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因墨干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方法

文档序号:247774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因墨干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系统,它能够防止由于墨在纸张上干燥导致的打印纸张变形,还涉及打印系统的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打印机是广为人知的,在纸张从馈纸位置传送到排纸位置的过程中,打印机向打印纸张的表面喷墨以进行打印(即所谓的喷墨打印机)。
在这种打印机中,如果喷到打印纸张表面上的墨过多(即水分过多)的话经常导致打印纸张的轻微卷曲。在这种情况,打印纸张可能不能正确插入一对排纸辊之间,从而导致在打印机内部发生卡纸。
鉴于此,近期已经提出了多种防止打印纸张发生这种卷曲的技术。例如专利申请No.9-52397披露了一种技术,当在打印头的喷墨量超过预定量的状态下探测到卡纸时,放慢打印纸张的传送速度。当过多墨喷到打印纸张的表面上时,这个技术能够减少打印纸张上的水分。通过减慢打印纸张的传送速度,就保证打印纸张上的墨有更多的干燥时间并且因此防止了打印纸张的卷曲。
但是,上述技术只是减慢了打印纸张的传送速度。在打印纸张上墨干燥的过程中,不能保持打印纸张的形状。因此,在墨干燥的过程中有时打印纸张部分变形。
如果开始在打印纸张上打印后立刻发生变形,即在打印纸张的前部发生变形,打印纸张的这一部分就可能靠近打印头或与打印头接触并且会使打印质量变坏。另外,如果打印纸张对水具有高吸收率,打印纸张就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形,这样打印头的扫描过程可能撕开打印纸张或由于打印纸张不能正确插入排纸辊之间而导致卡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它足以避免由于墨在打印纸张上干燥所引起的打印纸张变形。
为了实现上面这个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一个喷射墨的打印头、一个上游传送设备、一个下游传送设备和一个打印指令设备。上游传送设备设在馈纸通道上,馈纸通道从馈纸位置延伸到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上游传送设备沿着馈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下游传送设备设在排纸通道上,排纸通道从计数区域延伸到排纸位置。下游传送设备沿着排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打印指令设备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地给上游传送设备或下游传送设备提供指令以传送记录介质,以及给打印头提供指令使打印头喷墨,从而将预定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上。打印数据代表预定图像的喷墨图案。
打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墨量测量设备和一个墨量确定设备。墨量测量设备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并且将这个量储存为测量值。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
如果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打印指令设备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根据打印指令设备的指令将记录介质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后,并且记录介质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后,打印指令设备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第二位置至少位于第一位置的下游。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二位置后,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根据上面的打印系统,当喷到记录介质前部的墨量超过预定量时,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于是在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后,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二位置,并且继续根据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这时记录介质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记录介质的前部固定在构成下游传送设备的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因此,由于记录介质被上游和下游传送机构固定,记录介质的前部处于伸直状态,并且保持前部的平坦。这样就能够防止由于墨干燥所引起的记录介质变形。
打印数据示出了来自打印头的喷墨图案。打印头根据此图案进行喷墨。
墨量测量设备是测量从打印头喷出墨量的设备。可以设计墨量测量设备根据从打印头喷出的墨滴数目来测量墨量。
特别是可以设计墨量测量设备使之包括墨滴计数器,它对打印指令设备命令打印头喷出墨滴的次数进行计数,或者包括一个点计数器,它对墨滴喷射的次数进行计数,而墨滴喷射例如由打印数据所指示的喷墨图案所规定。
可以设计上述的打印指令设备使它在将记录介质传输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后立即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输到第二位置。但是,记录介质可以在以下状态停留预定时间,即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
优选的这样的打印系统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打印纸张由于墨干燥引起的变形。
可以这样解释这种构造中的“预定时间”,即记录介质上墨干燥所需要的时间或由于墨的水分所引起的那部分变形了的打印纸张在墨的干燥过程中恢复其初始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在上述的上游传送设备中,当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反向时,由于传送机构的结构可能会引起传输量的误差。也就是说,如果记录介质从下游传送设备直接返回第一位置,应该重新开始进行打印图像的位置可能会对不齐,这样就导致打印质量的下降。
因此,优选本发明的打印系统按下述方式设计。即在将记录介质传输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后,打印指令设备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下游传送设备传输到第三位置。第三位置在馈纸位置一侧与第一位置分开预定距离。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打印指令设备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三位置传输到第一位置。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后,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根据上面那样构造的打印系统,当记录介质传输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后,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越过第一位置、在馈纸位置侧的第三位置。然后记录介质从第三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并且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由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没有在第一位置反向,就避免了在重新开始打印图像时的对不齐,并且实现了高打印质量。
