一开口7a用于从墨水储存囊2中吸出墨水,并将墨水供给到喷墨头45,而第二开口7b用于在制造墨盒45时将墨水填充在储存囊2中。如图4B所示,第一开口7a略大于第二开口7b。
流动路径5a和5b如图3和4B所示,墨盒4的下部单元4b上形成一第一流动路径5a和一第二流动路径5b,它们分别使开口7a和7b与墨水储存囊2相连。
第一路径5a的一端部形成一类似裙子的锥形形状,并且连接在具有圆形形状的第一开口7a的内底面的中间部分上。第一路径5a与第一开口7a连通。第二路径5b的一端在相对于第二开口7b的中心轴线略微偏离中心的位置处连接在第二开口7b的内底面上。第二路径5b与第二开口7b连通。
第一和第二路径5a和5b的另一端部暴露于墨水储存囊2(凹部2a的底部),并且与其连通。
橡胶阻挡件在开口7a和7b中,装入一橡胶阻挡件6。
橡胶阻挡件6由诸如硅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如图4A所示,橡胶阻挡件6具有一第一止动构件6a和一第二止动构件6b,它们分别对应第一开口7a和第二开口7b。橡胶阻挡件6是一整体构成的构件,它被构造成通过一连接部分6c使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相连。对于该结构,可以象单个构件那样处理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它们是相对较小的部分),在制造过程中改善了对它们的操纵。
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的顶面(即,与插入方向相对的一侧上的表面)和连接部分6c的外表面被构造在同一平面上。
在形成开口7a和7b处的外壳4的表面上,形成一具有预定深度的槽19,该槽连接开口7a和7b,以使它们之间连通。槽19被构造成使连接部分6c完全容纳在槽19中。因而,当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分别完全插在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中时,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的顶面、连接部分6c的顶面和形成开口7a和7b处的表面在相同平面上。换句话说,形成开口7a和7b处的表面上没有形成不必要的台阶。因此,改进了墨盒1的外观。此外,对于该构造,可以方便地附连一保护膜18,这将在以后叙述。应予注意的是,在形成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的表面上的第二开口7b(见图4B)附近还形成另一槽19s,这将在以后详细叙述。
每个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具有一桶形部分6x和封闭壁6y,该封闭壁形成在桶形部分6x的内部,以防止两侧之间沿桶形部分6x的轴向连通。沿轴向的封闭壁6y的厚度t略小于沿轴向的桶形部分6x的长度h(即t<h)。对于该构造,中空针8、一吸气针51和墨水填充针52(以后将叙述)可以方便地刺穿阻挡件6a和6b。
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的桶形部分6x的外径分别略大于相应开口7a或7b的内径。因而,当橡胶阻挡件6装在开口7a和7b中时,桶形部分6x沿其径向受到压缩。因此,确保桶形部分6x的外表面与开口7a和7b的内表面之间紧密接触,并具有紧密接触的密封效果,防止墨水渗漏到外面。此外,由于以上构造,为了从开口7a和7b拆下橡胶阻挡件6,需要相对较大的力。因此,即使施加一用于拉动橡胶阻挡件6的力,也无法方便地拆下阻挡件6。
除此之外,连接部分6c被构造成将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连接在外壳4的外面,并且使连接部分6c的厚度薄于每个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的厚度。
连接部分6c可能会钩住中空针8,或者用户会错误地从外壳4上拆下保护膜18,并用手指拉动连接部分6c。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上述构造,如果施加较大的力,由于会在从开口7a和7b拆下阻挡件6a和6b之前切断连接部分6c,因此无法方便地拆下阻挡件6a和6b。因而,有效地防止了阻挡件6a和6b的拆卸,并且防止墨水渗漏到外面。
应予注意的是,形成桶形部分6x的外表面,以使开口7a和7b上的一端部形成锥形(即,外径逐渐在端侧上减少)。该形状可便于将桶形部分6x装在开口7a和7b中的操作。
形成第一阻挡件6a,以使内表面的轴线与外表面的轴线一致。形成第二阻挡件6b,以使内表面的轴线相对于外表面的轴线移动。也就是说,第二阻挡件6b被构造成根据其周边部分使沿径向的厚度各不相同。此外,第二阻挡件6b的桶形部分6x的较厚部分的下方形成一从该处突伸的圆锥突起6z。圆锥突起6z构成第二阻挡件6b的一部分,并且位于对应第二路径5b的位置。当橡胶阻挡件6装在开口7a和7b中时,圆锥突起6z紧密接触第二路径5b与第二开口7b的底部相连处的部分,以便密封该连接部分。
单向阀单向阀3设置在第一开口7a的底面处。设置单向阀3以防止气泡和杂质侵入墨水储存囊2。更具体地说,单向阀3使墨水从墨水储存囊2前进到第一开口7a(即第一阻挡件6a),并且防止墨水从第一开口7a(即第一阻挡件6a)前进到墨水储存囊2。
