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81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网点相对于板材平面是以完全下凹的形式存在的。印刷时,油墨填充于凹陷下去的网点内,通过压印再转移到介质上。凹版印刷上述特点决定了其网点与网点之间存在一个类似墙的间隔,统称“网墙”。由于凹印制版方式不论是手工腐蚀还是电子雕刻,都是在板材上形成一个一个下凹的网点,因此“网墙”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暗调区域体现得尤为重要。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凹印制版过程中,暗调区域“网墙”的形状以及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了暗部层次还原及纹理。凹印过程中随着层次逐渐变暗,也即网点逐渐变大,“网墙” 相对越来越薄,而“网墙”越薄越容易出现破裂或厚薄不均勻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暗调易出现纹理或“水波纹”等问题。S卩,传统的凹印网点形状(即网形)是方形网点,其“网墙” 也是横平竖直的矩形,但由于调幅网点大小随层次变化过程中,“网墙”也在变化,其变化过程中的网型近似矩形但又不是矩形,矩形厚度会有不均勻现象发生,从而导致纹理等水波纹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产生纹理等水波纹现象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包括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生成模块,用于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和装置因为采用了多种不同网形, 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产生纹理等水波纹现象的问题,提高了印刷质量。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点形状;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点的空间对称性图示;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间调-深调区域的网点形状;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深调区域的特征网形;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凹印网点的平铺效果;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S10,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步骤S20,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现有技术的凹版印刷的网点采用方形,致纹理等水波纹现象出现,而本方法采用了多种不同网形,这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产生纹理等水波纹现象的问题,提高了印刷质量。优选地,步骤SlO包括设定亮度范围为W,Per1]的区域为浅调区域,亮度范围为 [Per1, Per2]的区域为浅调-中间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2,Per3]的区域为中间调-深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2,l]的区域为深调区域。本优选实施例根据亮度划分了四类区域, 从而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网形,计算量不大,又能显著提高印刷质量。优选地,设置Per1为0. 25,Per2为0. 5,Per3为0. 8。为了合理地划分不同明暗的区域,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划分为

,
,
四类区域,效果最好。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几个具体数值,在实践中将划分亮度范围的特征点设置为约等于这些值,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样属于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点形状。在图2中,网形是规律性变化的。 并且各个层次上的网点的网形关于网点空间中的X轴和y轴是对称的,而且关于两条直线y =士χ也是对称的。因此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需考虑网形在y彡χ区域下的情况,其他区域的情况便可以通过相应的对称变换获得,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图3中的阴影部分作为特征网形,来生成整个网形。下面详细说明生成图2的各种网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优选地,步骤S20包括在浅调区域生成第一网形(即图2中的图片1-3)的网点, 包括将浅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网点内的坐标;设置f(x,y) =maX(|X|,|y|),其中{(x,y)I χ ^ Per1, y 彡 PerJ,例如{(x,y) | χ ^ 0. 25, y 彡 0. 25}。从以上函数式可知,该第一网形是方形。即,在浅调区域采用简单的方形递增的形状变化。本优选实施例给出了图2中的浅调区域的网形的数学描述,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从而实现凹印加网。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间调-深调区域的网点形状。观察图4,可以看出中间调-深调区域中,网形的轮廓具有余弦曲线形成四边,1/4圆周衔接余弦曲线以形成角部。该特征网形采用了四条1/4圆周来衔接这四条余弦曲线,整个网形逐渐增大,直到余弦曲线的两端最高点刚好到达网点空间边缘(80%网点由此被称为特征网形),图4显示了这一过程。例如亮度范围为W.5,0.8],此阶段网点函数f(x,y) e (0.5,0.8]。优选地,步骤S20包括在中间调-深调区域生成第三网形(即图2中的图片6-7)的网点,包括将中间调-深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网点内的坐标;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包括设定亮度范围为
的区域为浅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1, Per2]的区域为浅调-中间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2,Per3]的区域为中间调-深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2, 1]的区域为深调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Per1为0.25,Per2为0. 5,Per3为0. 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浅调区域生成第一网形的网点,包括将所述浅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所述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所述网点内的坐标;设置 f (X,y) = max (I χ I, y I), 其中{(x,y) I χ 彡 Per1, y 彡 PerJ。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浅调-中间调区域生成第二网形的网点,包括将所述浅调-中间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所述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所述网点内的坐标;设置 f(x, y) = 0. 5+0. 3*t/n ;对于所述浅调-中间调区域的各个网点(χ,y),将y与以下的公式1-3的函数输出值 f“X,t) Sgf2 (χ, t)比较大小,以此判断(X,y)在η个公式1-3中哪两个曲线围成的小区域内,其判断标准为y的值小于此小区域中t值较大的公式1-3,而大于t值较小的公式 1-3 ;其中,η是大于1的整数,t由以下方程组确定 公式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调-深调区域生成第三网形的网点,包括将所述中间调-深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所述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所述网点内的坐标;设置 f(x, y) = 0. 5+0. 3*t/n ;对于所述中间调-深调区域的各个网点(χ,y),将y与以下的公式4-6的函数输出值 f“X,t) Sgf2 (χ, t)比较大小,以此判断(x, y)在η个公式4-6中哪两个曲线围成的小区域内,其判断标准为y的值小于此小区域中t值较大的公式4-6,而大于t值较小的公式 4-6 ;其中,η是大于1的整数,t由以下方程组确定 公式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深调区域生成第四网形的网点,包括将所述深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所述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所述网点内的坐标;设置 f(x,y) = l-0.2*t/n ;对于所述深调区域的各个网点(x,y),将y与以下的公式7-9的函数输出值fjht)或 f2(x,t)比较大小,以此判断(x,y)在η个公式7-9中哪两个曲线围成的小区域内,其判断标准为y的值小于此小区域中t值较大的公式7-9,而大于t值较小的公式7-9 ; 其中,η是大于1的整数,t由以下方程组确定 公式7
8.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生成模块,用于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设定亮度范围为
的区域为浅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1, Per2]的区域为浅调-中间调区域,亮度范围为 [Per2, Per3]的区域为中间调-深调区域,亮度范围为[Per2,1]的区域为深调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浅调模块,用于在所述浅调区域生成第一网形的网点,其将浅调区域的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网点中心为原点,x,y为网点内的坐标,设置f(x,y) =max(|x|, |y|),其中:{(χ, y) I X≤ Per1, y ≤ PerJ ;浅调-中间调模块,用于在所述浅调-中间调区域生成第二网形的网点,其将所述浅调-中间调区域的各个网点建立单位空间,取所述网点的中心为原点,x,y为所述网点内的坐标,设置f (X,y) = 0. 5+0. 3*t/n,其中,η是大于1的整数,t由以下方程组确定 公式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包括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亮度范围划分多类区域;生成模块,用于对不同类的区域生成不同网形的网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凹版印刷的加网方法和装置因为采用了多种不同网形,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产生纹理等水波纹现象的问题,提高了印刷质量。
文档编号B41C1/00GK102529307SQ20101062199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李海峰, 杨斌 申请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