上述的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例如设计墨量确定设备确定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是否到了足以使记录介质的前部很容易变形的墨量。
还可以设计墨量确定设备根据记录介质的参数改变用来确定测量值的预设值。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优选包括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它从外部获得代表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墨量确定设备根据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的参数数据改变用来确定测量值的预设值。
可以设计该优选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从与当前打印系统通信进行数据交换的其它设备接收参数数据。也可以通过用户输入得到参数。
为了从用户输入得到参数,优选当前打印系统特别包括一个参数输入设备,它允许用户输入例如记录介质的参数。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将从参数输入设备得到的参数用作参数数据。
可以设计上述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使之获取表示记录介质尺寸的数据作为记录介质的参数。
根据上面构造的打印系统,可以得到作为参数数据的表示记录介质尺寸的数据。墨量确定设备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改变用来确定测量值的预设值。
优选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厚度的数据。
这样构造的打印系统获取代表记录介质厚度的数据作为参数数据。因此,记录介质被固定在辊之间的时间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改变。
优选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表示记录介质材料的数据。
这样构造的打印系统获取代表记录介质材料的数据作为参数数据。因此,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材料在执行和不执行确定之间转换墨量确定设备。
优选本发明的打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能够根据外部指令转换打印系统操作模式的转换设备。有两个模式可以转换停止模式和常规模式。在停止模式中,依据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中断根据打印指令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指令。在常规模式中,无论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优选这种结构中的模式转换设备被设计成例如根据从打印系统外部的输入指令来转换操作模式。如果打印系统包括一个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部分,可以根据用户输入转换操作模式。
到现在为止描述的打印系统既可以是一个单一设备(打印机)也可以是多个设备的组合。
例如,互相交换数据的打印机和终端设备可以构成本发明的打印系统。在这种情况中,打印机包括打印头、上游传送设备、下游传送设备和打印指令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墨量测量设备和墨量确定设备。
上面打印系统的打印机可以包括上述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参数输入设备和/或模式转换设备。
与之相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这样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参数输入设备和/或模式转换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打印系统的打印方法,该打印系统包括一个喷射墨的打印头,一个上游传送设备和一个下游传送设备。上游传送设备设在馈纸通道上,馈纸通道从馈纸位置延伸到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并且上游传送设备沿着馈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下游传送设备设在排纸通道上,排纸通道从计数区域延伸到排纸位置,下游传送设备沿着排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
具体地说,这种打印方法用于当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命令上游或下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从打印头喷出墨时,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其中打印数据表示预定图像的喷墨图案。在这个方法中,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然后,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确定墨量测量设备测量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如果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记录介质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第二位置至少位于第一位置的下游。当记录介质的前端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在这种打印方法中,根据从打印头喷出的墨滴数测量墨量。
优选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并且以这个状态停留一段时间。
优选在记录介质传输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后,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下游传送设备传输到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馈纸位置一侧与第一位置分开预定距离的一个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二位置传输到第一位置。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后,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进一步优选从外部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指示的参数,可以改变用来确定测量值的值。
进一步优选的是作为参数数据的记录介质参数通过用户输入得到。
利用上面打印方法的打印系统操作模式可以根据外部指令在两种模式之间转换停止模式和常规模式。在停止模式中,根据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的确定结果中断基于打印数据的指令。在常规模式中,无论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基于打印数据的指令。