图5示出了图3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并且示出了单向阀3的结构。单向阀3包括一阀支承构件3a、一阀体3b、一盖构件3c,它们已被整体装配好(一单向阀组件3x)。单向阀组件3x设置在第一开口7a与第一路径5a之间的位置处。
在下文中,将进一步叙述构成单向阀组件3x的三个构件。
阀支承构件3a由合成树脂制成。阀支承构件3a包括一圆形底板3a1和一在底板3a1的周边端部处垂直上升的圆柱形侧壁3a2。因此,如图3所示,阀支承构件3a具有一U形截面。在底板3a1的顶面上(即支承构件3a的内表面上),形成一作为平面部分的阀座3a3。在阀座3a3的中间部分处,形成一支承孔3a4。此外,在支承孔3a4的周围形成多个流动孔3a5。
阀体3b是单向阀3的主要零件,并且由硅橡胶制成。阀体3b是一伞状构件,它包括一伞部3b1和一把手部3b2。把手部3b2插入通过支承孔3a4,藉此使阀体3b可以沿支承孔3a4的轴线方向移动。结果,伞部3b1的轴向移动和弹性变形会使阀体3b产生以下两种状态之一(a)封闭状态伞部3b1紧密接触阀支承构件3a的阀座3a3,并且封闭流动孔3a5;以及(b)打开状态伞部3b1与阀座3a3隔开,以使流动孔3a5打开。
盖3c与阀支承构件3a的侧壁3a2配合,以使其覆盖阀体3b的伞部3b1的一个侧部(与阀座3a3相对的部分)。盖3c形成一连通孔3c1,该连通孔借助第一路径5a使墨水从墨水储存囊2流向外壳4的外面。
为了具有阀体3b的变形行程,在盖3c的内表面与阀座3a3之间设置一预定间隙。
在盖3c的外表面的中间部分上,形成一接触过滤器17(后面将叙述)的接纳表面3c2。在接纳表面3c2的周围形成一面对过滤器17的环形槽3c3,并且使环形槽3c3与连通孔3c1相连。
墨盒的制造过程围绕开口7a和7b周围部分的装配过程,将叙述墨盒的制造过程。
图6A-6C示出了用于装配单向阀的过程,而图7示出了将单向阀附连于第一开口的过程。图8示出了装配过滤器和橡胶阻挡件的过程,而图9示出了填充墨水的过程。图10示出了将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以密封第二路径5b的过程。此外,图11示出了将保护膜附连于墨盒外壳的过程,而图12示出了将保护膜热定位在墨盒外壳上的过程。
根据墨盒1的实施例,首先装配单向阀3以形成单向阀组件3x。然后,将单向阀3x连接到墨盒外壳4。因此,首先将结合图6A-6C叙述单向阀组件3x的装配过程。
在图6A中,阀体3b的把手部3b2插在阀支承构件3a上形成的支承孔3a4中,伞部3b1位于阀支承构件3a的内部。
把手部3b2在其中间部分处形成一大直径部分3b3。大直径部分3b3的直径略大于支承孔3a4的直径。由于阀体3b由硅橡胶制成,因此可以沿径向压缩大直径部分3b3,因而,大直径部分3b3可以通过支承孔3a4,伞部3b1可以位于图6B所示的阀支承构件3a的内部。一旦大直径部分3b3通过支承孔3a4,将起到限制从支承孔3a4处拆下阀体3b的作用。因此,可以整体操纵阀体3b和阀支承构件3a,使装配过程方便。
然后,如图6B和6C所示,将盖3c装在阀支承构件3a中。因而,完成了单向阀组件3x的装配过程(图6c)。在图6C中可以看到,阀体3b可相对于阀座3a3沿图6C中的上下方向移动。因而,单向阀组件3x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由于首先装配单向阀组件3x,然后将其附连于墨盒1。因此,在单向阀组件3x附连于墨盒之前,可以检查它的功能是否正确。该过程提高了制造过程中的生产率。
用于检查单向阀组件3x的项目可以包括阀体3b是否相对于阀支承构件3a平稳移动,并且未被钩住;当阀体3b处于封闭状态时,阀体3b与阀座3a3之间是否有渗漏;诸如此类。
在装配好单向阀组件3x以后,如图7所示,将其附连于墨盒外壳的第一开口7a。
在该过程中,将单向阀组件3x定向成阀体3b的把手部3b2的末端笔直指向开口7a的底部,并且从把手部3b2将其推插入其中。应予注意的是,形成略微呈锥形的第一开口7a,以使底部具有较小的直径,以便于单向阀组件3x的插入。最后,将单向阀组件3x插在开口7a中,以使阀支承构件3a接触第一开口7a的底面,如图8所示。在该状态中,阀体3b的把手部3b2位于第一路径5a的内部。
应予注意的是形成第一开口7a,以使内径在底部较小,如图7所示。此外,阀支承构件3a的侧壁3a2具有一凸缘部3a7,其直径略大于第一开口7a的底部的内径。因此,将单向阀组件3x推插在第一开口7a中,并且使凸缘部3a7和/或第一开口7a的底部的内表面塑性变形。
在该过程中,如果适当地定向单向阀组件3x,并且将把手部3b2插在第一开口7a中,单向阀组件3x不会倾斜而沿适当方向定向。因而,一旦将单向阀组件3x插在第一开口7a中,只要通过使用一杆或类似装置来推动单向阀组件3x,不要使用特定的夹具,单向阀组件3x就可适当地连接到外壳4。
当第一开口7a是相对较窄且深的开口和/或阀体3b是相对较小、难以控制的构件时,上述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显著。
当单向阀组件3x(即单向阀3)已经固定在第一开口7a中以后,如图8所示,将一过滤器17插入第一开口7a中。过滤器17将接触单向阀组件3x的盖3c。过滤器17用于排除从墨水储存囊2供给到喷墨头45的墨水中包含有杂质。
