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式印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46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敏式印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根据印刷信息选择性地使热敏头的多个发热元件发热,适合于在记录媒体上进行印刷的热敏式印字机。
背景技术
下面,以热转印印字机为例说明现有技术的热敏式印字机,现有技术的热敏式印字机51,如图5所示,在主体外壳52的底板52a的图中所示的右侧,形成倾斜状的纸张导向板52b,能够将记录媒体53沿箭头A方向在该纸张导向板52b上运送。
此外,在纸张导向板52b的图中的左侧,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圆柱状的压纸辊54。
在与压纸辊54对向的上方,配置由线状头构成的热敏头55。
前述热敏头55固定在头安装台56上,将该头安装台56安装在头杆57上。
该头杆57在图中的右侧的一个端部侧,形成圆孔状的支承孔57a,安装热敏头55的另一个端部侧能够以该支承孔57a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
此外,头杆57相互对向地配置一对,通过头安装台56支承热敏头55的长形的两个端部。
另外,在主体外壳52上,相互对向地配置侧板52c,由在该侧板52c上的固定轴用的支承轴58支承支承孔57a,头杆57能够转动。
同时,热敏头55,通过以支承孔57a作为转动中心使头杆57沿上下方向转动,将头上升/下降,可以靠近或远离压纸辊54。
此外,在箭头A的运送方向、在压纸辊54的下游侧,配置送纸辊60和压接到该送纸辊60上的压接辊61。前述压接辊61,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辊支承壳体62上。
此外,将色带63牵引到处于头升起的状态时的压纸辊54与热敏头59之间。该色带63容纳在色带盒64中,其两个端部卷绕在卷取芯轴65和供应芯轴66上。
此外,卷取芯轴65和供应芯轴66能够与设置在主体外壳52的一个侧板52c上的卷取卷轴67和供应卷轴68配合。
此外,在箭头A的运送方向的卷取芯轴65的下游侧,配置能够将印刷结束后的记录媒体53排出的排纸辊69。
下面,对前面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热敏式印字机51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使头杆57向上方转动、使热敏头59抬起,安装色带盒64。
其次,将记录媒体53沿箭头A的方向运送,向头抬起状态的热敏头55与压纸辊54之间给纸。
然后,当通过热敏头55与压纸辊54之间的记录媒体53被夹持在送纸辊60和压接辊61之间时,使热敏头59向下降。
这样,热敏头55的多个发热元件,经由记录媒体53和色带63压接到压纸辊54的外周面上。
其次,根据印刷信息选择性地使热敏头59的发热元件发热的同时,使送纸辊6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将记录媒体53向箭头A方向运送,将所需的颜色的图像印刷到记录媒体53上。
此外,送纸辊60与压接辊61的压接脱离、印刷结束后的记录媒体53,借助排纸辊69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排出到外部。
特开2002-79701号公报特开2002-120446号公报但是,前述现有技术的热敏式印字机51,由于头杆57的部件尺寸的偏差,或者组装的偏差等,有时一对头杆57的支承孔57a侧或安装热敏头55的侧会沿上下方向产生位置偏移。
当处于这种位置偏移状态的一对头杆57,将圆形孔状的支承孔57a支承在支承轴58上时,由于安装长形热敏头55的一侧沿上下方向的位置偏移,会使热敏头55相对于压纸辊54的长度方向倾斜,存在着不能将热敏头55相对于压纸辊54均匀压接的危险性。
同时,当不能将热敏头55均匀地压接到压纸辊54上时,有时可能造成印刷到记录媒体53上的图像质量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支承由线状头构成的热敏头的一对头支承构件发生位置偏移时,热敏头也能够进行恰当地自动调整、均匀地压接到压纸辊上的热敏印字机。
作为解决前述课题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热敏头,其特征为,它包括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承在主体外壳上的压纸辊;可以靠近或远离该压纸辊的长形的线状头构成的热敏头;支承该热敏头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的一对头支承构件,其中,该头支承构件,支承前述热敏头的另一个端部侧能够以在一个端部侧形成的转动支承部作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前述一对头支承构件的至少其中的一个的前述转动支承部,形成与前述热敏头的前述接近远离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长孔状。
此外,作为解决前述课题的第二个方案,其特征为,前述转动支承部,由轴固定到前述主体外壳上的支承轴支承。
此外,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三个解决方案,其特征为,前述头支承构件被弹性构件施加弹性力,前述热敏头能够压接到前述压纸辊上。
此外,作为解决前述课题的第四个方案,其特征为,前述长孔状的前述转动支承部的相互对向的长度方向的内侧面,形成以前述热敏头压接到前述压纸辊上的接点部分作为中心的圆弧状。


图1是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头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头支承构件的动作的简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头支承构件的动作的简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热敏式印字机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中1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2a侧板,3记录媒体,4压纸辊,5热敏头,6头安装台,7头支承构件,7a臂部,7b转动支承部,7c内侧面,7d内侧面,7e头支承部,8支承轴,9送纸辊,10压接辊,11辊支承壳体,12色带,13色带盒,14卷取芯轴,15供应芯轴,16卷取卷轴,17供应卷轴,18排纸辊,19夹送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头支承构件的立体图,图3、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头支承构件的动作的简图。