上面的打印方法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得到实现。这时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执行打印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所述的程序包括一系列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的命令。这个程序可以通过FD、CO-ROM、存储卡等记录介质或互联网等传输线提供给打印系统、打印机、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或在上述这些设备上工作的用户。所述的程序在嵌入打印系统、打印机和终端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或者在能够与打印系统、打印机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形式通信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现在通过示例并且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例的综合性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例的综合性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图3是示出馈纸部分和打印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压盘外观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打印过程步骤的流程图;
图6A、6B、6C和6D是示出怎样传输打印纸张的视图;图7是示出纸张尺寸指定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图8A、8B和8C是示出打印纸张怎样传输到压盘上的视图;图9A和9B是示出打印纸张怎样传输到压盘上的视图;图10是示出打印数据传送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和图13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数据传送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综合性设备1是一个用作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和电话的设备。如图1所示,综合性设备1包括设在设备体后面的馈纸部分10,设在设备体上表面前面的用户界面部分(今后称之为用户I/F)20,设在设备体上表面后面的扫描仪部分32,和设在设备体前面的排纸盒34。
如图2所示,除了前面提到的馈纸部分10和扫描仪部分32,综合性设备1进一步包括控制整个综合性设备1操作的控制部分40和在打印纸张上执行打印的打印部分50。
如图2和3所示,馈纸部分10由馈纸辊12、馈纸马达13和馈纸驱动电路14组成,其中馈纸辊12将放置在馈纸盒11上的打印纸张向打印部分50输送,馈纸马达13转动馈纸辊12,馈纸驱动电路14驱动馈纸马达13。
用户I/F20包括操作键盘22,显示板24和喇叭部分26,其中键盘22包括多个键,如数字键、选择键等,这些键用于将在后面解释的纸张尺寸选定过程(图7)中,显示板24显示各种信息,喇叭部分26由喇叭和激励喇叭的驱动电路组成。
控制部分40包括CPU 41,ROM 42,RAM 43,PC界面(今后称之为PCI/F)44,NCU(网络控制单元)45等。所有控制部分40的元件通过总线46彼此连接。在上面的组件中,CPU 41利用下面事先储存在ROM 42中的步骤来控制对综合性设备1的整体操作。CPU 41将过程结果储存在RAM 43中并且同时将命令通过总线46传递给综合性设备1的各个部件。PCI/F44是使综合性设备1能够与已知个人计算机(今后称之为PC)100通过通信电缆实现通信的界面。NCU 45是使综合性设备1与通讯网络200连接的界面。
打印部分50包括设有打印头51的托架52,托架马达53,传送机构54,排纸机构55,编码器56和驱动电路57,其中托架马达53在主扫描方向(与打印纸张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托架52,传送机构54将从馈纸部分10送来的打印纸张传递到面对打印头51的计数区域,排纸机构55将从传送机构54传来的打印纸张送到排纸盒34,编码器56探测每个机构54、55所传送的打印纸张量,驱动电路57驱动打印头51、托架马达53、传送机构54和排纸机构55。在上面的部件中,每个传送机构54和排纸机构55由驱动电路57驱动的马达54a、55a,马达54a、55a转动的驱动辊54b、55b和从动辊54c、55c组成。排纸机构55的从动辊55c是星形辊,它具有星形横截面。可以使用同样一个马达用作马达54a、55a来驱动传送机构54和排纸机构55。
如图3所示,在打印部分50从传送机构54到排纸机构55的通道中设有压盘60,它引导沿通道传送的打印纸张。
如图3和4所示,压盘60包括多个馈纸肋(突出部分)62和多个排纸肋64。馈纸肋62从压盘60上传送机构54侧的一端延伸。排纸肋64从压盘60上排纸机构55侧的一端延伸。馈纸肋62和排纸肋64都与打印纸张的传送方向平行地形成。打印纸张从馈纸肋62、馈纸肋62和排纸肋64之间的间隙66以及排纸肋64的上面通过。当打印纸张位于馈纸肋62上时执行打印。
馈纸肋62的构造使得馈纸肋62相对于压盘60体部的在水平方向上(图3中的垂直方向)的位置比排纸肋64的高。在打印纸张的传送方向上,有的区域同时设有馈纸肋62和排纸肋64,有的区域只设有馈纸肋62或排纸肋64。在只设有排纸肋64的区域60a中,排纸肋64在传送机构54侧的一端是倾斜的。
(CPU 41执行的打印过程)下面利用图5描述控制部分40的CPU 41所执行的打印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当打印数据通过扫描仪部分32、PCI/F 44或NCU 45输入时开始打印过程。打印数据表示了打印头51所产生的图像的喷墨图案。具体地说打印数据是一批子数据。每个子数据包括打印头51的喷墨图案和打印纸张在一次主扫描中的输送量。子数据的数目和在一张打印纸张上打印出整个图像所需要的次扫描的次数一样。
首先,将纸张从馈纸部分10馈送到打印部分50(S110)。在这个步骤中,转动馈纸部分10的馈纸辊12将打印纸张馈送到打印部分50。
随后将墨滴计数器清零(S120)。提供墨滴计数器是为了在打印时对从打印头51中喷出的墨滴计数。从步骤S120向前每次墨滴从打印头51喷出时墨滴的数目增加。在所谓的冲刷过程中使用的墨滴数目不计在内,这是由于这些墨滴没有喷到打印纸张上而是在冲刷时喷到间隙内。执行冲刷过程是为了防止墨阻塞。
随后从打印数据中取出与一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S130)。如果在当前的打印过程开始后要执行不止一次步骤S130,第二次以及随后所取出的子数据与下次主扫描对应。与下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是与紧随上次主扫描之后的一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与上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是最近在步骤S130中取出的子数据。
随后确定出在下次次扫描后打印纸张的前端t是否已经到达面对打印头51的计数区域内的确定位置(第一位置)p1(S140)。在这个步骤中根据编码器56的输出检查打印纸张的前端t是否已经到达了确定点p1(见图6A)。因此在步骤S140对一张打印纸张只能做出一次肯定确定。
如果在步骤S140确定出在下次次扫描后打印纸张的前端t已经到达确定点p1(S140是),就根据墨滴计数器的计数值检查打印状态是否属于“重负荷”(S150)。在这个步骤中,墨滴计数器中的计数值所确定的墨量被认为是从打印纸张的前端t进入计数区域A一直到它到达确定位置p1的整个过程中从打印头51喷到打印纸张上的墨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喷到打印纸张上的墨量足以使打印纸张变形,就认为这个状态是“重负荷”。在这里所谓的“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是从以前的实验中得到的墨量。随着纸张尺寸(宽度)的增加这个量也变大。在这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纸张状态是否处于“重负荷”时,要使用与纸张尺寸(由储存在RAM 43中的尺寸数据指示)对应的“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尺寸数据表示将在后面解释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图7)中所指定的纸张尺寸。墨滴计数器对在一次主扫描过程中喷出的墨滴进行计数。因此,为了确定纸张是否处于“重负荷”打印状态,对具有不同主扫描长度的每个纸张尺寸都提供一个确定值。