然后,如图8所示,橡胶阻挡件6的第一和第二阻挡件6a和6b分别装在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中。应予注意的是,第一阻挡件6a完全插在第一开口7a中,但第二阻挡件6b并未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而是与开口7b的底面略微隔开,如图9所示。也就是说,在该阶段中,第二阻挡件6b位于桶形部分6x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第二开口7b的内表面处的一位置,突起6z与第二路径5b隔开。如下所述,在该阶段中,第二路径5b应当与第二开口7b连通,以使墨水从第二开口7b流到墨水储存囊2。
如上所述,在连接橡胶阻挡件6以后,将墨水填充到墨盒1。使用一专用墨水填充装置50进行墨水填充操作,该装置设有插在第一开口7a中的吸气针51、插在第二开口7b中的墨水填充针52。吸气针51和墨水填充针52相互相邻排列,以便与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的排列对应。
吸气针51与一真空泵相连,墨水填充针52与一墨水槽相连,用于填充墨水。
图9示意地示出了墨盒1连接到墨水填充装置50处的状态。应予注意的是,确定包括针51和52、开口7a和7b、阻挡件6a和6b的各个部分的形状、指向和排列,如图9所示,以使吸气针51刺穿第一阻挡件6a的封闭壁6y,并且使墨水填充针52刺穿第二阻挡件6b的封闭壁6y。
如上所述,由于沿轴向封闭壁6y的厚度t小于桶部6x的厚度h,因此当针51或52刺穿封闭壁6y或从该处收回时,产生相对较低的阻力。因此,连接墨盒1和墨水填充装置50或从该处拆下墨盒1的操作相对简单。尤其是在连接操作时,不必向两针51和52施加可能使它们弯曲或折断的力。
将封闭壁6y定位成当墨盒1连接到墨水填充装置50时,针51和52分别刺穿封闭壁6y。桶形部分6x相对于封闭壁6y分别向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的底面延伸。
因此,通过调整针51和52的长度,使其短于桶形部分6x的长度,但长得足以刺穿封闭壁6y,可以使针51和52的尖端分别位于面向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的底面的位置。
如上所述,即使针51和52相对较短,也必定可将墨水填充在墨水储存囊2中。因此,可以降低墨水填充装置50的制造成本。
较短的针51和52的优点在于当墨盒1连接到墨水填充装置50时,针51和52不会弯曲或折断。应予注意的是,针51和52的外径需要尽可能地细。如果针过粗的话,当针刺穿橡胶阻挡件6时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大,此外,橡胶阻挡件6的弹性无法完全封闭被针刺穿的刺穿孔。此外,应当将针制成中空针。因此,限制了针的强度,并且使针易于弯曲。根据上述构造,可以缩短针的长度。因此,即使针相对较细,当墨盒1连接到墨水填充装置50或从该墨水填充装置拆下时,它们也很难弯曲或折断。
如果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启动真空泵,残留在墨水储存囊2中的空气通过第一路径5a、被负压自动打开的单向阀3向第一开口7a前进。最后通过吸气针51吸出空气,并将其排出。
如上所述,当墨水储存囊2降压时,使墨水从墨水槽通过墨水填充针52、第二路径5b供应到墨水储存囊2。填充墨水,直至薄膜2膨胀成图2所示,并且测量填充量。
使用上述过程,没有空气残留在充满墨水的墨水储存囊2、路径5a和5b、开口7a和7b中。在完成墨水填充操作以后,从墨水填充装置50拆下墨盒1,从橡胶阻挡件6中拔出针51和52。
由于橡胶阻挡件6由硅橡胶制成,通过刺入两针51和52所形成的诸孔将由于硅橡胶的弹性而被封闭。因而,不必在墨水填充操作以后进行更换过程或密封过程。因而,根据上述构造,可以减少制造过程的次数。
应予注意的是,在上述制造过程中,吸气针51和墨水填充针52同时刺向橡胶阻挡件,并且基本上同时进行空气的抽吸和墨水的填充。然而,这只是一个示范性过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可以首先刺入吸气针51以排出空气,然后,刺入墨水填充针52以填充墨水。
更具体地说,吸气针51刺穿第一阻挡件6a,并且致动真空泵以排出空气,以使墨水储存囊2的压力几乎降低到真空程度。然后,从第一阻挡件6a处拆下吸气针51,并且使墨水填充针52刺穿第二阻挡件6b。由于墨水储存囊2内部的负压,通过墨水填充针52将墨水供应到墨水储存囊。
如上所述,吸气针51形成在第一阻挡件6a上的孔被第一阻挡件6a的弹性封闭,空气无法通过第一开口7a流到内部。即使空气通过第一开口7a进入,单向阀3也能起到防止空气流向墨水储存囊2的作用。
在刺入吸气针51时,由于某些原因,它会被过度插入,以使针51的尖端位于图9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然而,根据上述构造,将盖3c设置在单向阀3的第一阻挡件6a侧,防止吸气管51进一步前进。也就是说,盖3c防止吸气针51前进,因此,吸气针51不会到达单向阀3。因而,不会损坏单向阀3,并提高了生产率。