首先,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热敏印字机1,如图1所示,配置由相互对向的一对侧板2a及连接该侧板2a的底部的底板2b构成的主体外壳2。
在前述主体外壳2的底板2b上,在图中右侧,形成掀起成倾斜状的纸张导向板2c,通过利用给纸辊(图中未示出)将规定尺寸的记录媒体3向纸张导向板2c给纸,能够向箭头B的给纸方向运送。
此外,在箭头B的给纸方向的纸张导向板2c的下游侧,将圆柱状的、相对于纸面垂直的方向呈长形的压纸辊4,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主体外壳的相互对向的侧板2a上。
此外,在与压纸辊4对向的图中所示的上方,配置由沿压纸辊4的长度方向呈长形的线状头构成的热敏头5。
该热敏头5,在与压纸辊4对向侧的印刷面侧,排列形成多个发热元件(图中未示出),形成这些发热元件的部分能够接近或远离压纸辊4。
此外,热敏头5用粘结剂等固定到板状头安装台6上,如图2所示,头安装台6的两端附近,利用螺钉(未示出)等支承在头支承构件7、7上。
即,热敏头5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经由头安装台6,被支承在一对头支承构件7上。
前述头支承构件7,具有形状大致为U字形的臂部7a,在该臂部7a的图中的右侧的一个端部侧,形成转动支承部7b。
同时,如图2所示,在靠近身边侧的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形成的转动支承部7b,形成与热敏头5接近、远离压纸辊4的方向(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长孔状,相互对向的内侧面7c、7d,如图3所示,形成以热敏头5和压纸辊4压接的接点部分S为中心的半径为C、D的圆弧状此外,在位于与图2所示的身边侧的头支承构件7对向的深处侧的另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转动支承部形成能够由后面描述的支承轴8轴支承的圆形(图中未示出)。
此外,在一对头支承构件7上,在图中左侧的另一个端部侧上,形成能够安装头安装台6的头支承部7e。
同时,形成在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的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7b及形成在另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的圆形转动支承部(图中未示出),分别由轴固定到主体外壳2的相互对向的侧板2a上的支承轴8支承。因此,一个头支承构件7的图中所示的右侧的一个端部侧,能够沿着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7b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移动。
此外,一对头支承构件7,其臂部7a被弹性构件(图中未示出)施力,使在支承轴8上支承的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7b及圆形的转动支承部(图中未示出)作为转动支点,支承在另一端侧的头支承部7e上的热敏头5能够压接到压纸辊4上。
同时,通过抗拒弹性构件的施力使臂部7a上下运动,头支承构件7转动,热敏头5能够相对于压纸辊4靠近和远离(头上升/下降)。
此外,在记录媒体3沿箭头B的给纸方向的压纸辊4的下游侧附近,配置可旋转驱动的送纸辊9以及能够压接到该送纸辊9上的压接辊10。
前述压接辊10,在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辊支承壳体11上的同时,利用配置在辊支承壳体1 1内部的弹性构件(图中未示出)施加弹性力,能够压接到送纸辊9上。
此外,将色带12引导到压纸辊4和热敏头5之间。
该色带12容纳在色带盒13内,其两个端部卷绕到卷取芯轴14和供应芯轴15上。
同时,色带盒13,能够安装到形成在主体外壳2内部的盒安装部(图中未示出)上。
此外,在盒安装部上,竖立设置悬臂支承在主体外壳2的一个侧板2a上、能够与卷取芯轴14配合的卷取卷轴16和能够与供应芯轴15配合的供应卷轴17。
此外,在记录媒体3的箭头B的给纸方向的卷取芯轴14的下游侧,配置能够排出印刷后的记录媒体3的排纸辊18。
此外,为了使得从供应芯轴15卷取到卷取芯轴14上的色带12不与辊支承壳体11接触,在辊支承壳体11的上方,配置为了将色带12的卷取路径弯折成大致直角状用的夹送辊19。
下面,对前述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1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4所示,以支承轴8作为支点,使头支承构件7向上方转动,使热敏头5上升。
然后,在热敏头5升起的状态,分别使卷取芯轴14配合到卷取卷轴16上,使供应芯轴15配合到供应卷轴17上,将色带盒13安装到盒安装部上其次,将记录媒体3沿箭头B的给纸方向向热敏头5和压纸辊4之间给纸。
然后,已经通过热敏头5和压纸辊4之间的记录媒体3,利用送纸辊9和压接辊10向下游侧运送规定的量,利用纸张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使记录媒体3的顶部露出,在该记录媒体的顶部露出后,使头支承构件7向下方转动,使热敏头5下降。
这样,热敏头5的多个发热元件通过记录媒体3和色带12压接到压纸辊4的外周面上。
然后,根据印刷信息,选择性地使热敏头5的多个发热元件发热的同时,使送纸辊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将记录媒体3向箭头B方向运送。