被确定为“重负荷”的墨量是“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因此,用来确定的墨量不会随着记录过程的分辨率变化。这里将正常打印模式(150dpi)下从打印头51所有喷嘴中喷出的墨量用作基准。因此,如果墨滴量是恒定的,可以通过对喷出墨滴进行计数来确定打印状态。如果在高分辨率打印时墨滴量减少,在进行确定时的次数就会增加。
在步骤S150,如果确定出打印状态是“重负荷”(S150是),就将打印纸张传送到排纸机构55(S160)。在这个步骤中,在转动驱动辊54b、55b的同时检测打印纸张的传送量,这个量值能够从编码器56的输出得到。因此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固定位置ph并且被固定在排纸机构55的各个辊55b、55c之间(见图6B)。打印纸张前端t移动到的固定位置ph可以是越过排纸机构55的辊55b、55c的一个位置,所以前端t可以伸到排纸盘34的一侧。当打印纸张前端t和排纸机构55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减慢驱动辊54b、55b的转速,从而打印纸张的传送速度也减慢了。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前端t与排纸机构55的各个辊55b、55c的碰撞所引起的打印纸张前端的变形。
然后在预定时间(在这个实施例中是4秒)将打印纸张的前端t固定在排纸机构55各个辊55b、55c之间(S170)。预定时间通过实验确定,在确定时考虑了喷到打印纸张上的墨干燥需要的时间和由于墨的水分使纸张变形的那部分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下面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恢复位置(第三位置)p3,这个位置与计数区域A内的确定位置p1在传送机构54侧分开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是5mm)(S180)。在这个步骤中,在验证打印纸张传送量的同时转动驱动辊54b,55b,其中打印纸张的传送量是编码器56的输出。因此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恢复位置p3(见图6C)。打印纸张传送到恢复位置p3的速度比传送到固定位置ph的速度慢。这是由于向恢复位置p3传送打印纸张与向后拖拉打印纸张的操作对应。通常认为进行这个操作比向前拖拉打印纸张的操作要施加更重的负载。
随后将打印纸张输送到计数区域A中下次次扫描后打印纸张前端t要到达确定位置p1的位置(S190)。在这个步骤中,在检测打印纸张的传送量的同时转动驱动辊54b、55b,其中传送量从编码器56的输出得到。因此将打印纸张输送到下次次扫描后打印纸张前端t要到达确定位置p1的位置(见图6A)。
当以上述方式完成步骤S190后,在正常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打印纸张,传送量与在步骤130中取出的数据所指示的传送量(即,至第二位置p2;见图6D)(S200)一样,其传送方式与在步骤S140中确定出打印纸张前端t没有到达确定位置p1一样(S140否),或者和在步骤S150中确定出打印状态不是“重负荷”一样(S150否)。第二位置p2是在确定位置p1的打印完成后下面应当进行打印的位置。在这个步骤中,在确认打印纸张传送量的同时转动驱动辊54b,55b以传送打印纸张,而传送量是编码器56的输出。
随后在托架马达53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51(托架52)的同时根据在步骤S130中所取出的数据所指示的喷墨图案从打印头51中喷墨(S210)。这样与一次主扫描对应的图像就打印到打印纸张上。墨滴计数器增加计数值。
随后检测是否存在与下次主扫描对应的数据(S220)。如果存在数据(S220是),过程返回到步骤S130。
以这种形式重复步骤S130到S220,直到没有与下次主扫描对应的数据为止。如果在步骤S220中没有数据存在(S220否),打印纸张从打印部分50排放到排纸盘34。当前打印过程结束。在步骤S230,操作排纸机构55直到打印纸张传送到排纸盘34。(CPU 41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利用图7描述控制部分40的CPU 41所执行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的步骤。当按下用户I/F20的操作键盘22上的纸张选择键时开始纸张尺寸指定过程。
CPU 41一直等待到用户指定纸张尺寸(S310)。在按下纸张选择键后,用户能够操作操作键盘22来指定被设定或将被设定的纸张尺寸。所指定的纸张尺寸是“信纸”、“A4”、“B5”、“A5”、“B6”、“明信片”和“L型”。在步骤S310中,CPU 41一直等待到执行一个选择上述纸张尺寸类型的操作。
当在步骤S310中选择了纸张尺寸时(S310是),确定所选择的纸张尺寸是打印图像中将被使用的打印纸张的纸张尺寸(S320)。在这个步骤中,为了确定图像打印时打印纸张的纸张尺寸,代表所选择纸张尺寸的尺寸数据储存在RAM 43中。尺寸数据是用于图6步骤S150中的数据。根据确定出的纸张尺寸,改变用来确定打印状态是否是“重负荷”的确定值。
根据本实施例的综合性设备1,如果喷到打印纸张前部上的墨量超过“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就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喷到前部的墨量是在从进入计数区域A后直到打印纸张的前端到达确定位置p1这段时间内从打印头51喷出的墨量。在中断过程中,执行图5的步骤S160到S190。在步骤S160中,打印纸张的前端t从确定位置p1移动到固定位置ph,并且在步骤S190中返回到确定位置p1。在这个点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打印。当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固定位置ph时,前端t固定在构成排纸机构55的驱动辊55b和从动辊55c之间。因此,由于打印纸张被分别固定在传送机构54的辊54b、54c之间和排纸机构55的辊55b、55c之间,打印纸张的前部保持伸直状态。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墨干燥引起的打印纸张变形。
在图5的步骤S170中,打印纸张的前部被夹在排纸机构55的辊55b、55c之间,并且在预定的时间内(4秒)保持这个状态。因此,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可靠地防止由于墨在打印纸张上的干燥所引起的打印纸张变形。
当在图5的步骤S170中停留预定时间后,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在传送机构54侧越过确定位置p1的恢复位置p3。然后打印纸张的前端t在步骤S190传送到确定位置p1,从而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比确定位置p1更靠近传送机构54的恢复位置p3。传送打印纸张的方向在恢复位置p3反向,而在确定位置p1则不。当打印纸张的传送方向反向时,由于传送机构54的结构的影响打印纸张的传送量会产生误差。因此,如果打印纸张从固定位置ph直接返回确定位置p1,就会对不齐应该继续进行图像打印的位置,导致打印质量下降。因此,避免在确定位置p1使传送方向反向具有以下好处,即防止在应该继续进行图像打印的位置对不齐和保持高打印质量。
在图5步骤S150中所确定的打印状态是否为“重负荷”的墨量能够根据图7中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所指定的纸张尺寸改变。
控制部分40的CPU 41在图7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中得到代表打印纸张的纸张尺寸的尺寸数据。CPU 41能够根据尺寸数据所指示的纸张尺寸来确定打印状态是否为“重负荷”。