如上所述,盖3c在其中心部分处(过度插入的针51可能到达的部分)形成接纳面3c2。提供过滤器17,以接触接纳面3c2。因此,即使吸气管51被过度插入,由于针51的尖端被接纳面3c2阻塞,只有针51的尖锐部分刺穿过滤器17,针51的较粗部分不会刺穿过滤器17。因此,过滤器17上不会形成相对较大的孔,即使在被针51刺穿以后,过滤器17也能正确工作。
如图10所示,在填充墨水以后,橡胶阻挡件6的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藉此由突起6z密封第二路径与第二开口7b的底面连通处的开口。
也就是说,第二阻挡件6b可以沿第二开口7b的轴线移动,以便定位在一打开位置和一封闭位置处,位于该打开位置的突起6z与第二路径5b隔开,位于该封闭位置的突起6z紧密接触第二路径5b的端部以密封该路径。在进行墨水填充操作时,突起6z允许墨水从第二阻挡件6b流动到墨水储存囊2,然而在完成墨水填充操作以后突起6z阻止墨水的流动。
换句话说,当第二阻挡件6b完全装在第二开口7b中时,可以获得桶形部分6x的外表面与第二开口7b的内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产生的一第一密封效果,以及突起6z和第二路径5b的端部的紧密接触产生的一第二密封效果。因此,通过第一和第二密封效果,可以确保防止空气从第二开口7b通过第二路径5b侵入墨水储存囊2,并防止从墨水储存囊供应的墨水通过第二路径5b和第二开口7b发生渗漏。
如图11所示,当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以后,将保护膜18固定在墨盒外壳4上,以使其覆盖其中装有橡胶阻挡件6的开口7a和7b,该保护膜由具有诸端部的薄板构件制成,弯曲所述端部,以使保护膜18具有一U形截面。尽管图中未示出截面结构,但它是由两层整体构成(叠成)的由聚丙烯(与外壳4的材料相同)构成的一层;以及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构成的一层,该层具有比聚丙烯更高的热阻性能。
将薄膜18附连于外壳4,并且聚丙烯层面对开口7a和7b。然后,如图12所示,从外界应用一加热器,以使聚丙烯层熔化,藉此将保护膜18粘附在墨盒4上。
对于该构造,可以在操作墨盒4时防止从开口7a和7b处拆下橡胶阻挡件6。
如上所述,由于保护膜18的内表面由聚丙烯构成,如图12所示,在应用加热器时,它将熔化并良好地粘合在同样由聚丙烯构成的外壳4上。
墨盒4上形成一对窄槽9和9,两开口7a和7b位于它们之间。当保护膜18粘合在墨盒4上时,保护膜18的弯曲端部分别插在槽9和9中。由于保护膜18的端部位于墨盒外壳4的内部(即,由于保护膜18的端部未暴露于外界),即使施加外力,也无法从其端部剥离保护膜18。
如图4B和图12所示,形成开口7a和7b的墨盒4的表面被构造成粘合保护膜18处的部分相对于其它端部突伸一预定量g。此外,除附连橡胶阻挡件6处的部分以外,粘合保护膜18处的部分形成一平直表面。
因此,当具有一平的施热表面的加热器放置在保护膜18上时,只有粘合保护膜18的部分可被加热,以确保粘结。此外,由于其它部分与加热器的施热表面隔开距离g,因此将不会熔化外壳4的不必要表面。因而,外壳4的无需熔化部分将使其外观不会恶化。
此外,如图4B和12所示,槽19s形成在第二开口7b附近。槽19s在一端处与第二开口7b连通,并且在另一端处与诸槽9之一连通。在已经装配好墨盒1时,它是真空包装的,以便储存较长时间。当墨盒被封装在真空包装中时,由于空气保留在墨盒内部,墨盒1内部的压力会变得高于墨盒外部的压力。如果保护膜18完全密封外壳4的顶面,则具有一条微小的间隙或通道,由于压力差,空气会通过该间隙或通道在橡胶阻挡件6与开口7a和7b之间流动,因此保护膜18会变得易于松脱。根据实施例,通过设置槽19s,墨盒1的内部空间和槽9可以互相连通。因此,消除了墨盒1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差。因此,改进了保护膜18相对于外壳4的表面的附着性。
应予注意的是,在诸实施例中,第二开口7b的附近只设置了一条槽19s。然而,它只是一个示意性构造,槽19s可以形成在第一开口7a的附近,或者两条槽9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开口7a和7b的附近。此外,槽19s的位置并不限于上述位置。只要可使墨盒内部与其外部之间连通,具有任何形状、处于任何位置的一槽(或一开口)都能提供相同的效果。
应予注意的是,对于粘合保护膜18来说,可以使用超声波的熔化装置来代替上述加热器。
墨盒与复杂机器之间的连接将结合图2和13叙述墨盒1与复杂机器30的连接状态。
图13示出了将墨盒1连接到复杂机器30的墨盒间格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当墨盒1连接到墨盒间格14时,设置在墨盒间格14的中空针8刺穿保护膜18和第一阻挡件6a。中空针8的尖端位于过滤器17与第一阻挡件6a的封闭壁6y的内表面之间的一位置处。
在该状态下,通过路径5a、单向阀3、中空针8、管子41(见图2)将储存囊2中的墨水供应到头部单元42。
应予注意的是,当墨盒外壳4连接到复杂机器30的墨盒间格14时,确定中空针8的位置和设置,以使用于从墨水储存囊2中吸出墨水的中空针8刺穿封闭壁6y,并且位于上述位置。