借此,在将所需颜色的图像印刷到记录媒体53上的同时,通过使排纸辊18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印刷后的记录媒体53排出到主体外壳2的外部此外,在利用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1,例如将彩色图像印刷到记录媒体3上的情况下,采用至少将Y(黄色)、M(品红)、C(青)的三原色的三色油墨以对应于记录媒体3的一页的量的面积依次反复地进行涂布的、称作多色色带的色带(图中未示出)。
同时,在最初的第一个印刷动作中,一面将压接夹持在送纸辊9与压接辊10内的记录媒体3向箭头B的方向运送,一面例如将Y(黄)色的图像印刷到记录媒体3上。
当该Y(黄)色的图像印刷完毕时,使头支承构件7向上方转动,在使热敏头5抬起的同时,使送纸辊9向逆时针方向反转,将记录媒体3向与箭头B相反的方向馈送。
然后,在第二印刷动作中,在Y(黄)色的图像上,重叠印刷M(品红)色的图像。
其次,在第三印刷动作中,通过在M(品红)色的图像上,以与第二印刷动作同样的动作,重叠印刷C(青)色的油墨,就能够在记录媒体3上印刷由所需颜色构成的彩色图像。
这种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1,即使由于部件尺寸或组装偏差等,一对头支承构件7、7的臂部7a沿上下方向产生一些位置偏移,发生扭转等,在印刷时,当将热敏头5压接到压纸辊4上时,与一对头支承构件7、7扭转相对应,形成于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的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7b,可以相对于支承轴8上下运动。
因此,压接到压纸辊4上的热敏头5自我调节,可以将长形的热敏头5相对于压纸辊4均匀地进行压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对于将在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形成的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7b的内侧面7c、7d,形成以热敏头5和压纸辊4压接的接点部分S作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内侧面7c、7d形成沿着图中的上下方向的直线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对于只在一个头支承构件7上形成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7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另一个头支承构件7的转动支承部形成长孔状。
即,一对头支承构件7的至少其中一个的转动支承部,只要形成与热敏头5接近、远离压纸辊4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长孔状即可。
由于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的一对头支承构件的至少其中一个的转动支承部,形成与热敏头5相对于压纸辊接近、远离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长孔状,所以,即使由于部件尺寸偏差或组装偏差等,向一对头支承构件上发生扭转等,也可以借助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可靠地自我调节,能够均匀地压接到压纸辊上。
因此,可以进行高质量的印刷。
此外,转动支承部由于被轴固定到主体外壳上的支承轴支承,所以,用支承轴轴支承头支承构件的转动支承部,能够可靠地自动调节压接到压纸辊上的热敏头。
因此,可以将热敏头均匀地压接到压纸辊上。
此外,由于头支承构件被弹性构件施加弹性力,热敏头能够压接到压纸辊上,所以,即使记录媒体的厚度存在偏差,也可以吸收该偏差,均匀地压接记录媒体。
此外,由于长孔状的转动支承部的相互对向的长度方向的内侧面,形成以热敏头压接到压纸辊的接点部分为中心的圆弧状,所以,能够更可靠地自我调节压接到压纸辊上的热敏头。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敏式印字机,其特征为,包括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承在主体外壳上的压纸辊;可以靠近或远离该压纸辊的长形的线状头构成的热敏头;支承该热敏头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的一对头支承构件,其中,该头支承构件,支承前述热敏头的另一个端部侧能够以在一个端部侧形成的转动支承部作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前述一对头支承构件的至少其中一个的前述转动支承部,形成与前述热敏头的前述接近远离方向平行方向的长孔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式印字机,其特征为,前述转动支承部,由轴固定到前述主体外壳上的支承轴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式印字机,其特征为,前述头支承构件被弹性构件施加弹性力,前述热敏头能够压接到前述压纸辊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热敏式印字机,其特征为,前述长孔状的前述转动支承部的相互对向的长度方向的内侧面,形成以前述热敏头压接到前述压纸辊上的接点部分作为中心的圆弧状。
全文摘要
一种热敏式印字机,其特征为,将头支承构件(7)的转动支承部(7b)形成与热敏头(5)相对于压纸辊(4)接近、远离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长孔状,将前述头支承构件(7)的一个端部侧,能够沿着热敏头(5)相对于压纸辊(4)接近远离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地支承在主体外壳(2)上。根据本发明的热敏式印字机,即使支承由线状头构成的热敏头的一对头支承构件具有位置偏移等,也能够恰当地自我调节热敏头、能够均匀地压接压纸辊。
文档编号B41J25/312GK1517222SQ20031012518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0日
发明者丸山贵史, 小野里卓, 卓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