即使在图5的步骤S150中确定出打印状态不是处于“重负荷”,在打印纸张的前部也可能发生轻微的变形。这种情况发生在当喷到打印纸张前部的墨量只比“足以引起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小一点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A所示,打印纸张的前部t0的一部分不与压盘60接触。由于打印纸张的一部分靠近打印头51,打印质量变得不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当在步骤S150中确定打印状态是否为“重负荷”时,可以将“足以引起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设定得低一些。但是,墨量设定得越低,根据打印数据所进行的打印被中断的频率越高(更频繁地重复步骤S160到S190),这样就会产生打印部分50打印所需时间变长这种不理想的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上面的问题利用压盘60的形状来解决。
如上所述,压盘60的馈纸肋62相对于压盘60体部的水平位置被设计得比排纸肋64高。另外,在馈纸肋62和排纸肋64之间有一个间隙66,在间隙中没有提供肋(见图3)。这样,即使打印纸张从传送机构54传送的过程中发生轻微变形,导致前部t0不与压盘60接触(见图8A),一旦前端t从馈纸肋62越过没有肋的间隙66到排纸肋64时,前端t就会降低(见图8B)。这使得前部t0靠近馈纸肋62。另外,当打印纸张的前端t靠着比馈纸肋62的位置低的排纸肋64的上部时(见图8C),打印纸张的前部t0就靠近馈纸肋62。这样,可以防止打印纸张的前部t0与压盘60分开。
在压盘60只设有排纸肋64的区域60a中,排纸肋64在传送机构54侧的那端是倾斜的。这样,即使通过区域60a的前部t0部分发生上述的轻微变形,或者打印纸张的前端t由于重力下弯(见图9A),也能够将前端t正确地引导向排纸机构55。
综合性设备2设有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综合性设备1相同的部件。因此下面只解释它们之间的差别。综合性设备2与PC 100一起构成了打印系统。
(PC 100的打印数据传输过程)下面利用图10描述安装在PC 100中的CPU所执行的打印数据传输过程。安装在PC 100中的打印机驱动器执行打印数据传输过程的步骤。当运行PC 100的应用程序来执行打印图像的预定操作时,打印数据传输过程开始。当进行这种操作时,不仅图像数据传输给打印机驱动器,而且表示打印中所使用的纸张类型以及纸张厚度和纸张尺寸等数据也传输给打印机驱动器。上述的“纸张类型”包括例如标准纸张、OHP(高射投影仪)薄片和专用光面纸。“纸张厚度”指纸张是否是卡片纸。
首先,分别复位墨滴数计数器和卡片纸标志(S410)。在这个步骤中,复位用来对综合性设备2(打印部分50的打印头51)喷出的墨滴数进行计数的墨滴数计数器。同时将卡片纸标志设定为“0”。
然后产生根据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S420)。
下面确定所用的打印纸张类型(S430)。在这个步骤中,根据和图像数据一起传输来的数据确定所用的打印纸张是标准纸张还是其它纸张。
如果在步骤S430中确定出打印纸张是OHP薄片或者是专用光面纸(S430否),与打印数据的每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顺序传输给综合性设备2(S440)。这是由于这样的纸张不吸水并且不太可能发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不必对喷到打印纸张上的墨滴进行计数。
如果不是所有页纸张的打印数据都已经传输给综合性设备2(S450否),过程返回步骤S440。如果所有页纸张的打印数据都已经传输给综合性设备2(S450是),结束当前的打印数据传输过程。
如果在步骤S430确定出所用的打印纸张是标准纸张(S430是),检查打印纸张的厚度(S460)。在这个步骤中,根据和图像数据一起传来的数据确定打印纸张是否是卡片纸。
如果在步骤S460中确定出打印纸张是象明信片那样的卡片纸(S460是),将卡片纸标志设定为“1”(S470)。
完成S470后,或者在步骤S460中确定出打印纸张不是卡片纸后(S460否),计算综合性设备2打印图像数据示出的图像时喷到打印纸张上的墨滴浓度(S480)。在这个步骤中,当综合性设备2的打印部分50(打印头51)打印图像数据示出的图像时,对将要喷到打印纸张前部(图6的前端t一侧)的墨滴进行计数,这个计数过程一直从开始打印持续到打印纸张到达图6中示出的确定位置p1为止。然后根据得到的计数值和与图像数据一起传输的数据示出的纸张尺寸,计算在打印纸张区域内将要喷出的平均墨滴浓度。
下面确定在步骤S480中计算出的墨滴浓度在打印纸张的前部中是否超过“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预设值(S490)。将喷到打印纸张前部的墨滴数除以打印纸张的宽度与字母宽度的比值来确定预设值。在这种情况中,将在常规打印模式中从打印头51的所有喷嘴喷到字母宽度的墨量的一半用作基准。
如果在步骤S490确定出浓度超过预设值(S490是)并且如果卡片纸的标志设定为“1”(S500是),将第一命令数据加到在打印数据的第一主扫描中显示喷墨图案和打印纸张传输量的子数据中(S51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90确定出浓度超过预设值(S490是)并且如果卡片纸的标志设定为“0”(S500否),第二命令数据加到上述的子数据中(S520)。在步骤S510、S520中加入的命令数据分别包括让综合性设备2执行与图5的S160到S190对应的步骤。第一和第二命令数据的差别在于步骤S170中的等待时间。这些命令数据加到当打印纸张的前端t在下次次扫描时到达图6示出的确定位置p1时所给出的传输指令中。在CPU 41的打印过程中,如果探测到一个上述命令,就确定出打印纸张前部的打印浓度已经超过了预设值,并且进一步执行将打印纸张的前部拉直的操作。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命令数据中将等待时间设为2秒,在第二命令数据中则设为4秒。
完成步骤S510、S520后,或者如果在步骤S490确定出浓度没有超过预设值(S490否),将与打印数据的各个次扫描对应的子数据依次传递给综合性设备2(S530)。
如果确定出在步骤S420中所产生的对打印纸张所有页的打印数据还没有都传递给综合性设备2(S540否),复位墨滴数计数器(S550)并且过程返回到步骤S480。如果已经传递了所有打印纸张页的打印数据(S540是),结束当前的打印数据传输过程。
(CPU 41的打印过程)下面利用图11描述控制部分40的CPU 41所执行的打印过程的步骤。这个打印过程只是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打印过程(图5)有部分不同。因此,下面只详细解释它们的差别。与第一个实施例的标号相同的步骤表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步骤。
首先,将纸张从打印部分10传输到打印部分50(S110)。
随后对墨滴计数器清零(S120)。
随后从打印数据中取出一次主扫描的子数据(S130)。
确定出在步骤S130中得到的子数据是否有另外的命令数据(S610)。在这个步骤中检测到的命令数据是PC 100在图10的步骤S510或S520中加入的数据。
如果在步骤S610中确定出有命令数据加入得到的子数据中(S610是),就认为打印纸张前部的打印浓度已经超过了预设值。因此,打印纸张的前端t传输到排纸机构55(S160)。
打印纸张的前部固定在排纸机构的各个辊55b、55c之间并且在那里停留预定时间(S62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加入在步骤S130得到的子数据中的命令数据是“第一命令数据”,打印纸张被固定在辊55b、55c之间2秒。如果所加入的命令数据是“第二命令数据”,打印纸张被固定在辊55b、55c之间4秒。
然后打印纸张的前端t移动到与计数区域A内确定位置p1在传送机构54侧分开预定距离的恢复位置p3(S180)。
然后打印纸张的前端t传输到计数区域A内的确定位置p1(S190)。
完成步骤S190后,或者在步骤S610中确定出没有命令数据加入在步骤S130得到的子数据中(S610否),打印纸张在正常传送方向上传输在步骤S130得到的子数据所指示的传送量(S200)。
随后在托架马达53将打印头51移动到主扫描方向的同时根据在步骤S130中得到的子数据所显示的喷墨图案进行喷墨(S210)。
下面确定是否存在与下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S220)。如果存在子数据(S220是),过程返回步骤S130。