如上所述,沿轴向封闭壁6y的厚度t小于桶形部分6x的厚度h。因此,与墨水填充装置50的两针51和52的情况类似,当中空针8刺穿和拔出封闭壁6y时,阻力相对较小。因此,用于将墨盒1连接到墨盒间格14的操作相对简单,在连接操作期间不会将弯曲和/或折断中空针8的不必要的力施加在中空针上。
此外,橡胶阻挡件6由硅橡胶制成。因此,当中空针8刺穿封闭壁6y并被拆下时,穿过的针8形成的孔将被硅橡胶的弹性封闭。因此,在从墨盒间格14拆下墨盒1时,即使拆下曾经连接的墨盒1,由于中空针8形成的孔被封闭,残留在其中的墨水也不会渗漏。
此外,与墨水填充装置50的情况类似,当墨盒1插在墨盒间格14中时,封闭壁6y位于中空针8刺穿封闭壁6y的位置。第一阻挡件6a的桶形部分6x相对于封闭壁6y在第一开口的底面侧上延伸。
因此,如果确定中空针8的长度,以使其仅刺穿第一阻挡件6a的封闭壁6y,即使该长度短于沿轴向的桶形部分6x的长度,中空针8的尖端也将面对第一开口7a的底部(即,位于开口7a的底部与封闭壁6y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可以通过中空针8将墨水储存囊2中的墨水供应到记录头单元。
如上所述,即使缩短中空针8的长度,也可以将墨水适当地供应到记录头单元42。因此,可以减少墨盒间格14的制造成本。
上述构造的优点还在于中空针8几乎不弯曲。与墨水填充装置50的针51和52类似,需要中空针8相对较细,并且具有一中空结构。因此,在施加一外力时,可以方便地弯曲中空针8。然而,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可以缩短中空针8的长度,即使该针相对较细,也无法方便地弯曲中空针8。
第二路径5b在相对于第二开口7b的中心轴线偏离中心的位置处与第二开口7b连通。因此,即使中空针8刺穿第二阻挡件6b的封闭壁6y,即中空针8的尖端位于第二开口7b中,由于某些其它原因的错误操作,除非进一步插入中空针8以刺穿第二阻挡件6b和突起6z的桶形部分6x的厚部,中空针8的尖端将无法到达第二路径5b。
因此,即使进行如上所述的错误操作,但空气或杂质无法从外界通过中空针8进入墨水储存囊。
如上所述,第二阻挡件6b和突起6z起到阀机构的作用。也就是说,当第一阻挡件6b被定位成突起6z与第二路径5b间隔开时,“阀”打开。在移动第一阻挡件6b以将其定位成突起6z封闭第二路径5b的端部时,“阀”关闭。换句话说,根据第二阻挡件6b的轴向位置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此“阀”。
已结合附图叙述了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要点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种修改。例如,用于封闭第二路径5b的突起6z可具有多种修改。如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那样,在下文中将叙述突起6z的一些修改示例。
第二实施例图14A至14D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开口7a和7b、阻挡件6a和6b的结构。
根据第二实施例,如图14A所示,第二阻挡件6b设有大致呈圆柱形的突起6z’,该形状与图8所示的突起6z的圆锥形不同。此外,突起6z’设置在第二阻挡件6b的底面的中央部分处。与突起6z’的位置对应,第二路径5b在开口7b的底面的中央部分处与第二开口7b连通。
图14B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墨水填充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进行墨水填充操作时,未将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突起6z’与第二路径5b间隔开,以使第二路径5b与第二开口7b连通。因此,可以通过第二路径5b将墨水从第二开口7b供应到墨水储存囊2。
如图14B所示,吸气针51刺穿第一阻挡件6a的封闭壁6y。墨水填充针52刺穿第二阻挡件6b,以使墨水填充针52的尖端在未设置突起6z’的位置处从第二阻挡件6b的底面突伸。墨水填充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进行的操作类似。
在填充墨水以后,如图14C和14D所示,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以使突起6z’插在第二路径5b中。应予注意的是,所形成的突起6z’具有大于第二路径5b的内径的直径。因此,当第二阻挡件6b压插在第二开口中时,突起6z’插在第二路径5b中,并且被压缩和变形。对于该构造,当突起6z’插在第二路径5b中以后,突起6z’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第二路径5b的内表面,藉此使第二路径5b完全封闭,如图14D所示,并且不会与第二开口7b连通。
结果,可防止墨水从第二阻挡件6b侧流到墨水储存囊2,因此,可以避免气泡和杂质侵入墨水储存囊2。此外,在图14D所示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错误地试图用一根针刺穿第二阻挡件6b的话,由于它被压缩并因而硬化,很难用针刺穿突起6z’。因此,还可以避免由于该种错误操作而使气泡和杂质侵入。
第三实施例图15A至15D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开口7a和7b以及阻挡件6a和6b的结构。如图15A所示,除了突起6z’在近端处(即第二阻挡件6b侧端部)形成一缺口,并且设有一弯曲的第二路径5b’以代替直的第二路径5b以外,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类似。
图15B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墨水填充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进行墨水填充操作时,未将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突起6z’与第二路径5b’间隔开,以使第二路径5b’与第二开口7b连通。因此,可以通过第二路径5b’将墨水从第二开口7b供应到墨水储存囊2。
在填充墨水以后,如图15C和15D所示,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以使突起6z’插在第二路径5b’中。
对于该构造,当突起6z’插在第二路径5b’中时,如图15D所示,突起6z’将变形或弯曲,从而跟随第二路径5b’的形状。
在图15D所示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错误地试图用一根针刺穿第二阻挡件6b的话,由于它被压缩并因而硬化,很难用针刺穿突起6z’。因此,还可以避免由于该种错误操作而使气泡和杂质侵入。
此外,如果使用者错误地拔出第二阻挡件6b,突起6z’将在缺口处被切断,并且保持在第二路径5b’中,以防止与第二开口7b连通。因此,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以避免气泡和杂质侵入墨水储存囊2。此外,在将第二阻挡件6b拔出第二开口7b时,墨水不会溅出。
应予注意的是,形成一切口是一示范性构造,可以想到多种修改。重要的是使突起6z’的近端变弱,以使突起6z’易于变形,以便在插入其中时跟随弯曲的第二路径5b,并且在将第二阻挡件6b拉出第二开口时易于切断。因此,为了代替切口,可以将近端部分形成得较细。
第四实施例图16A至16D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开口7a和7b以及阻挡件6a和6b的结构。根据第四实施例,如图16A所示,第二阻挡件6b没有设置一突起,并且将一第二路径5b″构造成在其侧面处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路径5b″具有一弯曲形状,并且连接第二开口7b和墨水储存囊2。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阻挡件6b的侧面起到一封闭第二路径5b″的阀的作用。
图16B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墨水填充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进行墨水填充操作时,第二阻挡件6b没有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并且第二路径5b″与第二开口7b连通。因此,可以通过第二路径5b″将墨水从第二开口7b供应到墨水储存囊2。
在填充墨水以后,如图16C和16D所示,将第二阻挡件6b完全插在第二开口7b中,以使第二阻挡件6b的侧面封闭第二路径5b″。
结果,可防止墨水从第二阻挡件6b侧流到墨水储存囊2,因此,可以避免气泡和杂质侵入墨水储存囊2。此外,在图16D所示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错误地试图用一根针朝第二路径5b″刺穿第二阻挡件6b的话,很难用针倾斜地刺穿第二阻挡件6b。因此,还可以避免由于该种错误操作而使气泡和杂质侵入。
在每个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阻挡件6b插入到一中间位置,可以进行墨水填充操作。然后,通过进一步插入第二阻挡件6b(即,通过进一步沿其轴向移动第二阻挡件6b),以使第二阻挡件6b完全装在第二开口7b中,可禁止墨水储存囊2与第二开口7b之间的连通,藉此能防止气泡和/或杂质侵入墨水储存囊2中。
本揭示涉及包括在2002年7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214079的主题,本发明特意援引其全文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它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所述墨盒的本体;一墨水储存囊,所述墨水储存囊容纳在所述外壳中;一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一流动路径与所述墨水储存囊连通;一装在所述开口中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具有弹性,所述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