根据需要重复执行步骤S130到S220后并且如果确定出没有与下次主扫描对应的子数据后(S220否),打印纸张从打印部分50排放到排纸盘34(S230)。结束当前的打印过程。
根据上面的综合性设备2,当喷到打印纸张前部的墨滴浓度(即在打印纸张前部上的墨浓度)变为“足以导致纸张前部变形”的浓度时,以与第一个实施例同样的形式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并且执行步骤S160到S190。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喷到打印纸张上的墨干燥所引起的打印纸张变形。另外,能够避免在重新开始图像打印时引起的位置对不齐问题。
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实施例,其它的改进和变化也是可能的。
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这个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结构应用到综合性设备1或者由综合性设备2和PC 100组成的系统中。但是,只要某种综合性设备包括与打印部分50对应的单元,本发明的打印系统可以由这种综合性设备组成。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示于图5、11的步骤由综合性设备中的CPU 41的计算机系统来执行。但是,所有这些步骤或者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由与综合性设备通过有线/无线信号传输通道连接的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来执行。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图10中的步骤由安装在PC 100中的CPU来执行。但是所有这些步骤或者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由与综合性设备通过有线/无线信号传输通道连接的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来执行。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图5、11中的步骤以存储在综合性设备的ROM42中的形式来执行。但是,如果构造综合性设备使得它与FD或存储卡等介质交换数据的话,可以根据将数据存储在这些介质中的形式来执行上面的步骤。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控制部分40的CPU 41直接控制综合性设备的所有元件(除了马达)。但是,综合性设备的所有这些元件或者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集成电路间接控制(如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
在上面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从打印头51喷出的墨滴数目用墨滴计数器进行实时计数。但是可以用点计数器事先对喷墨次数计数,喷墨次数从打印数据显示出的喷墨图案得到。这样在图5的步骤S120中复位点计数器。在步骤S130中,从打印数据中取出一条子数据并且对所获得子数据给出的喷墨次数进行计数。
在上面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图5步骤S170中的等待时间是由实验确定的时间,在确定这个时间时,考虑了打印纸张上的墨干燥所需时间和由于墨水分所引起的纸张某个部分的变形随着墨干燥基本上恢复的时间。但是,在步骤S170中,可以根据打印纸张的参数(如材料)计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等待时间。
在上面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在图6步骤S150中确定打印状态是否处于“重负荷”的墨量要根据图7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所指定的纸张尺寸来修正。但是确定时用到的墨量可以不根据纸张尺寸而是根据其它参数来修正,具体地说,如打印纸张的厚度或材料等。在这种情况下,在图7步骤S310中选择打印纸张的厚度或材料来代替尺寸。显示这些参数的数据储存在RAM 43中。根据打印纸张的厚度、材料的“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能够事先通过实验得到。在图6的步骤S150中,由储存在RAM 43中的数据显示出的根据打印纸张的厚度、材料的“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来确定打印状态是否是“重负荷”,这样设计的控制部分40的CPU41能够在图7的纸张尺寸指定过程中得到显示纸张厚度或材料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所显示的纸张厚度或材料,能够确定打印状态是否处于“重负荷”。
另外,如果打印数据是显示纸张尺寸的数据,用来确定打印状态是否处于“重负荷”的墨量可以根据打印数据中所显示的纸张尺寸来修正。
在上面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外部的指令来执行在干燥模式和常规模式之间的模式转换。在干燥模式中,执行图5中的步骤S120以及随后的步骤来干燥打印纸张上的墨。在常规模式中,不执行图5中的步骤S120以及随后的步骤。这种情况下,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10后检测当前模式(S710)。如果当前模式是干燥模式(S710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120。如果当前模式是常规模式(S710否),执行下列步骤。首先以与步骤S130同样的形式取出一条子数据(S720)。随后,类似于步骤S200,传输打印纸张(S730)。在以与步骤S210同样的形式喷墨后,象步骤S220一样检测是否存在下一个子数据。如果存在子数据,过程返回步骤S720。如果没有子数据,结束打印过程。
为了在上述结构中改变模式,优选设计用户I/F 20的操作键盘22使得它能够转换模式。还优选当从PC 100传递打印数据时,将选择模式的第三命令数据加入打印数据。具体地说,当从PC 100传递打印数据时,执行图13示出的打印数据传递过程。在打印数据传递过程中的步骤由安装在PC 100中的打印机驱动器执行。当在PC 100上运行应用程序来执行打印图像的预定操作时,开始打印数据传输过程。在进行这些操作时,不仅将图像数据传递到打印机驱动器,其它表示打印中用到的纸张类型等数据,如标准纸张、OHP(高射投影仪)薄片和专用光面纸也传递到打印机驱动器。
首先,产生根据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S810)。然后检查打印纸张的类型(S820)。在步骤S820中,如果打印纸张是标准纸张(S820是),在干燥模式中执行打印的第三命令数据加入打印数据(S830)。在步骤S830后,或者如果确定出打印纸张是OHP(高射投影仪)薄片和专用光面纸,打印数据传递到综合性设备2(S840)。
权利要求
1.一个打印系统,包括一个打印头,它喷射墨;一个上游传送设备,它设在馈纸通道上,馈纸通道从馈纸位置延伸到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并且它沿着馈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一个下游传送设备,它设在排纸通道上,排纸通道从计数区域延伸到排纸位置,并且它沿着排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一个打印指令设备,它给上游或下游传送设备提供指令以传送记录介质,还给打印头提供指令使打印头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喷墨从而将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上,其中打印数据代表在喷墨图案中显示出的预定图像;一个墨量测量设备,它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并将该墨量储存为测量值;一个墨量确定设备,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它确定储存在