中空针刺穿,在拆下中空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所述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以及一设置在所述阻挡件的一部分上的阀结构,所述阀结构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所述开口与所述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结构根据所述阻挡件的位置状态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所述开口与所述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状态包括一沿所述阻挡件的轴线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路径在所述开口底面的一偏心位置处与所述开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结构包括一突起,所述突起在与所述开口和所述流动路径连通的偏心位置对应的一位置处从所述阻挡件的底面突伸,当所述阻挡件完全插在所述开口中时,所述突起装在所述流动路径中,当所述阻挡件沿其轴向位于中间位置时,所述突起与所述流动路径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阻挡件被中等程度地插在所述开口中的一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结构打开,当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阻挡件被完全地插在所述开口中的一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结构关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路径与所述开口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开口的内侧面,当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流动路径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连通打开,当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件的外侧面封闭所述流动路径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结构包括一突起,所述突起在与所述开口和所述流动路径连通的位置对应的一位置处从所述阻挡件的底面突伸,当所述阻挡件完全插在所述开口中时,所述突起装在所述流动路径中,当所述阻挡件沿其轴向位于一中间位置时,所述突起与所述流动路径间隔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位于所述阻挡件的底面的中心部分处,所述流动路径在所述开口的底面的中心位置处与所述开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略大于装入所述突起的所述流动路径的部分,所述突起在装入所述流动路径时受到压缩。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具有一圆锥形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具有一圆柱形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具有一桶形部分和形成在所述桶形部分内部的一封闭壁,所述封闭壁阻塞所述桶形部分的两侧之间的连通,沿所述阻挡件的轴线的所述封闭壁的厚度小于沿所述阻挡件的轴线的所述桶形部分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形成在所述桶形部分的一端部上,所述流动路径和所述开口的连通部分偏离中心,并且与所述桶形部分的端部上形成所述突起的部分对应。
15.一种墨盒,它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所述墨盒的本体;一墨水储存囊,所述墨水储存囊容纳在所述外壳中;一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一第一流动路径与所述墨水储存囊连通;一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一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墨水储存囊连通;一装在所述第一开口中的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一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针刺穿,在拆下该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所述第一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装在所述第二开口中的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二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针刺穿,在拆下该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之间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使流体只能沿一个方向从所述墨水储存囊流到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墨水储存囊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一设置在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部分上的阀结构,所述阀结构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阻挡件与第二阻挡件的诸端部,所述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和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一整体式阻挡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一槽,所述槽被构造成将所述连接部分装在所述槽中,当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分别完全插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时,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处的所述外壳的表面基本上呈平面,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装在所述槽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粘结在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的表面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和所述连接部分分别装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槽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的相对端部向所述外壳弯曲,以形成诸弯曲部,所述外壳设有诸条能接纳所述诸弯曲部的槽,当所述保护膜粘结在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表面上时,所述诸弯曲部容纳在所述诸槽中。
20.一种在容纳在墨盒中的墨水储存囊中填充墨水的方法,所述墨盒包括一形成墨盒本体的外壳;一形成在外壳上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一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连通;提供一装在开口中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具有弹性,所述阻挡件被构造成可被一中空针刺穿,在拆下中空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所述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设置在所述阻挡件的一部分上的阀结构,所述阀结构根据所述阻挡件的位置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所述开口与所述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阻挡件定位于打开所述阀结构的位置;使一中空针刺穿;通过所述中空针将墨水供应到所述墨水储存囊;从所述阻挡件处拆下所述中空针;以及将所述阻挡件定位于关闭所述阀结构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墨盒设有一形成墨盒本体的外壳、一容纳在外壳中的墨水储存囊、一形成在外壳上的开口。开口通过一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连通。墨盒还包括一紧密装在开口中的阻挡件。阻挡件具有弹性,并且被构造成可被一中空针刺穿。在拆下中空针以后,中空针刺穿所形成的孔被所述阻挡件的弹性封闭。一阀结构设置在阻挡件的一部分上,该阀结构有选择地打开和封闭开口通过流动路径与墨水储存囊之间的连通。
文档编号B41J2/175GK1470383SQ021440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3日
发明者铃木刚, 佐佐木丰纪, 丰纪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