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其中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从而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和如果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打印指令设备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记录介质的前端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打印指令设备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至少位于第一位置下游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从而当记录介质的前端在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墨量测量设备根据从打印头喷出的墨滴数测量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打印指令设备在某个状态等待预定时间,这个状态是指记录介质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当记录介质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所述的打印指令设备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下游传送设备传送到第三位置,第三位置在馈纸位置侧与第一位置分开预定距离,并且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的打印指令设备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三位置传送到第一位置,从而当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重新开始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它从外部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其中所述的墨量确定设备根据由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所得到的参数数据示出的参数改变用于确定测量值的预设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参数输入设备,它允许用户输入记录介质的参数,其中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从参数输入设备输入的参数并且将这个参数作为所述的参数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尺寸的数据作为所述参数数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厚度的数据作为所述参数数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得到表示记录介质材料的数据作为所述参数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模式转换设备,它在暂停模式和常规模式之间转换打印系统的操作模式,在暂停模式下,依照所述的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中断根据来自打印指令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在常规模式下,无论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指令。
11.一个打印系统,包括一个打印机和一个终端设备,打印机包括一个打印头,它喷射墨;一个上游传送设备,它设在馈纸通道上,馈纸通道从馈纸位置延伸到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并且它沿着馈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一个下游传送设备,它设在排纸通道上,排纸通道从计数区域延伸到排纸位置,并且它沿着排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和一个打印指令设备,它给上游或下游传送设备提供指令以传送记录介质,还给打印头提供指令使打印头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喷墨从而将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上,其中打印数据代表在喷墨图案中显示出的预定图像,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墨量测量设备,它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并且将该墨量储存为测量值;和一个墨量确定设备,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它确定储存在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其中所述的打印机和终端设备可相互通信以交换数据,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从而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和如果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打印指令设备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记录介质的前端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打印指令设备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至少位于第一位置下游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从而当记录介质的前端在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打印机包括一个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它从外部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打印机包括一个参数输入设备,它允许用户输入记录介质的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打印机包括一个模式转换设备,它在暂停模式和常规模式之间转换打印系统的操作模式,在暂停模式下,依照所述的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中断根据来自打印指令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在常规模式下,无论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它从外部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参数输入设备,它允许用户输入记录介质的参数。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模式转换设备,它在暂停模式和常规模式之间转换打印系统的操作模式,在暂停模式下,依照所述的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中断根据来自打印指令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在常规模式下,无论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指令。
1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墨量测量设备,它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并且将该墨量储存为测量值;和一个墨量确定设备,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它确定储存在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它从外部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参数输入设备,它允许用户输入记录介质的参数。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模式转换设备,它在暂停模式和常规模式之间转换打印系统的操作模式,在暂停模式下,依照所述的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中断根据来自打印指令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在常规模式下,无论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指令。
22.一个打印机,包括一个打印头,它喷射墨;一个上游传送设备,它设在馈纸通道上,馈纸通道从馈纸位置延伸到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并且它沿着馈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一个下游传送设备,它设在排纸通道上,排纸通道从计数区域延伸到排纸位置,并且它沿着排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和一个打印指令设备,它给上游或下游传送设备提供指令以传送记录介质,还给打印头提供指令使打印头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喷墨从而将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上,其中打印数据代表在喷墨图案中显示出的预定图像,其中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从而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和如果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打印指令设备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记录介质的前端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打印指令设备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至少位于第一位置下游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从而当记录介质的前端在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机,进一步包括一个记录介质参数获取设备,它从外部得到表示记录介质参数的参数数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参数输入设备,它允许用户输入记录介质的参数。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模式转换设备,它在暂停模式和常规模式之间转换打印系统的操作模式,在暂停模式下,依照所述的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中断根据来自打印指令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在常规模式下,无论墨量确定设备的确定结果是什么都不中断指令。
26.一种用于打印系统的打印方法,打印系统包括一个喷射墨的打印头;一个上游传送设备,它设在馈纸通道上,馈纸通道从馈纸位置延伸到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并且它沿着馈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和一个下游传送设备,它设在排纸通道上,排纸通道从计数区域延伸到排纸位置,并且它沿着排纸通道传送记录介质,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从而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当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命令将记录介质传送到上游或下游传送设备并且从打印头喷出墨时,在记录介质上打印预定图像,其中打印数据表示示于喷墨图案中的图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并且将这个量储存为测量值;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它确定储存在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和如果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记录介质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至少位于第一位置下游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从而当记录介质的前端在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27.一种打印程序,它使得计算机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打印指令设备,它给上游或下游传送设备提供指令以传送记录介质,还给打印头提供指令使打印头根据打印数据依次喷墨从而将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上,其中打印数据代表在喷墨图案中显示出的预定图像;墨量测量设备,它测量从打印头喷出的墨量并且将这个量储存为测量值;和墨量确定设备,当上游传送设备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记录介质的前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储存在墨量测量设备中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其中下游传送设备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从而记录介质能够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穿过,和如果墨量确定设备确定出测量值超过预设值,打印指令设备中断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并且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从第一位置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当记录介质的前端传送到下游传送设备并且被固定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进一步命令上游传送设备将记录介质传送到至少位于第一位置下游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完成打印后应该执行下面打印的位置,从而当记录介质的前端在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指令。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技术,它足以防止由于墨在纸张上的干燥导致的打印纸张变形。在打印纸张前端移动的过程中,即从打印纸张进入面对打印头的计数区域后一直到预定点的过程中,如果喷出的墨量超过“足以导致打印纸张变形”的墨量,打印纸张的前端从预定点移动到位于下游的固定位置并且在那里停留预定时间。因此,能够保持打印纸张前部的形状,并且能够防止由于墨干燥引起的打印纸张变形。
文档编号B41J11/00GK1519131SQ200410003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4日
发明者大内哲也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